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正在浏览:首页 > 职教文章 > 职教论文 > 让学生的手动起来 让学生的脑活起来——“教学做合一”在职业教学中的应用

让学生的手动起来 让学生的脑活起来——“教学做合一”在职业教学中的应用

日期: 2006-5-9 22:58:44 浏览: 150 来源: 学海网收集整理 作者: 江苏省锡山电子职业高级中学 石建梅

摘要: 做是基础,同时又是问题关键之所在,在教学中,我们要想方设法,不吝将学生解放出来,让他们在动手实践中进一步让脑活起来,用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理论指导我们的教育教学工作,真正做到“教学做合一”。
关键词: “教学做合一” “手脑联盟” “即知即传”

《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的决定》指出:职业技术教育的规模和水平影响着产品质量、经济效益和发展速度。发展职业技术教育,不仅是提高劳动者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一项具有战略意义的基础建设,而且对于进一步巩固以工人阶级为领导的工农联盟为基础的社会主义制度具有特殊的重要意义。因此,必须坚定不移地把教育事业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必须高度重视和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
职业技术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培养社会主义建设所需要的素质优良、纪律严明、技术精湛的劳动者,有较强工艺技术能力的初、中级技工。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教导我们:从学习的原则看起来,事怎样做,就须怎样学。譬如游泳要在水里游,学游泳,就须在水里学。若不下水,只管在岸上读游泳的书籍,做游泳的动作,纵然学了一世,到了下水的时候,还是要沉下去的。(《陶行知文集》第19页)怎样教?教的法子要根据学的法子;学的法子要根据做的法子。教法,学法,做法是应当合一的。(《陶行知文集》第135页)做是基础,同时又是问题关键之所在,在教学中,我们要想方设法,不吝将学生解放出来,让他们在动手实践中进一步让脑活起来,用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理论指导我们的教育教学工作,真正做到“教学做合一”。
下面我就机电一体化专业的教学工作谈谈自己的体会。

