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正在浏览:首页 > 职教文章 > 职教论文 > 如何将物流专业的教育与社会市场的需求紧密衔接

如何将物流专业的教育与社会市场的需求紧密衔接

日期: 2012-4-26 23:35:31 浏览: 0 来源: 学海网收集整理 作者: 匿名

Pick to: in the light of our country content management professioals lack the realistic condition, higher occupation education should seize the opportunity, and vigorously cultivate logistics talents.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must take the practice of logistics enterprise ( group work ) required ability and the basic quality as the basis, update the teaching concept, comprehensively promote the curriculum system of logistics management major teaching reform, emphasis on training the students' professional skills and comprehensive quality of occupation.

摘 要:针对我国物流管理专业人才缺乏的现实状况,高等职业教育应抓住机遇,大力培养物流人才。高职院校要以物流企业的实际工作岗位(群)所需能力和基本素质为依据,更新教学理念,全面推进物流管理专业课程体系教学改革,重点培养学生专业职业技能和综合素质。

 

关键词:高职物流管理专业;课程体系改革;初探

 

物流科学是现代社会最有影响的新学科之一,物流科学的产生和应用促进了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 给企、事业带来了巨大的效益。目前, 这种新型的产业正在全世界范围迅速地发展,但是中国物流产业的发展与发达国家相比却存在较大的差距。据资料显示,中国当前的国内生产总值 (GDP)中大约 19%是物流成本,而同比之下的西方等发达国家不到 10%,其中美国仅为 8% 左右。学海网(www.xuehai.net)
影响我国物流产业发展的因素很多,但人才的缺乏是关键性的,据统计,物流人才是现今全国 12 种紧缺人才之一。物流行业专业人才匮乏,既是我国当前经济发展的薄弱环节,但从另一个角度而言无疑也是物流专业人才的佳音。由于我国物流教育时间较短, 物流教育体制落后、教育思想陈旧, ,培养出物流专业实用性人才,已成为高等职业院校现代物流教育所面临的紧迫问题。

 

1.更新教育观念
高职院校要提高物流专业的教育、教学水平,首先要倡导以“面向市场,面向一线”来培养实用人才的目标,全面推进物流管理专业课程体系教学改革,围绕教学理念的现代化、先进性调整物流专业的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推行知识与能力相结合、以技能培养为主的现代化教学模式, 使学生掌握专业知识的同时,着重培养其实践技能和综合素质。
(1)以培养物流企业第一线的技术应用、技术管理和服务的各类应用型人才为宗旨,科学合理地设置课程, 优化专业结构。
(2)以物流企业的实际工作岗位(群)所需能力和基本素质为依据,整合专业课程,切实培养物流专业应用型人才。
(3)以培养学生综合素质为重点,以提高岗位竞争力为目的, 切实加强学生品德修养、人文素养和文化知识教育。

 

2.改革课程体系
从当前高职院校物流专业的教学运行情况来看,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课程设置较分散、各层次课程的联系不够紧密; 教材与教学内容更新较慢,教学内容的现代化和创新性不够;教学方式简单,难以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实践环节薄弱,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
为了解决现有的问题,改革原有的教学内容和手段,培养面向市场,面向应用一线的实用性、操作型人才, 必须积极探索物流专业人才的培养模式,以技术应用能力和综合素质培养为主线,优化课程体系,制定符合我国物流人才培养需求的课程体系改革方案。

 

