您现在正在浏览:首页 > 职教文章 > 职教论文 > 近期新疆恐怖活动特点及防范对策分析

近期新疆恐怖活动特点及防范对策分析

日期: 2014/3/30 浏览: 4 来源: 学海网收集整理 作者: 空军空降兵学院基础系兵种作战理论教研室 陆丽霞

摘 要:2009年9月国务院新闻办发表《新疆的发展与进步》白皮书后,新疆恐怖活动出现了低龄化、本地化和家族化的小规模群体组织,他们以基层执法组织和无辜平民百姓为袭击对象,试图通过恐怖暴行造成社会恐慌,引起政治影响,扰乱新疆当前稳定和谐的多民族共同发展局面。本文通过对近期新疆恐怖活动特点的分析,提出树立全民防范意识、开展情报合作、加强军队反恐建设等防范措施。
   关键词:新疆 恐怖活动 特点 防范对策
  
   2009年9月国务院新闻办发表《新疆的发展与进步》白皮书(以下简称“白皮书”),指出“东突”势力对新疆的发展稳定构成了严重威胁,并呼吁新疆各族人民保持团结、和睦相处、和谐发展,坚持维护社会大局稳定不动摇,推进新疆的发展与进步。我国政府虽然加大了打击“东突”恐怖分子的力度,但从2010年至今新疆发生的恐怖事件中可以看出,在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内,我们依然面临“东突”恐怖主义的现实威胁,防范、遏制和打击新疆“东突”恐怖活动的任务十分艰巨。
   1 近期新疆“东突”恐怖活动的特点
   1.1 从恐怖袭击的目的来看,以打击民生为主,破坏民族团结的氛围,撼动新疆稳定发展的局势,试图通过引发民众的恐慌、国际的舆论来造成对政府的影响
   “稳定压倒一切”是当前推进新疆跨越式发展和长冶久安的基本前提和重要保证。新疆稳定和谐的多民族共同发展的大好局面是恐怖分子所不愿意看到的,他们试图用更多的暴行挑战现行的法治体系和社会结构。“东突”恐怖分子为了达到分裂国家的目的,企图通过在新疆境内多处平民聚居区实施恐怖活动,制造恐慌气氛,破坏民众的安全感,扩大政治影响。2012年2•28叶城袭击民众事件中,恐怖分子选择的地点是当地比较热闹、人群比较密集的幸福路市场,9名恐怖分子沿途见人就砍,十分残忍;2011年7•31喀什袭击餐厅事件则是在繁华的步行街,5名恐怖分子先是进入一家汉人开的餐厅杀死老板和一名员工,随后杀向附近路人,造成4名无辜群众死亡;2012年6•29和田劫机事件中,6名恐怖分子选择了一架由和田飞往乌鲁木齐的航班,他们企图携带自制的爆燃物实施爆炸,以期实现“自杀式”的机毁人亡;2013年10•28北京天安门金水桥驾车袭击民众案中,恐怖分子驾车沿途对无辜群众、中外旅客直接冲撞,造成2人死亡,40人受伤。
   针对恐怖分子制造的一系列暴行,西方媒体无视事实存在,故意用暧昧模糊的字眼抹黑中国。2013年4•23巴楚社区暴力恐怖事件后,英国《卫报》引述“人权观察”组织成员贝克林的话后质疑,“中国总是就恐怖主义发布未经证实的声明,这不是说新疆没有发生暴力活动,但我们在定性恐怖事件时需要更谨慎。”美国《基督教科学箴言报》甚至说“中国对巴楚事件的报道存在疑云”,“一些人认为,北京故意夸大恐怖威胁是为了让其对新疆的铁腕管理变得更正义”等等。
   1.2 从恐怖袭击的组织上看,恐怖分子策划周密、分工负责,事先还进行专门训练,并呈现出小规模、小股化的特点,有些袭击还选定特殊的时间
   恐怖分子在行动前,都进行周密计划、精心准备,选择好袭击目标,勘察好地形路线,并细化行动方案,分工负责,还反复进行试验和训练,目的是为了增加成功概率。2011年7•18和田派出所袭击事件中,恐怖分子早就事先摸清了纳尔巴格派出所的工作流程,他们知道周一上午十点派出所开会,十一点多会议结束后警员们会出门开展每天的工作,这时所里只有少数办公人员在位。掌握这一情况后,恐怖分子于16日潜入和田市,18日早上手持斧头、砍刀、汽油燃烧瓶等冲进派出所,对工作人员和前来办事无辜群众进行砍杀。6•29劫机事件,恐怖分子故意选择了7•5事件三周年前后,试图通过机毁人亡来放大恐怖效应,造成政治影响。此外,据公安机关调查得知,2013年4•23巴楚社区暴力恐怖事件其实早在2012年就已经开始预谋。2012年12月初,恐怖分子就在色力布亚镇分散租住,团伙成员经常集进行体能训练,并模仿暴恐视频练习杀人技巧。2013年3月初,恐怖分子筹备暴恐活动经费,制造爆炸装置、头套、遥控器等作案工具,为暴恐活动做准备。3月中旬,该团伙制造了8把大刀,并先后进行5次试爆活动,预谋今年夏天在喀什市人员密集的公共场所“干大事”。4月23日罪行败露后,恐怖分子设伏杀害我民警及社区人员,还劫持摩托车冲向派出所,将派出所档案室和民警宿舍点火焚烧[1]。
