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正在浏览:首页 > 职教文章 > 职教论文 > 新教育在职高中的实践

新教育在职高中的实践

日期: 2008-8-16 13:22:00 浏览: 108 来源: 学海网收集整理 作者: 未知

摘 要: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要自觉实践教育创新重要思想,要由注重知识的传授转向创新能力的培养,由重“教法”转向重“学法”,由重讲转重练,由单一的知识考核转向能力的有效检测。
关键词:创新能力; 教育创新; 实践
2002年9月8日,江{学}泽{海}民同志在北京师范大学百年庆祝大会上,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出发,创造性地提出了关于教育创新的观点,他把教育创新与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并列。在讲话中,他突出强调了教育创新的重大意义,明确了教育创新的主要任务,把创新思想在教育中的作用与地位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并且高屋建瓴地指出,教育是培养人才和增强民族创新能力的基础,这也是对中国教育提出的新的、更高的要求。作为一名中职语文教育工作者,如何自觉地实践这一重要思想,笔者认为,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应实现四个转向。
一、由注重知识的传授转向注重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当今时代,国际竞争日趋激烈。各国之间的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的竞争,是民族创新能力的竞争。创新能力和创造力已经成为各行各业最重要的发展潜力和追求目标,我们整个社会也正处于一个追求创新和超越创新的特殊历史阶级中,而“教育是培养人才和增强民族创新能力的基础”,因此,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必须把重视知识的传授转向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也就是说,应把培养当代中职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作为当前中职语文教学改革的主题。如何实现这一转变?
1、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营造宽松和谐的氛围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没有兴趣的地方就没有智慧的灵感。可以说,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能力的起点。因此,教师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必须花大力气激发和爱护他们对语文学习的兴趣。有了兴趣,学生学习就有了主动性,在各个教学环节中才能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例如就语文课而言,广泛阅读是必不可少的一种积累,一种沉淀,古人云:“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在教学过程中,我们不必急于求成,而要采取“放长线钓大鱼”的策略,设法把学生的兴趣引导到课外阅读上。如经常在课堂上抽取几分钟推荐一些学生感兴趣的作品:小小说,趣味阅读等,有时候讲到要紧处,故意戛然而止,“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直到学生不满足于每天如此短暂的几分钟才告诉他们,老师讲的内容都在哪些书上,这就必须驱使他们主动参与,利用课余时间,一“读”为快,走出语文课本,迈入真正的文学世界。这样读书的兴趣就被激发出来了。为了提高读书的质量,还可以开展一些活动,如每周一次的读书心得交流会,让学生在会上畅所欲言,只要学生能说出自己的一些见解和感受,老师均给予热情肯定,细心呵护,以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激发他们进一步阅读的兴趣。其次,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植需要宽松的课堂氛围,这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树立一种师生平等的新观念,树立学生自信的意识,努力使学生在充满无拘无束的气氛中,能自由地“呼吸”。