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正在浏览:首页 > 职教文章 > 职教论文 > 论大学新生的思想准备

论大学新生的思想准备

日期: 2010-1-10 8:44:23 浏览: 136 来源: 学海网收集整理 作者: 未知

摘要:通过在工作中的亲身体验,就大学新生的群体心理和行为进行了详尽分析,并针对大学入学新生申存在的种种困惑和心理问题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应对策略。
关键词:身心素质,心理障碍;核心能力
1 理想与现实的差距
在高中,每个学生都想实现大学梦,理想的大学非常美好,非常自由,加之班主任的宣传教育,为了将大学设计的美好蓝图变成现实加足马力,起早贪黑,拼命学习,最后终成“正果”,但入学后就会听到对大学生活的幻灭而抱怨“没想到堂堂的高等学府也不过如此”。住宿条件简陋拥挤、后勤服务较差、教学资源跟不上扩招步伐,大学校园管理制度照样比较严格,教师责任心较差,师资水平也不过如此等,有的学生就开始怀疑自己当初拼命努力是否值得,使之厌学、玩世不恭的现象出现。诚然,理想与现实终究是有差距的,理想代替不了现实。尽管其勾画的蓝图与理想有些失真,但我们不得不承认,连年的扩招使得大学的校舍、食堂、教室等非常紧张,不能一时满足学生理想的要求——环境是一方面,但它不能决定一切,主要是充分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要正确面对不尽如人意的现实,放弃不切合实际的想法,尽快提高综合素质,以平常心去面对人生的旅程,重建自己的生活目标,通过努力达到胜利的彼岸。
2 重新确立自己的人生目标
在我进行教学活动过程中,经常与学生进行思想交流,曾提到入学后的心理感受,没想到他们使用最多的词语竟是“郁闷”、“茫然”、“无所事事”。当然高中时的奋斗目标是考上大学,目标实现了,有的没来得急确立自己新的人生奋斗目标,有的根本就不知道在哪里?这就需要我们细致入微的去加以引导和帮助,使之重新确立自己的人生目标,以免荒废大学的学习生活,新生入学对环境有一个适应的过程,对自己有一个再认识的过程,大学生活丰富多彩,学业不仅仅是学习成绩的竞争,眼界学识、文体特长、社会能力、组织才干都成为竞争的内容,结合自身的特长及喜好确立自己的奋斗目标,目标不要确立的太高,一旦实现不了就怀疑自己的能力,认为自己是个失败者,否定自己——有时甚至有自虐倾向,造成不必要的心理负担。于是应该制定自己实现具体的计划将其分解成可以一步步完成或实现的小目标,提高自信心,使自己有一种成就感。一个人有了目标,就会有动力和信心,就会合理有效地安排自己的时间和空间,使之努力奋斗。
3 迅速适应大学的学习方法
由一个学校到另一个学校,环境变了,人也变了,教师也变了,随之而来的学习方法也变了,是与中学有所不同,进人大学已不再是家长督促学习、老师追着学习,而是学生主动求教老师,大量的时间不是被老师占用,而是靠自己合理的安排和使用,这就要求学生掌握时间自觉地、自主地去学习,并且要学会学习,要学会研究性学习,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更要学会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变被动为主动,培养学习兴趣、激发学习动力、抓紧一切学习的机会,比如充分利用图书馆资源阅读大量的参考书籍,听一些高水平的学术讲座,科学合理地利用计算机网络查阅资料等。吸取有益的知识,多参加些社会实践,将理论知识逐渐运用到实践中去,接触社会,发现学校与社会的差距和不同,及早作好准备,使自己更快地适应社会,少走弯路。学校不单是学习书本上的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一个人的综合素质、掌握生存本领、提高生活质量。
4 树立集体观念,增强合作意识
