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正在浏览:首页 > 职教文章 > 职教论文 > 不锈钢粗轧工艺模型优化与完善

不锈钢粗轧工艺模型优化与完善

日期: 2010/6/5 浏览: 96 来源: 学海网收集整理 作者: 佚名

《7台金自动4c}2007年增刊(s1)

不锈钢粗轧工艺模型优化与完善

马文博

(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不锈钢分公司热轧厂,上海200442)

[摘要】不锈钢1 780 lyre热轧机组设备性能非常适合生产热轧不锈带钢。但本轧线只有1台粗轧机,粗轧区域

极易成为本轧线的瓶颈区域。根据不锈钢300及400系列的不同变形特点,对粗轧设定模型进行深人研究,从

减少粗轧道次、缩短粗SLSL制时间及提高不锈钢精轧开轧温度等方面人手,对原有不锈钢粗轧工艺模型进行优

化与完善,通过模型的优化进一步提高不锈钢的产能及产品质量。

[关键词]不锈钢;粗轧生产工艺;数学模型

0引言

不锈钢1780热轧生产线于2003年12月正式

投入生产。本生产线是从日本三菱引进的1条工

艺设备居世界领先水平及自动化控制程度非常高

的现代化生产线,应用了三菱先进的3级计算机

自动控制系统。其设备性能非常适合生产热轧不

锈带钢,同时也为优化生产过程提供了可能。

粗轧区域主要由粗轧除鳞系统、大立辊、四辊

可逆粗轧机以及热卷箱等设备组成。其中粗轧机

的最大轧制压力为4 200t,功率为7 500 kW x 2。

粗轧区域平面布置及与加热炉和精轧区域的关系

如图1所示。

图l热轧线平面布置图FCE!一FcE3一加热炉;Hs卜高压水除鳞箱;vE_大立辊;RM一四辊粗轧机;Ruw一粗轧出口宽度仪;(:嗍卷箱;争飞翦

FlE_精轧小立辊;F1,卜精轧机;FDw一精轧出口宽度仪;DCI,卜地下卷取机

粗轧区域工艺主要是对加热后的连铸板坯进

行表面除鳞(清除一次氧化铁皮)、轧制成满足精

轧要求的厚度和宽度(包括RAWC)的中间板坯。

其压下规程有水平压下和垂直压下2种规程。因

为2种规程是相互影响的,在确定总的压下规程

时,2种压下规程都应反复计算检验,即在确定每

1道次的压下规程时要满足设定的功率分配比。

此外,还要预测水平压下的宽展量,计算每个粗轧

出口道次宽度,使得实际宽度达到目标宽度。

对不锈钢轧制来说,由于不锈钢热变形的最

佳温度范围小,超出最佳加工温度范围带钢容易

产生缺陷,因此粗轧区域同时具有抢温快轧和对

中间坯进行保温的功能。在不锈钢生产过程中,

要保证中问坯的表面不能产生损伤,否则,将影响

带钢的表面质量。而且由于轧制条件与温度和成

分密切相关,不同的不锈钢钢种对应各自的加工

工艺,因此在不锈钢热轧带钢生产中,需根据各类

钢种的不同变形特点进行轧制。

1现状

自投产至今,生产不锈钢品种有:SUS301、

SUS304、SUS316L、SUH409L、SUS410S(L)、SUS420J1、

SUS430等。由于本轧线只有1台粗轧机,往往需

要经过5—7道次的往返轧制才能轧出满足要求

的中间坯。在最初的生产过程中,由于有大压下,

为了生产的稳定性,因此没有将速度放的过快。

但随着生产规模的扩大,生产中加热炉会同时3

[收稿R期]2【x)6们.10

[作者简介】马文博(1976-).女.山东淄博人,助理工程师,硕士,主要从事数学模型方面工作。

·316·

《冶金自动化》2007年增刊(s1)

