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正在浏览:首页 > 职教文章 > 职教论文 > 论新形势下高等职业院校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

论新形势下高等职业院校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

日期: 2009-1-11 12:31:57 浏览: 9 来源: 学海网收集整理 作者: 高鸣 王健 高源

       【摘要】高等职业教育不仅要注重学生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培养,更要关注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把学生培养成为受企业欢迎的、思想政治素质好、业务精的技能性人才。

       【关键词】高等职业教育;人文教育;人文精神
      
  高等职业教育肩负着培养学生掌握高等职业知识与技能,培养合格的服务于社会一线的技术应用型人才的历史使命。就目前而言,不少的高等职业院校实施人文教育的比重较轻,《中国教育报》曾有文章《人文教育:高职院校不可忽视的责任》中也对目前我国高职院校人文教育的边缘化状况进行了客观的披露。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不少企业对于高等职业院校毕业生在人文方面的表现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不仅是企业文化发展的需要,也是企业增强企业竞争力的必然需求,培养学生人文精神在当今时代显得尤为重要。
  一、强化学生的高等职业认知能力培养,重视人文精神内涵建设
  人文精神是一种崇尚人文科学,以人为本、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精神。

学海网
人文精神的宗旨,就在于从根本上启发、启迪社会上每一个人的“天生我才必有用”的自信心、自尊心和自强不息的人生悟性和人生动力,在于启迪、启动人的自重、自爱,以及人们关注的人生追求和人生价值。近年来,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由于受传统思维定势的影响,人文教育力度不够,学生人文精神匮乏,当学生走出校门后,独立生活能力差,社会适应能力低,处理人际关系能力差,缺乏自我保护意识,承受心理压力的能力及应变能力缺乏等等,造成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不能适应工作环境,即使在工作中也缺乏吃苦耐劳的精神,缺乏团队的协作精神,工作责任心不强。培养学生人文精神,健全学生人格,使学生全面健康发展是十分必要的。
  随着社会市场经济的发展,企业对于劳动者的素质要求越来越高,不仅要求技术过硬,又要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意识,因此人文教育类课程的开设就非常必要。在整体教育阶段,让学生把就业创业思想与为人处事紧密结合起来,以诚信、合作、责任、敬业、创业为线索,构建扎实的职业道德和人文教育体系。
  二、力求时代发展实际,加强高等职业人文精神培养的课程设置
  目前的高等职业院校多为工科类型,不少院校存在着技术主义和功利主义价值取向,重视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以此满足学生未来从事职业所需知识与技能,而人文教育的比重较轻。人文教育的基本作用是培育人们的人文精神,塑造出一种责任感、使命感,通过历史、文学、艺术、哲学、伦理等知识的学习,提升人文素质,所以使学生站得高、看得远、行得正、做得直,当前高等职业院校学生除应具备各种过硬的专业知识、高等职业技能外,还应具备远大的理想,高尚的情操及审美能力,具备竞争和团队意识,具备自我教育,自我控制的能力,具备奋斗意识,承受失败挫折的心理能力,具备处理信息、收集信息的能力,具备效率意识,具有开拓意识、乐于奉献意识,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才能更好地去适应这各种竞争的挑战。
  高等职业院校要开好人文教育方面的课程就必须在教育实践中把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放在对于学生德育工作的核心地位。在跟踪院校,人文教育的具体做法有:
  一是强化“两课”教学,教学内容与时俱进。首先在内容上,用先进思想统领教学过程,并实现教学内容与现实生活的有机融合;在方法上,把思想政治课教学与世界观实践统一到学生素质发展目标上来,并努力建设高等职业思想政治教育“综合课程”。积极探索学生喜闻乐见、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和途径,建立定期的形势报告会制度、举办专题讲座、社会情况调查、工作研讨等,真正把理论知识和理论观点渗入学生的心田,融进学生的脑海,进而内化为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其次要注意思想政治教育与社会公益活动相结合。引导学生走出校门、开展专业实习、军事训练、社会调查、生产劳动、志愿服务等,推进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增长才干,锻炼毅力,培养品格。最后是学院党、群、工、团与社区服务结合,形成人文教育大网络。
  二是注重四项建设:(1)文化阵地建设。加强对学院广播站、工贸学报、校园网、宣传橱窗以及思想政治课等阵地的建设。(2)学生社团建设。学院现有“大学生艺术团”、“英语角”、“武术协会”、“大学生礼仪队”等学生社团以及学生会等正式学生组织20多个。加强对于学生社团的管理与建设,将学习与学生能力的培养融入社团建设环节中。(3)人文课程建设。结合学校自身特点,聘请专家教授授课,紧密联系学生实际,开好“美学艺术篇”、“公共关系学”、“创造心理学”、“心理健康”、“人际关系学”等课程,让学生从全方位加以了解和认识,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及价值观。(4)注重心理咨询工作。跟踪的学院长期聘请专家教授驻点进行心理咨询和心理辅导工作,有利于培养学生自尊、自信、学会与人相处,更好地调整自己的心态,维护心理健康,提高适应社会的能力,激发创造意识和创造能力,挖掘自身的潜能。

