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正在浏览:首页 > 职教文章 > 职教论文 > 从《小学》的命运评说当代儿童读经

从《小学》的命运评说当代儿童读经

日期: 2008-12-28 15:55:33 浏览: 14 来源: 学海网收集整理 作者: 徐梓

摘要:《小学》是朱熹所编的一部传统蒙学读本,在过去虽然影响极大,但它的内容不易为儿童所理解,形式又不适合儿童诵读,使得它难以应用于启蒙的课堂。《小学》这种尴尬的命运,对我们今天的读经倡导具有启示意义:学习的内容应该切合儿童生活的实际,学习应该顺应儿童的兴趣和爱好。

 

关键词:《小学》;朱熹;儿童读经

 

Abstract:Primary School is a children's primer compiled by Zhu Xi, which had tremendous influence then but the content was too difficult for children to understand and the literary form was not suitable for children to recite. The dilemma of Primary School at that time tells us that the classical works for children to read nowadays must be practical and comply with children's interests.

 

       Key words:Primary SchoolZhu XiChildren's reading classical works 

《小学》是一部传统的启蒙教材,一般认为朱熹编写。实际上,这部书是朱熹指导他的学生刘子澄编成的。不过,在编辑过程中,朱熹作了非常具体切实的指导。

如,他叮咛刘子澄,收录前人的文章,不可太泛太滥;一些晦涩难懂的内容,如《叙古蒙求》之类,有必要进一步简约;而有关古乐府和杜甫的诗,意境很好,可适当多收一些。刘子澄编成之后,朱熹又作了较大的修改。如,刘子澄原编中有《文章》一门,朱熹在最后定稿时,将这部分内容完全删去。

 

《小学》在淳熙十四年(1187)成书之后,对中国传统启蒙教育乃至整个教育和学术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朱熹本人就对这部书偏爱有加,他曾说:“后生初学,且看《小学》之书,那个是做人底样子。” 1](22当一些“磋过”小学教育的成人向他请教时,他也建议读《小学》,以“补填前日欠缺”,从而“栽种后来根株”。他的学生大都遵其所教,在《小学》上颇为用力,《朱子语类》中有很多他们师生讨论《小学》的记载。

 

历代学者对于《小学》,更是“尊若六经”,推崇有加。元代著名学者许衡,在给自己儿子的信中这样说:“《小学》《四书》,吾敬信如神明。自汝孩提,便令讲习,望于此有得,他书虽不治,无憾也。我生平长处,在信此数书。汝当继我长处,笃信而好之也。”1](26明代著名学者章懋,强调要将《小学》熟读玩味,字字句句,都要考究清楚,除了使其道理贯彻于胸中,还要身体而力行。即便已经考中了进士的人向他请教“为学之方”时,他的意见是依然要读《小学》。清代学者张伯行,更是把《小学》和作为《四书》之一的《大学》等同看待:“孔子以前,大学未有书,自孔子作之,而入德之门在是矣。朱子以前,小学未有书,自朱子述之,而做人样子在是矣。” 1在他看来,读孔子之书,应该以《大学》为统宗;而读朱熹的书,则应该以《小学》为基本。他所辑录的《小学辑说》,辑录宋元明清四朝1868则有关小学的论述,其中大都是对《小学》的颂赞溢美之词。

 

元明清三代政府也十分推尊此书。明朝初年,“高后尝命女史诵而听之,既而奏曰:‘《小学》书言易晓,事易行,于人道无所不备,真圣人之教法。”建议明太祖朱元璋推广此书。朱元璋如其所言,令亲王、驸马、太学生讲读。“由是内而京师,外而郡邑,莫不家藏人诵,而圣贤之教,复明于天下矣。” 1](26清朝政府在《十三经》和《四书》之外,对《小学》最为推重。“凡童生入学,复试论题,务用《小学》,著在律令。” 3](13明确规定童生入学考试要用《小学》。

 

