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正在浏览:首页 > 职教文章 > 职教论文 > 影响沟通技巧的心理因素

影响沟通技巧的心理因素

日期: 2009-5-19 4:17:31 浏览: 346 来源: 学海网收集整理 作者: 杨秀珍

摘要 在开放的社会生活中,沟通技巧显得愈发重要,人们都希望通过沟通实行目标,满足需要。但是在现实生活中,往往事与愿违。研究表明我们工作只有70%的错误是由于不善于沟通引起的。本文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分析了影响沟通技巧的心理因素。
关键词 沟通技巧 心理因素 自我形象 参照系统 思维定式

社会生活中,每个人每天都以许多方式与他人进行着沟通。通过沟通我们交流思想,联络情感,传递信息。不论是有意或无意,是积极或消极,是简单或复杂,是无计划或特别的。沟通是实现我们的目标,满足我们的需要,实现我们的抱负的重要工具之一。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来说,有效地沟通是主体双方寻求需要满足需要的心理行为表现。通过沟通我们认识自己,认识他人,认识社会及社会规范,从而实现个体的社会化;通过沟通我们表达自己的意向,态度,行为,增进理解,形成群体规范。所以,沟通是一种相互作用的需要。沟通技巧对日常生活和人际关系的质量有着深远的影响。沟通技巧反映着我们的能力、自信与才能,影响着我们从他人那里得到多少赞赏和尊敬,影响着我们所得到的支持,帮助及我们的主张是否被接受并得以贯彻,团还将直接关系到我们的提升、加薪、责任和职业生涯。
有效地沟通是一种可以不断发展的技巧,下面将从五个方面分析影响沟通技巧的心理因素。
一、较好的自我形象是沟通成功的关键
自我形象,即我们怎样看待自己,比如我们是有能力的,是腼腆的还是友善的,是温和的还是严厉的,是可靠的还是随意的。我们实现自我和看待自我的方法决定了我们想要说和想要做的一切。自我形象大多数的内容隐藏着我们的潜意识中,它通过指挥我们的行动来控制我们的行动已获得结果。如果出现了自我形象的偏差就会影响沟通的效果。
自我形象高估者,孤芳自赏,过分相信自己的聪明,过高认识自己,而导恃才傲物、傲慢无理、讽刺挖苦、命令威胁、发号施令与强加于人,这种方式的交流带有攻击性,使人处于危险境地,所以会失去友谊,产有害情绪。别人会对自我形象高估者避而远之,使其身处人群却倍感孤单。高估自我形象者会影响沟通,自我形象贬低者,也会如此,看不到自身的价值,认为自己这也不好,那也不行,给自己是限制、拒绝、否定的信息。使自己表现的好像沉默寡言,不善与人交往,结果使其他人不自觉地运用这种方式对待而感到受到冷落。
较好的自我形象是沟通成功的关键,我们越是客观的了解自己,我们就越能有意识地控制我们的行为方式来面对各种人、各种事和各种状态。有了较好的自我形象,我们在任何情形下都会有更多的选择。
评价自我形象的一个好方法是倾听自己的“自我交谈”。即,在一整天中自己给自己的无言的信息。经常检查我们的自我交谈,积极地思考,切切实实地去做,已得到肯定的结果。通过“自我交谈”练习,我们会增强我们的自我形象使沟通技巧大大改进。
二、理解他人的参照系统是人际沟通成功的前提,
我们的参照系统是有我们的经历和过去的经验以及我们的价值观、新年、心目中的典范和思维方式等组成的,我们的个性也是参照系统的一部分。比如一些人喜欢详尽的信息,而一些人情之关系基本的信息;一些人喜欢参与其中,而另一些人更关心结果;一些人看重情感的交流,一些人重视理性的合作。不同的是对于不同的人来说其重要性不同。
我们对于他人的参照了解得越多,与他们交流起来就越容易。比如,他们从哪里来,什么对他们最重要,如果我们了解什么对他最重要,我们就能重新组织我们的信息以适和他们都需要;如果我们了解他们的经历和过去的经验,我们就能提供一些与他们相关的并能为他们理解的信息,能够以他们的观点来看待事物。总之,我们的参照系统越接近,我们沟通的效果就越好。
为了成功地进行沟通,我们需要参照重叠的系统,用这种方式我们所开的世界是一个相容的世界。但是我们不能与所有的人有着相同的经历,因而完全相同的参照系统是不可能的。有时我们与一些人相比,在所受到教育、年龄、经历等方面非常相似,以至于我们的参照系统自然的重叠,而且我们与他们都够他有着一种天然的默契。而又使人与人的参照系统仅重叠一小部分,这是由于人与人之间存在许多差异,在这种情况下,就需要有更高的技巧,如学会以别人的观点看待问题,体会他人的是沟通成功。所以有效地沟通需要我们的参照系统更紧密地结合在一起,那样我们可以享有相同的或指数相近的思想和观念。
三、选择自己的行为而不受他人的影响
人们并不是天生的卑鄙、无礼、或粗鲁,也不是生来就礼貌、有善或乐于助人,我们如何对待他人主要依赖于三点:他们是如何对待我们的;我们怎样选择自己的行为和我们的思维方式。大多数人有过这样的经历,当我们得到意料之外的优质服务时,会使我们受宠若惊,并将这种情绪传染给其他人。许多人也有过相反的经历,受到不礼貌的待遇,这时或许我们的情绪不如以前那样好,或许我们给与对等的回敬,总之,其他人的情绪、行为会影响我们的情绪、行为。当然,相反的情况也常常发生,比如,起初对凡是不友好、不合作的态度,通过我们微笑和友善的态度而对方发生了转变,所以我们需要做的就是决定我们想要别人如何对待我们,我们首先就以这样的方式对待他们,我们想要别人尊敬我们,那么我们首先要尊敬他们。当然,实际上有些士兵不是这样简单,但是这样做总比不这样做的效果要好得多。
