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中学英语兴趣小组教学
摘要:所谓三人行必有我师,道出了每个人都有值的学习的地方。在中学生中开展兴趣小组能有效的提高学生英语学习的效率,它既创设了英语学习的良好氛围,又丰富了学生的课外学习,让学生之间通过交流学习经验实现共同进步。
关键词:中学生;英语教学;兴趣小组
英语兴趣小组是英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英语课堂教学的延伸和补充。要实施英语素质教育,英语兴趣小组有其特殊的作用。首先,它与英语课堂教学接轨,有助于巩固、扩大、加深学生在课堂上所学到的语言知识,并通过语言实践,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的能力。其次,它融知识性于趣味性之中。学生在参与活动中,积极思考各种感兴趣的问题,发展了思维,激发了他们学习英语的动力。另外,它可以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开拓学生的视野,增强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一、开展英语兴趣小组的原则
1.自主性原则
进行课外活动时,要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特长,自愿参加和选择活动项目。强调自主性原则,一方面是为了尊重学生的主见,发展学生的个性、爱好和特长,保护其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另一方面,也是为了使学生真正学会学习,做课外活动的主人,做学习的主人。如编写英语小报,由学生自由分组、自写、自编、自画、自排、自印。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工作,这样不仅可以给学生提供培养和施展聪明才智的机会,还可以使得他们亲身感受到成功的喜悦与自豪,进而产生学习英语的浓厚兴趣。
2.思想性原则
开展英语讲座活动,,确定这一活动形式后,教师要给学生一些拓宽学生知识面、改进学习方法的主题,如课外英语知识、英美国家概况、学习方法等等。学生根据这些主题搜集资料,由教师修改、补充后,再以学生轮流主讲的方式进行讲座。
3.趣味性原则
生学习自觉性相对较差,与其强制其学习,倒不如因势利导,在教学的趣味性上多下功夫,使他们兴致勃勃地投入学习。英语课外活动应体现这一点,让学生切实体会到参加英语课外活动的乐趣,从而变成自觉的行动。如英语竞赛,英语竞赛是培养学生运用英语的熟练度,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热情的有效手段。英语竞赛有:朗诵、讲故事、歌咏等。比赛结束后,对优胜者进行奖励,以激发他们的参与热情。还有英语游戏,游戏要适合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点,也要深受他们的喜爱。把语言知识的学习与英语语言技能的训练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既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又可以训练学生灵巧运用英语的能力,从而真正做到寓教于乐。不仅如此,游戏还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记忆、思维、想象、创造等能力。
4.因材施教原则
课堂教学只能保证多数学生获得大致相同的知识和技能,而难以照顾到每个学生的具体情况。有些性格内向、胆小、害羞的学生不善言辞,有某种特长的学生也很可能由于各种原因难以表现和发挥。英语课外活动则应弥补课堂教学的这一缺陷,采取各种措施,使每个学生的潜力都能得到发掘,长处得到发挥,才能得到施展,个性得到发展。如举办英语派对,每个学期举办两到三次英语派对。活动中学生可以唱英语歌、朗读英语诗歌、讲故事、表演对话、演话剧等。可以根据课文来改编,通过对课文的再创作,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巩固所学的知识、技能。在多种多样的活动中,每个学生都能有展示自己的机会。
5.教师的指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性、创造性相结合的原则
英语课外活动具有自愿性、主体性、开放性和创造性等特点。所谓主体性就是指课外活动应以学生为中心,教师则起指导作用。主要体现在制定课外活动的整体计划、组建课外活动小组、指导学生选择活动材料、指导活动方法、检查活动计划执行和完成情况以及课外活动的经验等方面。但要防止管得过细、过死,应该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培养学生的组织能力、活动能力和创造能力。
6.按照所学英语水平组织活动的原则
在活动组织建立起来并订好计划后,具体活动的组织安排可以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干,发挥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锻炼他们的独立工作能力和组织领导能力。
二、英语兴趣小组的组织
1.要明确活动的目标。
笔者认为,活动要定位在基本技能的学习与运用、整体素质的培养与提高上,要反映多数参与者的需要和利益,要寓生活的动机和对象于其中,学生参加活动的兴趣才会浓,积极性才会高,才更易于成为活动的主人,自觉接受新东西,要重兴趣、重成就感、重自信心的培养,所以,“自由、欢乐、实践、发展”应为它的四大特点。
2.提高自身素质
兴趣小组的开放性特点,对辅导教师提出了高要求:观念要新,素质要高,要重视学生学习兴趣与自觉习惯的培养。注意激发学生的自信心,培养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要善于分析学生学习中的问题,对症下药。善于对学生的学习方法提出建设性的建议,帮助他们提高自学能力。这就要求辅导员老师不断钻研、不断完善自己。
3.要做好学生的报名工作
在活动前的报名工作中,我们一方面要鼓励自愿参与,一方面要帮助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选择小组类型,这样活动开展起来才更有效,而不是纯粹的娱乐。
4.要有一定的计划性
在活动开展前制定小组活动计划,书写活动内容以及活动方式的设计。要指导参与者弄清先做什么,后做什么,要能在必要时组合成一定的小组,明确各自分担的任务及相互关系,能提出完成任务的具体要求和防止出现差错的注意事项,并能制订出评价标准和方式。
5.精选内容,贴近生活
在内容的组织上,要求教学设计贴近生活,符合小学生兴趣的需求,使教学内容能引起学生的兴趣。要体现多样性,可从大家的意愿和具体实际出发来确定,向生活汲取营养,力求范围广泛、生动、新颖、易满足大家各方面的要求和不断增长的求知欲。
6.要注重环境与形式的选择
环境有营造氛围,渲染气氛的作用,对学生的心理有着浓重的影响。所以,我们要根据教学内容、学生需要做出大胆选择,力求直观化、生活化、情感适应化;场所可以选择在教室,可以选择在草地、树底、河边;座位也可以自由设计,圆形、扇形、对阵形、星状放射形等,不拘一格。形式上要体现灵活性,无论是时间还是规模的安排都可根据群体主体的身心发展差异、现有条件灵活决定,必要时可以力所能及地创造条件。
三、小结
信息时代人们获取知识的途径更加的多元化,通过学习别人积累的经验,能更高效地掌握重点。在中学英语教学中开展兴趣小组意义重大,作为课堂教学的补充,它能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率,还能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让我们的学生在合作中感受学习的乐趣,提高学习成绩。
作者简介:张碧竹,女,汉族,1973年11月出生,1996年毕业于江苏教育学院,并于同年8月被分配到泗阳爱元中学任教英语,于2009年调入泗阳县南刘集中学。自任教以来本人多次被评为市优秀教师和县教学标兵。并多次获得优秀教研组长和备课组长荣誉称号。而且每年都有论文发表于各级教育教学类报刊和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