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酒杯工艺设计及加工教学课题研究
红酒杯工艺设计及加工教学课题研究
摘要:红酒杯的设计和加工,首先要按照红酒杯的设计理念制定出一套合理的设计方案,而且设计的红酒杯要符合实用、经济、精美的原则。红酒杯的外形部分采用AutoCAD和UG NX4.0这两款软件,前面的软件是用于画二维工程图,后面的软件是用于画出实体建模。在按照要求制作红酒杯的同时,也进一步的熟悉这两款软件的各个功能。其次,红酒杯的加工应该在数控车床上完成。加工前应将制定详细的加工程序和加工工艺流程表。由于工件的形状不是很复杂,所以编程也较简单,故采用手工编程进行加工。红酒杯的实际加工作为检验产品设计方案的有效途径,在最后还需根据加工情况修改和完善产品的设计方案,最终生产出符合要求的红酒杯产品。
关键词:红酒杯;手工编程;工艺规程;数控车削
引 言:
进入21世纪,制造业已成为推进社会生产力的重要力量,数控技术作为现代制造的先进方式,已得到了广泛的普及。作为数控专业的毕业生,必须达到熟练掌握常用数控机床的操作,了解不同产品的加工工艺并制造出合理的加工方案,还应具有产品设计和利用工具软件造型等技能。因此,本次这个课题就是通过设计及加工一款红酒杯的产品,加深对数控加工的认识,培养产品设计造型的能力。这个课题包括论文撰写和产品数控加工两部分,产品的数控加工将是重点。因为红酒杯零件属于薄壁、细长的悬伸件,自身结构刚性和承受切削、加紧能力差,加工过程中容易产生多种变形。所以必须先解决如何采取适当的措施减小和补偿变形,保证加工精度的问题。在本项目中,通过红酒杯工艺品配合件的加工,培养我们制定薄壁类零件的加工工艺能力和设计、并制造薄壁类零件专用家具的能力。产品的理论设计将结合实际加工,根据加工情况将修改和完善产品的设计方案,最终生产出符合要求的红酒杯产品。
正文:
一、红酒杯的设计
1、 结构的设计
不同造型、弧度的红酒杯对于酒液的香气与口感所造成的差异和影响很大。一个好的高脚杯,一般有210ml~225ml的容量。红酒杯的退要求足够高,脚盘要平,背身也不能太短,若杯腿不够高,人们的手会抓住杯身,会加热杯中的酒,改变酒的原始口味;若杯脚盘不够大和平整,酒不能平稳的放在桌子上;若红酒杯的上半身过矮,会影响到盛酒的量,相位表现不充分。普通的红酒杯杯,杯体高184±5mm,杯子上身高140±2mm,杯大肚直径30±2mm,杯口直径52±2mm,杯口壁厚4±0.1mm,杯腿高86±3mm,杯腿粗10±mm,杯脚盘直径75±5mm。
2、 材质的选择
红酒杯的材质应该选择玻璃或水晶,杯身要轻薄且无色透明,方便人们判别酒的颜色和色泽。高档的红酒杯当然是用水晶玻璃打造的精品,这样的红酒杯透明度相当高,折射率也很小。不过,除水晶之外,也有更便宜的玻璃质地的红酒杯。
水晶杯和玻璃杯带来的香气与口感会有细微的差别,其原因主要是两者的表面粗糙度不同而造成的。通过显微镜可以观察的到,水晶表面的凹凸要比玻璃的好。水晶根据他的原料分为两种:第一种是铅人造水晶,主要是白水晶玻璃,含24%及较大的比重,但容易折断、易磨花,且含铅水晶中铅会析出并溶于酒或酸性饮料中,长期使用会引起铅蓄积而导致中毒,有损健康。第二种是无铅人造水晶,就是以其他元素(如钾)代替原本生产过程中所使用的铅加入玻璃中,它既包含了有铅人造水晶的优点,又极富弹性、特别晶莹剔透,使得透明度极好,呈现出晶莹剔透的质感。因为不含有铅,所以更环保,更健康,是目前市场上水晶玻璃的主流。此外,金属及陶瓷质地的红酒杯也广受人们的追捧。纯锡、纯铝及黄铜镀金等制成的红酒杯则常作为工艺品和礼品被人们青睐。
本课题将采用45号钢进行设计加工。
3、设计图样
红酒杯实体图1-1
红酒杯设计图1-2
二、红酒杯的工艺设计
1、装配图技术要求分析
红酒杯工艺品三件组装后轮廓结合处无间隙,并且光滑链接过渡。要保证该精度,加工中采用了三件配合同时加工红酒杯的外轮廓,另外,各零件加工中还必须保证其端面与轴线的垂直度。
三件组装后的总长尺寸精度要求不高,所以可分别保证件1、件2、件3、的尺寸精度就好。
2、红酒杯的工艺分析与编制
红酒杯工艺品杯体的工艺分析与编制
红酒杯工艺品的杯体的结构特点及技术要求
红酒杯工艺品杯体属于典型的薄壁细长轴类零件,外型左端有两个椭圆相切,右端与长76mm的细长轴相切。内孔同样有两个椭圆相切而成,并且为内凹形状,内外底部为椭圆,无退刀孔。螺纹与轴心线的同轴度φ0.02mm,曲面光滑过渡,不能有振纹,同时要保证细长轴无锥度或弯曲。
