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正在浏览:首页 > 职教文章 > 职教论文 > 作文教学要关注学生心灵

作文教学要关注学生心灵

日期: 2013/12/3 浏览: 2 来源: 学海网收集整理 作者: 邗江中专 李文东

摘要:《基础教育语文标准》强调语文的人文性与工具性相统一,不管多么困难,每一位有志于开拓作文教学的老师都应该从那一套陈腐的作文观念中走出来,一切从心灵开始,还原作文教学的本真状态,让我们的作文教学注重人性并且关注内心,提高作文教学水平。
   关键词:作文教学 学生心灵的挖掘和呈现 沟通
  
   当前,中学语文作文教学现状不容乐观。 由于中学语文教学长期受“应试教育”的制约,虽然建立了许多各具特色的训练体系和模式,但是为了作文而作文.为升学而作文的倾向仍不同程度的存在着,这已经严重挫伤学生写作文的兴趣和积极性,学生只要写到作文都愁眉苦脸。 为什么会产生这种局面,其主要原因是什么呢?
   1.教师对作文教学目标认识含糊。
   作文教学的目的应该是培养学生写作兴趣以及实际使用语言的能力。但是一些教师并没有将此作为作文教学的目的,而只是单纯地为了应付考试而进行作文教学,只在意学生作文能得几分,功利性太强,从而造成了学生的作文水平,无法适应现代社会的需要。这种教学思想在学生中造成了不良影响,使为考试而作文的想法越演越烈。
   2.教学形式陈旧,内容缺乏时代新鲜感,不能使学生感兴趣。
   现在的作文教学是封闭式的,训练结构是老师命题,教师指导学生写作文。教师批改评分,文体的训练也有限制,写作内容也只局限于各自生活的小圈子或者是对社会生活不着边际的泛泛而谈。
   3.指导、讲评不得法。
   有的教师作前不做具体指导,写完后也不再指导,匆匆开场,草草收场。学生根本没有从写作文过程中学到什么。作文评语有的只批个“阅”字;有的评语概念化,简直就是“结构”“层次”“语言”这些词语的排列组合,放在任何一篇作文后都可以;有的教师改作文,病句.错别字.标点符号都一概不管。这样的批改态度,绝不可能使学生写作水平得到提高。作后讲评也是教师经常忽视的教学环节。讲评课一般都被上成了朗读课,把学生的文章读几篇,就布置下篇作文。这样的讲评课根本无效果可言。
   4.命题作文比较陈旧,脱离学生的实际生活。
   如今还有很多教师让学生写这样的作文:《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令我难忘的一件事》或是其他一些历年来的中、高考题。社会在发展,学生生活环境也已经发生很大变化,但这些作文命题仍然停留在原有的水平。作文教学不等于考试作文题训练,而是要教育引导学生寻找生活中的让人回味,深思的片断,不能脱离学生生活。
   以上几点都是现在作文教学中存在的弊病。近年来,中、高考改革激活了当今的作文教学改革,教师开始真正从素质教育出发,寻找自己在教学中的不足,纷纷以新的标准要求自己,认识到语文教学工作者必须从应试教育的桎梏中解脱出来,突出“人文”,强化素质教育。每一位有志于开拓作文教学新领域的老师必须明白,还原作文教学的本真状态、让我们的作文教学注重人性并且关注内心步入正途是一件坚苦卓绝的事情。
   1.师生沟通,重在对学生心灵细节的挖掘和呈现。
   写作文是以学生为主体的事,如果不想办法让学生把“要我写”的观念转变为“我要写”,是无法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无法达到教学目标的。老师首先应该了解学生对作文的看法和认识,否则所做的作文指导只能是以己之昭昭,使学生之昏昏。对学生作文指导也应该由单纯的写作技法辅导转为培养心灵、提高认识上来。一篇思想深刻表达独到的文章的选读,一部震撼人心的电影的观看,一曲荡气回肠的音乐的倾听……引导学生去欣赏有品位的一些文艺作品,回忆过去经历的那些事件,学生就很容易找到能够触动自己内心世界的一些题材。那么他们的作文将不再是连篇的空话套话,写出一篇篇内容生动、情感丰富的有血有肉的佳作将不再是天方夜谭。
   2.加强阅读,体验生活,鼓励课外练笔。
   要想写好文章,学生必须要有一定的阅读量,所以指导好学生课内外阅读,这是教师指导学生写好作文的前提。的确,阅读与写作是密不可分的。只有有了阅读量的积累,学生写作才能产生质的改变。如果没有丰富的文学语言养料,学生也难为“无米之炊”,难以写出像样的文章。
   同时,作文教学是带有社会性的,课堂教学仅仅是传授和学习作文的一种方式,而更广阔的场所则是整个社会。因此,当今作文教学务必要把课堂与生活相联系,搞开放式作文教学,建立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的多渠道作文教学网络。语文教师可以带领学生走出课堂,深入社会,在实际生活中获得写作灵感。
   要提高学生的实际写作能力,必须指导好学生的课外练笔。语文教师可鼓励学生平时多写日记、作文小片段等,教师要及时点拨指导,授之以渔。这样学生不仅可以更好地学会观察生活,认识生活,积累材料,并在实际运用中提高了自己写作能力。
   3.采取多种批改方式。
   作文批改不应该一锤定音,一个分数加上一段评语就了事,应该鼓励学生提出不同的建议或意见,师生还可以交流思想,让老师了解学生是怎么考虑的,让学生了解老师是怎样理解的。
   可以让学生互改互评,这样有利于课堂气氛的活跃,但在具体实施时要注意组织,要让学生先明确批改要求,避免乱改乱评的现象出现。
   4.在作文课堂教学方面,可以借助多媒体等教学手段。
   使用多媒体手段教学不仅可以省去教师写板书的时间,而且向学生介绍的资料可以不再局限于书面形式,可以采用图片、录像片段等多种形式,充分发挥多媒体携带信息量大的特点。
   5.采用非命题形式,让学生在作文写作中表现自我。
   由学生自由命题.立意,或限题材.或是定方向的半自由定向性作文,或将以前所写周记重新回味,进行增删修改的“回锅式”作文,能促进学生展露个性,有利于创造力的培养。为了激起学生的写作兴趣,许多有经验的老师出了一些与学生现实生活有很大联系的作文题,引导他们深入分析问题,从周围的事情出发,让学生有话可说,如《我看中学生的消费观》《痛心疾首话足球》等作文题,题目涉及范围广,与社会热点相结合,能使学生在写作过程中发现生活的多姿多彩,点燃学生的自信之光、创造之光。
  
   参考文献:
   1、朱丹《论作文教学中的创新意识培养》湘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6(1):
   2、尹琼芳《论作文教学中的创新》湘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8(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