我们知道我们的行为会影响他人的行为,同样他人的行为也会影响我们,当别人以某种态度对待我们是,我们的行为是否影响他人的行为,我们是能够选择的。因此,我们必须学会控制自己的行为,换句话说,我们能够控制交流的效果。我们要通过不断的实践,获得更多的友谊、礼貌和尊敬。
四、思维定式是有效沟通的障碍
我们的生活经历、父母对我们的教养态度等共同形成了我们的信仰、思维方式、心理定式以及看待这个世界的方式,我们在与人交流时,根据心目中的样式和路径来解释我们的生活,我们力图看到所期望了解的信息,却忽视了与我们的思维方式相矛盾的信息。当然这种思维方式有些是非常有益的,比如“我是一个活泼开朗的人”,“他很敬业守信用”等。但是有些思维样式不一定有用或正确,甚至妨碍了人们之间的交流。无论他们是否正确或有帮助,我们的思维样式或成见是很容易被确定和强化的。如“他们都不喜欢我”,我们很迅速地接受了来自他人的信息,“他不愿听我说话”,“他对于我一起做事没有兴趣”。这样我们就互列了任何表示友好的和愿意倾听我们讲话的信息。所以,我们接受得仅仅是不喜欢和不感兴趣的信息。此外,因为我们的潜意识中又想肯定我们的思维定式是正确的,而我们的行为举止是基于与我们所“认识到”对他们不喜欢我们的“事实”,所以我们的行为是由他们都不喜欢所致。例如,在老年人的思维定式中,认为青年人懒散、不修边幅、幼稚、办事欠妥;而在年青人的思维定式认为老年人吝啬、固执保守、讲话、缺乏创新,现在这俩类人,他们彼此不交谈,就彼此有印象,可以想见他们沟通的效果。
我们一旦意识到这些偏见的影响,就要不断地调整,以便使我们的交流更加有效。假如不可能,就要认识偏见并在交流时有意识地放弃偏见,这是跨越交流障碍的最好的选择。
当我们还没有与人交流就有了对对方的印象,就要思考一下是审美思维定式的影响,有什么心理偏见,然后有意识地调整,无论对自己还是对他人,都是非常有利的。
五、用“我”来传递信息是语言交流中最有效的技巧
有时语言会使交流成为一种不确定的事情,为了使交流更有效一个重要的技巧是直截了当地以第一人称“我”来传递,拥有自己的观点,发表自己的见解,而不是他人的,用第一人称“我”可以帮助我们清楚,直接的进行交流。人们常说“人人都知道”、“谁谁说的”,这表明这条信息不是自己所拥有的,而是把自己的思想见解藏到别人的思想见解后面。“我认为――”,“我相信――”的信息说明是自己的信息,自己的见解。如果你不是发表自己的意见,而是讲别人的话。那么交流会变成一场猜谜游戏,充满着防御和猜测。
在言语交流时,我们不讲别人的话,同时也不问虚伪的问题,而是问真实的问题,例如,“你被认为是这样的吗?”“这不是你说对吗?”这样的问题背后的含义是“你应该认为这样”,“看看你做的好事!”把真实的问题藏在虚伪的问题后使人感到受到指责和压抑
用“我”详尽地叙述个人的观点并说明它将对自己产生什么影响或为什么是重要的。用“我”来叙述能帮助我们平静地表达自己的观点,而不是责备别人,例如:要别人改变他们的行为时,用“我”开始去沟通往往比命令、威胁、抱怨、暗示等收到更好的效果,可以帮助我们清楚地表达,而不会使别人警惕或防御,以增强我们达到目标的机会。
沟通是实现我们的目标、满足我们的需要、实现我们的抱负的重要工具之一。不论沟通是否有效,沟通成了我们日常生活的主要部分。为了达到目标、满足需要、愉快生活我们需要与周围的人建立融洽的关系,而其前提是相互尊重。我们要赢得别人的尊重,那么首先我们必须尊重自己,同时赢得别人对我们的尊重。尊重他人也尊重自己,没有这一点,成功的沟通是不可能的。相互尊重为沟通成功奠定基础。以影响沟通技巧的因素而言,值得注意的是:实事求是地认识自己、不自高不自大,也不妄自菲薄;理解他人,站在他人的角度去看问题,给于。对方说出的权力比尊重他的观点;检查自己的思维路径,不断调查已放弃偏见;用“我”来传递真实的信息,避免防御和猜测,使。沟通更有效如果我们能从以上几个方面不断地加强实践,那么我们的沟通技巧会大大改进。

参考资料:
1.黄仁发,汤建南.人际关系心理.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1995.
2.金盛华,张杰.社会心理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3.克里斯,科尔著.刘永俊李均洋译.人际沟通.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
4.李小松.人际沟通.人民卫生出版社,1999.
5.沈德灿,侯玉波.社会心理学.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6.
6.包燕.社会心理学.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6.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