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正在浏览:首页 > 职教文章 > 职教论文 > 科学发展观视阈下的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

科学发展观视阈下的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

日期: 2010-3-4 21:26:19 浏览: 49 来源: 学海网收集整理 作者: 未知

摘要:高职院校在取得巨大发展成就的同时,在人才培养模式方面还存在着重技术、轻技能,重专业、轻综合,重就业、轻发展等误区。要改变这种状况,必须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高职院校;人才培养
高职院校的迅速发展促使我国高等教育各层次比例日趋合理化,大大缓解与改善了我国人才市场结构不合理的现状。然而,由于受办学定位不准、办学观念滞后、办学条件落后等因素的影响,我国高职院校在取得巨大发展成就的同时,在人才培养模式方面还存在着诸多误区,严重制约了学生与高职院校自身的发展。要改变这种状况,高职院校应转变观念,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误区
重技术、轻技能所谓技术,汉语词典中的解释是:(1)有关生产劳动的经验和知识,也泛指操作方面的技巧;(2)技术装备,生产上用的各种机械、仪器、仪表、工具等设备。教育中所指的技术主要是第一种,即作为主体的人在与客体相互作用中积累的经验和技巧。而《中华字典》对“技能”的解释是:掌握和运用专业技术的能力。从词义上讲,“技术”的概念要比“技能”的概念宽泛得多,只要是参加生产劳动并具有一定的经验,就会拥有技术,而“技能”则是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理解并运用规律去改造主客观世界的能力。技术的获得不需要专门的教育机构,而技能的培养则是教育机构重要的职能之一。在现实的教育过程中,高职院校往往将职业教育狭义、片面地理解为技术教育,甚至明确提出高职院校要教会学生一门技术,让学生在就业中有一技之长。这种教育理念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将高职院校的职能与一般的非国民教育系列中的其他技工培训机构的职能混为一谈,使高职院校培养高素质人才的职能大打折扣。
重专业、轻综合我国高等教育专业划分过细,随着科技与社会的发展,专业划分过细一方面限制了人的发展需要,另一方面使得高等教育培养的人不能很好地服务于社会。近年来,许多教育家和高校都提出应加强基础教育,改变专业划分过细的现状。国内著名高校如清华大学、北京大学、武汉大学等都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采取了按大类培养的教育模式,即大一、大二学生不分专业,在课程设置中文理相互渗透,夯实基础之后再进行专业教育,同时加大选修课程的设置比例。事实证明,这样的培养模式是符合教育规律的,学生学习积极性高,自学能力和创新能力强,人格健全,思想道德素质高,适应社会能力强。高职院校由于学制短,时间紧,在培养人才的过程中往往急功近利,没有明确的培养目标。许多高职院校尚无完善、成熟的人才培养计划与课程设置体系,类似于大学语文、高等数学、大学物理这样的基础课在课程设置中几乎没有,或是很少,再加上高职院校大多紧跟劳动力市场变化,重理工,轻文史,传统文化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文史教育、礼仪道德教育方面的课程或相关的实践活动少之又少。这种培养模式使高职院校提供的教育严重偏离了人的发展与社会的需要,导致许多学生厌学,道德素质与人文素质偏低,创造能力与继续学习的能力不强,综合素质不高。
重就业、轻发展美国学者马丁•特罗(Matin.Trow)于1973年提出了高等教育大众化理论,他根据一个国家的高等学校能够容纳适龄人口的比例,将高等教育发展划为三个阶段:适龄人口高等教育入学率大约在15%以内的为英才(即精英)教育阶段,大约在15%~50%以内的为大众化教育阶段,在50%以上的为普及教育阶段。高等院校学生毛入学率达15%~50%之间时,高等教育就进入了大众化阶段。大众化阶段的特征之一就是与精英教育相比,大学生开始出现就业困难的现象。目前,我国高等院校毛入学率达22%,己进入大众化教育的初级阶段。高等教育入学率的大幅提升,一方面整体提高了国民教育素质,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保障,但同时也出现了大学生就业难的现象。最新调查结果显示,2006年,我国大学毕业生的一次就业率仅为50%,为历史最低水平。同等条件下,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率相对较高,维持在80%~90%之间。一所高职院校是否办得好,是否有足够的生源,其衡量标准之一就是就业率,因此,多数高职院校都将就业率放在了第一位,从理论课程设置到实践环节,紧紧围绕就业做文章,使得高职教育染上很强的工具性色彩,而忽视了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诸如高职院校学生的继续教育等问题尚未被纳入日常教育体系中来。
加强通识教育是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必由之路
通识教育(General Education)的历史悠久,最早可追溯到亚里斯多德提出的自由教育思想,其核心思想即“提供心灵的训练和教养”的自由教育(Liberal Education)和七艺(文法、逻辑、修辞、几何、天文、算术、音乐)教育。现代意义上的通识教育则可认为是自1945年哈佛大学提出《自由社会的通识教育》的报告后蓬勃发展起来的。报告提出通识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完整的人,这种人需要具备四种能力,第一是有效思考的能力,第二是清晰沟通思想的能力,第三是做出明确判断的能力,第四是辨识普遍性价值的认知能力,报告认为通识课程应包括人文学科、社会学科、自然科学三大领域,并特别提出通识教育并不局限于大学,而是着眼于整个世界,旨在培养人格健全的公民。通识教育的内容因学校的类型、层次不同而有所不同,但基本上应包括以下几方面内容,即语言文字知识,科技知识,东西方历史与文化知识,世界观、人生观及方法论教育,体育、军事、劳动、健康教育。学者李曼丽综合了国内外学者对通识教育的各种表述,用“理想类型”的方法,从性质、目的与内容三个角度对通识教育的概念作了初步构建:就性质而言,通识教育是高等教育的组成部分,是所有大学生都应该接受的非专业性的教育;就目的而言,通识教育旨在培养积极参与社会生活的、有社会责任感的、全面发展的社会人和国家公民;就内容而言,通识教育是一种广泛的、非专业性的、非功利性的基本知识、技能与态度的教育。
