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正在浏览:首页 > 职教文章 > 职教论文 > 《《庄子》文献研究探析

《《庄子》文献研究探析

日期: 2009-2-23 19:32:02 浏览: 209 来源: 学海网收集整理 作者: 付昌东

摘要:《庄子》是道家经典之一,也是先秦诸子散文的重要著作,是庄周和他的弟子、后学的著作总汇。本文旨在对《庄子》文献研究做一疏理,并进一步思考其存在的问题。
关键词:庄子 《庄子》文献 探析

1949年前《庄子》研究主要表现在校勘注释上,解放后至文革中,庄学研究成就不大,改革开放后庄学研究达到世纪最高峰,《庄子》研究也空前繁荣,研究视野空前广泛,研究者逐步将研究重心过渡到《庄子》的文学特点与艺术价值研究方面。20世纪末,《庄子》的文学研究空前的热闹和繁荣,研究者们都做了大量的探讨和挖掘,从而把《庄子》的文学研究推上了一个新的台阶和高度。自1988年以来,关于道家思想的研究呈现出逐步升温的趋势,并于九十年代汇成一股道家研究的热潮。全国庄子研讨会于1995年11月在山东省东明县举行,“道家与西方”学术研讨会,于1996年12在澳门召开,1999年3月,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举行了1999年第一次学术新进展报告会,1999年10月,“郭店楚简国际学术研讨会”在武汉大学召开,这次会议在总结以往研究的基础上从诸学科的不同方面展开深入研究和热烈讨论。近来,从有关《庄子》文学研究的论文,可以看到,对于《庄子》的文学研究,在很大的程度上局限于其文学价值和艺术特点的某一方面,研究角度开始向细小性、深层次和专题化方面发展。一大批学者以积极的心态和高涨的热情投入研究,如任继愈、冯友兰、张岱年、杨思范、王萍、包兆会、刘坤生、朱谦之等,并在这方面取得了不同程度的进展,可谓硕果累累,主要是从版本、名篇、内容、人物思想及相关方面加以研究。
《庄子》原书五十二篇(《汉书•艺术志》),现在所存郭象注本只三十三篇,分为内篇七(《逍遥游》至《应帝王》),外篇十五(《骈拇》至《知北游》),杂篇十一(《庚桑楚》至《天下》)。大体内篇为庄子作,外篇、杂篇则是庄子弟子或后学所作。内篇篇名皆各有所取义,外篇、杂篇只是取篇首二字或三字作标题。朱谦之认为,现存庄子版本以《续古逸丛书》宋刊本为最善(涵芬楼刊《南华真经》卷一至六南宋本,卷七至十北宋本,此为现存宋本之最古者),其次则唐写本(敦煌唐写本残卷,现存英伦博物馆的有《胠箧》,藏巴黎图书馆的有《刻意》、《山木》、《徐无鬼》,藏日本的有《天运》、《知北游》。罗振玉所藏有《田子方》,其间除《刻意》、《天运》、《知北游》首尾完具者外,皆残缺不全,仅供校勘之用。)古钞卷子本可供参考(此为日本京都高尾高山寺所藏《庄子注》残卷,现存杂篇《庚桑楚》、《外物》、《寓言》、《让王》、《说剑》、《渔父》、《天下》共七卷,《天下》篇有子玄后语,为极为宝贵之新资料。),宋刊尚有《古逸丛书》注疏本,赵谏议本,及宋末元初之元和纂图互注本。明刻本有世德堂本,闵刻本,邹之峄刻本,吉荡崇德书院本,清刻本惟王豐运所善本于文字校勘上有用处。今人校庄子有据郭庆藩集释本者,如刘文典之《庄子补正》,及《庄子引得》,有据世德唐本者如陶鸿庆的《老庄札记》,高亨的《庄子今笺》郭本出二古逸丛书而略有改窜,其皆非善本可知,尤其是刘文典所据郭本乃扫叶山房石印本,而非思贤书局刊本,致误谬处甚多。
