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正在浏览:首页 > 职教文章 > 职教论文 > 信息技术教育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

信息技术教育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

日期: 2006-7-13 14:05:14 浏览: 129 来源: 学海网收集整理 作者: 王义波

中文摘要:信息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趋势。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对世界政治、经济、文化生活将产生更加深刻的影响。我们应深刻认识信息技术的伟大力量,加快普及信息技术教育的步伐。面对21世纪,我们的教育实际上是为未来的世纪培养人才,因此必须树立现代的教育理念。坚持以人为本,专注孩子的个性发展。
中文关键字:信息技术;信息技术教育;教学观念
引言:
信息技术课程由计算机课程发展而来,但发生了质的飞跃,已经由单纯的技能训练上升为全面的信息素养的培养。因此,对信息技术的全方位的理解成了信息技术教师的首要任务。在这里,我从三个方面阐述了在实际工作中,信息技术教育应该注意的一些问题,希望能对大家有一定的帮助。
正文:
以计算机技术、微电子技术和网络技术为主要标志的信息技术,作为现代科技革命的基础,己渗透到社会的各个角落,对当代社会产生重大影响,将大大改变我们的生活方式、学习方式、工作方式乃至思维方式。在信息时代到来的今天,人们不仅需要掌握多种知识,更需要掌握探究知识的技能。未来的人才除了具备基本素质外,还要具备与信息时代相适应的支配资源的能力、使用信息的能力、掌握新技术的能力、应用信息进行创新的能力和与人合作的能力,这正是对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的呼唤。
2000年10月25日召开的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工作会议,是信息技术教育发展中的又一个里程碑。我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自2000年起,迈入了一个快速发展的崭新阶段。信息技术课程、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网络学习等领域都发生了变革。在这么多年后,信息技术课程在我国已初具规模,积累了大量的实践经验。但其中也有不少问题出现,在这里我提出几个方面的内容与大家一起探讨。
一、 概念方面
首先,我们要搞清楚的概念是:什么是信息技术? 信息技术是研究信息的获取、传输和处理的技术,由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微电子技术结合而成,有时也叫做“现代信息技术”。也就是说,信息技术是利用计算机进行信息处理,利用现代电子通信技术从事信息采集、存储、加工、利用以及相关产品制造、技术开发、信息服务的新学科。
再次,我们要把计算机教育与信息技术教育正确的理解和区别。虽然计算机技术是信息技术的核心,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更是其发展的热点。计算机教育是目前信息技术教育的重要内容。然而,我们在信息技术教育中,绝不能因此就将单纯的计算机教育与信息技术教育等同起来,以前者来替代后者。
回顾我国中小学计算机教育发展的历程,我们可以看出,我国在早期受国际上通行的“工具论”的影响,计算机基础和程序设计一度成为计算机教育的主要内容。由于这种以计算机为主要内容的教育结构单一,不能符合时代的发展。我国于2000年起,课程的名称正式由“计算机课”改成定位更加准确、内涵更为宽广的“信息技术课程”;确定了其含有信息素养的目标要求。
由这些我们可以看出,计算机教育虽然是目前信息技术教育的核心,但不是全部。我们在理解信息技术教育时应当赋予以广泛的内涵和外延。在信息教育中,不仅要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越和意识,掌握其基础知识和技能,了解其发展及应用对人类日常生活和科学技术的深刻影响,更应注重通过信息技术教育使学生提高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的能力,教育他们正确认识和理解与信息技术相关的文化、伦理和社会等问题,负责任地运用信息技术,并将信息技术作为支持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手段,为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
二、 教学方面
为了适应科学技术高速发展及经济全球化的挑战,发达国家已经开始把注意力放在培养学生一系列创新的能力上,特别要求学生具备迅速地筛选和获取信息、准确地鉴别信息的真伪、创造性地加工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并把学生掌握和运用信息技术的能力作为与读、写、算一样重要的新的终生有用的基础能力。在知识经济时代,信息素养已成为科学素养的重要基础。正如江{学}泽{海}民同志指出的:“一个国家的科技文化水平,不仅要看其在世界先进水平上的成就,而且要看其全社会的科技文化水平。全社会科技文化水平不断得到提高,就可以为经济和科技事业的发展提供强大的后劲,这是辩证统一的。”