学生任何一点富有创新的见解、观念、设想、意图、方法、做法和思路,哪怕听着觉得出格、荒诞甚至可笑,也绝不允许嘲笑、讥讽和挖苦,不然,许多创新热情很可能会因为遭受打击而活力不再。例如一位老师在上《陌上桑》一课时,“行者见罗敷,下担捋髭须…耕者忘其犁,锄者忘其锄,来归相怨怒,但坐观罗敷。”学生读后,老师发问:“为什么青少年也好,老年人也罢;行者也好,耕者也罢。这么多人见到罗敷以后,都不约而同地停下脚步去观看罗敷,这说明了什么呢?”只听见一个学生脱口而出:“好色!”这下,班上沸腾了,还有几个“不怀好意”的学生起哄,课堂秩序一下子混乱起来,嬉笑不断。面对这样的局面,这位老师是这样处理的,“同学们,`好`字有两种读音,你们知道`好色`一词中`好`是什么词性,该怎么读?”“动词,读第四声。”这时,同学们好象忘记了刚才的喧闹,非常认真地回答。“很好!通过刚才的那段文字,那么大家能否用一个词语概括罗敷的特点?”“好看,美丽,酷......”同学们争先恐后地回答。接着老师又把“好色”这词的用法进行说明。这位老师采用因势利导的办法顺着学生的思路展开教学,取得出人意料的效果。可见作为一名老师,应以开放的心态对待学生的“胡说”,要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人格尊严,要正确评价学生的创造力。苏联的苏霍姆林斯基说:“教师无意间的一句话可能造就一个天才,也可能毁灭一个天才。”当教师不理解或者不重视学生的创造性行为时,学生就会与教师处于一种“隔阂”状态。古人云:“亲其师,信其道,隐其学,则疾其师。”因此,要保护好学生的课堂参与意识及学生的兴趣,鼓励他们去发现,鼓励他们去创新。
2、积极培养学生的模仿能力,帮助他们实现从模仿到创新的转变 
在传统的观念中,模仿与抄袭是划等号的。其实不然,模仿是由知识的吸收积累转化为能力的必由之路,人类总是通过模仿的渠道继承祖先的知识与技能的。语文学习是在儿童呀呀学语时起步的,语文能力是在课内外大量的经常的模仿中形成的。无论是教材中的范文,还是课堂上教师的语言,以及课外阅读、观看、交谈,都不可避免地为学生表情达意示范。俗话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许多教师和学生都会作旧体诗或填词,起初都在于模仿。需特别指出的是,模仿是作文能力、朗诵能力形成的必由之路。所以在教学实践中不要忽视培养学生的模仿能力。但是模仿不是目的,只是创新的一个过程,一种途径。在语文学习的指导过程中,要向学生揭示从模仿到创新的规律,始于模仿,又不止于模仿。在模仿过程中要逐渐增加创新的因素,逐步达到综合吸收,融会贯通,独立创造的境界。
3、加强创造性思维训练,努力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创新能力最终必须落实到学生的思维方式和思维能力上,所以,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和提高主要是从创造性思维训练入手。创造性思维从它们内在因素来看,是一种综合性思维。在训练中要全面抓好形象思维、抽象思维、灵感思维、直觉思维等训练。只有这些思维训练抓落实了,创造性思维训练才有基础和前提,否则,创造性思维就是空中楼阁。这些思维训练要结合课文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如记叙文、文学作品的教学,可侧重形象思维的训练,议论文、说明文的教学,可侧重抽象思维的训练;在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的训练中,可伺机进行灵感思维和直觉思维的训练。在以上多种思维的训练中,可重点进行扩散(求异索新)思维的训练。扩散思维能突破现有知识圈的能力,或克服固定性的功能障碍,由已知信息产生新的信息,使学生得到新的认识或新的看法,从而达到创新的目的。在这点上,人教中学版的《语文》及教学参考书就特别重视求异思维的训练,如《百草园》的主题思想是什么,教材和教参把目前学术界三种观点全部罗列其中,任凭教师和学生的理解。而目前的中职《语文》及教参就存在这方面的缺陷。在语文教学中通过系统扩散思维训练,就会形成学生思维的广阔性、深刻性、逻辑性、敏捷性、灵活性、批判性、独创性等良好的品质。心理学家吉尔福特认为,一个人创新能力的大小,主要决定于其创造性思维品质的好坏。良好的创造性思维品质一旦形成,学生就会有不竭的创新能力。
二、由重“教法”转向重“学法”转向培养学生具有语文自我学习发展能力的教学
