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正在浏览:首页 > 职教文章 > 职教论文 > 以人为本求真务实增强企业向心力凝聚力生命力

以人为本求真务实增强企业向心力凝聚力生命力

日期: 2009-8-27 6:22:32 浏览: 7 来源: 学海网收集整理 作者: 佚名

中国共产党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第十七届全国代表大会将科学发展观写入了中国共产党章程,进一步指明了我们进一步推动中国经济改革与发展的思路和战略,明确了科学发展观是指导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指导思想,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对于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社会发展规律、共产党执政规律的认识达到了新的高度,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标志着马克思主义和新的中国国情相结合达到了新的高度和阶段。坚持用科学发展观武装头脑,不断深化对科学发展观的领会和把握,深刻领会科学发展观的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进一步把握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科学发展观上来使我们深入学习和实践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
   科学发展观核心是以人为本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益,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我国古代思想家早就提出“民惟邦本,本固邦宁”“天地之间,莫贵于人”,强调要利民、裕民、养民、惠民。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坚持人民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主体地位,不断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就是要正确反映和兼顾不同地区、不同部门、不同方面群众的利益,妥善协调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就要在坚持全国人民改变利益一致的基础上关心每个人的利益要求,体现社会主义的人道主义和人文关怀,满足人们的发展愿望和多样性的需求,尊重和保障人权;就要关注人的价值、权益和自由,关注人的生活质量、发展潜能和幸福指数,最终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可想象,如果职工连应有的欲望都得不到满足,那么你还指望他们能为企业作出多大奉献呢? 如果一个企业希望获得可持续发展,在市场上具有持久的竞争力,就必须培养职工的主人翁意识,也就是把企业当成自己的家,增强企业凝聚力、向心力,才能从根本上强化企业生命力。
   胡锦涛同志指出,相信谁、依靠谁、为了谁,是否始终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是区分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的分水岭,也是判断马克思主义政党的试金石。以人为本的本,就是根本,就是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以人为本,就要牢记党的根本宗旨,始终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始终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我们一切工作的最高标准,坚持尊重社会发展规律和尊重人民历史主体地位的一致性,坚持为崇高理想奋斗和为最广大人民谋利益的一致性,坚持完成党的各项工作和实现人民利益的一致性,切实把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要求具体地、深入地落实到党和国家制定和实施方针政策的工作中去,落实到各级领导干部的思想和行动中去,落实到关心群众生产生活的工作中去。科学发展观强调坚持发展依靠人民,就是要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发挥人民首创精神,密切联系群众,始终相信群众,紧紧依靠群众,最充分地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最大限度地集中全社会全民族的智慧和力量,最广泛地动员和组织亿万群众投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