炉生产,同时对于精轧7机架连轧来说,只要不是

特别薄规格均可以用较快的速度进行轧制,此时

粗轧的瓶颈现象就显得尤为突出。为了充分发挥

设备水平,进一步提高热连轧机组的产能,必须尽

量减少粗轧道次,缩短粗轧轧制时I刈,提高精轧开

轧温度。本着充分发挥设备水平,稳定生产高质

量产品,使工艺和设备特点紧密结合的原则,我们

对粗轧的工艺模型进行了优化,通过模型的优化

进一步提高1 780 him热连轧机的产能以及不锈钢

的产品质量。基于本线的实际生产状况,本文就

以SUS304和SUS4-30这两种典型钢种为例来介绍

粗轧工艺模型的优化与完善。

2粗轧工艺模型优化与完善

2.1粗轧压下设定及调整

原始水平压下设定是由原始厚度分配率及道

次数决定的,并通过收敛计算进行调整以满足功

率分配率,然后对轧制力及轧制功率是否满足各

自的允许值进行检查,如果有些值超过了允许值,

那么将通过调整功率分配比进行重新计算;如果

重新计算后仍然超出允许值,那么只有通过增加

道次数对压下设定进行重新计算。

垂直压下设定则根据侧压分配比及水平压下

后产生的宽展束确定垂直压下设定以满足目标粗

轧出口宽度的要求。如果不能满足目标宽度值,

则通过增加道次数对侧压分配进行重新计算。并

对这种设定时轧制力及轧制功率是否满足各自的

允许值进行检查,如果有些值超过了允许值,那么

侧压设定将通过涮整功率分配比进行重新计算。

(1)当轧制力超限时,对超限道次的功率分配

调整:

毗=‰‘甏

式中,PWc“为电机功率设定值(kW);Jp彤出为电机

功率调整值(kW);矶j。。为轧制力极限值(kN);

耽_为轧制力没定值(kN);i(上标)为超出极限道

次数。

其它道次功率调整:嘁=‰+盖(吼。警).

P既∞一P既I

∑(P啊“。一plPcal)

』一i

(2)

式中,PⅣⅢ。为电机功率极限值(kW);k,m(上标)

为超出极限道次数;j(上标)为没有超出极限道次

数;n为总道次数。

枷岛:#粤 (3)

∑P吮l ’

式中,APwc曲功率分配率调整值。

(2)当功率超限时,对超限道次的功率分配调

整:

P彤&=P矸气IniI (4)

其它道次功率蒯整:

PⅡ‰:PⅡ‰l+.∑(PI眭d—P吮“。)·—里业盟 (5)

∑(P耽“。一尸睨。1)

桃。蔬 ㈤

在模型计算中,在线系统采用的是压下分配

模式,而在离线系统采用功率分配模式对压下分

配比进行调整。一旦轧制新钢种或对现有轧制参

数进行调整时,均需在离线系统下进行模拟调整,

调整成功后再拷贝到在线系统中,经在线模拟轧

钢确认完毕后才能进行正式轧制。其调整流程图

如图2所示。

开始

由在线系统向离线系统进行层

别、常数厦学习数据的拷贝

I确认轧制状态l 离

曩瀚萎髅繁券虢l 整—————t———一 调

———1—一 线

向在线系统拷贝凋整好的压下分配比

确认轧制状态

图2压下分配调整流程图

为使离线调整更接近实际轧制状况,当数据

由在线拷贝到离线系统时,必须将需调整那一层

轧制最后一卷的轧制力学习系数及轧制功率学习

系数拷贝到离线系统中,如果这个层以前从未轧

过,则寻找这个钢种轧过最后一卷的轧制力及轧

·317·



《冶金自动化》200r7年增刊(S1)

制功率学习系数进行拷贝。

用功率分配方式进行离线调整时,首先需将

分配模式由压下分配方式改为功率分配模式,然

后将各道次轧制功率分配比均调整为1。经过离

线模拟后,对那些压下量过大或已经超过最大压

下量(根据最大咬入角及最小轧辊半径决定)道次

的功率分配比进行调整,通过反复调整将其调整

为随道次增加压下量逐渐减少趋势;然后再进行

模拟,检查各道次轧制力及功率是否过大,并对相

应道次的功率分配比进行微调直至符合要求为

止。在调整过程中还需充分考虑以下因素:道次

数、轧制速度、侧压分配是否合理、PDI数据是否匹

配等。如果均符合要求,可将调整参数投入在线

使用。

2.2 SUS304粗轧工艺优化与完善

SUS304是最早在1 780 toni热连轧机生产的不

锈钢钢种。SUS304属奥氏体不锈钢,是18%/8%

铬镍比例不锈钢的代表钢种。温度下降对SUS304

钢变形抗力影响大,即温度越低,变形抗力增加就

越快,因此应在尽可能高的温度下完成轧制变形.