《庄子》号《南华真经》的时间。传统的说法认为始于唐玄宗天宝元年,这源于史书如:《旧唐书•玄宗本纪》、《唐会要》等,后人多以此为依据。又有说,这个时间应在唐末元二十五年,如清人姚范、曹础等。而有人说《南华真经》之号在册封前已存在,以北宋学者陈景元在《南华真经章句音义•叙》里的记载为依据。杨思范认为这个时间至少应该在唐初,而且《南华真经》之号是从《南华》、《南华经》演变而来的,依据是:在天宝以前已有庄子及《庄子》号“南华”的史料记载,初唐时,成玄英的《南华真以疏•序》;初唐四杰之一杨炯在《原州百泉县令李君神道碑》的记载;敦煌遗书P.2390《失题道经》中有八处理器引用“南华论”。那么是不是最早有关此的记载就是它最初成书的时间呢?以后会不会还有更早的呢?这些记载都属实,但是不是就是提过的字样就是《南华真经》出现的时间呢?我想,这不能过于草率,还要进一步求实考察,才是科学的态度。
《天下》篇的研究,主要侧重于两个方面:一是成书时间和位置。刘笑敢、孙以楷等认为《天下》篇当在《至乐》篇前,根据是“《至乐》篇篇首二字亦为天下二字而题为《至乐》篇”,《至乐》篇作于先秦,由于《天下》篇写作年代早于《至乐》篇,也应作于先秦;《天下》篇是偏于知识的学术史,还是偏于思想的学术史,陈鼓应《庄子今注今译》本谓“《天下》篇,为最早的一篇中国学术史”,崔大华也认为是“一篇精湛的先秦学术思想概述”,丁纪反对把《天下》篇当作纯知识的学术史看,认为它是一篇思想史,正因为是一篇思想史,该篇作者在遵循自己的思想上,要求“主观”地建构了一种学术关系。二是作者问题。对其作者的真伪有两派,一派是完全否定其为庄子所作,如国内几本哲学史,《中国哲学史新编》等。另一派则依然主张《天下》乃庄子所作,认为文章的气度与规模非庄子莫属。如清人王夫之、今人钟泰、张默生、徐复观,最为全面提出观点的是罗根泽,综前人之所述。但崔大华却认为这三条证据当然是正确的,但不是绝对的,从逻辑上说,是充分的,但不是必要的,意即缺乏直接证据。而刘坤生结合这三点,证明《天下》篇与庄子是同一时代便可证明此成立,他据墨家后学与显学中证明了此。
.庄子与内、外、杂篇关系是个研究焦点。首先,关锋认定内篇为庄子自著,外杂篇是庄子后学所著,外、杂篇中倒有些是庄子所自著,冯友兰提出打破内外界限要总体观照庄子与《庄子》的关系。又有六种不同说法:内外篇互相发明说——可以注释庄子《南华副墨会解》为代表;内理外事说——可以唐成玄英疏为代表;内篇明无外篇明有说——可以唐荆溪《止观辅行口诀》之说为代表;内圣外王说——可以近人王树柟与钱基博之说为代表;内外篇为师徒之间所著本同说——可以近人刘咸妍(妍当为“火开”的合体)之说为代表;内篇皆有篇目,外篇只取篇首之字为标题说——可以成玄英《庄子疏》序,宣颖《南华真经解》,林云铭《庄子因》,及冯友兰同志之说为代表。 任继愈突出外杂篇,认为内篇不代表庄子思想,是后来的不同派别所作;冯友兰主张研究庄子应打破郭象本内外篇的区别;张岱年指出,确定哪些篇是庄子的,不能只据内、外、杂篇名来推测,需要可靠的根据,还开创了三字标题;刘篇敢据词汇演变指出,内篇时代在前,外篇在后。其次,内、外、杂篇的划分。这种划分和编排始于何人何时?据《南齐书•王僧虔传》可知,这种划分可能起于魏晋,至少在那时人们讨论过。一说刘向,据他整理《庄子》时划分的,此尚无直接证据;一说班固,据他注过《庄子》,《释文》中有其三条注文;一说刘安及其门客,据《淮南子》有内外篇的划分,刘安或其门客可能是最早为《庄子》作注的人。最后,学界的共识是:《庄子》内外篇之最初划分非郭象所为,班固之前就有内、外篇之分;内篇成书时代总体上早于外、杂篇;内篇与外杂篇中的《秋水》、《知北游》、《达生》、《至乐》、《山木》、《寓言》等篇思想内容上可划分为一类,是庄子及其庄子后学中的嫡派所撰写,是《庄子》思想的精华所在;外、杂篇的思想继承了庄子思想同时又有了发展和改造,里面融合了儒家、法家、老子的一些思想成分;《庄子》一书是庄子及其后学的著作汇集。 庄子美学研究的论域,美学范畴,如“天地之大美”、“自然美和丑”;文艺的社会作用,或否定之或肯定之;艺术创作心理特征:“心斋”和“虚静”;审美的感应方式:以物观物;审美境界:“天地一我并生”、“万物以我为一”;审美传达:得意忘言和言不尽意。不仅在版本、内容方面,在庄子本人身上也有不少研究。