   我们所说的“以人为本”中的“人”,不是在西方哲学史上如费尔巴哈早就提出过的脱离了社会而孤立存在的、抽象的个人,而是有特定含义的人,即在现实当中存在的作为一切社会关系总和的具体的人。也就是说,应在社会关系中把握人的本质,并在社会关系的变化中实现人的发展。具体说来,我们所讲的“以人为本”的“人”,不是抽象的一般的人,而是正在从事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所有劳动者、建设者和参与者,主要指广大的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干部和解放军指战员,也包括其他社会新阶层的人员,即广大的人民群众。所以,“以人为本”,就是以人民群众为本。同时,提出“以人为本”的另一个含义,就是从价值观的高度提出,要从根本的价值取舍上来回答在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上,与神、与物相比,人是最重要、最根本、最值得关注的。"以人为本"中的"人"字在我们企业就是指企业的职工,即企业对职工是尊重的,在企业内部的管理中,企业是把职工作为人来看待,而不是将他们等同于机器设备来对待,因为管理中人性化的东西很多,很富有人情味;事实上,以人为本中的"人"还不仅仅限于企业的职工和顾客,还包括企业的其他所有利益相关群体,比如说企业的供应商、企业的求职者、企业所处的社区、以及企业的合作伙伴等各个方面的人。因为对人的尊重如果是发自内心的,如果已经深入企业的骨髓,成为企业的灵魂,那么,它就必然会渗透融合于企业的各种关系之中。
   21世纪是一个团队至上的时代。所有事业都将是团队事业。依靠个人的力量已经不能取得什么成就了。这就需要一种团队凝聚力,正如歌词中唱的那样“团结就是力量”,只有拥有了一支具有很强向心力、凝聚力、战斗力的团队,拥有了一批彼此间互相鼓励、支持、学习、合作的职工,企业才能不断前进、壮大。团队要高效运作,必须要让团队成员清楚地知道他们为什么要加入这个团队,这个团队运行成功与失败对他们带来的正面和负面影响是什么?以增强团队成员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以人为本,求真务实,最大化企业的向心力、凝聚力、生命力,才可能进一步强化企业的生命力,促使企业协调可持续性发展,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为职工提供深造的机会
   只有一个懂得不断充实自我的学习型团队,才能在发展的社会创造出更多的“奇迹”。从学习的作用来讲:传统型团队的学习性意识不强,他们多满足固有的知识和经验,而不很自觉吸取新知识,也不积极开展横向学习。而在学习型团队里,无论是从机制上还是观念上都充满了强烈的再学习意识,善于在实践中将理论和实际相结合,善于发现他人优点,加以吸收。在彼得圣吉《第五项修炼》一书中,他讲到,作为团队来说,组织学习的特点是什么?实际上就是五项修炼,一个学习型组织的理论、工具和方法就是分出三个领域,这三个领域是对核心能力的支持。把它形容为一个三条腿的凳子,三条腿都非常重要,如果拿掉一个腿,凳子就会倒,左边那条腿叫做热望、欲望,右边的是心智模式和团队学习,中间就是系统思考。每一条腿都非常重要,也就是说每个核心能力都非常重要。 总体来说,团体的智慧总是高于个人的智慧。当团体真正在学习的时候,不仅团体能产生出色的效果,其个别成员的成长速度也比其他的学习方式为快。
   二、听取职工的见解
   在团队里,也许我们并不需要每个团队成员都异常聪明,因为过度聪明往往会自我意识膨胀,喜欢好大喜功,相反,却需要每个人都要具有强烈的责任心和主人翁精神,对于上级精心制定的工作战略要在理解、把握、吃透的基础上把各项工作不折不扣、坚定不移地贯彻执行下去,对于过程中的每一个运作细节都要落到实处。另外,要保证团队的执行力,关键要在执行过程中明确要实现的目标分哪几个阶段和具体确定工作指标,这是确保任务完成质量的关键,也是保证团队执行力的关键。所以我们对职工的意见和建议不定期地进行归纳、总结、分析和采纳不仅让他们充分发挥他们的主人翁精神更有利于各项工作的完善。为我们工作的不断发展奠定基础。
   三、鼓励职工的创造力
   只有不断地创新才能保持企业竞争优势,但是创新能力从哪里来呢?做教育培训,是提高职工创新能力的重要手段。因为抓好教育培训是提高职工知识水平和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而职工的知识技能是激发创新能力的前提条件。其实创新能力也体现在各个方面,是一个综合性概念,也只有综合性的创新能力,才是真正的创新能力。人才培养不只是重视知识技能方面,还要考虑品德、情感、志趣等精神层面的东西,考虑企业文化、考虑职工的凝聚力和团队精神,这是只有综合性的教育培训才能做到的。所以,我们在职工培训工作中就注重职工全方位的学习,学习专业技能、学习矿文件精神、学习各项规章制度、学习如何做优秀职工。鼓励职工学习多方面技能,做复合型职工。
   四、充分发挥沟通和协调作用
   职工之间由于价值观、性格、处世方法等方面的差异而产生各种冲突,人际关系陷入紧张局面,甚至出现敌视、强烈情绪以及向领导者挑战等各种情形。我们要进行充分沟通,引导职工调整心态和准确定位角色,把个人目标与工作目标结合起来,明确知道自己要做的事,以及清楚如何去做。车间竭力帮助职工学习并掌握相关的技术,让职工在保证完成工作任务的同时放好心态,摆正位置, 以利于各项工作目标的及时完成。
   五、充分发挥团队凝聚力