红酒杯工艺品杯体及三件配合加工工艺编制。
(见附图工艺分析 A、B)
红酒杯工艺品杯体的加工工艺分析
①零件外轮廓过渡应光滑无接痕,且尺寸精度和表面粗糙度要求较高。因此,外轮廓按照粗车、半精车、精车3个工步进行切削才能保证加工要求。首先粗车外轮廓,在粗、精车外轮廓至与件2相配合,然后三件配合车削。同时,毛坯要留有足够的加持部分,并车出夹头作为定位基准。
(见附图工艺分析 A、B)
②镗削内孔时刀尖半径应尽量小且保证刀具的锋利,还要保证刀具的刚度,避免加工过程中出现工件及刀具振动。
红酒杯工艺品杯杆工艺分析与编制
红酒杯工艺品的杯杆的结构特点及技术要求
杯杆外表面R30圆弧与直径φ10mm外圆相切,右端内壁R32mm圆弧与直径φ6mm的内孔相切,左端由一段椭圆弧和圆弧相切,中间位φ6mm通孔,属于典型非圆曲线薄壁类零件。曲面过渡应光滑无接痕,故需要保证内外型面同轴度φ0.02mm的要求,及两端端面与轴心线的垂直度0.02mm,右端薄壁处不能有变形或弯曲等。
2)工艺品杯杆的工艺编制
红酒杯杯杆的工艺过程(见附图工艺分析 C)
酒杯工艺品杯体的加工工艺分析
①为了保证杯杆与杯体及杯座外表面光滑过渡、无间隙、必须用百分表赵正,保证零件内外表面的同轴度。
②杯杆外轮廓先粗加工,在与杯体调整后整体加工,来保证杯杆左端和杯体外圆光滑过渡无间隙。
③在粗加工时要留一定的加工余量,以备进行精加工。在调头装夹后,必须使用百分表进行轴向和径向的校正,保证有同轴度要求。加工右端薄壁时,采用小进给量的切削方式,防止因受到大切削力而使薄壁变形。
红酒杯工艺品杯座工艺分析与编制
酒杯工艺品的杯座的结构特点及技术要求
件3为盘状零件,右端面为内凹的圆弧面,左端为端面接圆弧。要求保证两端与轴心线的垂直度为0.02mm,螺纹与轴心线为φ0.02,R30mm圆弧与件2的R30mm圆弧光滑连接。
杯座加工工艺编制
高脚杯杯座的工艺过程。(见附图工艺分析 D)
杯座的加工工艺过程分析
①由于同轴度及垂直度要求较高,因此二次装夹是需要用百分表进行轴向和径向的校正,保证同轴度和垂直度。
②在切断时,必须保证总长及端面与外圆中心线的垂直度。这需要极端杯体和杯杆相接处的节点坐标值,以保证与其他两件配合精车后外形光滑过渡且无间隙。
零件图工艺编制。(件附图机械加工工艺规程1、2)
3、具设计、制作与相关量具
(1)红酒杯工艺品杯杆所用夹具设计思路
首先由于杯体的壁厚只有2mm,因此杯壁容易受力变形且在加工杯体内孔时容易产生振动,因此夹具应与工件表面有足够多的贴合面积,以防止在加工过程中杯体变形。红酒杯工艺品杯体所用夹具示意图(件A、件B端面配合应有足够间隙)、零件图及装配图(见附图夹具零件A、B)
高脚杯工艺品杯体所用夹具制造方法及相关量具
夹具制造方法
加工件A,选用φ85mm的棒料,车削处定位台阶,分别车削件A、件B的螺纹槽。将件A和件B配合后,夹持件A外轮廓,车削件A及件B的内椭圆弧面,从而保证件A及件B内椭圆弧面光滑连接。
刀具及切削用量的选择
红酒杯夹具的切削用量明细表
3) 相关量具
在制作完成红酒杯工艺品后需要检测其尺寸。
游标卡尺0-150mm(测量长度)
外径千分尺25-50mm 50-75mm(测量外圆直径)
内径百分表18-35mm 35-50mm(测量内孔直径)
磁芯表座 0-10mm百分表(调整形位公差)
为了使制作出的红酒杯工艺品表面更为光滑、流畅、自然,我们还可以在磨床上进行磨削加工。
三、红酒杯编程加工
1、 程序编制
CC1.MPF(杯座外圆粗车主程序)
G90G94G64M03S500T1F100
G00X80Z5
CYCLE95(AAA,1,0,0,0,100,50,50,1,0,0,1)
G00X100Z100
M30
AAA.SPF(杯座外圆粗加工子程序)
G00X25Z5
G01Z0
X29.9 CHF=1.414(φ29.9外圆)
Z-14
G02X70Z-21.68 CR=30(R30外圆)
G03X76Z-24.68 CR=3(R3外圆)
G01Z-34
X80
M17
CC11.MPF(杯座外圆精车程序)
G90G94G64M03S1000T1F100
G00X80Z5
AAA
G00X100Z100
M30
CC2.MPF(杯座内孔粗车主程序)
G90G94G64M03S500T2F100
G00X21Z5
CYCLE95(AA1,1,0,0,0,100,50,50,3,0,0,1)
GOOZ100
X100
M30
AA1.SPF(杯座内孔粗加工主程序)
G00X68Z5
G01Z0
