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正在浏览:首页 > 职教文章 > 职教论文 > 提高语文课堂提问有效性的策略

提高语文课堂提问有效性的策略

日期: 2008-10-31 22:56:11 浏览: 259 来源: 学海网收集整理 作者: 济源第四职业高中 崔小胜

摘要:一堂成功的语文课,很大程度上体现在教师对课堂提问的有效把握上,尤其是在职业高中,学生语文基础普遍低下,很多学校倡导“抬头教学”的背景下,如何进行有效的课堂提问是每位职业高中老师所要积极探索的。我认为,对职高语文课堂提问应把握如下:1、提问要难易适中,恰到好处地把握好“度”的问题。2、学生感到有难度的问题,老师宜提供线索,步步引导,层层铺垫,直至引导完成提问。3、提问应有意识地采取灵活多样的方法、方式。4、问题的提出宜精而恰当5、教师要对精心准备、设计的提问进行积极评价。6问题的设计尽可能突破“标准答案”的框架,让答案具有多维性,以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创造性思维。
关键词:职高语文课堂提问有效性
记得有位教育家说过:“中小学教师若不熟谙提问的艺术,他的教学是不易成功的。”叶圣陶先生更是提出“可否自始即不多讲,而以提问与指点代替多讲。”——以提问和指点替代多讲,这势必对语文课堂提问的有效性、艺术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纵观中学语文课堂教学,不得不感叹:一堂成功的语文课,很大程度上体现在教师对课堂提问的有效把握上。尤其是在职业高中,学生语文基础普遍低下,在很多学校倡导“抬头教学”的背景下,如何进行有效的课堂提问,积极调动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热情,激发他们思维的积极性?如何精巧设问,才能使得思考不再是学生精神上的负担,而是一种身心上的欢乐和享受?又如何提问,使得他们愿意打开心扉,畅所欲言?——一句话,如何提高职高语文课堂提问的有效性?这是目前我作为一名职高语文老师所考虑的较多的问题。
根据在职高语文教学经验,本人对如何提高职高语文课堂提问的有效性进行探讨如下:
一、职高语文课堂提问要难易适中,恰到好处地把握好“度”的问题。
问题的难易适度对职校的学生来说显得尤为重要。什么是“度”呢?有位教育家说的很经典:“要把知识的果实放在让学生跳一跳才能够得着的位置。”——也即问题的提出不能让学生觉得太深奥难懂,高不可攀,也不能让学生无需动脑,立马可得,而是必须让学生经过大脑的积极思维后得到相应的解答。职高学生的认知水平总体来说普遍过低,因此“度”的把握更要与他们实际的认知能力相符合。
在总结李白的《将进酒》的艺术特色时,我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李白的作品和我们过去学的杜甫的作品在思想内容上有何区别?各有什么特色?”当我提出这两个问题时,同学们目瞪口呆,一脸茫然不知所措的神色。点名让几名语文成绩较好的同学回答,也是无言以对,最后只好由自己回答。课下想想原因在于提的问题太深奥了,这两个问题,不仅作为职高学生不能解答,即便作为普高学生,我想也过于勉为其难了,这简直可以作为大学生研究的课题。我想:超出职高学生接受能力的问题,还是尽量不提。
问题过难,固然不好,但相反,问题过小、过浅、过易,学生不假思索就能对答如流,不仅无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锻炼,在表面上看似课堂气氛热烈,然而这会导致学生养成浅尝辄止的不良习惯,对学生并无帮助。
二、学生感到有难度的问题,老师宜提供线索,步步引导,层层铺垫,直至引导完成提问。
在职高从事语文教学,当提出一个问题时,遭遇冷遇是家常便饭,此时的我们要做的便是静下心来,热情鼓励,慢慢引导、启发思维,切不可慌神着急,乱点将。
讲授杜甫的《蜀相》时,当讲到“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时,我提了一个并不是很难的问题:“这两句诗表达了杜甫当时怎样的感情?”但是一连叫了好几个学生也没能答上来,课堂气氛就显得有些冷寂,最后还是我自报答案。当遭遇这种情景时,作为职高的老师,应该是更有充分的心理准备,我马上转换角度,启发了一下学生:想想看,杜甫是哪一年、什么背景下来四川的?他为什么专程来游武侯祠?为何不写祠内景物,而是着眼于祠外的萋萋芳草和呖呖数声的黄鹂?——如此步步引导,逐步深入,打开了学生的思维之门,学生在我的引领之下明白:杜甫此行绝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游览名胜古迹,而在于借景抒情,以武侯祠的荒凉之景,抒自己壮志难酬的寂寞、凄凉之情。
三、提问应有意识地采取灵活多样的方法、方式。
对职高生来讲,灵活多样的提问方法、方式可以激发学生回答问题的兴趣、积极性,满足他们对新鲜形式的好奇心,从而更好地进入老师上课的情境。
一般来讲,老师提问,学生回答的方式中齐答和举手指定答占大多数,这样回答者的范围多易集中在较好层次的几个学生中,中下层学生没有回答的机会,长此以往,基础本来就不好的中下层学生学习语文的信心容易遭致打击。所以对职高生尽量多采取灵活多变的提问方法、方式,让更多的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到语文课堂中来。