   显然,与2008年奥运会前后破获的“境外联合,境内发展”[2]恐怖事件相比,近期发生的恐怖事件更加体现出境内小规模运作的特点。
   1.3 从恐怖袭击的主体来看,恐怖分子年轻化、低龄化趋势明显,并且以团体方式实施恐怖活动,甚至出现家族化倾向
   恐怖分子直接参与实施恐怖行动的人数较之以往有所增加,呈现出团体作案、小股多路、分工明确的特点。如,7•18和田派出所袭击事件中有18名恐怖分子、4•23巴楚社区暴力恐怖案件中有多达25名恐怖分子、6•26鄯善暴力恐怖袭击事件中有15名恐怖分子、12•15喀什疏附县暴力袭警事件中共有恐怖分子20人。此外,恐怖分子年轻化趋势明显,特别是以宗教为掩护,向青少年传播分裂思想,低龄学经和流窜学经的情况非常严重[3]。据资料显示,近期恐怖活动中年龄最小的是2013年11•16巴楚县色力布亚镇派出所袭击案中的恐怖分子,年仅17岁。其余恐怖分子绝大多数为二十来岁的年轻人,80后90后居多。事后调查还得知,恐怖分子多为本地人,且相互之间有血缘纽带、亲戚关系,象4•23巴楚社区暴力恐怖案和10•28北京天安门金水桥驾车袭击民众案中均是如此。
   因此凤凰视频评论称:外部极端宗教势力已经在当地深根发芽,完全它可自己开化结果,自己可以发起攻击。
   1.4 从恐怖袭击的对象来看,一方面直指基层政法机关,残杀执法人员,公然对抗政府,另一方面继续残害无辜平民,试图造成民众的恐慌,破坏民众安全感的用意明显
   北京奥运会前后,“东突”恐怖分子调整策略,将袭击对象和目标主要指向公安民警、武警官兵和政府部门、强力机关,试图淡化暴力恐怖色彩,混淆视听,将其恐怖犯罪行为粉饰为“民族运动”或“民族反抗”,以换取国际社会和同源民族的同情与支持[4]。在“白皮书”发表后,恐怖分子把矛头对准了防范相对薄弱的基层政法机关,公然挑战法制尊严。在有预谋的恐怖活动中,有多起恐怖事件针对基层执法部门,如派出所、联防队、巡警队、社区组织等。如对当地派出所的袭击就有包括2011年7•18事件,2013年4•23事件、6•28事件和11•16事件。7•18事件中恐怖分子在纳尔巴格派出所悬挂黑色圣旗,气焰非常嚣张。喀什地区巴楚县色力镇派出所则在2013年4月23日和11月16日两次受到恐怖分子的袭击,第二次显然是有备而来。
   此外,恐怖分子还滥杀无辜民众,用人身安全来影响、破坏当前正在逐步改善的民生问题,挑起民族仇恨、破坏民族团结、危害社会稳定,打击我国刚柔并济的冶疆政策,如袭击汉人餐厅、砍杀无辜路人和民工、杀害同一社区乡亲等。
   1.5 从恐怖活动的手段来看,以传统冷兵器为主,并自制爆炸物、燃烧瓶,实施的是以死对抗的集体自杀式袭击
   奥运会前后破获的案件来看,针对的目标较有影响力,所以恐怖分子主要是以自制爆炸物为主,试图引起国际关注,扩大政治影响。随着恐怖活动在新疆境内本地化发展,为了引起更大社会关注,制造更大社会影响,恐怖分子往往以团伙形式出现,因此其恐怖方式也呈现出多样化。从近期发生的恐怖事件来看,恐怖分子主要实施砍杀、爆炸、纵火等手段,他们以携带斧头、长砍刀、匕首等专门的砍杀工具为主,也会携带日常生活用具,如镰刀、菜刀等,专门砍头部、脖子等致命部位。如2012年2•28事件中,无辜群众当场被杀死13人,2013年6•26事件中,无辜民工被砍杀,致24人死亡。事后公安机关通报,这两起事件中死亡群众的致命伤口均在脖子上。此外,恐怖分子还自制爆炸物、燃烧瓶等,烧派出所、炸联防队员,还企图炸飞机等。这些自制的刀具、爆炸物等容易获得,也容易掌握,所以在与基层警力对抗中易为恐怖分子所采用和推崇。他们利用这些自制的工具与前来处置的军警进行对抗,不惜用肉体对抗枪支弹药,自杀式对抗的意图明显。
