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正在浏览:首页 > 职教文章 > 职教论文 >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与“发现,创新”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与“发现,创新”

日期: 2007-11-28 22:49:57 浏览: 132 来源: 学海网收集整理 作者: 未知

[内容摘要]:在当前课程改革的形式下,实行启发式教学是一个十分重要的课题。怎样启发并调动学生的主动思维,帮助学生发现创新,促进学生发展,本文就此问题并依据语文课教学进行了几点分析和讨论。
[关键词]:愤,悱,启发,发现,创新

一、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语出《论语•述而》。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按宋代朱熹的解释:“愤者,心求通而未得之意;悱者,口欲言而未能之貌;启,谓开其意;发,谓达其辞。”可见,“愤”就是学生对某一问题正在积极思考,急于解决而又尚未搞通时的矛盾心理状态。这时教师应对学生思考问题的方法适时给以指导,以帮助学生开启思路,这就是“启”。“悱”是学生对某一问题已经有一段时间的思考,但尚未考虑成熟,处于想说又难以表达的另一种矛盾心理状态。这时教师应帮助学生指导思路,使学生能自主的发现明确事物的本质属性,这就“发”。
启发式教学是我国教育一个重要课题。什么是启发式教学?怎样启发?这是一个很值得研究的问题,所谓法无定法,很多人有很多观点。但我们有一个共同的认识就是,启发式教学一种民主的、科学的教学指导思想和教学方法。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自觉性和主动性为起点,科学地引导学生思维,并以训练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为手段。而思维训练最主要的部分就是自主“发现和创新”,所以在我们的启发教学中制造“愤”和“悱”,启发学生自主发现和创新是主要的教学任务。
二、巧妙设问,创设“愤”、“悱”情境,引导思维发现和创新。
学生是积极主动地学习的主体。教学中巧妙设问,提起学生学习兴趣,激发主动性,活跃其思维,引导他们“探究、发现、创新”。教师在启发时,应抓住学生进入“愤”、“悱”的心理状态这一有利时机。在求知欲十分强烈,注意力高度集中,思维紧张而又活泼的境界时,只有在这时启发的效果才最佳。我以语文教学中欧•亨利《警察与赞美诗》一课为例,谈谈自己的一些拙见。
欧•亨利《警察与赞美诗》一课,在所有的辅导和教参上,对本篇小说的理解都有一个共同点即:直观美国社会窥一斑而识全豹,美国是一个是非不分,黑白颠倒的社会。 社会制度腐朽,道德虚伪。贫困悬殊。警察和法律对苏比这样的下层人是不公平的、不公正的。如果教学中只从这一点出发可能很难启发和发现创新,因为结果只有一个。但我们知道阅读是个性化的,可以允许有不同的多种认识,所谓“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能不能启发学生发现创新呢?在教学中,我首先介绍了作者和背景,这是理解课文所必须的,然后按课本上的引导让学生自己很轻松的得到了上面的共同认识,到这里启发才是刚刚一个开始,我设计了几个问题:(1)小说最主要的因素是什么?(2)小说的主题从不同的角度来说有是不是有不同的认识?(3)思维能不能换个角度?(4)单从人物的角度怎样来分析主题呢?(5)小说对我们自己有什么启发和帮助呢?(6)从人性的角度说说?还发现有那些不同的东西?然后学生分组讨论并发言。学生的讨论很激烈,有很多不同的见解,我在这里介绍比较好的也是师生共同探究的结果:苏比共故意做了六件“坏事”,他想去监狱只是为了过冬,最后他终于去了,虽然最后他反悔不想去。从人性角度说,苏比行为上不求上进、懒惰是堕落的,他所以最后进监狱是生活对他堕落的惩罚;他受赞美诗的感召是思想上的良心发现,证明人是可以自我发现和自我改变的。这里警察象征对人性的堕落惩罚,赞美诗象征自我发现和人性的觉醒;苏比在课文中是一个“流浪汉”但我们看在小说中,苏比的身份并没有被任何人所看不起,甚至人们把他当大学生,他虽不能进高档饭店但可以进一般的饭店,他可以和任何人平等的对话,可见“流浪汉”的身份只是一个比喻象征;人性的迷失在在“赞美诗”的感召下觉醒复苏,但光有思想上的觉醒还不行,还需要真正的行动。有什么样的行动就有什么样的结果;等等。
