牵引治疗颈椎病患者78例的疗效观察
牵引治疗颈椎病患者78例的疗效观察
江苏省泰州市人民医院理疗科 左海萍
摘要:目的:探讨牵引治疗颈椎病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2月~2012年6月78 例牵引治疗患者,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9例,其中观察组采用角度牵引,即前屈位牵引和后伸位牵引,而对照组则仅采用卧位垂直牵引,对两组进行疗效观察。结果:观察组患者通过牵引治疗,总有效率97.4%,对照组患者通过牵引治疗,总有效率为82.1%。结论:经过2个疗程治疗后观察,采用角度牵引治疗由颈椎病引起的肩部不适的疗效优于垂直牵引,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关键词:前屈位牵引;颈椎病;疗效
颈椎病也叫颈椎综合征,因为颈部长期劳损和软组织退行性改变引起的脊髓型颈椎病,受到压迫和刺激,产生一系列症状,临床上一般称为颈椎病。
肩臂痛、颈神经根或颈部血管肢体麻木甚至瘫痪等颈椎病是中老年常见病之一,现在发病正趋于年轻化,其中男性多于女性。颈椎病牵引治疗必须由医生指导,并告知注意事项后方可进行。牵引最主要的因素是力量、角度和时间[1]。选取我院2011年2月~2012年6月78 例牵引治疗患者,疗效显著,现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及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1年2月~2012年6月78 例牵引治疗患者,其中男52例,女26例。年龄28~65例,平均年龄47.8例。其中前屈位缓解38例,后伸位缓解40例。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9例。
1.2方法 观察组采用角度牵引,可以分为前屈位和后屈位牵引,一般 需要15~20 分钟,
对于年龄小的患者而言需要的时间可能长些,年龄大的患者可以短些,根据患者能够承受的能力来进行加减重要,这种情况以安全有效为原则,而对照组只采用了卧位垂直牵引,一般需要牵引20分钟,牵引的重要为4-15kg。
1.3疗效标准 治愈:功能完全恢复正常,改善率天大于90%。显效:功能基本恢复正常,改善率为70%~90%。有效:临床症状、体征减轻,但仍遗留部分症状、体征、功能障碍,改善率为30%~70%。无效:治疗前后症状、体征无变化或加重,改善率小于30%,进行量化评定。
1.4统计方法 采用数据统计软件SPSS13.0进行统计分析。
2结果
通过2个疗程治疗,观察组39例患者治愈22例,显效11例,有效5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7.4%。对照组39例患者治愈16例,显效10例,有效6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82.1%。
表1 两组治疗患者疗效对比分析表(N=78)
注:两组对比分析,P<0.05,两者差异有统计意义。
3讨论
颈椎病的表现种类繁多,主要包括颈背部僵硬,痛以及上述部位在运动时受到限制,时常还会有触电的感觉。手指方向也会有刺痛感,头晕,恶心,甚至是看问题模糊。严重者还会引起患者的吸氧不足,给患者带来生命危险,同时伴随着会出现大小便失禁等不堪的并发症[2。总之,对于颈椎病而言,最主要的原因是由于慢性疲劳引起所,如果在工作中不能保持一个正确的姿势,将给患者带来一系列不可预知的病症,给患者的心理带来很大的压力。
在采用颈椎牵引时,在治疗中必须做到有条不紊,集中进行,动作轻柔,准确,避免过多的刺激。严重缺氧,呼吸困难伴心力衰竭患儿应暂禁食,待呼吸平衡后少量多餐喂养,给予高热量、高蛋白、富有营养、高维生素易消化的乳品或流质食品,不要过饱,以免妨碍呼吸功能,避免吸吮用力而加重缺氧。通过对患者颈椎病进行牵引时,要注意到牵引大小的控制,要根据患者能够承受的压力,来控制牵引力的大小,否则由于牵引力过大,反而会起到不利的作用,不仅不能缓解患者的肌肉,使肌肉得到有效地控制,而且还会带来新的症状,通过对患者减小疼痛,帮助患者轻松地度过这段时期,让患者有一个良好的身体状况。减少活动引起的过敏或摩擦,有利于神经根和软组织炎性水肿、充血、渗出吸收和消退。牵引也使脖子痉挛放松肌肉,缓解疼痛,使有限的功能运动恢复椎动脉失真抽筋也可以提高,这将有助于牵引改善血液供应给大脑和脊髓和脑脊髓液循环[3]。
按照牵引体位可分为坐位牵引、卧位牵引和半卧位牵引。坐位牵引即患者坐于靠背椅上牵引,既可治疗,又不过多影响或中断工作或学习。一般来说,坐位牵引适用于轻症和中度患者,使用较为简便,在医院和家庭都可以应用。卧位牵引是让患者仰卧于床上牵引,较前法更为舒适,除能白天进行外,睡眠时也可牵引。适应于24小时持续牵引的重症患者。半卧位牵引介于前两者之间,一般是半卧于沙发或航空椅式的座位上,虽然较舒适,但难以持久,比较适用于一般轻型、心肺功能不全及恢复期者[4]。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广泛的深入理解颈椎病,各种各样的脖子牵引装置已经研制和应用于临床。这些治疗条件的改善无疑是对治疗颈椎病非常有利的。按照时间的牵引可分为持久牵引和间歇牵引。持续牵引总是保持牵引整个牵引过程间歇牵引过程几个区间[5]。通过以上分析可看出,对颈椎病患者实施牵引,可以达到预期的疗效,能够缓解肌肉的压力,但这种牵引治疗需要专业医生的指导下才能完成
本组资料显示,通过2个疗程治疗78例颈椎病患者,其中观察组39例患者总有效率97.4%。对照组39例患者总有效率82.1%,两者具有显著差异。总之,经过2个疗程治疗后观察,采用角度牵引治疗由颈椎病引起的肩部不适的疗效优于垂直牵引,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马奎云. 颈源性疾病诊断治疗学[M]. 河南: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253-255.
[2]刘洪波,沈国权. 沈国权与脊柱微调手法[J]. 按摩与导引,2007,23(9):180-182.
[3]陈小平,王文芳. 布托牵引加针灸理疗治疗颈椎病80例[J]. 中医外治杂志,2008,17(4):401-402.
[4]苏稼夫,周文强,黄聪阳,等. 以TCD观察针刺对颈椎病椎-基底动脉血流速度异常的影响[J]. 中国针灸,2004,24:115-116.
[5]韦以宗. 中国整脊学[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344-345.
牵引治疗颈椎病患者78例的疗效观察.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