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正在浏览:首页 > 职教文章 > 职教论文 > 心理干预在减轻开腹胆囊切除术后疼痛的作用

心理干预在减轻开腹胆囊切除术后疼痛的作用

日期: 2010-10-17 3:09:12 浏览: 25 来源: 学海网收集整理 作者: 陈蕾,罗佳莉,郭国琼

【摘要】  目的 探讨术前心理干预对减轻开腹胆囊切除术后患者的镇痛效果。方法 将同期80例开腹胆囊切除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术前由专业护士对其评估心理状态,实施心理干预,观察术后效果;对照组仅给予常规的心理护理。结果 观察组术后镇痛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疼痛感明显减轻。结论 心理干预能提高术后镇痛效果,有效缓解外科手术后疼痛。

学海网

【关键词】  心理干预;外科手术后;疼痛

疼痛是外科手术后常见的症状之一。随着近年来对疼痛基础理论研究的深入,我们已逐步认识到术后疼痛对机体的不利影响。在临床上单纯依靠药物常不能获得满意的术后镇痛效果[1]。而心理治疗在镇痛中的应用已经引起了人们的重视。在2008年6月至2008年11月,对我院住院行开腹胆囊切除术的患者行心理干预法减轻术后疼痛,效果显著,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8年6月至2008年11月我院行胆囊切除术患者96例。符合纳入标准者80例,不符合者16例。将符合要求的8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40例,其中男19例,女21例,年龄(47.51±11.69)岁,对照组40例,其中男20例,女20例,年龄(48.65±12.66)岁。

  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体重、手术时间上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1)纳入标准:接受全身麻醉的单纯胆囊切除术;无精神病史;能正常交流与读写。(2)排除标准:术中安置血浆引流管管引流;术后采用自控镇痛(PCA);术后并发切口感染。

  1.3 心理干预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心理护理,观察组在常规心理护理的基础上进行心理干预。

  1.3.1 术前心理干预 从患者入院开始,1~2次/天进行心理干预。(1)与患者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耐心倾听患者的诉说,有的放矢地解决其困扰;(2)通过分析和解释,提高患者对疼痛的认识,同时发给患者有关疼痛的健康教育手册,消除对疼痛的恐惧、焦虑和无助感,提高自信心;(3)利用手术后患者的现身说法,鼓励其战胜恐惧。

  1.3.2 术后心理干预 (1)放松疗法,指导患者放松,使其从精神和身体的紧张中解脱出来;(2)倾听患者述说疼痛的部位、性质和程度,观察其疼痛时的反应及对疼痛的观念;(3)暗示疗法,使患者从心理上减轻对疼痛的敏感性;(4)生物反馈疗法:将患者的生物信号,如血压、心率、呼吸等用电子仪器显示出来,并教会患者或家属认识了解这些信号,然后指导患者启动自身的心理能量进行调解;(5)经自我调整对症状改善者要即时鼓励,支持和肯定以强化其正性作用。

  1.4 术后疼痛心理评分 两组患者在术后24 h内,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即用0~10 cm线段,分为10个等级,0表示无痛,10表示最严重疼痛,让患者根据对疼痛的感受在线段的相应位置上标记疼痛的程度。评估标准:3 cm以内表示轻度疼痛,3~6 cm表示中度疼痛,大于6 cm表示重度疼痛,同时结合患者的呼吸,脉搏,肌肉紧张程度和面部表情进行综合评判。记录两组患者术后4、8、12 h静息状态下伤口疼痛程度及术后24 h内肌注哌替啶量。

  1.5 统计学处理 全部资料采用PEMS 3.1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处理。组间均数±标准差(x±s)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学海网

  2 结果

  两组患者术后4、8、12 h伤口疼痛程度评分及术后24 h内哌替啶用量等方面经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表1 术后疼痛程度及24 h内哌替啶用量

  3 讨论

  手术后疼痛是一种急性刺激,会使机体出现一系列的病理生理反应。良好的术后镇痛既有助于减轻患者术后的疼痛,亦有助于患者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使其迅速从手术创伤中恢复。国际疼痛研究会(LASP)将疼痛定义为:“疼痛是一种不愉快的感觉和情绪方面的体验,这种体验是与实际存在或潜在伤害相联系的,或者是患者从受伤害角度进行陈诉的一种现象”。疼痛并不是纯粹的生理问题,很多心理因素及社会因素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疼痛的发生和疼痛的评价[2]。对于术后镇痛,除了药物止痛外,心理干预也是一种有效的方法。在本研究中,心理干预组患者术后的疼痛评分及24 h内哌替啶的用量方面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

  开腹胆囊切除术患者术后因疼痛会出现抑郁、焦虑、恐惧或烦躁不安等情绪,患者极敏感,不仅需要技术性治疗,更需要情感性照料。从患者入院开始,护士经常与患者进行思想情感交流,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并运用各种方法进行健康教育,提高患者对疼痛的认识及应对措施。术后耐心倾听患者的感受,充分表达同情,给予疏导和安慰,并指导患者针对不同的情况运用不同的应对技巧,从而降低患者对疼痛的恐惧和焦虑,分散患者的注意力[3]。本研究中观察组患者通过改变情绪,增强信念、勇气使信心得以加强,产生良好的正性情绪,正性情绪又促进痛阈的提高,使疼痛程度下降,从而增加止痛效果。

  疼痛护理是外科护理工作中的重要内容,正确有效地心理干预能调节术后患者的应激反应水平,提高患者对手术的应对能力,降低术后疼痛的程度,有利于早期活动,减少术后并发症,促进早日康复[4]。

【参考文献】
   1 何相好,郭霞,王振英,等.术前心理干预对术后疼痛的影响.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2004,7(10):972.

  2 金春花,张桂青.疼痛的心理干预.Chinese Journal of Current Practical Medicine.December,2007,16(12):1051.

  3 宋桂霞.疼痛的护理研究.护理实践与研究,2008,5(3):7-8.

  4 黄琳俐.外科术后疼痛的评估与护理.医学文选,2005,24(5):867-868.

学海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