当然发现和创新是需要积累和环境的,没有老师对一些知识的介绍和学生对一般认识的掌握是难以创新的,最主要的是对课文的熟悉,和创作背景的熟悉,然后是掌握一般的认识,其次是在活动中发现,在探索中创新。经常鼓励那些积极提问的学生,积极创造宽松、和谐、民主、平等的课堂气氛,消除学生的紧张感和顾虑,使他们勇于提出问题,教师还应对学生提出的各种意见、观点,不要当即做出判断,要不断鼓励学生产生新的想法,大胆地向同学质疑,向老师质疑,向教材质疑,在质疑中发现,在发现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
三、按照思维活动的规律启发,点拨指引,培养创新能力。
创新学习离不开教师的启发引导,而其关键又是点拨,即教师针对教材重点、难点或学生提出的问题,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存在的知识、思维和心理障碍,运用画龙点睛排除障碍的方法,指引思维角度,启发学生开动脑筋去思考与探究,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鼓励学生标新立异,另辟蹊径,发表独具卓识的见解,以达到掌握知识、发展创新能力的目的。我以柳宗元的《三戒》中的《临江之麋》一节教学为例谈谈:我们知道课文是寓言,其重点是对寓言寓意的领悟。在课文序及导学里已经有了作者的认识——“吾恒恶世之人,不知推己之本,而乘物以逞,或依势以干非其类,出技以怒强,窃时以肆暴,然卒迨于祸”。教学如果只从麋的角度——“依势以干非其类”这一点谈认识,那么教学将是单调的呆板的无味的,在我们对课文很熟悉的基础上,如何启发学生自主发现并有所创新呢?如何引导学生能够学习有所“心得”呢?如何指点学生能有所“悟”呢?学习要有所发现,思维就要积极活跃,老师的指导要制造这种状态,当学生积极思考处于“愤”的状态时,当学生思考未成熟难以表达出,处于“悱”的状态时,老师引导学生发现。我给学生黑板上写了四个字——“思维角度”。然后我要学生分组讨论,经过激烈的争论和发言,基本得出了比较好的几种看法:(1)麋的角度:讽刺依附于别人而得意忘形的人的可悲下场;人随时要保持清醒的头脑,要时刻认清自己的弱点;没有眼光识人不清的人是要吃大亏的;要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要看到事物的变化。(2)犬的角度:要认识像犬一样善于伪装自己的人的本质;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为了生存忍耐是必须的;学会顺应环境,才能抓住机会成功。(3)主人的角度:对麋的过度保护犹如对孩子的溺爱一样,最终会害了他;家长或教育者越是爱孩子越要给他们更多的挫折,直接让他们认识到社会的复杂;要按客观规律做事,按自己主观意志肆意妄为的,最终会作错事的;等等。当然还可以从其他角度谈,学生讨论的很兴奋很热烈,我安排课后作业是从其他的角度再认识,如环境变化等。这样不光课堂是活跃的,学生自主发现的欲望也是最强的。对课文的深入发掘以思维创新变成了可能。
我们在平时的课堂教研活动中,也会遇到“启而不发”的现象。原因出在教师自身,启发式教学的关键是“启”,只有教师“启”得及时,“启”得好,学生才能“发”得深,“发”得远。有所发现,有所创新。这也训练了学生的思维。教学是一门艺术,教师只有掌握了方法,才能驾轻就熟,在教海中自由地航行。

参考文献:
1:何克抗 《孔子教育思想与教育的四大支柱》北京师范大学现代教育技术研究所
2:《语文课程标准》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3:陈景磐《孔子的教育思想》。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