减少轧机的负荷,提高控制精度。

为提高SUS304产品质量及产量,对SUS304粗

轧工艺做了如下修改:①为减少氧化铁皮现象,增

加了粗轧除鳞道次数,由最初的1道次除鳞增加

为3道次除鳞;②提高粗轧的轧制速度,尤其是增

加后几道次速度,因为随着道次增加,其中间坯长

度也在增加,因此增加后几道次的速度对提高整

个轧线节奏的影响更明显,同时也可保证不锈钢

的高温轧制;③对1二中问坯厚度,原则上只要精轧

机组有足够的能力,中间坯厚度应取大一些,因此

在这里将某一层的中问坯厚度由25 nun增加到30

mill,同时也有利于减少轧制过程中的温降现象。

以上工艺参数确定之后,采用上述粗轧压下

设定及调整方法来调整压下分配,增加第1道次

的压下量,增加后几道次的速度调整余量。图3

为对这些参数修改前后速度、轧制力及功率对比

图。通过图3可以看出,对SUS304相关参数进行

优化之后,粗轧设备的利用更趋于合理,其轧制力

及轧制功率并没有增长,有些道次甚至有下降趋

势。单块板在粗轧区域停留时间可减少10 s左

右,机时产量可提高8%左右,同等条件下粗轧出

口温度提高30℃左右,对后工序的生产提供了有

利条件,同时也避免了其它质量缺陷的发生,产生

·318·

的经济效益是显而易见的。

道次数

备道次谴度分布图

+修改前;。修改后

道次数

轧制力分布图

+修改前;*修改后

道次数

轧制功率分布罔

+修改前;*修改后

图3 s【脚04参数修改前后速度、轧制力厦功率对比图

2.3 SUS430粗轧工艺优化与完善

SUS430属铁素体不锈钢,其铬含量通常为

13%~18%,相对于马氏体钢来说,铁素体不锈钢

碳含量较低;晶格为体心立方,有磁性,热传导率

比碳钢低,意味着单位板坯厚度的加热时间长。

在高温状态下,铁素体不锈钢的晶粒容易长大,晶

粒问抗拉强度小,受拉应力影响易产生断裂。铁

素体不锈钢相对于奥氏体不锈钢来说变形抗力

低,轧制压力小,而且由于材质较软的特性,带钢

表面极易受到损伤。因此SUS430在最初的7道次

轧制时,每道次的轧制负荷较小,粗轧区域的轧制

节奏太慢,严重限制了轧机产能的发挥,粗轧的瓶

颈问题尤为突出。同时,由于粗轧区域轧件停留

时问较长,轧件温降增加,既增加了加热炉的能耗

又增加了精轧机组的轧制负荷。

通过对以往SUS430轧制数据的系统分析,特

别是对轧制过程中的轧件压下率和轧机负荷分配

的统计分析后,认为对200一厚度SUS430板坯生

产,粗轧道次采用从7道次优化为5道次是切实

《冶金自动化)2007年增刊(S1)

可行的。同时对其它相关参数也进行了优化:提

高轧制速度、增加除鳞道次数、增加中问坯厚度

道次数

(a)各道次速度分布图

+修改前;_一修改后

道次数

(b)轧制力分布图

+修改前;一牛修改后

等。通过对以上参数的调整后,最初于2005年2

月23日进行试验性轧制,随后又进行了一系列优

化,最终形成并稳定了SUS430粗轧生产工艺,图4

为对这些参数修改前后速度、轧制力及功率对比

图。

SUS430部分规格由7道次改为5道次生产

后,不但能满足粗轧机组的工艺要求,而且单块板

在粗轧区域停留时间可减少25—30 s,机时产量可

提高20%以上,同等条件下粗轧出口温度提高

30℃以上。以上数据说明,SUS430粗轧采用5道

次轧制工艺相比7道次轧制工艺,可创造更大的

经济效益。

3结束语

(1)在不锈钢带钢生产过程中,能较好地发挥

1 780 nlnl热连轧机的设备能力,同时充分考虑了

不同不锈钢的变形特点,制定了不同的粗轧轧制

工艺制度。

(2)缩短了粗轧区域的轧制时间,缓解了粗轧

区域的瓶颈现象,为大规模生产奠定了良好的基

础。

(3)在充分发挥轧机产能的同时,保证了不锈

钢的高温轧制,提高了不锈钢产品质量。

【参考文献]

道次数

(。)轧制功率分布图 [1]孙一康.带钢热连轧的模型与控制[M].北京:冶金工业

+修改前;'修改后 出版社,2002.

[2]陆世英.不锈俐[M】.北京:原于能出版社,1995.

图4 sus4揶参数修改前后速度、轧制力及功率对比图 [编辑:徐慰珠】

-319·


不锈钢粗轧工艺模型优化与完善.pdf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