信息技术极大地拓展了教育的时空界限,空前地提高了人们学习的兴趣、效率和能动性。先进的信息技术使学习选择的自由度大大提高,因需学习、因材施教真正成为可能;现代教育科学、心理科学和信息科学技术的综合和相互渗透,已成为教育发展和改革的强大动力;传统的教和学的模式正在酝酿重大的突破,教育面临着有史以来最为深刻的变革。这场教育的大变革不仅仅是教育形式和学习方式的重大变化,更重要的是将对教育的思想、观念、模式、内容和方法产生深刻影响。面对急剧变化的世界信息技术教育发展环境,为了争取在新世纪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占据主动地位,我们必须加快普及信息技术教育,努力实现教育信息化。为了迎接世界信息技术迅猛发展的挑战,世界各国都把发展信息技术作为新世纪社会和经济发展的一项重大战略目标,加快发展本国的信息技术产业,争抢经济发展的制高点,力图使本国在世界经济竞争中保持领先地位。在这样的形势下,我国必须果断地进行经济结构的调整,加快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发展,否则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就会处于劣势。
从未来的社会发展和人才走向上看素质教育。对我们启发很大。“看起来‘死读书’,‘读死书’是不行了,要适应未来的考试改革人才需求模式,必须让孩子们具有广博、灵活的知识和实践能力,就要从小抓起┅┅”。使学生对学习产生兴趣,而兴趣作为一种非智力的心理因素对人的智力活动和其他实践活动有着积极的功能,在教学中兴趣能促进学生去思考、去探索、去创新,它是发展思维、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催化剂,是调动学生学习自觉性的一种内在动力。兴趣是学习的先导,求知的动力,成功的关键。素质教育需要教育者注重受教育者的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其途径、方法是无穷无尽,而其中的信息技术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一个很好的载体。
在授课过程中,要有意识的锻炼学生的独立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把新的知识通过已学过的知识引入课堂,这样既能使学生对新知识感兴趣,不觉得学习很难,同时又有效的复习、巩固了已学过的知识,最重要的是培养学生自主、自力能力,开拓进取的创新能力。
三、 实施方面
纵观世界各国的信息技术教育进程,呈现两个明显的阶段:一是教育信息基础设施建设阶段,重点工作是建设畅通的信息渠道和丰富信息资源,大规模地培训师资,开设信息技术教育课程等;二是整合阶段,把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有机结合起来,从根本上改变传统教和学的观念。在这里,我们姑且不谈第一个阶段的问题。对于整合阶段,我们应该注意的问题有两方面:
1、改变传统教学观念
教师教育观念的转变中,教师应该认识到,教育不应该仅仅是训练和灌输的工具,它应该是发展认知的手段。素质教育的实施,教师和学生的积极性都应得到了极大的尊重,由于学生积极参与,由于每个学生的创造性都受到重视,教师的权威将不再建立在学生的被动接受的基础上,而是建立在教师借助学生积极参与以促进充分发展的能力之上。一个有创造性的教师不单是上好一节课,而是怎样充分应用启发式、讨论式、参与式的教学方法把比知识更重要的东西即获得知识的方法交给学生,发展学生的聪明才智,开拓学生思维来获得新的知识。
新课程下信息技术教学已经不再是过去那种单纯软件使用的教学或程序设计语言教学,在课程设计理念上,以学生发展为本,注重“知识技术、过程方法和态度情感价值观”等三维目标,有了很大的进步。作为信息技术教师,要坚定改革的信息,进一步理会新课标精神,努力探索新的教学方法。改变以往的教学观念。
2、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作用,实现与各学科的有机结合
当前,世界各国都在加紧研究如何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益,加强现代信息技术的运用,已成为各国教学改革的重要方向。
基于这样的背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明确指出,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运用,并对这种运用的立足点做了明确阐述,“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这就要求我们教育工作者,要认识到现代信息技术的巨大作用,又要看到它工具的本质。同时,当令时代是一个信息时代。信息的收集,处理和传播是一个常见的,大量的,繁重的工作,人们为了更快,更准,更自如地处理和利用信息,很自然地利用计算机,它可以帮助我们对繁杂的数据科学运算。大量的信息处理,辅助各种设计,辅助教育教学,进行自动化控制和人工智能摸拟。对于其强大的功能,我们从事信息技术教学的教师,要让学生了解计算机在信息社会的重要作用,从而使学生更加自觉的学习。同时,还要重视在开设信息课程的同时,因地制宜,多模式地加强信息技术教育与其他课程的整合,在其它学科的教学中发挥其优势作用,提高教学质量。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服务。进一步探索信息技术教育与其他课程的整合,要从传统的课件制作,转移到在各个学科的学习中应用信息技术和学习信息技术;积极探索应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方法和途径。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发挥信息技术对教育的变革性的推动作用。
总之,新课程下信息技术科教学已经不再是过去那种单纯软件使用的教学或程序设计语言教学,在课程设计理念上,以学生发展为本,注重“知识技术、过程方法和态度情感价值观”等三维目标,有了很大的进步。作为信息技术教师,要坚定改革的信息,进一步理会新课标精神,努力探索新的教学方法。为现实新课程目标而努力奋斗。
参考文献:
[1]吴文虎 冯秀琪等编 《小学信息技术教学研究》 河北大学出版社 2001年版
[2]周成,走出“信息技术教学就是软件教学”的误区,福建师大附中
[3]唐翠芳,《中学信息技术教材教法》讲义,贵州师大数计学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