我校学生来自祖国的四面八方,学习状况、身体素质、运动能力,接受能力、对事物的认知能力不尽相同,地域差异带来文化上的差异,甚至是价值观的差异,集中表现在求学的动机、多考虑个人前途少有社会责任,表现在人际交往中顾及他人少、考虑自己多;表现在行动上就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个人利益高于一切”等;宿舍文化更具代表性,如个人物品、个人空间,不同的人就有不同的看法,处理不当就会发生冲突,这种冲突包括文化冲突、性格冲突,教会学生顾全大局、多为他人着想,树立集体观念,学会与人合作。在大学校园里更应学会与不同背景的学生相处,学会如何处理同学间的矛盾与冲突。
5 学会自我约束、自我管理
不同的学校有不同的管理制度,不同学校有不同的管理方法,为了更好地、尽快地适应环境,必须认真地学习学校制定的有关制度和要求,有的学生第一次离家住校过集体生活,第一次独立生活,如何自我约束、自我管理是新生入学教育中重要的一课,从在家里有父母、学校有班主任管理的中学生活突然到一个陌生的独立的环境自然会暴露出“我自由了,我解放了”的念头,对于部分学生来说失去了对自己严格的管理和要求,对在中学时代养成的不良习惯和嗜好,会在大学校园中表现出来,他们的所作所为有背学校的有关管理制度,需要管理的事情很多,有看得见的、摸得着的,如个人的生活物品如何摆放、生活费怎么化,有看不见的、摸不着的,如时间和情绪怎么合理安排和运用、怎么进行自我调适等;这些就要求辅导员及学生工作者认真细致地引导讲解,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导之以行,使其在优美宽松的环境中健康快乐的成长。
6 学会调整自己的心态
刚入学的大学生在求学阶段(小学、中学)心理上或多或少受到不同程度的刺激和伤害,如在学习、人际交往,恋爱、升学填报志愿等心理冲突与心理挫折所造成的心理障碍,具体而言不同处境的学生所需的帮助、可能是不同层次的,像这类学生心理上极其封闭,如不能及时解决,久而久之,便造成严重后果,因此新生入学关于心理健康与调适的教育是必不可少的,为了尽快适应大学学习、生活、工作环境,应积极调整心态,不因生活环境不适应而产生失望感,不因人际关系不适应而产生孤独感,不因在中学时的优势丧失而产生失落感,不因对学校管理制度不适应而产生压抑感。积极引导学生广泛运用各种激发意志的手段,努力实现如自我激励、自我鼓励、自我命令、自我督促等,掌握自我忍耐、自我宣泄或转移、自我安慰、自我暗示等自我调节方法。
7 培养学生就业的核心能力
新生人校除以上要进行系列教育外,还要注重就业能力的培养,毕竟是一少部分学生选择专接本或考研进行再深造。而大部分学生还是要走向双项选择的就业道路。如何在就业这一“舞台”上占有一席之地,如何在就业选择上脱颖而出,应该说在学校几年中素质培养很是关键,特别是就业核心能力的培养,纵观全局,大学生就业的核心能力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学习创新能力,二是解决问题的能力,三是主动性和责任感,四是沟通协调能力,五是压力承受能力,六是社会适应能力等,培养核心能力的机会很多,找到培养核心能力的方法也不少,关键是如何找到适合自己的好办法,多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多参加校系组织的知识竞赛,收集资料,保留好读书笔记;换位思考,从小事做起,尽量在实践中检验自己的想法,少说多做;找到做事的兴趣和动力,信守诺言,不轻易放弃勇于承担责任,学会与不同背景的学生沟通、与老师沟通,锻炼自己的心理承受力,学会缓解社会压力的自我调适技巧,多关注积极的一面,确定人生目标合理准备等等,虽然需要做的事情很多,只要你注意观察身边的事情,就会有锻炼的机会,就会找到培养自己能力的突破口。
从中学到大学,在离开了熟悉的环境,尚未适应新环境的情况下,难免有不舒服的感觉,这是非常自然的,也不必为此焦虑。关键是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积极主动地适应新环境,只要你耐心听从学生工作者的系列教育为出发点并付之行动,多一些心理准备,你就会适应的更快、更好!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