   团队凝聚力是无形的精神力量,是将一个团队的成员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看不见的纽带。团队的凝聚力来自于团队成员自觉的内心动力,来自于共识的价值观,是团队精神的最高体现。一般情况下,高团队凝聚力带来高团队绩效。 团队凝聚力在外部表现为团队成员对团队的荣誉感及团队的地位。团队的荣誉感主要来源于工作目标,团队因工作目标而产生、为工作目标而存在。因此,必须设置较高的目标承诺,以较高的工作目标引领着团队前进的方向,使团队成员对工作目标形成统一和强烈的共识,激发团队成员对所在团队的荣誉感。同时,引导团队成员个人目标与工作目标的统一,增大团队成员对团队的向心力,使团队走向高效。团队凝聚力在内部表现为团队成员之间的融合度和团队的士气。团队是开放的,在不同阶段都会有新成员加入,正如我车间新加入的新职工,年龄小,阅历少,在家也是娇生惯养,为了让他们能很快融入到企业团队这个大家庭,让他们在短期内树立起团队意识,形成对团队的认同感和归属感,缩短新成员与团队的磨合期,车间给他们分别安排了资历深,技能强的老师傅一同工作、学习,促使团队的工作绩效大幅提高。
   增强企业向心力、凝聚力、生命力,促使企业协调可持续性发展是一项系统工程,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满足员工的基本要求——公平
   公平是每个诚实职工都希望企业具备的基本特点之一。公平可以使职工踏实工作,相信付出多少就会有多少公平回报;相信自身价值在企业能有公正评价;相信所有职工都能站在同一起跑线上。因此,我们从以下两个方面做到公平:报酬系统的公平。制定了有利于调动和保护大多数人积极性的政策,充分体现“按劳分配为主、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分配原则,突出投入产出的效率原则。同时,惩罚作为负激励手段完全必要,但更重要的是要运用正激励手段,奖励有突出贡献者,使职工真正体会到他的付出和回报是公平的。选拔机会的公平。为了使各种人才脱颖而出,在职工的选拔使用上既看文凭,又看水平;既考虑专业,又考虑专长;既看现有能力,又看潜在能力。把职工放在同一起跑线上去考核,这为职工的成长创造了一个公平竞争的环境。如果在各个方面都能做到公平与公正,就会提高职工的满意度,激发他们内心深处的潜能,从而为企业不遗余力地奉献才智。
   2、创造和谐舒心的民主氛围——沟通
   《孙子兵法》说:上下同欲者胜。沟通可以达到相互了解,使正确的决策和领导很快被人理解和接受,变成执行决策和服从领导的实际行动。没有沟通就没有统一的意志、观念和行动。对企业而言,应当拥有一个开放的沟通系统,以增强职工的参与意识,促进上下级之间的意见交流,促进工作任务的有效传达。在这方面,国外有不同方式。日本企业的决策注重协商,是自下而上缓慢进行的,美国则是自上而下快速进行的。而在贯彻决策时,美国人行动上慢,日本人雷厉风行。日本人喜欢在决策前协商,美国人总是在决策后不得不协商。沟通的形式很多,包括:职工代表大会、厂情通报会、厂务公开活动等。通过这些渠道,将企业发展的难点、职工关心的热点、企业廉政建设的焦点——向职工公开,让职工对此发表意见和建议,通过协商对话、双向交流,使相互之间、上下之间架起理解和信任的桥梁。当然在实际工作中,这种沟通由于多方面的原因,很难达到完全的统一,但只要长期坚持、逐步完善,就能实现互信的初衷。沟通的内容很多,包括工作沟通、思想沟通、学习沟通、生活沟通等。这就需要我们注意从日常工作和生活中加强了解、掌握情况、开展沟通。其实不少沟通并不需要花费很大功夫就能办到,比如:职工有了成绩除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以外,还给予应有的精神奖励,到其家中祝贺、向其家属道贺等等。这些看似简单的举动,确能起到很大的鼓舞作用。
   3、让职工享受春天般的温暖——关爱
   人是社会性动物,需要群体的温暖。企业关爱职工,反过来职工就会关爱企业。企业关爱职工,就应该把职工的利益放在第一位。特别是对新进厂的新工人,要在工作、生活、学习上加大关怀力度,使他们深切体会到企业是职工强大的依托,不仅为工厂留住人才、吸引人才创造了条件,而且使职工为拥有这样的企业感到骄傲和自豪。
   企业关爱职工要善于鼓舞职工的士气,适时地给职工以夸奖和赞扬。在职工作出成绩时,要公开及时地表扬。
   企业关爱职工要重视职工的身心健康,注意缓解职工的工作压力,最大限度地满足职工的各种兴趣需求。车间加强了文化活动设施建设,如:篮球场、健身器材、图书角的完善等,既培养他们的团队精神和竞争意识,又丰富他们的业余生活。
   企业关爱职工要时刻关心他们的疾苦。要认真做好调查研究和摸底工作,及时掌握本车间职工的思想和生活情况,千方百计地为他们排忧解难。人是最富于情感的,若企业给职工一份关怀,职工便会以十分的干劲报效企业。
   4、构筑目标一致的利益共同体——共享
   在企业,能够使职工产生积极性的重要因素是他们的个人目标与企业目标的一致性。而这种一致性来自对共同目标和共同利益的认同感、构成共享的价值观念、形成目标一致的利益共同体。企业与职工目标的一致性首先表现为经济利益目标的一致性。企业追求效益目标是其存在的前提,职工获得经济利益是其最终的目的,企业最大的经济效益与职工最大的满意是相辅相成的,二者缺一不可。职工的满意必定会带来企业的效益,不考虑职工个人利益而获得的企业效益是不会长久的,也谈不上真正实现了企业的经济目标。
   企业与职工目标的一致性,使职工深深地感到,惟有促进企业成功,才能实现自我价值。特别是在我们进入建设现代冶金石灰基地的关键时刻,只有在利益一致的激励下,用团队精神大力开发企业潜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各种力量,形成一种奋斗气势,这种作用对企业具有非同小可的意义。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