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正在浏览:首页 > 职教文章 > 职教论文 > 浅谈常绿景观苗木扦插繁殖中的病害综合防治措施

浅谈常绿景观苗木扦插繁殖中的病害综合防治措施

日期: 2014/3/3 浏览: 3 来源: 学海网收集整理 作者: 学海网

关键词:常绿; 景观苗木;扦插繁;,病害;综合防治
   论文摘要:中国城市化进程和房地产市场的发展,加大了绿化树木的需求,促进了景观苗木的规模化种植。为了获得品种特征相同,无变异特性的景观苗木,扦插就成为大规模繁殖景观苗木的重要方法。扦插苗床的高温,高湿,弱光照环境,十分有利于病害的发生,轻者导致成活率下降,重者导致大面积死亡,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因此,做好苗床环境控制,选用无病扦插母体,做好物理防治和化学防治,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方针,是扦插成功的重要保障。
  
   常绿苗木的扦插,往往在其生长季节进行,这样才有利于其在短时间里生根。而生长季节的温度,也是各种病害发生的适宜温度;扦插材料脱离了母体的养分,也是生理活动和抗病能力极为脆弱的时期,更易感染病害。因此,必须采取一系列的防护措施,才能获得较好的成活率。
   一:做好插床消毒,搞好环境控制
   1: 在苗木高度集中种植的地区,土壤中往往存在许多病原体的孢子,若不经过科学的处理,往往出现病害无法控制的局面。根据插床易发的根腐病,猝倒病,霜霉疫病等,可用硫酸亚铁溶液,根腐灵溶液,甲霜灵溶液等来浇灌苗床,达到直接杀灭病原体的目的。做好的苗床浇上药后,用高透光薄膜覆盖严密,既可防治雨水冲淋苗床,又可利用日光来积温,在强烈阳光的照射下,可使苗床温度升高至60摄氏度以上,维持10天左右,达到利用高温消灭病原体的目的。这样,物理消毒和化学消毒相结合处理好的苗床,为扦插成功打下了基础。
   2:选择遮阴率适当的遮阳网
   常绿苗木的扦插,往往都是带叶扦插,若遮光率低,叶面蒸腾量大,会导致植株脱水死亡,若遮光率过高,叶面的光合作用太弱,不利于生根及生长,叶面也因含汁量过高而易发病。一般春夏扦插,选择遮光率90——95%,秋季扦插,遮光率选择85——90%为宜。
   二 选择无病扦插母体,做好插材的消毒生根处理
   病害的发展需要3个因素,即敏感的寄主、适宜病害发展的环境和一种致病力强的病原体。因此,如果没有病原体的存在,病害也就不能或不会发生。用作扦插繁殖取枝的母树,应选择长势旺盛的植株。这样可以尽量地避免母源性病害的发生。长势不良的植株,往往携带病原体,导致在插床上发病和传染病害,其生根能力也低下。许多侵染性病害的病原孢子,都是通过空气传播,如灰霉病,霜霉疫病等。从健康植株上取下的枝条,由于脱离母体,抗病能力会下降,各种病原体也会从气孔,水孔,尤其是剪截伤口侵入,所以,为获得较高的成活率,对插材的消毒处理就尤为重要。
   1 工具消毒
   用于剪枝的剪刀,由于在连续的剪截过程中,难免会剪到带病和病毒的枝条,其带病的汁液会残留在剪刀口上,从而传染给健康枝条。所以,应定时对剪刀进行清洗,一般每剪截10分钟,用开水清洗,擦洗干净后继续剪枝。
   2 物理和化学防治相结合,确保插材健康
   针对具体扦插品种的易感病害,合理选药,可用内吸性的杀菌剂配成喷雾浓度来浸泡,水温以50℃为宜,一般10——20分钟,这样既能杀灭附在插材表面和伤口的病原体,插材还能吸收部分药液,以抗苗床上的感染;由于温水热力的作用,还能杀灭插材体内的病毒;药液中还可加入抗病毒药物,生根促进剂等,既确保插材健康不带病,又能促进快速生根。
   三 扦插后期的防护
   插好的枝条,应及时覆膜,避免过量蒸发导致枝条脱水。应经常观察苗床土壤的湿度,若湿度过大,容易发生腐霉病,可利用早晚或阴天,掀开苗床两头的薄膜适当通风,以降低湿度。若遇连续下雨,导致苗床过湿,可喷洒根腐灵,以防止根腐病的发生。对于寄主谱广的气体传播真菌病原体如灰霉病、霜霉疫病等,应特别重视。针对生根前抗病力弱的特点,须定期进行化学防治,用有效的内吸性杀菌剂如甲霜灵,氟吗啉等交叉喷雾,并考虑各种药物的持效期,合理确定用药间隔时间。
   另外,定期清除杂草,可结合在施药时同时进行。掀开膜施药前,在清除杂草的同时,也让插材叶面的游离水蒸发干,有利于所喷施的药物附着和吸收。施药后,等叶面干燥后即可盖上薄膜,这样,膜上的水滴就不至于把刚喷的药打落。整个防护过程,应持续到生根后,幼苗健壮生长为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