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正在浏览:首页 > 职教文章 > 职教论文 > 《flash》网络课程的设计

《flash》网络课程的设计

日期: 2008-8-8 23:04:25 浏览: 194 来源: 学海网收集整理 作者: 未知

【摘要】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对现代远程教育的开展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设计和开发优质的网络课程是当今远程教育中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本文以FLASH课程的实际设计、开发为例,阐述了FLASH网络课程的设计原则、设计过程和技术实现。
【英文摘要】The information technology swift and violent development to the modern distance learning development enormous promoter action,the design and the development high quality network curriculum is an important issue which in the distance learning faces now.This article take the FLASH curriculum actual design,the development as an example,elaborated the FLASH network curriculum principle of design,the design process and the technical realization.
Flash是目前制作网络交互动画最优秀的工具,它支持动画、声音及交互功能,具有强大的多媒体编辑功能,并可直接生成主页代码,用于制作平面二维矢量媒体信息,与reamweaver和Fireworks有完美的结合性,让用户在使用Flash进行动画制作时能够得心应手。由于Flash具有自身独有的特性,所以它的应用越来越多地延深到各个多媒体技术领域,大体上可分为以下几个领域:互联网上的应用;多媒体展示领域中的应用;视频设计应用。Flash课程是为我校计算机系计算机教育和计算机应用专业专科生对Flash知识的全面了解而开设的一门专业课程。该课程的特点是信息量大,有大量的图表材料和动画制作实例,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比较枯燥,同时本课程的知识更新比较快,学生对新技术的掌握只能从课堂教学渠道获得,为了让学生在学习本课程的时候更好地进行交互和协商讨论,必须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借助多媒体技术和网络通信技术,探索新型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为此,将FLASH课程设计开发为网络课程。该网络课程与传统的课程相比有以下特点:
(1)作为现代远程教育的重要教学资源;
(2)为信息技术的发展提供技术支持;
(3)创造轻松、活泼、自主的学习环境,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益;
(4)充分利用优质教学资源。
一、设计原则
本网络课程的设计是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指导,在设计上体现了如下教学策略:突破简单的演示型模式,体现知识的意义建构过程;重视问题与回答方式的设计,提高学生的主体参与;通过超链接结构,启发学生的发散思维;提供丰富的多媒体资源,创设有意义的学习情境;加强对学生的引导和帮助,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意义建构。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学习的个性化。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习的过程是学生通过主动探索、发现问题、意义建构的过程。
2.学习内容的多媒体化。由于Internet向宽带、高速发展,使网络课程的多媒体传输成为可能,为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根据教学目标的需要提供了图文声像并茂的教学内容。