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全国特级教师魏书生,长年累月在全国跑,到处作报告,两个班的课照教,班主任照当,校长照当,所教学生成绩优异,学校管理井井有条,其根本原因是他教学生的不单纯是知识,而最主要的是科学的学习方法。他在一次报告会上介绍说:“你们猜猜新学期我的第一堂课是怎么上的?考试!考什么?这学期的内容。”一节课没上,成绩出来后,64.2%的及格率。原来,他在上学期放假时,就将这学期的课本全部发给了学生,学生利用假期全部自学完了。稍加留心,就不难发现,像魏书生、钱梦龙、于漪、吴桐祯等名家,有一个共同点,就是注重培养学生的语文自学能力,培养学生具有终身学习的能力。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最有价值的知识是关于方法的知识。一个人掌握的知识是极其有限的,但掌握了方法,就可以随时捕捉所需的知识。因此,语文教学要从重“教法”转向重“学法”,转向培养学生具有语文自我学习发展能力的教学,这是使学生获得终身学习能力的必由之路,是实现语文教学自身现代化的肯綮之处,也是与素质教育相吻合的。所以,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学生“学习主体”的作用,把在教学中有中心地位、知识权威的教师变成学生学习的设计者、指导者、合作伙伴,学生也由原来的知识容器变为学习的主体,成为知识的建构者。要增强学生的自学实践,培养学生疑难要自决、是非要自辨、困难要自克、高精要自探的精神和能力,并以自学实践为桥梁,使学生将所学知识转化为能力。同时还需强调的是,在语文教学中应给学生介绍一些常用工具书的用途及使用方法,如《辞海》、《辞源》,以及一些重要文献检索的方法。这一方面,可以说是目前语文教学中的盲点。
三、由传统的重讲转向重练,培养学生语文实践技能
有人曾这样概括过中职学生语文基本能力的现状:“听不懂、说不出、读不通、写不成。”这并不言过其实。中职校的学生绝大部分来自农村,相对文化基础比较薄弱,语言能力有待提高,这是事实,谁都无法否认。造成上述状况的重要原因是,在语文教学中忽视了对学生语文实践技能的训练。目前普遍存在语文技能训练消极性、被动性的现象,学生读课文、做练习、写作文,都是为教师完成知识传授教学服务的,没有真正从培养学生能力上考虑,如学生读课文,教师认为这会耽误讲课文的时间,该让学生读的,自己代了,甚至省掉了这一环节。要改变上述状况,必须彻底摆脱以教师为中心、课堂为中心、知识为中心、课文为中心的羁绊,树立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训练为主线的现代化语文教学理念,在整个语文教学过程中要突出强化学生的实践技能训练,这是应用型人才培养最有效的教学方法,也是语文能力形成的必由之路和捷径。人们常说语文学习需要多读、多看、多练、多说,正是说明语文实践在语文学习中的作用。如在湖南省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教材编审委员会2002年编审的《语文》中有一个重大的变化,编者把原来课后“思考与练习”改成了“训练”,其理由和宗旨也在于此。所以,凡认为只有专业课才需实践技能训练的观点是绝对错误的。由于语文能力的形成是需要综合的长期的效应,每项能力形成都需要相当的训练量,所以改变传统教学方式势在必行,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要尽量少讲、精讲,让学生有时间多看、多想、多练,切实提高动手、动口、动脑的实践能力。
四、由注重知识的单一检测转向有效的能力考核
我们的教学以实用、可操作为目的,因此,衡量学生成绩的优劣,应是学生的实际运用知识的能力,而不是传统的以语文基础知识为主的一次性考试来定论。为适应素质教育,适应教育创新原则,应变传统单一死板的考试为灵活有效的考试,变注重知识记忆的考试为技能的考试。从具体方法上来说,可把笔试、口试结合起来,笔试考阅读,写作能力,口试考普通话及口语交际能力;把闭卷、开卷结合起来,闭卷考记忆性的知识,开卷主要考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把平时考察、定期考试结合起来,要把学生平时在各项活动中的成绩,如作文、演讲比赛,在报刊上发表的文章,给予加分或免试该项考核;把语文结业考试与毕业语文素质考核结合起来。总之,要增强考试的科学性、导向性、实效性,使之有效地为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能力和综合素质服务,并以此推动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参考文献:
[1]江{学}泽{海}民 《在庆祝北京师范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2]陶行知 《陶行知教育文选》
[ 3]《作文教学研究》
[4]〈〈语文教学之友〉〉
[5]〈〈语文教学通讯〉〉
[6]〈〈教育方法与艺术全书〉〉
[7]〈〈温州教育〉〉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