X66 CHF=0.707(φ66内孔)
G03X0Z-7.65 CR=75(R75圆弧)
G01X21
M17
CC22.MPF(杯座内孔精车程序)
G90G94G64M03S1000T2F100
G00X21Z5
AA1
G00Z100
X100
M30
CC3.MPF(杯杆右端内孔粗车程序)
G90G94G64M03S500T2F100
G00X21Z5
CYCLE95(BBB,1,0,0,0,100,50,50,3,0,0,1)
G00Z100
X100
M30
BBB.SPF(杯杆右端内孔粗车子程序)
G01X25.9Z5
G01Z0
G02X6Z-23.19 CR=32(R32圆弧)
G01Z-25
X21
M17
CC33.MPF(杯杆右端内孔精车程序)
G90H94G64M03S1000T2F100
G00X21Z5
BBB
G00Z100
X100
M30
CC4.MPF(杯杆左端内孔粗车主程序)
G90G94G64M03S500T2F100
G00X21Z5
CYCLE95(BB1,1,0,0,0,100,50,50,3,0,0,1)
G00Z100
X100
M30
BB1.SPF(杯杆左端内孔粗车子程序)
G01X25.9Z5
G01Z0
G02X6Z-23.19 CR=15(R15外圆)
G01Z-25
X21
M17
CC44.MPF(杯杆左端内孔精车程序)
G90G94G64M03S1000T2F100
G00X21Z5
BB1
G00Z100
X100
M30
CC5.MPF(杯杆外圆粗车主程序)
G90G94M03S500T1F100
G00X50Z5
CYCLE95(BB2,1,0,0,0,100,50,50,1,0,0,1)
G00X100Z100
M30
BB2.SPF(杯杆外圆粗车子程序)
G00X29.9Z5
G01Z0
G02X10Z-22.32 CR=30(R30圆弧)
G01Z-63.96
G02X29.9Z-86.3 CR=30(R30圆弧)
G01X50
M17
CC55.MPF(杯杆外圆精车程序)
G90G94G64M03S1000T1F100
G00X50Z5
BB2
G00X100Z100
M30
CC6.MPF(杯体右端外圆粗车主程序)
G90G94G64M03S500T1F100
G00X80Z5
CYCLE95(CC1,1,0,0,0,100,50,50,1,0,0,1)
G00X100Z100
M30
CC1.SPF(杯体右端外圆粗车子程序)
G00X4Z5
G01Z0
X6 CHF=0.707
Z-75
G02X20.1Z-89 CR=15(R15圆弧)
G01X80
M30
CC66.MPF(杯体右端外圆精车程序)
G90G94G64M03S1000T1F100
G00X80Z5
CC1
G00X100Z100
M30
CC7.MPF(杯体左端外椭圆粗车主程序)
G90G94G64M03S500T1F100
R30=28
MA1:TRANS X=R30
G00X80
Z5
CC2
G00X80
Z5
R30=R30-1
IF R30>=0 GOTOB MA1
M30
CC2.SPF(杯体左端外椭圆粗车子程序)
R1=70 R2=30 R3=29.9
MA2:R10=SQRT(R2×R2-R2×R2×R3×R3/(R1×R1)) (椭圆计算公式)
G01X=2×R10 Z=R3-29.9
R3=R3-0.03
IF R3>=-29.76 GOTOB MA2
G01Z-59.66
X65
TRANS Z=-49.9
R4=40 R5=28 R6=0
MA3:R20=SQRT(R5×R5-R5×R5×R6×R6/(R4×R4)) (椭圆计算公式)
G01X=2×R20 Z=R6-0.04
IF R6>=-37.08 GOTOB MA3
M17
CC7.MPF(杯体左端外椭圆精车程序)
G90G94G64M03S1000T1F100
R30=0
MA1:TRANS X=R30
G00X80
Z5
CC2
G00X80
Z5
R30=R30-1
IF R30>=0 GOTOB MA1
M30
CC8.MPF(杯体内椭圆粗车主程序)
G90G94G64M03S500T1F100
R60=0
MA4:TRANS X=R60
G00X80
Z5
CC3
G00X80
Z5
R60=R60-1
IF R60<=-15 GOTOB MA4
M30
CC3.SPF(杯体内椭圆粗车子程序)
R7=68R8=28R9=29.9