比如,为了有意识地培养职高生积极举手发言、积极思维的良好习惯,可以有意识地选择一些相对较为浅显的课文,事先设计一系列较为简单的问题,采用分组竞赛或个人抢答的等学生乐于接受的方式,让绝大多数同学都能感受参与语文课堂的快乐。
再如,为了让很多基础并不好的同学都能有话好说,可以设计多个问题供学生选择。例如我上的公开课《致橡树》,获得了同事的好评,有一位同事就特别指出我在最后延伸拓展这一环节上设置的问题很不错,让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愿意谈一谈的问题说说,降低了学生回答问题的难度。我的问题是这样设计的:请大家谈一谈你对爱情是怎样看待的?,可以从以下三个问题中选择感兴趣的方面谈一谈:(1)你认为中学生可以谈恋爱吗?(2)你认为爱情的基础和保障是什么?(3)你认为接受爱情之前要做好哪些准备?问题一提出,学生就选择自己喜欢的话题畅所欲言,连平时不发言的同学也能说上几句。多运用这些方法、方式能对职高生学习语文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
四、问题的提出宜精而恰当。
在某教育杂志上曾报道有位教师在一堂课上提问学生98次,平均每半分钟提问一次,学生陷入了问题的海洋,根本没有思索的机会和时间。而且据分析,该教师提问多流于形式,像“懂了吗?还有不会的吗?找到了吗?”等无效问题占了一半以上,这种为提问而进行的提问,根本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尤其是面对我们的职高生,注意力持续的时间相对较短,很容易分散,特别是在语文课堂上遭遇大量泛滥的,并不能启发多少思维的提问的时候,我们的职高生就要在课堂上睡倒一大片了。这就需要我们职高教师在课堂上不但使用提问,并且会提问。提问时应注意避免以下几种情况:
学生都懂的要问,学生不懂的反而不问,一看就明白的多问,无需解释还问。始终是教师在提问,单单缺少学生的提问,学生始终于被动回答教师提问的地位,没有留出时间给学生自由提问的机会和时间。这种缺少师生“互动式”的问答行为是我们应注意的。
所提的问题从类型上看多为事实、记忆、一般常识性问题,而启发学生思考,拓展思维乃至创新的应用、综合型问题却不多见,未能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观能动性。课堂提问不但有答案对错之分,更有合理与不合理这别,教师不仅要让学生知道前者,而且更要让学生懂得后者。
五、教师要对精心准备、设计的提问进行积极评价。
在整个提问过程中,对回答者的每一句话,教师、学生都是伴随着进行判断,学生是否掌握了相应的知识,掌握的程度如何,评价是否客观、恰当、合适,这会直接影响着学生在本堂课的情绪,这对职高生而言,影响尤为明显。
在课堂提问中,教师要保护学生回答问题的积极性,从而进一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应做到:(一)以表扬为主。即使批评也要体现爱心,不能出现伤害学生自尊心的字眼。在课堂提问中,常常会遇到会说想着说,不会说抢着说的现象,也许一个抢答的学生根本就未答对,还干扰了正常教学秩序,对此教师也不应怒形于色,而应多鼓励,循循善诱。(二)鼓励求异。允许学生有不同的见解,不要轻易下“不正确、错误”等结论,即使课堂不允许深入探究,也应该在课后对学生有所交代。(三)关注有困难的学生。作为一位有爱心和责任感的教师不应该放弃回答问题的任何一个学生,即使多次启而不发,也请学生先坐下,让他听别人的回答,然后请他复述一遍。
六、问题的设计尽可能突破“标准答案”的框架,让答案具有多维性,以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创造性思维。
作为职高生,在创造性思维、多维思维方面也应受到重视和培养,而这些思维的培养是离不开教师精心设计的问题的。如:教学《失街亭》时,如问“为什么说街亭失守是马谡的过错?”,就显得机械刻板,僵化了学生的思维,若问:“街亭失守是谁的过错?”学生灵感的火花就可能被点燃,在发散思维的引导之下,见解就丰富多彩。

另外,尽管职高生整体语文水平偏低,教师的课堂提问也应面向全体学生,不应只抽优生回答问题,不同难度的问题可由不同水平的学生回答,较难较深的问题,由优生回答;一般的问题,由中等生回答;较易较浅的问题,由差生回答。
阿基米德说:“给我一个支点,我可以撬动地球。”在课堂提问艺术的探索中是否可以找出一些能让学生迅速理解文章的支点呢?“路温温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课堂教学提问的设计艺术里有道不尽的奥妙,写不完的体验,这就需要我们今后在教学过程中慢慢探索了。
参考文献:
[1]《从语文教学谈课堂提问》孔维红.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05-5.
[2]《语文教学培养创新精神的探索》杨婵亚.发明与创新.2006-3.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