一、“教学做合一”
“教学做合一”是生活教育的方法论,它既是生活现象的说明,又是教学的总要求`,也是教学中最基本、最一般的方法。陶行知对“教学做合一”是这样科学地表述:“做的法子要根据学的法子,学的法子要根据做的法子。事怎样做便怎样学;怎样学便怎样做。”
陶行知先生在《陶行知文集》中写到:教学做合一有两种涵义:一是方法;二是生活的说明。
在方法方面,它主张教的法子根据学的法子;学的法子根据做的法子。不然,便要学非所用,用非所学了。
在又一方面,它是生活的说明,在做上教的是先生;在做上学的是学生。从先生对学生的关系说,做便是教;从学生对先生的关系说,做便是学。先生拿做来教,乃是真教;学生拿做来学,乃是实学。不在做上用工夫,教不成教;学也不成学。一个活动对事说是做,对己则是学,对人说是教。
“教学做合一”是生活法亦即教育法。为要避去瞎做、瞎学、瞎教所以提出在“劳力上劳心”以期理论与实践之统一。 “即知即传”这一原则要把学问从私人的荷包里解放出来,实现“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的原则。(《陶行知文集》)
二、“手脑联盟”,真“做”巧“做”
从“教学做合一”所包含的内容来看,都离不开“做”。“做”是学的中心,也是教的中心;没有“做”,就没有“学”,也没有“教”。陶行知曾多次指出,“教学做合一”的实质是“手脑联盟”,最终目的是要培养“手脑联盟”的人才。 “一个人要有贡献于社会,一定要手与脑缔结大同盟,然后,可以创造,可以发明,可以建设国家。”(陶行知《手脑相长》)
《机械制图》的学习有着较多较广的用处,它特别注重于动手实践,同学们要能够看图想象其空间形状,看懂零件图加工出合格产品,同时又要能根据已有产品或样件用图样表达,以交流思想或改进产品。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我们在教学中专门安排了测绘实习。让同学们动手“做”,从而动脑想,进而再不断改进自己“做”的方法,真正达到真“做”巧“做”。
在指导测绘实习的过程中教师积极引导,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让学生主动地探索获取知识,能动地形成能力,形成良好的心理品质和行为习惯。
以单级直齿圆柱齿轮减速箱的测绘为例:
在箱盖零件的测绘过程中,碰到了空间圆弧的半径测量。由于它的两个端面都不处于最前面和最后面,将它放在平面上不能准确拓印,在“做”中发现问题,经过自己多方面着手试探过后仍然找不到解决问题的方法。这时候老师及时给以点拨,如果现在知道一段平面的圆弧,怎样求出半径呢?同学们想到初中几何里学到的圆的定义:圆弧上任意一点到一定点的距离都相等,任取圆弧上三点,两两连线,并作出它们的中垂线,交点即圆心,同时可测出半径。那下一步如何才能将一空间的圆弧转化成平面的圆弧呢?老师给以点拨引导,小时候都玩过硬币,怎样很快地把上面的图案画出来呢?同学们不由地想起拓印的方法,这样问题就迎刃而解了。可见,教师的引导应建立在了解学生现有知识的基础上,降低问题的坡度,让学生建立自信心,挖掘其潜力,让他们感受到自己解决困难后的喜悦。
又如左图,内孔径的测量,学生应用已有的测量工具:游标卡尺、内卡尺等测量工具都无法测出,感觉一筹莫展了。这时候,老师说:“直接测量无法测得,可以另辟蹊径,用间接测量的方法。”一句话提醒了学生。A尺寸可以测量的,只要能测得C尺寸,这样就可以通过公式B=A+2C计算得到。如何测量C尺寸?这样,又给学生带来了新的问题,同学们经过思考讨论,用一根针,尖端接触槽底部,用记号笔在与A轮廓的接触处作好记号,拿出后测量。(因为该处测量要求不高)
这样,学习的主动权交给了学习的主人——学生,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尊重和维护了学生自主地学习和发展。教师在教学中着力引导学生标新立异,各持已见,着重培养其思维的多向性、批判性,并促使其外化为各种创新能力。整个“教”与“学”的过程都始终围绕着“做”而展开的。
通过不断的训练引导,鼓励学生勇于动手实践,动脑创新。同学们创新意识上有较快的进步。如在对齿轮参数进行测量时,需首先数出齿轮的齿数,按通常惯例,都是在起始的一个齿上除了颜料作记号,然后来数。可有一位同学,他想出了一种办法,在其中一个齿上涂上蓝色颜料,在其它齿上涂上红色,放在白纸上滚了一周,这样可以根据在纸上留下的轨迹顺利地数出齿数,测出齿距P,然后利用公式m=p/π,计算出模数,然后与标准模数进行比较,取一个近似值。这样一种测绘齿轮的方法,打破了课本上测绘齿轮的方法,在自主创新上有了较大的发展。
从实践中我们发现,只有“手脑联盟”,才是使理论与实践结合,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相结合,使“教学做合一”得到实行的正确途径。

