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正在浏览:首页 > 职教文章 > 职教论文 > 从“以人为本”到“天人合一”

从“以人为本”到“天人合一”

日期: 2009-8-2 5:11:18 浏览: 5 来源: 学海网收集整理 作者: 佚名

摘要:创造美好环境,营造幸福生活,设计要以人为本,意境要天人合一,以实现幸福对艺术的承诺,以实现诗意地栖居。
   关键词:环境审美;艺术;以人为本;天人合一
   司汤达曾说过,艺术是幸福的承诺;海德格尔也认为,人类真正的幸福就是诗意地栖居。由此看来,要营造幸福的生活,就必须建造一个能满足人的物质审美和精神审美需要的环境。那么,以环境艺术设计为基本平台,寻求一种“由物质能量转向精神能量”消费模式和生存方式已经是一种势在必行又切实可行的选择。也就是说,为了“诗意地栖居”,进行环境设计的理念可确定:设计,以人为本;境界,天人合一。
   一、环境艺术
   环境艺术,除了包括为美化环境而设计的“艺术品”外,还包括“偶发艺术”、“地景艺术”以及建筑界所称的“景观艺术”等.人们所耳闻目睹的一切事物都是环境构成的要素。如:自然界的山、水、草、木,人工创造的建筑、市政设施、招贴广告,甚至人们自身的日常行为,如服饰、购物、休闲、运动等都是环境中的景致。著名的环境艺术理论家多伯(Richard P•Dober)解释道:环境设计“作为一种艺术,它比建筑更巨大,比规划更广泛,比工程更富有感情。这是一种爱管闲事的艺术,无所不包的艺术。环境艺术的实践与影响环境的能力,赋予环境视觉上秩序的能力,以及提高、装饰人存在领域的能力是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
   造型、光色、尺度、比例、体重、质地等形式美,是环境艺术的基本语汇。功能、交通、空气、声音、温度、气味等因素,是进行环境设计时必须的综合考虑。因而所谓“环境艺术”既有视觉的,也有听觉的和嗅觉的,既是静态的,也是动态的,它是一项非合作不可的综合创造。环境艺术鉴于人类对居住和生存环境的审美需求,它展露的是人类自身内部最细微也最柔韧的意绪和情感,是心灵深层的涟漪和悸动。环境作为审美精神的存在,也是为人类提供的最高的艺术审美价值—诗意地栖居。
   二、人与环境
   从理论上来讲,环境可以区分为自然环境和人建环境。而城市环境是最终要、最复杂的人建环境,它最能体现人的意志,是由人类主体设计、处于人类控制之下的环境。从环境艺术设计的角度来讲,“诗意地栖居”的环境指的是能提供人在其中进行艺术审美体验的环境。“审美”是视觉愉悦的东西。“审美体验”就是人作为整个环境复合体的一部份,审美地参与到环境中发挥人的感官内在体验和直接意义。人对环境的体验包括诸多因素,诸如空间、质量、体积、时间、运动、色彩、光线、气味、声音、触感、肌肉运动知觉、模式、秩序和意义,等等。这些体验包括了所有感官的积极参与,共同感知。它可以帮助人们形成正确的环境审美观。
   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对人与自然的辩证统一关系作了全面阐述,提出了自然主义和人本主义互相结合的重要思想。这是对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哲学观、生态观、美学观的深刻揭示。人与环境的和谐统一,既是环境美学形成的前提和基础,也是对人居环境进行审美评价的最基本标准。
   “人是自然之子”这句话,揭示了人与自然须臾不可分离的关系。一切建筑又都是以使人与自然相对分离和隔绝来保护人,避免人“风餐露宿”、“星月披肩”的。但凡人造环境,都意味着对自然环境的改造和破坏。环境艺术正是要在这种改善与破坏中,重构人与环境的和谐关系,要求“以人为主、境以人用”。
   三、以人为本
   所谓以人为本,是一种对人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主体作用与地位的肯定,强调人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主体作用与目的地位;它是一种价值取向,强调尊重人、解放人、依靠人和为了人;它是一种思维方式,就是在分析和解决一切问题时,既要坚持历史的尺度,也要坚持人的尺度。环境艺术设计的“以人为本”,就是要求一切环境都要以“人”为中心,为人所用,体现人的意志。
   设计以人为本,分析人的动机、研究人的生活习俗、习惯、爱好与情感等。在环境设计与创造中,设计师们总会不失时机地输入情感,体现人情味,把造境上升至造意境,追求环境中的情调,烘托民族的风格,抑或也体现使用者的个性,把“人”提到了“人本位”的设计重心上。
   设计以人为本,这并不意味着墨守人类中心主义,而是实事求是地揭示并承认人在环境中确实难以避免自己的本位立场。但设计如过于执谜“人本位”,一切以人为本,那么设计出来的环境并非为人所用,而是毁灭人类自己。海德格尔说:“地球变成一颗‘迷失的星球’,人则被‘从大地上连根拔起’”,这也是我们最不原意看到的环境危机。“愚公移山”和“人定胜天”本是人类通过辛勤劳作和科学技术征服自然的颂歌,但是,在当下的经济发展下,城市化进程日益激烈,为了实现某些私欲而疯狂地对大地进行毁灭性的掠夺,在那些所谓人类智慧建造的“创业园”、“工业园”、“科技园”、“时尚生活区”、“CBD中心”等的吆喝下,原本诗意栖居的环境已变得苍白无力,乃至千疮百孔和居无定所。
