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正在浏览:首页 > 职教文章 > 职教论文 > 怎样撰写教育案例

怎样撰写教育案例

日期: 2010-3-19 20:15:22 浏览: 105 来源: 学海网收集整理 作者: 未知

一、案例的界定与兴起
1.什么是案例
简单的说,案例是一个实际情景的描述。在这个情景中,包含有一个或多个疑难问题,同时也可能包含有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所谓的教育案例,就是以一个特定的事例,通过丰富的叙述形式,向人们展示一些包含有教师和学生的典型行为、思想、感情在内的故事。也可以通过对这个典型故事的分析,阐述一个道理或解决一个问题。教育案例是指从教育宏观上而言的,它包括教育案例(德育)、教学案例和管理案例等。
2.案例的兴起
在大约100年前,案例一词开始在国外大量文献中出现。它在商业、法律、医学领域中被广泛用来教授实践的主要观点、技能、隐含的原则,已经有几十年了,但运用到教育领域却是20世纪70年代。而在我国教育领域,案例的大范围的兴起也不过才三五年的实践。案例虽然兴起较短,但为什么引起大家的重视呢?对于教师个体或多个教师组成的共同体来说,使用案例可以快速地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在他人的经验中得以高效地学习。对于撰写自己案例的教师来说,既可以深入反思自身的教育教学实践,有效地促进自身的工作方法,同时在帮助他人的过程中共同提高。
二、案例的功能
1.记录功能:案例写作为教师提供了一个记录自己教育教学经历的机会。
案例写作实际上是对教师职业一些困惑、喜悦、问题等的记录。如果我们说一个教师展示其自身生命价值的主要所在,是在课堂、在学校、在与学生的交往中的话,那么,案例在一定程度上就是教师生命之光的记载。在案例中,有教师的情感,同时也蕴涵着无限的生命力。案例能折射出教育历史的演变,它一方面可以作为个人发展史的反映,另一方面也可以作为社会大背景下教育的变革历程。
2.导向功能:案例写作可以促使教师更为深刻地认识到自己工作的重点和难点。能够成为案例的事例,往往是教师工作中魂牵梦绕的难题,或者是刻骨铭心的事例。如果对案例写作已经成为一种自然习惯,一种工作方式,那么,随着案例材料的增多,你就会逐渐发现自身工作的难点在哪里,今后努力的方向是什么,就会有快速的进步和发展。
3.反思功能:案例写作可以促进教师对自身行为的反思,提升教育教学工作的专业水平。如果把反思当成教育教学工作的有机组成部分,而不是一时的冲动或特有的行为,就可以极大地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促进其向专业化水平迈进。
4.传播功能:案例为教师间分享经验、加强沟通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方法和途径。教师工作主要体现为一种个体化劳动过程,平时相互之间的交流相对较少。案例写作是以书面形式反映某位或某些教师的教育教学经历,它可以使其他教师有效地了解同事的思想行为,使个人的经验成为大家的财富。同时,通过个人分析、小组讨论等,认识到自己所从事工作的复杂性,以及所面临问题的多样性和歧义性。并且可以把自己原有的缄默的知识提升出来,把自己那些只可意会不可言传或不证明的知识、价值、态度等,通过讨论和批判性的分析,从感性认识提升到理性认识。
三、案例的特征
1.素材的真实性:案例应该反映的是一个真实事件,即描述的是真人、真事、真情、真知,要能激发起大家的思考。
2.选材的典型性:案例中的事例,一定是典型事例。这个事例要有一个完整的情节,并包括一些戏剧性的冲突。这些冲突主要集中在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的思维上的冲突。
3.情节的具体性:一个好的案例必须要有一个有趣的情节。案例的叙述要具体、生动,要能够把人物的思维活动生动地描述出来。例如,反映某一位教师与学生围绕一个特定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的双边活动,不应是对活动大体如何的笼统描述,也不应是对活动的总体特征所作的抽象化的、概括性的说明,而应该是对双边活动的具体情节展开叙述,做到翔实、有趣。
4.时空的广延性:案例的叙述要把事例置于一个时空框架之中。要把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任务等,按一定结构展示出来。要能反映出事例发生时的教育背景。也就是说,案例的描述要放在一个现实的生活场景之中,使人有身临其境之感。
5.主题的鲜明性:案例的主题必须鲜明。通过事例所要揭示的道理或阐述的观点要明确。有的小案例,没有进行分析,但道理或观点也要寓于故事情节之中。
四、案例的结构
有的案例只是叙述一个教育教学中的事例片断,缺少案例的基本要素,结构也很混乱。把案例当成一个故事来叙述,只注重描述故事情节、过程,而忽略了作为案例的重要组成部分的背景、主题、结果、分析等。
从文章的结构上看,案例一般包括以下几个基本要素:背景--案例发生的有关情况(时间、地点、任务、起因等);主题--案例所反映的问题的重点;细节--对教育教学事例的描述;结果--运用教育理论对案例作多角度的解读。这5个基本要素不一定面面俱到,但其中的细节和评析是缺一不可的。其它的如背景、主题、结果等内容也可以融合进细节的描述中。
案例的结构形式有多种,要根据实际需要而定。但总体上不外乎如下几种:
1.引言--问题--问题的解决--评论--思考
2.案例+分析(解读)
3.提示--案例--分析(解读)
4.片断+反思
5.背景--片断--反思
6.案例+反思(基层教师撰写的案例多以此结构形式)
五、案例的撰写
1.事例的选取
(1)典型性:事例典型,主题鲜明,含义明确。具有普遍指导意义。
(2)故事性:情节完整,故事生动,有戏剧冲突,能引人入胜。
(3)新颖性:思想新、故事新、观点新、角度新,有个性特点,有独到见解,有时代精神。
(4)客观性:叙述事物客观公正,真实可信,没有个人观点和好恶。
(5)启发性:能引起人们对某些问题的关注,并进行深入的思考。
(6)科学性:案例有深度,能反映科学规律。
2.案例分析(解读)
(1)事理结合:能针对具体案例进行分析,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观点与事例紧密结合。能依据一定的教育理论和实践总结、提升、丰富教育理论。
(2)认识深刻:能透过事例分析事物本质,揭示或阐明一定的道理。不要泛泛一般,而要有一定的深度和高度,体现教育的前瞻性。
(3)思想先进:以先进的教育理念进行分析,上升到先进的教育思想和教育方法。
(4)普遍适用:提出的措施能解决教育实践中的问题,切实可行,便于推广,具有普遍指导意义。
3.写作要求
(1)表达准确:正确无误地表达作者的意思,中心突出,观点明确,科学严谨,没有歧义。
(2)叙述简洁:文字精炼,重点突出,取舍合理,详略得当,言简意赅。
(3)文笔流畅:能正确运用语法、修辞和逻辑,语言平实,易于理解。
4.常见的毛病及对策
(1)主观色彩太浓。作者要尽可能客观,不带主观色彩。要把自己当作一个旁观者,跳出事例之外来看事例,客观叙述事件的过程。
(2)叙述过于详繁。缺少对事例进行概括的深度和高度,谈化了案例的中心。在细节的取舍上要围绕中心忍痛割爱,要善于做"无情者"。狠心舍弃与中心无关的内容,进行概括、提炼,突出中心。
(3)案例描述过于平淡。一是事例本身平淡;二是描述平铺直叙,缺少写作技巧。要以独到的思考选取典型事例,以巧妙的写法进行描述,要注意冲突性、具体性和时空性。描述中要以理服人,以情感人。
(4)重事例叙述,缺理性分析。要深入挖掘事例背后的含义,进行深入的分析,以透视出一定的哲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