加强通识教育是落实科学发展观与人自身发展的需要科学发展观即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目的是促进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地发展,其核心是坚持以人以本。而坚持以人为本体现在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中,就是要始终把学生放在教育的首位,以学生的发展需要为教育的基点和根本。现代心理学家的研究表明,人自我实现的潜能是巨大的。在决定能否事业有成与生活理想的诸因素中,智力因素仅占20%,80%取决于非智力因素,有学者亦称之为“情商”(EQ)。智力资源需要非智力因素去开发,创造性地运用非智力因素方可走向成功。在职业教育中加强非智力因素与非专业能力的培养与熏陶,就会有效地发掘学生的创造潜能与发展潜能,造就出有为的栋梁之材。
加强通识教育是社会发展的需要现代社会发展深刻地改变了人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与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新技术革命改变了原有的产业结构、社会分工、劳动力结构,改变了劳动的性质与内容,对劳动者提出了新的素质要求。一个现代社会的劳动者必须具备相应的心理承受能力、独立生活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应变能力、创新能力等,这就要求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加快实施通识教育,克服专业技术分割过细、知识结构单一、素质教育薄弱、文化修养狭隘等不符合现代社会发展需要的弊端,加快培养知识面广、适应力强、具有思辨能力与创新能力的新型应用型高素质人才。
加强通识教育是教育的本质特征和高职院校的责任马克思主义关于人和教育的学说指出,人的本质特征是具有社会性,社会的发展应以人的全面发展与自我实现为前提,教育应坚持为受教育者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服务。我国的《高等教育法》明确规定教育要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为指导,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高职院校教育应当使学生掌握本专业必备的基础理论与专门知识,具有从事本专业实际工作的基本技能与初步能力,由此可见,加强通识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及高职院校应尽的责任。
高职院校加强通识教育的途径与方法
树立通识理念为了培养适应21世纪社会发展的高素质人才,在职业教育中实施通识教育,必须转变高度专业化的教育观念,树立通识教育理念。高职院校的领导管理层要从思想认识上重视实施通识教育的意义,体会其在职业教育中的地位与重要性。人的教育和发展不仅仅是智力作用的结果,同时也是情感、信念、理想、动机等共同作用的结果,只有充分调动人自身各方面的潜能,才可能使人和谐、健康地发展,才可能使高职院校培养的人才有自我肯定的认同感与自我实现的愿望,进而提高适应社会的能力。
提高教师素质教师的素质是教育之本,在实施通识教育的过程中,教师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教师的教育理念、教育意识、教育热情、自身素质等因素与实施通识教育具有极高的相关性,教师的态度与参与程度是决定学校通识教育成败的关键,高职院校应有意识地加强对教师通识教育意识的培养,建设一支具备高尚的思想道德素质、扎实的知识素质与深厚的人文素质的教师队伍,以教师的实际行动影响和教育学生,使学生得到全面、综合的发展。
开设选修课,建立健全以学分制为主的教学管理模式为了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修养、个性心理素质与专业素质,高职院校应在教学计划中安排一定的学时开设纵横两个方面的任选课,即与学生所学专业相关的前沿课程和与所学专业无关、但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相关的其他课程。可在全校范围内开设文、史、理、工、管、教育、艺术、法律、经济等学科的课程,学生应根据个人的实际情况选修不低于一定学时或学分的课程。选修课的开设可起到提高学生素质的作用,同时也可收到因材施教的效果。日本和我国台湾地区在高职教育课程体系构架中坚持以通识教育课程与专业知识技能教育课程为两个重要支柱的做法值得借鉴。通识即为“通才博识”之意,因此,通识教育就是通才博识教育,就是为培养学生深厚的人文素质、健全的人格、深刻的思想、较强的社会适应能力而实施的教育。
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是高等教育的两个相辅相成的组成部分。传统的高职教育是一种高度专业化的专才式教育,注重人作为客体的基本生存技能的培养,忽视人作为主体的综合发展能力的培养,只讲专业教育,不讲通识教育,是残缺的和不协调的教育。我们应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加快改革步伐,从整体上重新考虑建立人才培养模式,不仅关注专业教育的发展,同时也要加强通识教育,积极开发适应高职教育特色的通识教育课程,促进专业教育与通识教育的协调均衡发展,使高职教育培养的人才既有生存的能力,同时也具备发展的潜能。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符合新世纪要求的应用型、高素质的新型高职人才。
参考文献:
[1]李宗尧,聂嘉恩.20年回眸——高等职业教育的探索与创新[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6.
[2]蔡映辉.高校通识教育课程设置的问题及改革对策[J].高等教育研究,2004,(11).
[3]李曼丽.通识教育——一种大学教育观[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9.
[4]韩毅.台湾高等技职院校通识教育概况[J].职教论坛,2002,(21).
[5]田怡,申建国.高等院校应强化通识教育[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1998,(10).
[6]刘素婷.高职院校应加强通识教育[J].中国大学生就业,2006,(14).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