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信头部雨滴打击力计算
引信头部雨滴打击力计算
作 者:孙永满 李有良 工作单位:沈阳工学院
通讯地址:辽宁省抚顺市沈抚新城 邮政编码:113122
内容摘要
本文通过对雨滴碰撞力计算方法分析,推动出了一种能够描述雨滴碰撞过程力的变化公式。可以作为防雨机构雨滴碰撞力计算的重要理论依据。
关键词:雨滴 碰撞 动量
一般情况,引信头部雨滴打击力计算有阻尼法和动量法两种。但是,无论是阻尼法还是动量法,都是将雨滴看做是整体,计算结果只能是平均值或最大值,不能描述雨滴打击过程的受力曲线关系。因此本人提出一种计算方法,可以描述雨滴作用过程打击力曲线变化关系。
1、用阻尼法计算平顶型引信头部雨滴冲击力
由阻尼公式:
1
式中:p——单位面积上的压力(kg/m2); ——阻尼系数(=2);
V——弹速(m/s); ——雨滴密度(1000kg/m3)
由上式计算出的结果是雨滴平均作用力,不能表述作用过程力的变化规律。
2、 用动量法进行计算平顶形引信头部雨滴冲击力
假设:
⑴ 雨滴以弹速V冲击引信头部;
⑵ 雨滴为球体,且在碰撞过程中变形均匀,质量逐步作用于引信头部;
⑶ 雨滴为球体,半径为为R;
⑷ 雨滴为完全塑性碰撞。
根据动量定理: F×t=m×V 2
上式可改写成: F=m
该式是描述在质量不变的情况下力与加速度的关系,在雨滴冲击过程中,瞬时加速度是很难得到的,而且雨滴质量不是整天作用在引信头部,是逐渐作用的,如果看出是完全塑性碰撞,速度就可以看成常值,这样我们只要把瞬时质量找到,就可以求出瞬时作用力。下面将质量变化计算法推倒如下:
3、 质量变化法计算平顶形引信头部雨滴冲击力
质量变化计算法来源也是动量定理, F×t=m×V
如果将雨滴看成是连续作用于引信头部,我们取△t时间内雨滴作用质量为
△m, 则上式可改写成:
3
式中:F——在Δt时间内所受平均力,N;
Δt——雨滴作用时间,s;
Δm——在Δt时间内雨滴作用质量,kg;
V——雨滴碰撞速度,m/s;
将Δt、Δm取极限并变换为:
4
我们从式2很容易导出:
F=m F=ma 5
比较式4与式5我们可以看出,式5计算结果是将雨滴看做整体,从雨滴接触引信头部开始到碰撞结束的平均撞击力;式4是把雨滴质量看做是变量,以速度V打击引信头部,这是比较符合实际情况的。我们知道,液体以一定速度碰击物体时,其作用力只与瞬时作用质量有关,也就是说与液体瞬时作用面积有关,与液体的总体质量无关。这一点与阻尼法计算结果形式是一致的,但是,阻尼法需要计算雨滴在接触过程的面积,如果把面积看成是连续变化的,结果就一样了。现在,我们只要把雨滴在碰撞过程的半径、速度与时间的变化规律找出来,就会很容易地求出雨滴作用过程的力的变化曲线。
根据雨滴半径和速度,可以求出dm/dt的关系:
6
7
式中:ρ——雨滴的密度(1000kg/m3 );
V——弹丸速度(m/s);
t——碰撞时间(0--2R/V s);
R——雨滴半径(m)。
式7这就是雨滴碰击与平顶形引信头部过程的冲击力计算公式。它能反映雨滴从碰撞开始至结束整个过程的力与时间的关系。从上式我们可以看出,雨滴打击过程力的曲线是一条抛物线,且有最大值(t=R/V),此时也是雨滴最大截面积,这与实际作用过程是相符合的。
2013年7月
作者简历:
孙永满 男 1961.02 辽宁凤城人 职称:教授 研究方向:弹药工程 曾获得兵器部、国防科工委科技进步贰等奖
李有良 男 1963 辽宁大连人 职称:付教授 研究方向:火炸药
参考文献:
[1]基于虚拟样机的接触碰撞动力学仿真研究,张伟,http://www.zytxs.com/web2/mj09b33332.html
[1] 纳米粒子膜在细观力学上的应用与分析,陈霞,http://www.zytxs.com/web2/mj09b8805.html
引信头部雨滴打击力计算.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