2.1 综合化趋势
为了对物流管理专业未来的工作岗位进行分析,我们查阅了中国一部分具有代表性的物流企业(包括:佳迅物流、中铁快运、中储物流、中远物流、华大物流等)的相关材料,调研这些企业的: 服务理念、经营领域、主要客户、运作模式等方面的内容, 其中重点调查了其岗位人员设置情况。从而确定了物流管理专业主要的工作岗位群为:企业物流管理、物流中心管理、国际货运代理、联合运输等。
在调查、分析物流企业特点和岗位群的基础上,我们将高职物流管理专业职业能力分为以下几个模块。
(1)职业素质:职业道德、英语应用能力、计算机应用能力。
(2)专业理论、技能:物流储运管理能力、各种单证处理、会计核算能力。
(3)管理综合能力:市场调研、分析及预测能力、物流商务管理能力、公共关系能力。
从以上调查的情况可知,当前市场需要的是不仅是专业技能强更需要的是职业技能与综合能力全面发展的物流管理人才。为了培养和提高学生以上的专业职业能力,在整个物流管理专业课程体系安排上,不仅要突出专业特色, 更要强调多元化特点。应依据“宽口径、厚基础、强能力”的原则构建理论教学体系:一是要通过构建基础系列课来提高技术基础课的适应性;二是通过构建专业系列课来提高专业课的针对性和实用性。从而积极培养基础知识扎实、综合素质高、适应面广的物流管理专业学生。具体实施措施如下:
(1)及时更新、增加体现最新的物流理论、物流系统优化方法和物流技术的课程,删除原有过时、淘汰的课程。(3)积极推动课程体系综合化发展,以避免出现教学内容前后割裂、脱节或重复的情形,从而使整个课程体系形成一个有机整体。如当前某些课程在部分内容上存在交叉、重复的现象, 教学的过程就容易导致授课内容雷同。针对诸如此类的情况,必须将物流管理专业的教学内容体系综合化,从而加强教学内容整体性与连贯性,提高教学效果。
又如:依据专业理论、技能培养的需要,实施模块教学,将各专业课程创造性地分成几大模块, 以培养学生的物流储运管理能力、各种单证处理、会计核算能力, 且模块内容可根据不同时期的教学需要加以增减,使教师在不同专业课程的教学中既能够满足学生的专业需求,又不会各自为阵,随意变更教学内容。
当然,教学内容还应依据不同时期的社会需求和科技发展而不断调整、更新。将中国物流服务业发展中的新情况、新变化、新趋势, 不断地充实到教学中去。

 

2.2 实用化趋势
根据“营造现场氛围、提高实践能力”的原则, 优化实践教学体系。实践性教学环节是高等职业教育的重要内容,是培养学生职业能力、技术应用能力的途径, 是实现高职人才培养目标和突出高职教育特色的关键。传统的教育思想比较注重传授理论知识,忽略培养学生的实用操作技能。高职教育注重的是职业技能型人才的培养,基于物流管理专业实用性很强的特点,对该专业的主要课程要实行“实践主导型”的教学改革, 培养学生物流管理实践技能和综合素质,即在实际工作中的操作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
为了使学生更好地掌握专业技能,避免理论学习与实践操作技能的相脱离,改变实践教学依附于理论教学的情况,一方面必须整合教学内容,调整理论课时与实践课时的比例,提高实践课时的占有率,至少达到 1:1 的课时比例。另一方面要突出实践性技能的培养, 设计综合型、多层次的实践教学内容帮助学生系统掌握现代物流管理知识,逐步形成物流管理能力。
(1)构建、保障实践教学体系的完善,包括软件建设和硬件建设两部分。
①加强实践教学技能教学和实习指导教师队伍的建设。
②注重加强校内实验室、实训中心和校外实训基地的建设。
(2)要建立一个由基础课实验实训课、专业综合实训课、岗位实践实训、顶岗实习、毕业设计和技能竞赛等组成的、较完整的梯次递进的实践教学体系。
(3)指导学生到校外参观配送中心、装卸搬运现场、现代化仓库等现场社会实践,加强职业技术训练,在实习现场营造真实的现场工作氛围。
(4)可依据本校的实际情况,如:学生的接受能力、学校的教学设备等,自编各类实践课程教学指导书。 本论文来源于( / )实施过程中可先选择一门课程进行实训主导型课程的教学改革,再逐步推广到全部课程。

 




当前位置: >> 教育学类 >> 职业教育 >>查看论文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人人网
更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