3.学习方式的交互性。主要体现为: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交流、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学生与教学材料之间的交互、教师与教学材料之间的交互。针对不同类型的交互,采取不同的方式和方法,运用不同的交互手段交互管理规则。
4.学习系统的开放性。提高结构的开放性,提供相关的参考资料和相应的网址,对于同一知识内容,提供不同角度的解释和描述,让学生在不同看法中进行交叉思考,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5.重视反馈评价的设计。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根据教学内容和目标设计灵活多样的形成性练习,客观评价学生对课程教学目标的掌握情况。
二、FLASH网络课程的教学设计
教学问题和需求,确定解决它们的教学策略、教学方法和教学步骤,并对教学结果做出评价的一种计划过程与操作程序。主要包括教学目标的设计、教学策略的设计、教学内容的设计、教学信息传递方式的设计等。
1.教学目标的设计。教学目标是课程设计的基础,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主要由教学目标来确定,教学效果的评价也以是否达到教学目标来衡量。本网络课程的教学目标为:通过学习,掌握有关FLASH的基本知识和应用方法;掌握制作简单动画以及复杂动画的方法和技巧;掌握FLASH影片发布和创建交互式动画的方法和技巧等。
2.教学策略的设计。教学策略一般是指对完成特定教学目标而采取的教学活动程序、方法、形式及媒体等因素的总体考虑,是网络课程设计的核心。本网络课程的设计为“学生学习型”,即学生通过人机交互,利用网络课程中设计的导航浏览、索引、查询和问题训练等手段:自定学习路线和学习进度。
3.教学内容的设计。教学内容的组织是根据教学目标构建知识点体系,由底而上细化设置每一学习单元的教学内容。
4.教学信息传递方式的设计。教学信息的传递首先考虑学习者的认知特点。本网络课程的使用对象是在校专科生。此阶段的学生已具有一定的逻辑抽象思维能力;观察事物比较系统、客观;接受信息具有一定的组织、整合、选择、批判能力;学习目的较明确,注意力较集中,自学能力较强。设计时应注意信息编排、组接、传递的科学性、准确性、逻辑性、严密性和学生接受信息时的选择性、探索性及学习效果的可评价性,把着眼点放在提高学生创造性思维和“发现式学习”的能力上。
(1)唤起注意:学习单元的主页以文本、图形、图像等展示本单元的主题信息,以唤起学生注意,激发学习动机。
(2)促使记忆:学习新知识之前,提供必要的预备知识,促使记忆。
(3)提供刺激:在学习条件具备之后,提供具有明确特性的新知识的刺激,使学生易于接受和理解新的信息。
(4)诱发期望行为:一个知识点学完之后,从应用新知识的角度提出不同的问题,设置多种训练,并给出适当的反馈,以强化学习效果,诱发、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5)引导学习:设置热键、热区及导航;引导学习,优化学习效果。
三、FLASH网络课程的系统设计
本网络课程是为适应学习者利用网络进行远程学习而设计的,它是一个由知识点跳转关系、导航策略和交互界面组成的教学系统,必须认真进行系统设计,主要包括结构设计、导航设计、界面设计、反馈设计和协商活动设计等5个方面。
1.结构设计。结构设计是网络课程设计的重要工作,它包括功能设计和知识结构设计。功能设计的基本原则是满足使用者的需求,使用方便。知识结构设计应以有利于体现教学内容的层次体系并有利于实现个别化学习,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网络课程中主要创造了三大学习环境:
(1)个别化学习环境。网络课程中教学内容部分含多种超链接,学习者可通过多种交互方式任意跳转,还可利用学习日记记录学习过程中的心得、难点及学习进度等信息,亦可通过学习模块评测学习效果。此外,在资料库中,学习者还可查阅到相关的学习资源。
(2)协商学习环境。在认知过程中,学习者常需与他人协商、合作,为此,网络课程中创设了良好的协商学习环境,方便学习者的协商学习。协商学习环境主要包括学习者之间的协商学习和学习者与教师的交流。
(3)辅助学习环境。辅助学习环境主要包括学习者学习过程中可能用到的辅助性模块,为学习者更好地使用本课程提供帮助。各模块的功能分别为:
(1)学习内容模块。在该模块中,知识单元以图,文,像等多种方式呈现,学习者可随时进入任意自己想学习的内容,每一章节均设有主要内容,学习者可由此获得其知识概要,在具体内容的学习中遇到难以理解的知识点时,点击它即可呈现进一步的解释说明或相关例证。