   2 防范和应对新疆机恐怖活动的对策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政法委书记孟建柱于2013年6月29日晚在乌鲁木齐出席新疆武警部队反恐维稳誓师大会时强调,要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和中央政治局常委会议精神,进一步增强大局意识、政治意识、责任意识,提前防范、掌握主动,依法严厉打击暴力恐怖犯罪,切实提升各族群众安全感,保障各族群众安居乐业。应当看到,我们同恐怖主义的斗争,不是民族问题,不是宗教问题,而是一场维护祖国统一与企图分裂中国、维护民族团结与企图挑起民族仇杀、维护社会稳定与企图制造动乱暴乱的生死较量。
   2.1 发挥基层组织作用,做好思想文化宣传教育,加强对人民群众的历史知识教育、爱国爱疆教育、敌情教育等,树立全民防范意识
   应当看到,上述事件中多起发生在县、镇等落后、偏远地域,这些地方经济落后、思想封闭、人员素质不高,所以易被恐怖分子利用并成为其滋生的土壤。要利用新闻、广播、传单、橱窗、文艺下乡等手段,广泛开展多种多样的宣传教育活动,切实把群众的思想引导到促进民族团结、维护社会稳定、推动新疆发展上来,增强对国家、对民族、对文化的认同感。尤其要加强对青少年的教育引导,学校、社区要重点关注青少年的学习与日常生活情况。此外,在恐怖活动逐渐增多的国际国内环境下,加强宣传、树立全民防范意识也是极为必要的,使民众认识到与“东突”恐怖势力斗争的长期性和艰巨性,切实增强民众反恐怖意识和心理承受能力,提高社会警觉性和自救能力,使人民群众积极主动地协助专门机关开展反恐怖斗争。可在学校、社区、公共广场等地开展自救互救演练,树立群众的防范意识,也提高群众应对恐怖行动的方法、技能等,从心理层面消除恐惧感,使群众树立反恐必胜的信念。
   2.2 要树立长期作战的思想,建立广泛的国际、军地情报共享机制,力争将恐怖活动猎杀于萌芽状态
   对恐怖活动的情报收集,是打击和预防恐怖主义的基础。由于中亚国家具有独特的战略地位,因此要继续加强与中亚五国的合作,在“上海合作组织”柜架内建立情报共享机制,及时研判各种情报,尽可能早的发现和掌握恐怖分子的活动足迹。做到超前防范,料敌于先。当然,情报获取也离不开基层执法部门,要建立多级情报预警机制,发挥基层执法部门一线作用。特别是南疆三个重要的地州----喀什地区、和田地区和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本文所提及恐怖活动大多发生这三地州,所以用好、用活基层组织,发挥派出所、社区、巡警队等“眼睛”与“耳朵”的作用,随时掌握、监控有犯罪倾向或曾经犯罪等重点人员,不能让其形成组织,从而从源头上消除恐怖组织的能量和基础。同时要拓展工作视野,如外来人员活动情况,学校学生学习情况、市场危险品销售情况等,一个情况的背后可能隐藏着重要的问题,要注意深挖和扩大线索。
   2.3 军队要切实肩负起反恐维稳的职责使命,应当根据各部队作战任务与作战特点,建立反恐应急小分队,适时配合公安武警反恐工作
   面对日益猖獗的恐怖主义威胁,一些国家认识到,军队介入反恐怖行动,对恐怖主义实施坚决的打击,是应对恐怖威胁的普遍选择,反恐怖军事斗争作为一种新的作战样式,已经比较突出地摆在了各国面前。7•5事件后,我国迅速组织援疆特警,支援新疆反恐安保。但各省调动的受过专业训练的特警,只能是短期参与安保任务,在当前反恐形势严峻的情况下,新疆驻军和具有快速机动能力的部队诸如空降兵、特种部队等要发挥自身的优势与特长,参与到新疆反恐行动中,特别是在平息武装暴乱、对恐怖分子营地进攻、封控作战等行动中,无论是直接参与打击恐怖分子,还是警卫防卫、巡逻执勤、宣传群众,都要服从大局、高度负责、勇于担当,充分发挥战斗队、工作队、宣传队作用。
  
   参考文献:
   [1] 胡仁巴.新疆巴楚县4•23严重暴力恐怖犯罪案件告破[N].人民日报,2013-04-30(02)
   [2] 陆丽霞. 21世纪“东突”恐怖活动的发展动向及对策[J].党政干部学刊,2010(7):64
   [3] 孙宝财.新疆边境地区恐怖活动特点及打击对策[J].武警学院学报,201(5):17
   [4] 陈育涛、张昆.“东突”恐怖势力活动的新动向及防范对策[J].新疆警官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1):4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