学海网
  三、重塑教师的人文精神,以身示范
  作为教育者,教师的人文精神体现在他们的人格、信念、操守以及道德规范之中,教师的社会责任感、人格、处世哲学、价值观念等人文素养对学生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也是巨大的,教师的一言一行对学生都具有极其重要的影响,教师本身拥有强烈的人文精神,必然会对学生产生感召力,学生会从教师的一言一行中感受到人文精神的真谛,领会到独立、批判,追求真理的价值观,所以要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必须要重塑教师的人文精神。
  跟踪院校十分注重加快师资队伍建设步伐,注重结构,提高层次。注重专业教师的“三员化”(教员、技术员、实验员)、基础教师“多面手”的建设。举办 “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优秀教师”、“优秀德育工作者”等多种评比活动,促进教师业务能力与专业化水平的提高,即要从教师本身做起,以身作则,在教学活动中或生活中,使言行体现以人为本,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人文精神,注意给学生以无形的熏陶,努力为学生营造一个重人文、崇尚人文精神培养的良好氛围。
  四、注重高等职业学生的科技与实践活动
  在高等职业教育实践中,绝大多数仍未能脱离传统的本科或专科教育模式,过分强调“理论够用为度”,忽视了高等职业教育的统筹高等职业理论知识和高等职业表现能力的理论整合化。众所周知,任何一种能力的获得,都不是单纯的理论教育而能奏效的,必须经历实践的活动才能形成习惯并养成,但由于人们长期以来对实训、实验、实践活动教育环节的认识不足,导致了不能很好地保证高等职业教育极富特色环节的教育质量。所以在高等职业教育中要真正地培养起学生的人文精神,还必须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这就要求学生要积极主动地参与社会实践,到社会之中去感知,去认识、去思考,学会用人文精神分析与解决社会中的一些问题。在调查院校之中,学院一方面把现有的各类实验室,方便学习的功能场所全都面向学生开放,把满足学生身心发展的客观需要落实在行动上;同时,学院还建有心理咨询中心,由两位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通过特定的渠道和媒介倾听学生的心声,以温柔的目光关注学生的成长。教育中始终要求学生要学会做一个社会的人,而不是自我的人,要能正确处理好作为一个社会的人与社会的关系,与国家的关系,以及与自我的关系,另一方面学院把缩短学生的上岗适应期作为教学计划调整的核心,在基础知识学习阶段增设到企业实习的内容,要求学生利用寒暑假进行社会实践,以增强学生对企业生产过程的感性认识。在专业课教学阶段,加大实验实训,加大到企业实习的比重,努力让学生在感知现实的过程中完成专业课程的学习,努力实现学生“零适应期”就业。
  五、加强学生自身的内修
  高等职业教育不是培养单纯的专业人,也不是要培养单纯的高等职业人,而应该是培养社会急需的专业技能人才。高等职业教育必须要有做人做事相结合的教育理念,在未来社会,经济、科技的急剧复化中,不仅要“学会生存”更要“学会关心”。一方面要求学生要以人为本,充分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另一方面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地看问题,增强与提高学生的自我教育的能力,全面提升学生的人文素质。
  通过对高等职业学生的人文精神的培养,能更好地引导学生自觉以社会导向、高等职业导向修正自己的奋斗目标,用企业的规章制度,高等职业道德规范学生的行为,以良好的人格力量指导学生如何做人,真正把高等职业学生培养成为受企业欢迎的、思想政治素质好、业务精的技能性人才。

【参考文献】
  [1]高静文,雷念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人文精神[M].北京出版社,2005.
  [2]纪明泽.学校人文精神的弘扬[M].山东教育出版社,2006.

学海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