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正在浏览:首页 > 职教文章 > 职教论文 > 分析就业导向的历史之源与现实之利

分析就业导向的历史之源与现实之利

日期: 2010-10-18 21:12:58 浏览: 80 来源: 学海网收集整理 作者: 王剑超

[论文关键词]高职院校;就业导向
  [论文摘要]就业导向源于职业生利性,职业教育要坚持以就业为导向,这将有利于全面实现小康、有利于构建和谐社会、有利于引导学生成才、有利于高职科学发展的四大“现实之利”。


    改革开放三十年,教育旧貌换新颜,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是其显著的改革成果之一。就业导向本来是一种职业自觉,然而,正如革命先行者孙中山所言:“有先知先觉者、后知后觉者、不知不觉者。”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探讨就业导向的历史之源与现实之利,可增进了解、加深理解、消除误解。古代墨子的教育内容重视与生产有关的实用知识和技能,旨在“农与工肄之人”“兼相爱,交相利”“生天下之大利”。

学海网
他最早意识到职业的生利性,但是属于知觉认识,并非理论知识。近代教育家黄炎培先生揭示:“学校与社会沟通,渴望教育与职业接近”“职业教育,以教育为办法,而以职业为目的者也”“职业教育的目的乃在养成实际的有效的生产能力”“一谋个性之发展,二为个人谋生之准备,三为个人服务社会之准备,四为国家及世界增进生产力之准备” “使无业者有业,使有业者乐业”。这就把职业的生利性由知觉升华到职业教育的目的论和功能论层面,后者包括育人功能(本体功能)和社会功能(工具功能)。近代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还提出“生利主义之职业教育”“职业以生利为目的,故职业教育应以生利为主义”“生有利之物”“生有利之事”“以教生利”“以学生利”“职业学校有生利之师资、设备、课程”。这就把职业的生利性由知觉升华到职业教育的教学论和课程论的层面。2004年,教育部下发了《关于以就业为导向深化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的意见》,倡导高职院校开展高要求、大力度、全方位的改革,使之符合现代职业的需要,这就把古代知觉的、近代理解的职业生利性进一步升华到高职院校办学方针论和教育改革论的层面,创新了职业教育学理论。随着这一文件的贯彻执行,高职院校发展为我国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加快了高教大众化的进程,培养的人才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发挥了重大作用,受到了人民群众的欢迎。实践证明,源于职业生利性的就业导向,虽然只有四个字,却概括了丰富的内涵,体现了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的统一,理论价值与实际利用统一,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统一,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统一,具体表现在以下“四个有利于”。
    一、有利于全面实现小康
    党的十七大号召我们:“为全面建成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打下更加牢固的基础。”社会基础靠经济,经济发展靠科技,科技进步靠人才,人才培养靠教育。高职教育是经济、科技、教育的结合点,与全面实现小康的联系,比其他层次、其他类型的教育更密切、更直接。小康社会的第一资源是人才资源,虽然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但是,只有通过专业人才普及科学技术,应用于生产实践,才能使它由潜在的生产力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因此,各行各业,无才不兴,“功以才成,业由才广”。以现代制造业为例,全国每年的人才需求量约300万人左右,2005年存在需求缺口5一25万人。制造业中的数控、模具设计与制造、汽车检测与维修、机电一体化、机械加工等相关职业岗位不但人才需求量大,而且是比较适合高职院校培养的专业。其中,数控技术应用、汽车检测与维修已列人高职院校制造业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培训工程。
    目前,全国技术技能劳动者有8720万人,占全国城镇从业人员的32.9%,其中技师和高级技师只有360万人,仅占技术技能劳动者总量的4%,而企业需求量是14%,相差10个百分点。特别是在制造、加工、建筑、能源、环保等产业和信息、通信、航空、航天等高新技术产业领域,高技能人才严重短缺,已成为制约经济社会持续发展和阻碍产业水平升级的瓶颈。
    而高职院校以就业为导向,就能明确人才培养目标,按照各行各业的需求,培养高技能人才,解决经济社会的瓶颈问题。为此,高职教育进行了一系列的配套改革:专业设置由计划固定型改为供求对口型、课程理念由知识本位改为能力本位、教材内容由学科体系改为行动体系、教师队伍由纯粹“书生”改为“双师”结构、教学方式由“三中心”(教室中心、教师中心、教材中心)改为“三结合”(院企结合、工学结合、产学研结合)、教学评价由单看试卷考分改为多元综合评价(考试与实验、实训、实习、课程作业、社会实践的考查、考核综合)、证书制度由单一的学历证书改为“双证书,’(职院毕业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
    在就业导向下进行教育改革后培养的人才,自觉以服务为宗旨,运用专业知识,造福人民群众。如山东省潍坊市是一个农业大市,改革开放以来,农产品外销率达到85%以上,我国加人WTO以后由于国际市场准人手续越来越严,标准越来越高,该市许多原来畅销的农产品突然滞销,只能贱价处理。从2001年起,该市以潍坊科技职业学院毕业生为骨干,建立起各种类型的农业标准化生产基地,辅导农民学习现代化农业知识,按照主要农产品生产、包装、流通等环节的248项技术标准进行规范操作,率先在全国实施“出口农产品绿卡行动计划”。近几年来,该市在国际贸易技术壁垒不断升级的情况下,农产品出口保持了高门槛下的高增长,年年以两位数的速度递增。许多实例说明:职院只有以就业为导向才会以服务为宗旨,毕业一届学生,搞活一群企业,致富一批家庭,繁荣一地经济。办院一所,造福四方,从而有利于全面实现小康。
    二、有利于构建和谐社会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不断化解社会矛盾的过程。    首先,就业导向能化解师生矛盾。我国学校从古代科举考试以来,一直偏重书面考试分数:“考、考、考,教师的法宝;分、分、分,学生的命根”,这使得师生关系十分紧张。就业导向改革了高职院校的教学制度,教师改为“导”的主体:导向(引导学习方向)、导学(诱导学习方法)、导用(指导应用技术)、导练(辅导技能训练)。教育服务改为完全彻底的服务:完全的服务是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服务,彻底的服务是为学生的职业生涯服务。学生改为“学”的主体,具有学习的主动性、交往性、合作性、体验性、创造性,在校学习的三年适应就业后的三卜多年。师生关系因此由过去水火不容、油水分离的关系改为鱼水交欢的关系,构建了和谐校园。