   鲁枢元先生在《精神守望》的序中这样写到,“科学越来越发达,而人却越来越无力;技术越来越先进,空间越来越狭窄;商品越来越丰富,生活却越来越单调;世界越来越喧闹,心灵却越来越孤寂……”事实上随着经济的发展,人类的“空虚”感越来越重,精神生态的良好无疑可以疗治我们内心的空虚。
   马克思 :“所谓彻底,就是抓住事物的根本,但人的根本就是人自身”。追求“诗意地栖居”到“居无定所”的人们其最大恶疾的弊端就是私欲与贪欲的日益膨胀,乃至过度干预环境生存的极限。用人类智慧去挑战环境的极限不如挑战人类自身,也就是人类环境美学意识,加强环境美学意识。只有环境美学意识在人心中得到牢固确立,人类对地球的掠夺性开发才有可能得到有效的控制,人类面临的环境问题才有可能取得实质性的缓解,才有可能真正处理好人与环境的关系,处理好个人的“自身”与“自心”的关系。
   四、天人合一
   正如上面所说,城市进程的激烈上演的同时,人们一方面努力避免对环境过度的伤害,一方面积极寻求“由物质能量”向“精神能量”的转化,提高环境的审美层次,是人们追求审美环境而展开了环境艺术设计的诗篇。由室内设计到室外设计;从城市规划到景观设计,无不饱含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与向往的精神,同时也蕴藏着中华民族深厚的文化。儒家、佛家等的思想在中国的环境设计中深有影响。选址布局、建筑营造、植物配置、筑山理水、光效音响等无不重视养生、乐生的作用。用一个时尚却有不失古味的话来说就是:“天人合一”。也就是说:天知人意,按照人的意愿创造符合人需要的环境。对环境审美满意程度用一个词来说,就是“宛如天成”。季羡林先生曾提出的:“‘天’就是大自然,‘人’就是我们人类。天人关系是人与自然的关系”。“天人合一”的境界就是人们对环境要求的理想的境界。然而,人们对生活环境美好的追求我们可以理解,但是,追根溯源,古文“天人合一”的原意就是我们所希望的那样吗?
   溯其源,“天人合一”充其量也只能是一个宗教命题罢了。其演变和表现形式经历了:天命崇拜、天德崇拜、天威崇拜三个阶段。 “天”并非是自然之天,而是神性之天,泛指玉皇大帝统治的天国。“天上之人”是指神仙,拟人化的神灵。《褐冠子•度万》.曰:“天者,神也。”《说文》释“神”,为“天神,引出万物者也”。这个“天”即被视为万物与万民的创造者,也被看作社会正义与道德的立法者与监护者。《书•泰誓上》曰:“惟天万物父母,惟人万物之灵”。《书•皋陶谟》宣称“天命有德”、“天讨有罪”、“天理难容”、“天网恢恢”等,可见“天”是有意志的,其意志便是“命”。董子称“天令为之命、天意难为”。由于天是至高无上的权威,故圣王也称“敬天”、“明德”才能“以德配天”。
   在古人的天命崇拜中,有特异功能的圣人其身份犹如宗教先知,虔诚传达上天旨意,是人合天之间的中价,又是天人合一的体现者。《易•系辞下》所谓“天垂象,见吉凶,圣人象之;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而“天德”是“天人合一”的目标。乃出自《论语•宪问》“下学而上达”(即是指下学人道以上达天道)。汉儒董仲舒首次提出:“事各顺于名,名各顺于天,天人之际,合而为一。”因为“名则圣人所发天意”,所以当名号发自天意,人事顺于名号时,天人合一就在圣人的作用下实现天人感应。它是一种神学政治手段,而非人与环境的生态哲学关系。
   发展过程中的“天人合一”的思想在中国古典园林养生文化中得到广泛的应用。传统的养生学特别强调环境对于养生的重要性,遵从天人相应、形神合一、顺应自然的原理。有这么一个养生气功,在练功时心里面往往都在默念:“我在气中,气在我中,气为我用,天人合一”。这个“气”是指“气场”,是相对于“天”而言的小环境。换句话而言就是:我在环境中,环境在我心中,环境为我用,我和环境合而为一。人和环境的和谐和人对环境的审美追求在这里就显而易见。
   五、结论
   霍克海默也认为,真正的艺术是人类未来幸福中的合法利益的表现。由此看来,环境艺术设计的“以人为本”和“天人合一”等的所有设计活动的最终点无非是为了让人们能诗意地栖居于地球上。魅力环境的创造和体现,就要通过穿越时空实现情感的沟通,能最大限度地实现精神意义的共生和创生,达成“人”、“神”心灵的共鸣。
   参考文献:
   1、王四达﹒“天人合一”的误读与中国生态危机的出路[J]﹒学术研究﹒2009(5):15~19
   2、程相占,[美]阿诺德﹒伯林特﹒从环境美学到城市美学﹒学术研究﹒2009(5):138~144
   3、许慧,彭重华﹒养生文化在中国古典园林中的应用[J]﹒广东园林,2009(1):28~31
   作者简介:
   1、陈苏,男,1965,10,广西桂平市,任教于桂林电子科技大学设计系,硕士、讲师,研究方向:国画与设计基础教育。541004
   2、王军,男,1970,10,河南郑州市,任教于广西师范大学美术学院,讲师,研究方向:版画。541001
   3、张馨月,女,1972,01,广西桂平市,任教于桂林电子科技大学信息科技学院设计系,硕士、讲师,研究方向:环境艺术设计。541004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