尽管朱熹自己偏爱,历代士人推崇,统治者提倡,但正如明末清初学者陆世仪所说,对于启蒙教育来说,《小学》有几个致命的问题。“今文公所集,多穷理之事,则近于大学;又所集之语,多出《四书五经》,读者以为重复;且类多引古礼,不谐今俗;开卷多难字,不便童子。此《小学》所以多废也。” 1](6李?b也批评《小学》一书,内容关乎天道性命、亲迎觐朝以至居相告老之事,都不是儿童切近的事情,远离了蒙童生活的实际。

 

这些问题,使得国家的律令“徒为具文”,在启蒙的课堂上,《小学》不免“多废”的命运。龙启瑞在强调国家明文规定童生入学要考试《小学》之后紧接着说:“乃行之既久,或徒为具文,承学之士,束书不观。然则古昔养正作圣之方,与圣天子造就人之意,胥于是而不可见。”3](13一方面是著在律令,要求考试用此书,另一方面是把律令视为“具文”,并不具体落实;一方面是对此书敬信如神明,另一方面又是束书不观。在旧时,它主要流行在学者的书斋里,而在启蒙的学堂中影响十分有限;主要为士人所称颂,而不为蒙童所接受。

 

《小学》这样一种尴尬的命运,对我们今天儿童读经的倡导,具有警示意义。因此,笔者认为儿童学习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学习的内容要切合儿童生活的实际

 

教育的内容,只有切合儿童生活的实际,才能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它才能把学生引进教育的过程。也只有贴近生活实际的学习,才能使学生将所学的知识和日常生活相印证,获得良好的学习效果。由于儿童多记性、少悟性的特点,小学阶段的教育,应该主要围绕生活中具体的事情来展开,远绝深奥、抽象的“理”。传统的启蒙教育注意到了这一点,朱熹自己就一再强调,小学阶段“只是教之以事”。 1](14如“礼”“乐”“射”“御”“书”“数”之技艺、日常生活中“孝”“弟”“忠”“信”之事。在他看来,小学之所以被称之为小学,主要不在于学生年龄小,更主要在于与这种较少的年龄相适应,教的都是一些浅显、具体而微的事情。而且,小学阶段要摒绝理,不过问理,只是学事。如果不切实际,不顾蒙童多记性、少悟性的特点,教一些超越于事之上的理,不仅无益,而且有害。所以,朱熹特别强调,“天命,非所以教小儿。” 1](14即使说义理,也只能说一个大概,没有必要也不应该深入,并且要和日常生活中显而易见的事情结合起来解说。

 

朱熹把小学教育的内容,严格限定在具体的事情上,可他为实施小学教育编写的《小学》一书,并没有限制在“童幼事”的范围之内。《小学》完全是选录现成的文献编成的。全书6卷,凡分内外篇。内篇包括《立教》《明伦》《敬身》和《稽古》,以选录儒家经书为主,“萃十三经之精华”。外篇则有《嘉言》和《善行》,辑录历代贤德之士的嘉言和善行,“采十七史之领要”。明代学者薛?u在论及《小学》一书的结构时说:“朱子《小学》一书,理与事而已。”内篇的《立教》、《明伦》和《敬身》,说的是道理,《稽古》则举的是具体事例;外篇的《嘉言》说的是道理,《善行》则讲的是具体事情。“然理,精也,本也;事,粗也,末也。本末精粗,一以贯之,其《小学》之书乎?” 1](26由此可见,“朱子《小学》一书,详于义理。” 4](788 “理”或“义理”在《小学》中占有很大的分量。

 

这种超越儿童生活实际和认识能力,奢谈“天道性命”的“郛廓”之理,正是导致《小学》“多废”的重要原因。陆世仪所指出的《小学》问题,具体地说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强调主敬,“多穷理之事”,超出了小学“只是教之以事”的范畴。二是主要内容都辑录自《四书五经》,求全责备,叠床架屋,多有重复。三是其中的内容,都是夏、商、周三代时的礼节,与宋代的风俗相去甚远,违背了朱熹自己以“眼前事”加以说明的原则。这三个问题集中到一点,就是远离儿童生活的实际。清康熙时的学者李?b,也批评《小学》一书“殊郛廓。天道性命,上达也;亲迎觐朝,年及壮强者也,以至居相告老诸抚,皆非童幼事,且何分于大学焉?” 5他论定这种远离蒙童生活实际的做法,超越儿童认识能力的内容,施之于儿童,“将以误学术也”,会有害于教育事业,不利于蒙童的成长,为此他另编了《小学稽业》。