    其次,就业导向能化解就业矛盾。高校毕业生分配制度改革是与社会就业制度改革相配套的,在劳动力市场的双向选择中,许多用人单位或者选用与专科生工资差别很小的本科生以提高单位的声望,或者选用工资较低的下岗职工和农民工以节省成本,从而出现了高职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据教育部网站公布的统计资料,2004年全国本科毕业生的就业率为84%,高职毕业生为61%。就业导向一年,差距稍有缩小:2005年全国本科毕业生就业率为81.7%,高职毕业生为62.1%。美国经济学家皮奥里曾提出“二元劳动力市场理论”:第一劳动力市场工资较高,福利丰厚,工作和培训的条件优越,就业有保障;第二劳动力市场与之相反。两者有较强的分割性,可以进人第二劳动力市场的,无力进人第一劳动力市场。就业导向使高职院校由计划培养改为面向就业市场办学,便于毕业生进人第一劳动力市场,下岗职工和农民工进人第二劳动力市场,各得其所,各尽所能,统筹解决就业问题,消除不和谐因素。
学海网
    再次,就业导向能化解利益矛盾。我国东部与中西部之间、城乡之间、工农之间存在劳动条件、劳动强度、劳动报酬等差别,产生利益矛盾。在就业导向下,高职毕业生带头进行职业流动,流向多、流量大、流速快,突破了所住地域、个人身份、职业分工等局限,推动了城市户籍制度、劳动就业制度、人事管理制度等改革。如四川职业技术学院为西部九省的五十多个行业输送了八万多名高校技能人才,有些专业的毕业生还全部进人属于“世界500强”的跨国企业。在该院带动下,遂宁市2003年转移农业劳动力67万人(包括境外2354人),实现劳务收人38亿元,农村经常看到“学会当技工,进城路路通”“一专多能市场化,胸有成竹闯天下”等标语。通过就业导向,在开发人力资源的同时开发自然资源,使东中西部的城乡工农群众共享改革成果,能逐步化解利益矛盾,有利于构建和谐社会。
    三、有利于引导学生成才
    我国古代,“职”与“业”是两个意义不同的单音词,《辞海》诊释:“职”指官职,如“六卿分职”(《书?周官》),下级官员对上级官员称“卑职”;“业”指工作,如“家世以田为业”(《汉书?肖望之传》)。近代的“职”与“业”合并后,使用上仍有区别:走上领导岗位称为“就职”,走上劳动岗位称为“就业”;没有领导职务称为“无职”,没有劳动岗位称为“尤业”。高职院校不以就职为导向,而以就业为导向,是对“读书做官”的旧教育进行的彻底改革。职业劳动是人生主要阶段的社会实践,是人的职业生涯实现人生理想的具体行动。人生理想从低到高分为三个层次:生活理想、职业理想、社会理想。社会理想要落实到职业理想上来,生活理想要提升到职业理想上去,脱离人的职业劳动,任何理想都是空想。当代中国就业市场的竞争是劳动者素质的竞争,只有素质高,就业才有保障。就业导向就是引导学生提高自身素质,适应未来职业,实现职业理想,具有深化教育改革、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战略意义。过去的应试教育以传统的智力测验理论为依据,近二十多年来,美国心理学界先后相继地、针锋相对地提出了三种新的智力理论:斯腾伯格的成功智力理论、戈尔曼的情绪智力理论、加德纳的多元智力理论。就业导向的高职院校通过开放促进开发,引进外力增强内力,为此应用了这三种智力理论:招生时不追求高考书面测验的高分,认为只有差异,没有差生,人人都可以成功;新生一人学就进行职业理想教育,引导学生坚信“劳工神圣,双手万能”“养成金的人格,铁的纪律”,立志献身四化大业,从而激发学习情绪,情商与智商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在专业教学中,按对口职业对从业者的智能要求,坚持手脑并用,开发多元智力,增强从业能力,发展个性、特长。