(2)交流园地和问题研讨模块。交流园地和问题研讨模块主要用于解决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其中问题研讨的作用主要是让学习者可对某些学习内容进行深入探讨研究,在讨论过程中解决疑惑,还可针对某一见解进行专门讨论,所有的讨论概要都显示在讨论公告板上供广大学习者共同查看学习。网上答疑是专门为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遇到困难无法自行解决,需要求助于教师时设置的。
(3)在线评价模块。该模块设置了大量的形成性练习可以对学习者是否达到教学目标进行检测,同时给予及时的反馈评价。
2.导航设计。个别化学习中,学习者是主动的探索者,学习内容、学习进度、学习过程由学习者自己掌握,如果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缺乏教师的指导,易发生迷航,因而,设计导航尤为重要。常用的导航方式有:演示导航、检索导航、浏览导航、线索导航、书签导航、菜单导航等。本网络程中主要通过导航条、导航图、图文链接等方式实现导航。
3.界面设计。界面是学习者与计算机进行人机交互的窗口,包括显示界面和操作界面。在设计时注重界面友好,操作方面,交互性强,可控性强。本网络课程在设计时主要遵循以下原则:
(1)采用形象生动的动画图标做功能菜单按钮,其始终位于屏幕的上部,方便学习者随时进入任意功能模块;
(2)选择章节内容进入后,采用简明直观的按钮作为节内容选择,其始终位于学习内容的左边,方便学习者随时进入任一节学习。
(3)相关内容采用新开窗口的形式呈现,两窗口可任意切换,并可调整大小。
(4)在需要学习者输入信息和搜集个人资料及反馈意见时,尽可能采取下拉菜单的方式或选择的方式以减少输入工作量。
4.反馈设计。学习者对学习内容做出反应、表现出行为之后,应及时让学习者知道学习结果。反馈有利于强化学习者的学习效果。网络本课程中,针对不同的形式给予不同的反馈方式,对于客观题,由于其内容大都为联想记忆的内容,因而采用即时反馈,让系统迅速判断学习者反应的正误;对于一些测验学习者对某一概念的理解程度的习题,采用让系统给出标准答案,学习者自我评判的方式;对于无确定答案的主观题,则要采取集体讨论,共同评判的方式。
5.协商活动的设计。在网络课程的设计中,协商活动环境的创造是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它影响学习者对网络环境的充分利用;同时,通过“协作”,“会话”可以促进学习者知识的意义建构。在网络课程中,多处创设了协商活动环境,这主要体现在交流园地模块和在线评价模块。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可加人讨论和交流经验,在学习中创造一个良好的商讨环境,学习者可以各抒己见,共同提高。当学习者经过讨论后仍对某一问题不解时,还可以向教师或专家咨询,获取帮助。
四、网络课程的实现
本网络课程是基于Windows XP,在技术上主要是运用Dreamweaver和ASP数据库等来实现. .动态服务器页面ASP(Active Server Pages)具有开发性、易操作性、程序和外观分离、非手工编译、浏览器独立等特点。ASP支持基于IIS(Internet Information Server)上的服务器端脚本,并且完全支持VBScript和JavaScript,创建功能强大的、可塑性强的Web程序。通过ASP还可以直接支持Microsoft的先进技术,如,ADO(ACTIVE DATAOB-JECT)等,提供方便、高效的数据库连接和动态效果创作,实现丰富多彩的多媒体网页制作。本网络课程正是使用了ASP支持数据库连接技术,促进了本网络的交互性,使得网络教学不再是一人一机的封闭学习环境,而是一个开放的系统,实现双向教学。网络课程中有多处利用ASP支持数据库连接的技术,如搜索引擎、问题研讨、聊天室、在线评价等。
五、总结FLASH网络课程
在相关教学理论、学习理论的指导下,进行了认真的设计、开发,设计、开发过程中遵循了教学性、科学性、技术性和艺术性相结合的原则,发挥网络的优势,包含丰富的教学资源,体现学习的个性化,有良好的导航策略,方便的协商活动环境,多样的反馈方式和友好的交互界面。该网络课程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促进学生与学生、教师和其它教学资源之间的交互。网络课程的设计、开发促进了教学思想,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的进步,从而推动网络教学环境下的教学模式改革。
【参考文献】
[1] 刘成新. 网络教学资源的设计、开发与评价[J]电化教育研究.
[2] 刘育涛,安素平. 试论多媒体课件在教学中的作用),
[3] 黄秋生. 谈谈多媒体教学课件制作中的几个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