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正在浏览:首页 > 职教文章 > 职教论文 > 庄子出路在何方?

庄子出路在何方?

日期: 2010/6/18 浏览: 234 来源: 学海网收集整理 作者: 石玉宁

秋水时至百川灌径,老天又一次的施降甘霖,庄子欣喜若狂,蓬头赤足,敲桶而歌,路人侧目皆认其为疯子,刘征在《庄周买水》之后为庄子设计了一条朦胧而又模糊的出路,看不透又摸不着,在文化贬值,金钱至上的年代里,道家学派的一代宗师该何去何从,确让人深思。
“庄子出路在何方?”此问一出如石块投入池塘,引发了同学们好奇的争辩与探讨,讨论结束后给出的答案五花八门,很有创意也很出人意料,这让我开始重新审视我的这群出生于80年代末,90年代初的弟子们——有着开放活跃的思维,思想趋于成人化,不再单纯崇拜知识,比较自我。这些答案是否也是他们自己人生的一种选择呢?
看庄子的出路在何方?
一、庄子将会是一位好老师
部分同学支持庄子去当老师,认为他会是一位好老师,因为他极致的纯朴善良,很少受社会不良风气影响,能够教给孩子最纯洁的知识。如果可能最好去大学当中文教授,那里的收入和地位会高点,可以专门研究道家学派的思想和讲授他的著作《南华经》,再不行也可到初高中当个语文老师,以他的才学绝对不成问题。
二、庄子固守清贫、坚持自我
部分同学认为庄子应该固守清贫,坚持自我,哪怕世人皆谤也要我独行,继续著书立说,相信历史的选择,相信一定会出现慧眼识珠的伯乐。

学海网
这样的选择在等待与沉默中渗透着不可名状的悲哀,在庄子身上我似乎看到了中国文人不愿放弃自我,又无法屈服社会的无可奈何。
三、庄老要转变观念,有务实精神
个别同学给庄子指明了另一条非常务实的道路。现在职业教育办的好,职业理念深入人心“一技在手,终生无忧”。高谈阔论的知识变不成触手可及的高报酬,玄妙高深的道家理论不适合当代国情,庄老要转变观念,要有务实精神,现今社会急缺高级技工,高薪诚聘尚无人才,何不让白发苍苍的庄老重新走入职业学校的课堂,学习一门热门专业,毕业后聘到南方等大城市,赚个高薪好还债,强胜买水养鱼,百般求人呀!何乐而不为呢?
四、庄子拥有的绝学,可将生活品味化
有些学生另辟蹊径,善于发现庄子身上的独到之处,发财的闪金点。他们认为庄子为人洒脱,性情豪放,“一篇《道遥游》宕开世俗,开启智慧,扶摇直上九万里”,但大智必大愚、也必孤独,又有几人能读懂《南华经》高洁旷达的人生境界呢?高站讲台之上的庄子满嘴“之乎者也”怎让现代的学生理解喜欢呢?面对学生满嘴的网络语言,庄子又奈何几分?悲哀呀,悲哀呀,与其如此不如放弃。庄子却不知自己那潇洒的毛笔字和飘逸的水墨画在现今那可是值钱的宝贝呀,放着金饭碗不用,却到处求人买水养鱼,荒唐荒唐呀!只要拥有这两样绝学,何愁生计无着,如今有钱人多了,有钱不算富,有文化才叫有生活品味,因此附庸风雅之人趋之若鹜,家中挂上几幅名人字画,就显得不同凡响,那索性让庄子开一家“逍遥馆”专业卖字画,以龙飞凤舞遒劲的仓颉体书写《道遥游》的奇幻莫测,再寥寥几笔点染一幅庄周梦蝶图,一幅秋水时至图,盖上庄子红色的印章,哈!相信世人定会纷拥而至,高价求购,从此《南华经》可因庄子的旷世绝笔传千秋,誉中外。
五、改写时尚小说
部分同学认为现今还有谁看那些玄妙高深的论著,不如让庄子改写时尚小说,最好是玄幻、武侠、爱情之类的,让他以自己过去的生活时代为背景——春秋战国,再现历史真实,讲述春秋五霸,战国七雄等争权夺利的内幕,唱响几曲凄婉动人的爱情故事,再现褒姒一笑的千古魅力……揭秘西施入吴的真相。哈!绝对有看点,绝对有卖点,顺便再上央视的百家讲坛露一脸,来个《庄子解秘×××》,全国上下掀起一股庄子热,我的弟子陷入了自己的美妙设想中,不禁忘乎所以。
六、庄子可利用名人效应
有同学对以上几点嗤之以鼻,笑他们劳神费力,缺少经济眼光,说着掰开指头给大家指点“庄子”效应。你瞧庄子是名人吧,名人就有名人的效应,有这么大好的资源放着浪费,做什么去养鱼,——可笑,要充分发挥庄子的潜在力量。庄子应该去拍广告,当形象代言人,无论是卖化妆品,还是保健品,只要能赚钱,啥活都能接。例如:
“用了×××,庄子也能今年八十,明年十八”
“喝了×××,庄子再也不失眠了,不便秘了,不××”
“庄子今年不收礼,收礼还收×××”。
“庄子自从吃了×××药,头不错眼不花,人也有精神了”
就这么一张嘴,金钱滚滚来。“最绝的是”这位同学卖了个关子,停了一下,我们都瞪大眼睛,急切听他继续大话“庄子”。庄子不是开创了道家学派吗,道家学派的核心思想之一是养生之道吧,现在人富了,就怕生病就怕死,我建议庄子开一家“道家养生馆”教大家养生之术,高价出售庄子牌保健品,卖个逍遥袋,逍遥丹等。这可是经历了五千年的历史验证呀!不相信?太孤陋寡闻了吧,古籍《庄子养生主》中,惠文王都曾向庄子请教养生之道呢,秦始皇曾派500童男童女出海寻仙访道,很多皇帝都曾在深宫后院蓄养道士,修仙炼丹,有史为证,你不可不信呀!
以上观念都让我这个老师佩服得五体投地,弟子的思想之深,见解之高,见识之卓越,头脑之经济,目光之犀利,赚钱手腕之高,让我这固守三尺讲坛的老师惭愧,但是转念一想,名师才能出高徒,自古青出于蓝而胜于蓝,长江后浪推前浪,教育有望,社会有望呀!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