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正在浏览:首页 > 职教文章 > 职教论文 > 浅析中职计算机课程的教学改革

浅析中职计算机课程的教学改革

日期: 2008-8-10 22:14:34 浏览: 117 来源: 学海网收集整理 作者: 陆华伟

提要:计算机课程的教学要适应计算机本身更新很快的特点,不断进行改革创新;中职计算机课程教学改革应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改变教师观念和进行课程整合三方面入手解决。

关键词:中职 计算机教学 改革

中等职业技术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具有综合职业能力并能 直接工作在生产、技术、管理和服务第一线的应用型、技能型中高级人才。在当前职业学校中, 相当一部分学校都以创办密集型劳动人才的模式办职业技术教育, 其所开设的计算机课程的内容极其单纯。然而当今计算机软硬件的更新速度很快,教学内容和知识结构的应用性和实践性都跟不上新技术的发展和变化, 缺乏对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仅能使学生完成低层次的教育, 缺乏适应就业岗位更新的可持续发展能力。由此看来, 深化中等职业技术学校中计算机课程的教学改革势在必行。 鉴于以上所述实际情况,我认为计算机课程的教学应进行以下几方面的改革:
1.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根据人们的思维总是沿着探索答案的方向进行这一特点,心理学和逻辑学把人们的思维方式分为聚合式思维和发散式思维。发散式思维是一种无一定模式、不依靠常规、寻求变异、从多方面寻求答案的思维形式,它的特点是思维敏捷、思路灵活、具有创造性。聚合式思维,是把问题所提供的各种信息聚合起来,得出一个正确的答案。课堂教学是获取知识和技能的主要阵地,应当成为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精神的摇篮,而在计算机教学中注意培养学生的这两种思维模式就显得尤为重要。有专家指出指出:加快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高素质人才,已成为我们在未来竞争中赢得主动权、抢占制高点的关键。而通过计算机教学创设问题的情境,不仅可以引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而且还可通过变化无穷的画面刺激学生大脑的兴奋区,为激发学生创造性思维创造有利的条件,使学生情绪高涨、跃跃欲试,一改以往那种被动沉闷的局面。根据教学需求将教学内容动态地加以分解、组合,生动地再现事物发生、发展的过程,使抽象的讲授形象化,既有利于突破教学的重点、难点,亦可拓宽思维空间,促进学生发散式和聚合式思维的发展。
2.改革教学模式,改变教师观念
教学模式包括教学思想、功能目标、操作要领等,它是组织、设计和调控教学活动的方式方法。一方面,它来自教学实践,是教师和学生对某些有效的具体教学活动方式进行优选、概括和加工的结果。另一方面,教学模式的实际执行者是教学的实践者和实践对象,即教师和学生是教学活动的实践主体,当代的一些教育理论家也认为:“最有效的学习方法应是让学生在体验和创造的过程中学习”。计算机课程既具有很强的理论性,又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它要求学生不仅要很好地掌握理论知识,而且还要把所学的知识应用到操作实践当中去,并在操作实践中不断地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因此在培养学生动手动脑能力上具有很好的作用。然而,在传统的教育理论中,教育实践的主要目标是传授知识。在这种理论指导下,计算机课程的教学也就会存在这样一些问题,如教师在课堂上讲很多理论,虽然花费了大量的时间,但学生面对计算机却手足无措。有的学校教师只管上课,而上机却由实验员负责或教师只备上课、不备上机,使原本很重要的实践活动变成了很不起眼的配角。这种理论和实践相脱离,或只重视理论而忽视实践的做法,势必导致学生学习的效率低下,学习方法死板教条,难以面对和解决新的问题。在计算机这一现代化的学科中,在面临21世纪的挑战面前,从事计算机教学中就应该树立全新的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即树立素质教育、创新教育是终身教育的教育思想、教育观念。首先,明确素质教育是以提高民族素质为宗旨的教育,是以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促进他们的德智体等方面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为基本特征的教育。其次,明确素质教育的实施,应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创新教育是旨在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教育,推行创新教育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再次,创新能力需要终身培养,创新动机需要终身激励,因而创新教育也是终身教育。
3.针对职教和专业特点,大胆进行课程整合 
两年制势必降低学生的文化基础,但我们应当认识到,学生必需的文化基础已经在初中阶段初步形成,进入中等教育层次后,学生的文化基础除了继续充实高中部分外,更多表现为学生的意志品质的培养以及后续的学习能力。学校不可能教给学生终其一生的知识,只能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 
职业技术教育是合格教育,而不是优秀教育。作为中等职校毕业生,其计算机课程的培养目标是计算机操作员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而不是计算机工程师,所以授课课程应以实用为目的,针对学生基础相对较薄弱的特点,以培养技术应用能力为主旨构建新的课程体系。 
(1)根据职业岗位的要求,调整课程结构,精讲文化基础和专业基础课,加大职业能力训练的比例。比如可以将学生比较难以接受的知识如《数据结构》、《操作系统原理》等偏重理论的内容适当压缩,仅仅将其引导入门;同时重点开设一些学生易于接受、实践技能性较强的课程,如 3DMAX、网页制作,这些课程则对他们要提高要求,尽量做到精通,并能够举一反三,自学与之类似的其他课程。
(2)将职业资格证书作为重要的教学目标,把职业资格标准中要求的知识与技能,融入相关课程的教学大纲中,并可将不同类别等级的职业资格证书折算成相应学分,纳入教学计划。 
(3)根据计算机专业发展迅猛的特点 ,教学计划不能一成不变,应根据社会的需要而不断调整。专业教学计划随社会发展而发展,已毕业就业的学生也可以根据需要“回炉”——回学校进行新课程的短期培训,使知识及时更新。在进行计算机教学时应鼓励、指导学生大胆、灵活地运用已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的有效方法。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教师可组织学生开展竞赛,进行自由辩论,互相交流方法,互相启发思路,以实现解决实际问题与培养创新能力的有机统一。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