最早提及庄子里籍的是西汉的司马迁和刘向,司马迁在《史记•老子韩非列传》中说“庄子者,蒙人也,名周。尝为蒙漆园吏,与梁惠王、齐宣王同时。”刘向则在《别录》中说:“庄子,宋之蒙人也。”这个蒙,通行的说法是在今河南省商丘市东北,因蒙泽而得名,战国时确实曾为宋地。而这与《庄子》述及的庄子的主要活动没有任何联系。于是与庄子活动有关的漆园、濮水、黄河成了关注的热点。关于漆园,《史记》、《史记正义》、《括地志》、《太平寰宇记》中有记载,漆园故址就是东明县陆圈镇裕州屯村,这在明清以来的方志著作中也有记载,最近出土了“登云桥”园石拱,系明代重建庄子观的遗物,从而提供了有力证据。关于濮水,在《庄子•秋水》、《太平寰宇记》等中有记载。关于河,这个河就是黄河,在《庄子》中多次提到,在《外物》中也有记载。通过对漆园、濮水、黄河三者的地理位置考察,可知庄子与今东明北部的关系十分密切,而唐太宗的“南华系列”更揭示了此点,庄子后裔也是一大有力证据。通过论证,学者们达成共识:庄子故里在今山东省东明县,庄子为吏的漆园在今东明县裕州屯村一带,而庄寨村一带则是庄子长期生活和著述、归隐及死后安葬的地方,有的学者则更明确指出,庄子是东明的庄子。有争论的是司马迁、刘向所说的“蒙”,有的学者认为,战国争战不已,有可能是今商丘东北的蒙,中是蒙城,即蒙地的行政中心,而其管辖范围则包括了今东明地区,且两地间的距离并不算太远。有的又认为,在今东明境内,战国时可能也有个蒙,后来或毁于连年兵燹,或废于自然灾害,这些尚未有充分证据,只是有可能的推论。
一般认为,在道家内部,《庄子》出于《老子》,老子在庄子之上。有的学者则强调,庄子是道家学派的集大成者,其地位并不在老子之下。长期以来,人们习惯于把中国传统文化理解为儒家文化。这种看法是不正确的,起码是不确切的,因为不论是哲学概念和范畴的提出,还是抽象思维的深化,老庄哲学都是最高水平的,对中华民族理论思维能力的发展有过难以估量的积极作用和巨大影响。在先秦诸子中,究竟哪一家占主导地位呢?有学者认为,占主导地位的是以老庄为代表的道家而非儒家,当时几乎各家各派都受到道家的影响,其中包括儒家的孟、荀两派。《易传》一向被视为儒家之作,实际上,就其天道观而言,其理论构架、思维方式、基本范畴及主要命题应是属于道家的,充其量是吸收了儒家的一些东西而已。对庄子的美学思想和文学思想,学者认为对后人认识审美和艺术创造的特殊规律有着深刻的影响和启示,在文学艺术领域,儒家是一种抑制因素,而道家思想则产生激发作用。
我们知道,在《庄子》篇中,其文章具有极高美学价值,那么道家审美境界理论的发端是否始于此呢?我认为,《老子》中也应是有的,如何从审美的角度来解读《老子》呢?先是其思想核心“道”,故从道开始,道是老庄共同的精髓,进而是与道相关的范畴。如“有”与“无”等,而在各种不同的版本中关于它们的论述是服务于“道”的。这就涉及到文学艺术美的本质以及创作过程、审美等一系列基本问题。通过这些,我们可以找到道家审美境界理论的发端。此外,方法是体系的灵魂。《庄子》的研究,应当用什么样的方法?《庄子》它许多是以艺术形式来表现的,那么,只用理性主义的逻辑思维方法是否能很好的把握它的思想和内容呢?中国古人最擅长运用模糊的思维模式来考虑问题,其间有很多是非理性的,所以我们在研究时,除了用理性主义的逻辑思维方法外,还要用非理性主义的思维形式来研究,而这种非理性主义的思维形式也是一种艺术思维形式,即从审美角度来研究,那么又是怎样的审美呢?综合起来,这也是众多研究者正在解决的问题,也是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