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正在浏览:首页 > 职教文章 > 职教论文 > 浅谈教师的教学创新能力

浅谈教师的教学创新能力

日期: 2008-10-30 3:21:25 浏览: 98 来源: 学海网收集整理 作者: 山东省济宁市微山县职业中专(272193) 董秀莲

我国现阶段教育的根本任务是为21世纪培育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一代新人;而学生的创新品格、创新才能需要教师的创新性教学来培养。因此,教学创新能力就成了教师诸能力中最根本的能力。教师的教学创新能力,是指教师在具备一般教学能力的基础上,能更新教学内容、创造优质高效的新方法、建立符合教学规律的新理论的能力。教师的教学创新能力的培养,可以从以下几方面阐述:
一、 明确创新内涵
在教学工作中循规蹈矩、墨守成规、照本宣科、不敢越雷池一步,是束缚创造力发挥的桎梏。教师须有创新的意识,才会有创造的行动,才会取得创造的成果。什么是创新?创新就是要素的新的组合,就是“创造、发展、交流和应用新的想法,使之转化为市场运销的商品与服务的活动。有了新想法,只能说有了创意,还不能称作创新。真正的创新是指新想法从产生到实际应用并发挥作用的完整过程,是指新想法转化成精神的或物质的新产品并创造出新价值。
我国创造教育的先行者陶行只说:“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只要有创造的意识和欲望,处处、时时、人人都可能有创造和创新。每位教师都应善于发现并开发自身的创造力,以新异高效的方式处理教学中的问题。树立创造志向,培养创新精神,对一个人创造能力的形成和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二、 发展创造思维
创造力首先是创造思维的反映,发展创造性思维是培养创新能力的关键环节。创造思
维往往带有强烈的探索动机,并经历有疑、假设、推理、顿悟、验证等阶段,达到对新事物
或对真理的认识,解决某些前人或自己不曾解决过的问题,因而就表现出独创性。
如何发展创造思维?经验表明——
(一)冲破习惯性思维。习惯是创造的大敌。〈〈三国演义〉〉中“空城计”的故事最能说明习惯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的不同。如果诸葛亮按习惯性思维兵少则退,必定会被司马懿的追兵生擒活捉。相反,诸葛亮正是靠创造性思维、靠出奇创新的大智加上置生死于度外的大勇,才得以化险为夷,转危为安。而司马懿正是由于习惯性思维的支配,才坐失良机——
他认为诸葛亮一向用兵谨慎,既然能独自一人在城头扶琴,周围一定有万千伏兵,因此不敢贸然杀进城去,反而急令退兵,致使诸葛亮从容撤退。可见,习惯性思维是创造的大敌。教师面对教学中复杂情况,应有意避开思维定势的影响,善于从侧向或逆向去思考,别出心裁,随机应变,冲破习惯性思维的束缚,才能跨入创造性思维的坦途,夺取创新性的成果。
(二)敢于和善于质疑。宋代学者朱熹说:“大疑则大进。”前苏联学者鲁宾 斯坦说:“思维总是开始于问题。”如果只是因循前人的思路,重复前人的脚印,囿于前人的见闻,是提不出新问题的。所以爱因斯坦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解决问题也许仅是一个数学上或实验上的技能而已,而提出新的问题、新的可能性,从新的角度去看旧的问题,却需要有创造性的想象力,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同样,教师在教学领域应善于发现新问题,提出新见解,这是激发创造活力的重要条件。
(三)展开想象的翅膀。想象是创造的前提。创新的结果是事物产生质的变化,而从已知到未知,只有借助想象的翅膀才能飞越。因为想象既能对未知的世界作出形象的描绘,又可对事物的规律作出推测和预见。正如雪莱所说“想象是创造力”。由于想象体现了创造性思维的特征,当智慧插上想象的翅膀,就会出现思维火花的迸射创造之泉的奔涌。教育要“面向未来”,这就需要教师能思考未来,想象未来,孜孜不倦地探求未来,做教育领域真正的探索者、创造者。
三、 形成创造个性。
日本著名创造心理学家恩田彰说:“创造是在过去的知识与文化积累的基础上进行的。”教师创造能力的发展,也应以不断吸收前人或他人的成功经验和科研成果为基础。古人云:“善学者,假人之长,以补其短。”只有博采众长,补己之短,逐步完善智能结构,在此基础上才能引发创造的灵感,发展自己的创造个性。
四、参与创造实践。
实践出真知,实践长才干。参与创造性教育教学实践,是提高教师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陶行知说:“在教育界有胆量创造的人即是创造的教育家,有胆量开辟的人即是开辟的教育家,都是地第一流的人物。”从某种意义上说,创造的教育实践是造就创造性教师的摇篮,是诞生教育实践家的圣地。前苏联杰出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在帕夫雷什中学从事长达30多年的创造性教育实践,创立了闻名于世的全面和谐发展的教育理论。著名教育家赞可夫在俄罗斯教育科学院组织领导“教学与发展问题”研究20年,进行了大规模的教学实验,总结出“小学教育新体系”这一不朽成果。我国创造教育的先行者陶行知先生,在丰富的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体现我国教育特色的创造教育理论。
由此可见,在创造中学会创造,在实践中增长才干,才会成为教育上“第一流的人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