 

学海网

现代倡导读经的人士主张,要利用儿童期的记忆力,记下一些永恒的东西。无论这些东西与儿童的生活是否有关联,无论这些东西孩子是否理解,更不论这些东西儿童是否喜欢。他们要求儿童熟读背诵,并相信现在所学的内容,能为将来进入社会后所用;虽然与现实的生活没有关系,将来总有一天用得着。《小学》的命运告诉我们,不与儿童的生活实际相切合,不尊重儿童的认知特点,在启蒙的课堂上就不会有市场。不为儿童接受的东西,即使有再高的价值,也不应施之于儿童。即使生硬地向儿童灌输了,也是不能持久的;即使儿童一时记住了,也是易忘的。不错,儿童的生活和学习需要引导,需要家长和全社会去设计,而不能完全放任让毫无自主能力的儿童去选择。但这种引导与设计应是在尊重儿童天性前提下的引导和设计,而绝不是扭曲孩子的天性强使就范。教育的基本原则应该是尊重儿童,尊重儿童的兴趣和爱好,否则只会禁锢儿童的世界,戕害儿童的灵性,使儿童失去自身成长的根基。

 

我们不反对读经,但不主张儿童过早读经,特别是狭义的儒家经典。在这个问题上,我们应该抛弃成人本位的教育观念,不以成人的价值观念来评判和规划儿童的生活,暂时把经书从儿童面前移开。我们应该有足够的耐心,等到孩子大一些后、理解能力增强了,再让他们读经。实际上,古代15岁之前主要接受启蒙教育,以集中识字和学习一些文化知识、接受道德教育为主要内容,15岁之后再开始学习儒家经典,走上科举备考之路。这种做法,依然值得我们今天借鉴。

 

二、学习应该顺应儿童的兴趣和爱好

 

我国流传久远、脍炙人口的启蒙教材,都是用韵语和对偶的形式编成的。这样的读物,或四字一句,或七字一句,文字简洁,形式整齐。特别是合辙押韵,读起来琅琅上口,听起来铿锵悦耳,人们喜闻乐道,儿童也有兴趣阅读。《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声律发蒙》和《幼学琼林》等无不如此。极个别的读物如《二十四孝》《日记故事》之类,虽然是用散文写成的,但都非常简短,少者一、二十个字,多者也不过百余字,而且配有图画,通篇讲述故事,能引起儿童的兴味,为儿童所接受。这些特点使得它们流传千古,长盛不衰,成为我国传统启蒙教育中重要的遗产。

 

《小学》之所以为儿童所拒绝,就是因为它违背了这样的原则。《小学》内篇《立教》13章、《明伦》117章、《敬身》46章和《稽古》47章,外篇则有《嘉言》90章和《善行》81章,完全是辑录以前文献尤其是儒家经典而成的。“近世新安朱文公,以孔门圣贤为教为学之遗意,参以《曲礼》《少仪》《弟子职》诸篇,辑为《小学》之书四卷。” 1](2这些古代的文献,离宋代已远,其中的很多内容(如古代礼俗)是后来的人尤其是儿童难以理解的。这些古代文献的文字古奥,儿童认识和理解都有很大的困难。最令人头疼的是,它没有韵语,没有偶句,诘屈聱牙的语句,不谐唇吻,不符合儿童的阅读习惯,引不起儿童的阅读兴趣。

 

《小学》这样的编写形式,不适应儿童的阅读特点,引不起儿童的阅读兴趣,这是对它高度赞赏的人也不否认的。陆世仪就曾批评《小学》文字古奥,语句长短不齐,颇棘唇吻,既不便于读,更不适合诵。另一些学者虽然没有对《小学》直接批评,但通过各种方式,如,注解、论说、改编(尤其是改编为韵语)、节录、图画等形式,力图将它通俗化、简明化,使它适应蒙童的兴趣和爱好。早在明朝弘治年间,一位日本学者就这样说:“夫是书之疏释,予以所尝得者与宋元以来诸家著录考之,得其目殆七十余家焉。”6在这之后,同类著作依然不断出现,如,《小学诗》《小学韵语》。这种一再改编的情形,既说明了《小学》的重要,也说明了这部启蒙教材不为蒙童所接受的实情。