MA5:R40=SQRT(R8×R8-R8×R8×R9×R9/(R7×R7)) (椭圆计算公式)
G01X=2×40 Z=R9-29.9
R9=R9-0.03
IF R9>=-29.76 GOTOB MA5
G01Z-59.66
X65
TRANS Z-49.9
R11=40 R12=28 R13=0
MA6:R:50=SQRT(R12×R12-R12×R12×R13×R13/(R11×R11)) (椭圆计算公式)
G01X=2×50 Z=R13-0.04
IF R13>=-37.08 GOTOB MA6
M17
CC88.MPF(杯体内椭圆精车程序)
G90G94G64M03S1000T1F100
R60=-15
MA4:TRANS X=R60
G00X80
Z5
CC3
G00X80
Z5
R60=R60-1
IF R60<=-15 GOTOB MA4
M30
2、零件加工
机床设备
安装刀具和工件,进行对刀操作,将刀具参数输入数控系统。
设定工件坐标系,设置工件加工零点,设定刀具参数。
输入数控加工程序并进行程序检验及调试。
加工零件
首件试切,测量工件尺寸,调整各参数,使加工尺寸符合图样要求。
零件自动加工。
拆卸工件,去毛刺,清理工件内部铁削。
难点
杯体细长轴在加工时容易出现锥度和弯曲,所以刀具的选用是十分重要的,在精加工的刀尖半径R尽量小,以减小切削力来避免产生变形。
加工薄壁零件应考虑工件的受力情况,选用合理的切削参数,防止受力变形。
3、零件质量检验及质量分析
零件质量检验
质量分析
加工中产生的质量问题及原因主要有以下集中:
外轮廓有接刀痕、不光滑过渡的原因
①编程时基点坐标错误。建议:在使用CAD软件捕捉各个
基点时要注意抓点方法的选择。
②工艺安排不合理,光滑曲面精加工没有在一次装夹中加
工完毕。
轮廓有刮痕的原因
①刀具主偏角及副角角度选择不正确而使刀具与工件摩
擦而产生的刮痕。
②夹具与工件接触面积过小,使夹紧力集中而产生的夹痕。
③刀具刃磨使刃倾角角度选择错误,使切削与加工面产生
摩擦。
表面粗糙度不合格的原因
①切削参数选择不合理。
②镗孔时镗杆的刚度较差。
③刀具不够锋利、精加工余量不均匀、冷却不充分而造成表
面粗糙度值越大。
配合后结合处间隙过大影响配合精度的原因
①工件两端面与轴线垂直度偏差过大。
②件1、件2的配合面的轮廓度误差较大。
配合错位的原因
①加工螺纹时切削量过大、切削次数较少使螺纹挤压变形而产生的同轴度误差。
②件3调头装夹,使外轮廓与内螺纹同轴度超差。
零件检测结束后,针对不合格项目进行分析,填写质量分析表。
找出产生原因。制定预防措施。
结束语:
时间飞逝,经过了几天的努力,本次的论文已经接近尾声了。经过这次的论文,使我学习到了很多东西。通过资料的收集和整理,再从理论设计到实际的加工,反复的修改,终于完成了本次论文,由于时间仓促,部分工艺加工图片未加之论文中,论文的撰写,使我受益匪浅,知识增长了很多,不知不觉中自己的能力得到了提升。
这次的论文的完成,期间少不了大家的帮助,首先是我的系部主任,在系部主任的悉心指导下,以及我的大量心血下,我才能有这次的成果。同事对我的帮助使得我也十分感动。系部主任和同事能抽空帮我,指导我的格式,认认真真的帮我修改论文,不厌其烦的帮我指正错误。至此,我还要感谢看我论文的专家们,对你们的工作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你们辛苦了!
参考文献:
韩鸿鸾,《数控加工工艺学》,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5
沈建峰,《数控车床编程与操作实训》,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09
彭效润,《数控车工》,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8
袁锋,《UG机械设计工程》,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
徐宏海,《数控加工工艺》,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8
周晓宏,《受控车削加工》,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11
红酒杯工艺设计及加工教学课题研究.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