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正在浏览:首页 > 职教文章 > 职教论文 > 浅谈班级集体凝聚力的形成

浅谈班级集体凝聚力的形成

日期: 2008-12-5 22:22:29 浏览: 92 来源: 学海网收集整理 作者: 朱新建

班级集体凝聚力指班级对每一个成员的吸引力,它可以通过班级成员对班的忠诚、责任感,各成员间的友谊感和志趣等来说明。班级集体凝聚力对班级管理功能的实现有重要的影响,有关研究表明,关系融洽、凝聚力强的班级,会使学生产生强烈的自豪感和认同感,顺利完成学习任务,而同学间相互摩擦、关系紧张、凝聚力弱的班级,会使成员灰心丧气、离心离德,不利于教学任务的完成。因此集体凝聚力常常成为衡量一个班级集体成功与否的重要标志,因而形成强大的班级集体凝聚力成为班主任工作必不可少的一环!
笔者在从事班主任的过程中,深知班级集体凝聚力不可能自发的产生也不会随着时间推移自发形成,只有通过班级集体的共同努力,特别是班主任的智慧和创造性的劳动,才能逐步形成较强的班级凝聚力,笔者拟就班级凝聚力形成方法问题略陈已见。

一、 凝聚力形成的基础——优秀的班干部队伍
一个凝聚力强的班级必须有一支工作能力强、自身素质好、在班级中有威信的班干部队伍。班干部是班级核心,通过班干部团结、协作带动其它成员,沟通信息、协调工作使其它成员紧密凝聚在班干部周围。一支优秀的班干部队伍可以带出一个凝聚力强的班级,反之亦然。因此班主任必须选拔和培养好班干部,并使之成为一支优秀的班干队伍。选拔班干部时,要选那些有号召力,在班级中有威信的成员,这样的学生才能受到其它学生的拥护和爱戴。既使各方面条件好的学生当上了班干部还必须对他们进行培养,努力提高他们的素质,使他们能得够以身作责,树立榜样。所以班主任要指导班干部工作方法,锻练他们的工作能力,让他们起模范作用并带动其它成员,使其他同学跟班干部学习。

二、 凝聚力形成的前提——良好的舆论导向
班级舆论就是在班级中占优势的多数人赞同的言论和意见。它以议论成褒贬的形式制约或推动班级的发展,控制班级凝聚力的形成。积极的、正确的舆论能起到辨别是非、催人上进、凝聚人心的促进作用,有利于班级凝聚力的形成,而消极的、错误的舆论则起混淆是非、涣散人心的不良作用,阻碍了班级凝聚力的形成,因此要形成一个强大的集体凝聚力必须努力培养积极向上的集体舆论,使之促进每个成员的健康发展。在引导培养正确的舆论过程中,首先要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让学生掌握认识辨别是非美丑,以及培养道德评价能力,促进他们思想健康发展。其次,要提高舆论质量,防止错误的舆论导向,要经常开展表扬与批评,要经常表扬好人好事,批评错误行为,纠正不正之风,让学生能自觉地抵制不良习气,形成正确的舆论导向。

三、 凝聚力形成的关键——和谐的人际关系
凝聚力的强弱往往表现在人心齐不齐,班级成员是否团结等方面。因此和谐的人际关系是凝聚力形成的关键。班级人际关系主要有同学之间、班干之间、干群之间、师生之间的关系等等。如果班主任能够把这些人际关系处理得很好,那么学生就感到集体的温暖,有安全感,无论是学习还是开展活动都有积极性,这样不为集体凝聚力形成创设了很好的条件。所以班主任要深入了解学生的思想状态,了解班级人际关系的状况,从而对症下药。当班级成员之间出现摩擦和矛盾时,要及时消除分歧和隔阂,统一认识,使之相互理解、相互尊重。事实证明,在一个以关心他人、助人为乐与人为善的集体里,人们感到温暖,创造性得到最大发挥,因此,和谐的人际关系既促进了各成员的身心健康的发展,又有利于集体凝聚力的形成。

四、 凝聚力形成的条件——丰富的集体活动
班集体各项工作的成功离不开活动,没有活动就没有班集体,没有丰富多彩的活动就不可能形成和发展较强的集体凝聚力。因此组织丰富多采的班级集体活动无疑是实现集体凝聚力的重要条件。通过丰富多采的活动可以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形成良好的行为规范、道德情操和心理品质,提高学生的思想觉悟,陶冶学生情操,增强学生自身素质,为形成凝聚力提供了有力的保证。其次通过活动,可以增进师生、同学之间的情感交流,消除人际关系的隔阂,有利于促进班级良好人际关系的形成。另外,丰富的集体活动,有利于良好班风与学风建设,通过学习兴趣小组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保证旺盛的学习精力,通过文体活动可以优化学生的个性,发展学生特长,也培养了综合能力,通过教育活动能提高学生自身素质。因此,通过各种集体活动,增强了班集体的凝聚力。
在组织和开展各种集体活动过程中,在保证针对性的前提下,应努力提高丰富性。集体活动的内容和形成要丰富,要能触及社会热点及学生敏感区域,从而增强创建活动的吸引力和实效。其次,要组织好活动就必须从选题、编导到结束整个过程都应让集体每位成员都积极参与。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使各成员的个性特长都得到最大的发挥。另外,在活动开展后要及时总结,表扬在活动中的优良作风,同时要指出活动中的不足之处,不断总结经验。这对于提高集体活动的质量极有帮助。

五、凝聚力形成的要素——科学的管理模式
科学的班级管理模式是集体凝聚力形成的不可缺少的要素。“不以规矩,不成方圆”,一个集体要形成较强的凝聚力,必须建立一套科学的班级管理体制,用正确的准则来规范成员的行为,用科学的理论引导成员的思想。优良的班级管理模式能保持班级良好的内部环境,维持优良的班风,缓和、解决各种冲突,不断巩固班级集体,促进班级集体的健康发展。
在制定班级管理模式时要根据班级实际情况,不能脱离实际,适应绝大多数同学的需要。其次制度的管理必须与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相结合,让外在的管理机制转为学生内在的心理机制,从而逐步将管理目标转为集体价值观和集体的习惯与传统,进而形成较强的集体凝聚力。
最后,班级凝聚力的形成离不开班主任的指导和参与。班主任是班级一切活动的操作者,班主任的一言一行,都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熏陶。要能防止流生的产生离不开崇高的班主任职业道德素质。所以作为学校教育工作者不能忽视自身素质的提高。
总之,班集体凝聚力的形成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个长期的培养过程。因此,我们要充分利用各种有利的条件,运用科学的方法,排除不利的因素,努力增强集体的凝聚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