通过人文精神教育与科学技术教育结合,为每个学生疏通了成才的渠道,搭建了成才的平台,克服了高考失意即学业失败的心理障碍,做到了“低门槛进,高门槛出”,使学生在毕业时成为有职业理想、有职业道德、有职业技术、有职业纪律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在过去的应试教育中,许多没有考人本科院校的高中毕业生升学无门、就业无路、致富无术而苦恼,不惜代价,一考再考,个别人甚至痛不欲生。就业导向的高职院校为他们提供了深造成才的条件,引导他们走上了自尊、自信、自立、自强的道路,由家庭的包袱变成了社会的财富。越来越多的学生家长不追求子女高考上“金榜”,只希望子女就业成人才,社会随之出现了新的教育观、质量观、人才观。从这个意义上讲,就业导向的高职教育是以人为本的教育,面向人人,服务人人,让人民满意的教育,“使每个人潜在的才干和能力得到充分发展”,因而有利于引导全体学生成才,建设人力资源强国。
    四、有利于高职科学发展
    我国的职业院校兴起于20世纪80年代,由于起步较迟,缺乏经验,某些职院急于发展,忽视内涵建设,片面地把校园扩张、楼房扩建、学生扩招作为发展目标,在教育部下发就业导向的文件后,才把工作重点转移到提高教育质量,确保学生零距离就业上来。这样,人职匹配,事得其人,能人从业,百业繁荣。不但使各种职业获益于高职院校,而且使高职院校得助于各种职业,互利互惠使合作办学产生了更大的凝聚力。过去,“隔行如隔山”,现在,许多企业把高职院校视为自己的“人力资源部”,大力帮助高职院校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实行多种形式的订单培养,在培养企业发展需求的高技能人才的同时,培养职教改革需要的双师型教师。既保证了高职院校以人为本,全面发展,与经济协调发展;又提高了毕业生就业率,进而提升了新生人学率,用“出口畅”保障“进口旺”,实现可持续发展。如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立足民政,面向社会,适应市场,设置专业,每个专业都与对口行业、对口企业挂钩,合作办学。全院学生人数由1994年创办时的1300多人增加到18001)多人,成为首批国家级示范性职院,有6个专业成为中央财政支持建设的重点专业。又如湖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与“三一重工”等38家大中型企业联合办学,用企业冠名办班的学生涉及12个专业,占学生总人数的1/3。做到了招生即招工,毕业即就业,缩短了就业链条,节省了就业成本,提高了就业质量,达到了“五高”:毕业生一次性就业率高(91.3%以上)、专业对口就业率高(93.4%以上)、从业稳定率高(96.2%以上)、创业成功率高(72%以上)、创业后的待遇高(不少人担任了部门经理和项目负责人,月工资最高者达到5001)多元)。对口企业尝到了提高新员工素质的甜头,加大了院企联办的劲头,如“三一班”由1998年开办时的34人递增到现在的360多人。该院已发展成为第二批国家级示范性职院。这两所职院从自身经历中体验到:没有改革就没有发展,没有就业导向就没有示范性职院,对“何为示范,为何示范,作何示范,如何示范”等问题都得到了答案。一批又一批示范性高职院校是发展的模范、改革的模范、管理的模范,将与非示范院校联成辐射线,掀起辐射波,扩大辐射面,带动高职院校进一步实践科学发展观。
学海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