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正在浏览:首页 > 职教文章 > 职教论文 > 小学数学探究式课堂教学实践研究

小学数学探究式课堂教学实践研究

日期: 2014/3/30 浏览: 5 来源: 学海网收集整理 作者: 内蒙古赤峰市克什克腾旗广兴源总校 张发

【摘要】随着当前我国教育的不断改革和深入,小学数学教学模式逐渐完善。探究式课堂教学作为一种重要的数学教学方法,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实现对学生数学知识的继承和延伸,提高学生课堂学习效果。本文就我国当前的小学数学教学问题进行分析,对其进行深入研究,提出探究式课堂教学方法。通过对探究式教学层次设计进行深入了解和分析,有效对学生学习方式及学习效果进行优化。
   【关键词】小学数学;探究式教学;教学设计
  
   0 前言
   探究式教学模式将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作为教学目标,以学生的主动探究式学习活动作为教学主线,将教师指导和学生集体探讨作为主要形式,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教学效果。通过探究式教学可以有效提高小学生的学习兴趣,降低学生对枯燥数学课堂的厌恶感,建立积极、活跃的学习氛围,确保学生积极投入到小学数学探究式课堂教学中,提高学生的数学教学效果。
   1 探究式教学研究背景
   我国《小学数学教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有效的数学学习不能单纯依靠简单模仿与记忆,要通过动手实践、自主操作、探索交流完成。在传统的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只单纯注重教学内容,没有将学生放在教学的主体地位,导致学生在学习中只是被动接受,造成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大幅降低。这种教学方式严重阻碍了我国小学数学教学的发展。我国当前的小学教学课改整体较为深入,教育者已经开始对传统死板教学模式进行深入分析,对小学数学教学进行深入研究。探究式教学实现了对学生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效果的根本性改革,有效将学生和自主教学紧密结合在一起,打破了传统的教师单一教授方法,将死板的课堂生动化,对学生的学习具有非常好的调动性。
   2 探究式教学设计实践研究
   在进行探究式教学设计的过程中,教师要对探究式基本教学模式程序进行分析,将创设问题环境、建立教学模型、解决数学模型、知识建构四部分紧密结合在一起,将学生和教学环境联系在一起,实现对抽象数学教学的转化,确保便于学生理解、记忆、使用。
   2.1 确立探究目标,创设探究环境
   “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在进行小学数学探究式课堂教学研究的过程中,教师要对探究目标进行订制,确保建立明确的探究主体,为学生提供准确的教学探究方向。教师要依据教学教材对探究目标共性和个性关系进行研究,将探究目标建立在提高学生学习效果和能力培养的基础上,确保学生通过良好的探究提高自身能力知识。教师要通过创建合理探究目标,确保学生积极参与到探究体验中,养成科学态度、创新精神、科学道德等素质。
   例如教师在进行直角三角形的教学过程中,可以将生活中直角三角形的特点有哪些作为探究目标。通过上述探究目标,创建良好的生活探究环境,确保学生对直角三角形特点进行全面分析,根据自身生活中熟悉的事物进行联想、分析、研究,加强学生对直角三角形的认识和了解,提高学生探究效果。
   2.2 引导自主探究,激发探究动机
   在对学生进行探究式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将合作探究放在教学探究的重要位置,确保学生在探究过程中提高自身的合作、交流能力。教师要引导学生自主参与到教学探究过程中,激发学生探究意识,确保学生在探究过程中养成良好的合作精神和合作意识,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效率。教师可以对学生进行适当分组,建立专业教学探究小组,由小组人员共同完成教学探究任务。教师在该过程中要对学生的探究及时进行指导和点拨,对学生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确保建立良好的探究氛围,保证学生顺利完成探究任务。要鼓励学生对探究中存在的问题及时进行记录,在课堂中交流。
   2.3 指导合作探究,交流探究成果
   完成自主探究后,教师要鼓励学生进行课堂探究总结,对学生教学总结中存在的问题及时进行纠正。对部分学生提出的问题,教师要耐心为学生讲解,及时为学生答疑解惑,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益。教师要在学生总结后对学生中存在的不足进行完善,对学生进行系统的公因数知识讲解,确保学生在课堂中建立系统的公因数教学知识。在该过程中教师要对学生进行鼓励,提高学生积极性,确保学生积极投入到教学过程中。
   例如在进行公因数的分析过程中,教师可以对学生公因数总结知识、特点、应用方面进行分析,对如何求公因数方法进行优化和拓展,开阔学生公因数学习视野,提高公因数知识的教学成果。
   2.4 开展自我总结,归纳探究方法
   小学数学探究式教学完成后,教师要对学生的教学进行总结、归纳,对教学理念、方法、存在问题、解决方法、教学不足等进行全面分析,及时进行教学完善和提高。教师要学生在探究式教学中的学习效果进行评价,对存在课堂探究式教学效果低下及时进行分析,了解影响教学效果的原因。根据以往教学经验对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之处及时进行更正。由学生对教学进行评价,对教学整体进行分析,加强教学效果。
   例如在进行平行四边形面积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对学生在探究式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对在平行四边形面积教学中出现的差错进行记录,确保在今后相似的教学中杜绝此类现象发生。教师还对平行四边形教学中学生的探究式思维进行总结,对学生探究式创新之处进行借鉴,及时对探究式教学进行补充、创新和提高。
   3 总结
   探究式教学是当前小学新课程标准教学模式中倡导的一种高效教学方式,对学生的教学具有非常好的促进作用。在进行小学数学探究式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加强对探究式教学框架的建设,对教学进行完善设计,对学生探究及时进行指导,对教学效果进行评价和总结,确保从本质上加强探究式教学的实际意义,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探究能力和知识水平。
  
   【参考文献】
   [1] 詹吕伟.浅谈小学数学教学的探究学习[J].数学科研,2008,5(14):21-22
   [2] 林贤数.高中数学实施探究性教学的有效策略[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08,24(7):41-42
   [3] 陈忠平.物理课堂教学中探究式教学的实践研究[J].新课程研究:基础教育,2008,9(9):52-53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