 

现在读经名义下的所谓经典,有多种类型。除了脍炙人口的唐诗宋词和传统的启蒙读本之外,最主要的是儒家经典,特别是“四书五经”。当代提倡读经的,几乎没有一个不提及这几部经书的。一些倡导读经的人士,最力荐的正是这几部经书。例如,在阳明精舍山长蒋庆看来,中华文化经典是由孔子整理编定的、由诸大儒阐发撰述的、被历代中国人公认享有神圣性与权威性的、在中国历史上长期作为课本教材的儒家文献。他甚至认为,传统蒙学用书和唐诗宋词,应放在读经之余诵习,反对将它们列入少儿读经的基本教材之中。另一位读经的倡导者台中师范学院语文教育系教授王财贵则主张,儿童读经应该跳过传统的蒙学读本,跳过唐诗宋词,跳过古文,跳过诸子百家,从一开始就读“四书五经”。蒋庆和王财贵倡导所读的经,恰恰是《小学》取材的范围。如前所述,这是儿童所不能接受、尤其是没有兴趣接受的内容。在旧时行不通,在现代社会实行起来困难更大。

 

对于这些经典,读经倡导者提供的学习方法是背诵。蒋庆就明确指出,蒙学教育就是背诵教育;王财贵则认为,记忆是一切学习的基础,唯有趁现在死背多了,将来才能活用。读经的倡导者理直气壮地宣称,儿童最擅长的就是记忆,而最不擅长的就是理解,提倡儿童读经,恰恰是对儿童这一特质的尊重。所以,该死背的时候,就必须死背,人类原始的教育方法只有一个,那就是背诵。我们不否认,记忆和背诵是被历史证明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学习过程中的记诵对知识的积累、心性的陶养都是十分必要的。但是,单纯地死记硬背而全然忽视理解,那就应验了批评者所说的食古不化,只是用古代的经典来占据儿童的大脑,束缚儿童的想象力,湮没儿童的灵性。更重要的是,记忆和背诵要有适合记诵的材料。像儒家经典和《小学》之类,读起来尚且困难的内容是不适合背诵的。只有那些“从声音上说,和谐顺畅,读来上口,听来悦耳;从内容上说,或者连类而及,或者同类相比,或者义反相衬,给人的映象特别鲜明突出,容易联想,容易记忆”7](77的偶句和韵语才是合适的背诵材料。

 

传统的儒家经典,产生于我们民族文化奠基的“轴心时代”,离我们现代已经有了2500年的距离。时过境迁之后,其中佶屈聱牙的文字、晦涩艰深的义理,即便是专门的研究者也很难理解,更不必说年幼的儿童。所以,就连在经典具有至高无上地位、全社会读经的旧时,也没有要求儿童读经,而是明智地将读经滞后。古人把启蒙教育和读经教育的界限分得很清楚,将它们分属于小学和大学的范畴,并把从事启蒙教育的老师称为蒙师,教授儒家经典的老师则被称之为经师。古人在长期的教学实践活动总结出的一条重要的经验,就是不要过早读经。这同样是一个悠远而值得我们珍视的传统,如同经典本身一样值得我们珍视。

 

参考文献:

 

1]徐梓,王雪梅.蒙学要义[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1991.

 

2]张伯行.小学集解原序[A.张伯行小学集解[C.北京:中华书局,1985.卷首.

 

3]龙启瑞.经德堂文集?卷二[M.京师:光绪四年(1878)刻本.

 

4]纪昀等.四库全书总目?卷九十二[M.北京:中华书局,1981.

 

5]李?b.小学稽业序[A.李?b小学稽业[C.北京:中华书局,1985.卷首.

 

6]〔日〕大草公明.小学旨意存是序[A.[日]大草公明.小学旨意存是[C.日本:困勉斋刻本.卷首.

 

7]张志公.传统语文教育教材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2.

学海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