三、即知即传,众力合一
陶行知先生“即知即传”包含着两层深刻的意思:其一,教育为公。要真正做到“教学做合一”,实现“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的原则,必须“要把学问从私人的荷包里解放出来”(《陶行知全集》)使一切有知识的人,乐于毫无保留地贡献给集体,育人传人。其二,社会的全体成员,国家的每一公民,都应成为生活教育的主体,不仅自己要在人生上受教育,还应自觉地帮人、育人,担负“即知即传”的任务,真正做到“人人是先生,人人是学生”。
在职业技术教育的过程中,实习这个环节是必不可少的,我们学校每学期都安排实习,钳工实习、测绘实习、电工实习等,第三年的时候安排到各厂家进行生产实习,充分利用社会这个大学堂。由于同一个专业、同一个班级的同学安排在不同的厂里,即使在同一个厂里,也可能不在同一个车间,做的不是同一个工种,我们学校根据这种特点,安排每个月一次或两次的回校日,让同学们重新聚在一起,交流这一个月里的收获。他们有的是钳工,有的是车工,有的是刨工,有的做的是磨床,还有的做上了热处理,甚至还有的做上了数控车床和数控铣床。
在目前办学经费紧张的情况下,学校不可能添置这么许多各式各样的机加工设备,通过安排生产实习,充分利用了社会资源。让学生们重新聚在一起,他们各自交流着自己的感想,在交流中不断得到深化、提高。
做钳工的同学说:“以前在学校的实习太有必要了,现在真是如鱼得水,锯功、锉功都不错。”做刨工的同学说:“以前实习做榔头的时候,老师要我们锯、锉来备料,我现在只需要在刨床上刨,多省力啊!”做磨床的同学就说了:“我以前的锉功不怎么好,光洁度不高,现在做的那叫是漂亮啊!”在一旁一直不做声的同学说话了,他是做数控机床的,他很有城府地说:“现在我明白‘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真正含义,你只需要在键盘上输入指定的命令,其他的都是通过电脑来控制机械部件的自动执行,生产产品效率高,精度高,我简直觉得我不是一个蓝领(纯粹意义上的体力劳动者)。”听到他的一番话,同学们个个都感到惊讶。这时候,老师就对他们说:“每一种工种都有自己的优势,你们相互交流吧。”因此更加激烈而又有组织的讨论开始了。
钳工大多是用手工工具并经常在台虎钳上进行手工操作的一个工种。钳工的主要任务是加工零件及装配、调试、维修机器等。在机械制造过程中,一些采用机械方法不太适宜或不能解决的工作,都要由钳工来完成。金属切削机床是加工机械零件的主要设备,它所负担的工作量,约占机器总制造工作量的40%-60%,机床的技术水平直接影响机械制造工业的产品质量和劳动生产率。20世纪80年代是数控机床、数控系统大发展的年代,机床发展到数控化阶段,不仅机床的动力无需人力,而且机床的操作也由机器完成了。人的工作只是编制加工程序和调整工具等,为机床的自动加工准备好条件,然后则有电脑控制机床自动完成加工过程。
我们不能说哪一种工种特别好,其实任何一种都是必不可少的,我们需要不断的学习、交流。他们定期回校参加交流、总结,互学互长,一年时间的生产实习,同学们得到了较快、较大的提高。
学生通过生产实习,深刻体验了生活,学习了一种或几种加工方法,通过交流总结,将大家的知识整合在一起,形成一种共同的智慧和共同的知识财富,每个人又可以从这种综合知识资源中汲取营养,使每位同学都得到较大程度的提高,真正产生“众力合一”的效果。
在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知识经济初见端倪、国际竞争日益激烈的新时代,国家的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能力越来越取决于教育发展、科学技术和知识创新的水平,越来越取决于各级各类人才和高素质劳动者的数量和质量。我国的国情和所处的历史阶段决定了不仅需要培养高层次的创新人才,同样需要培养数以亿计的、具有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的高素质劳动者。职业教育承担着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的、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的历史重任,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提高国民整体素质,提高国民整体素质不可替代的重要力量。
“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我们要深刻领会和贯彻全教会精神,充分认识职业教育的重要战略地位,狠狠抓好职业教育的改革与发展。用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理论指导我们的教育教学工作,“手脑联盟”,真“做”巧“做”,“即知即传”,众力合一,真正做到“教学做合一”。
参考文献:
[1]、《生活教育理论》 胡国枢著,浙江教育出版社,1991年8月
[2]、《陶行知教育思想读本》沈德鑫主编,甘肃文化出版社,2001年8月
[3]、《中国教育管理导论》钱斌、符字忠主编,南京出版社,1990年4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