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正在浏览:首页 > 职教文章 > 职教论文 > 关于中等职业学校文秘专业建设的思考

关于中等职业学校文秘专业建设的思考

日期: 2010-3-5 23:09:07 浏览: 67 来源: 学海网收集整理 作者: 未知

摘要:当今的信息技术时代对文秘人才的素质要求越来越高,文秘专业办学形势日益严峻。目前,中等职业学校文秘专业建设过程中存在培养目标定位不准确、专业课程设置单一、专业实践轻投入、实践训练手段缺乏等问题,发展面临危机。本文根据实际问题、市场需求等情况,对中等职业学校文秘专业目标的定位、专业的培养模式及建设过程中应注意的相关方面提出一些观点和建议。
关键词:文秘;专业;建设;思考
文秘专业产生于20世纪80年代,最初在培养目标上着重强调学习者的应用文写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等。文秘人才的外延狭窄,基本等同于文字秘书。现今,文秘工作的领域得到更大的拓展,社会上对各类文秘的需求量大大增加,对文秘人才的知识结构和业务能力要求也相应的越来越高。在市场的高标准、严要求下,中等职业学校文秘专业如果不进一步建设和自我提高,势必会面临被淘汰的严峻形势。因此,学校应以市场为导向,适时调整、端正自己的培养目标,建立与之相适应的人才培养模式,积极思考在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输出真正切合市场需要的人才。
中等职业学校文秘专业目标定位:培养实用型秘书人才
据统计,目前我国秘书行业的从业人员已经超过200万,按照劳动部颁发的《秘书职业资格鉴定试点工作方案》,从知识、技能、资历等方面可以把秘书分为初级、中级和高级三个层次。而当前市场上则把秘书专业的应届毕业生分成高级和初级两个层次。高级秘书人才有时也被称做复合型秘书人才或多功能秘书人才,他们的特点是多才多艺,能在很多领域中大显身手。他们既是左右逢源、八面玲珑的多面手,又是尽职尽责、能够为领导独当一面的得力助手。这些人具有扎实的专业技能和广博的知识。而初级秘书人才主要从事打字、收发、接待、公关等日常事务的处理,是一般的文职人员,对其实际操作能力和服务意识要求高,而对智能化能力要求相对较低。但目前一些中等职业学校里存在着秘书人才的培养目标不明确或不正确的问题,许多学校不顾学生文化基础薄弱的事实,主观地把目标定位在培养高级文秘上,有些学校甚至根本没有目标就盲目地开设了文秘专业。这样导致的后果是:中等职业学校文秘专业培养出的毕业生理论知识粗浅、芜杂,实际技能相对较低,成了文笔不洒脱,技能也不过硬的不伦不类的“畸形儿”。因此中等职业学校文秘专业的开设应切实从实际出发,把培养目标定位在实用型一般秘书人才上,在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和服务意识上下功夫。因为,其一,一般来讲,职业学校的学生文化基础较差,他们没有扎实的中文写作功底,也没有较好的英文听说读写能力,更没有综合协调组织能力,如果想通过短短的三年就把这些基本功较差的学生培养成有高智能、高技能的复合性秘书人才是不现实的。其二,随着市场经济的蓬勃发展,各种类型的公司、企业发展方兴未艾,这些公司、企业急需大量能行文、能办会、能做日常事务等实际业务能力过硬的实用型秘书。同时,由于一些企业刚刚起步,从节约开支角度出发,在用人上也更乐意接受一些素质较高,动手能力强的实用型文秘工作者。因此,在公司、企业相对发达的沿海地区,中等职业学校文秘专业目标应定位于培养实用型秘书人才上,这样既符合学生自身的实际情况,也能够满足社会需要。
构建与教学目标相适应的人才培养模式
培养目标决定了培养模式和教学内容,培养模式和教学内容关系到中等职业学校文秘专业的专业特色能否形成的关键。根据培养目标,学校应建立以培养实际应用能力为主线、以“应用”为主旨和特征来构建课程和教学体系、用大量实践教学为内容来培养学生技术应用能力的人才模式。在这个模式操作过程中,通过建立三个体系(理论体系、实践体系、素质体系)、四大教学模块(基础课与基本技能模块、专业基础课与专业技术模块、专业技能操作模块和文化素质模块)共同来完成目标的实现。
人才培养模式运作过程中应考虑的问题
(一)学校应加大资金投入,完善硬件设施
硬件设施是专业技能训练提高的有力保障,配备相应的教学实验实训设备,不但学生的操作技能有了物质的依托而变得实际可行,而且学生的理论学习也会由抽象变得形象可感。但目前有一些学校基于节省办学经费的考虑,在设备投入上实行“务实”原则,能免则免,更谈不上去进行校外实验基础建设,因此造成了目前文秘专业实践环节极其松懈的现象,这样,不利于文秘人才的培养。要改变这一状况,学校应加大与文秘专业相关的实验室和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满足学生实践实习的要求,加大资金投入,添置现代化文秘办公设施设备,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二)加强师资建设,强化教学管理
目前在一些学校中,文秘专业的专业课教师基本上由中文专业毕业的教师改行担任。虽然从大处上讲,中文系可称为秘书专业的母系,但二者所研究的内容和方向毕竟大有不同。在教学中,语文教师容易照本宣科,理论脱离实际,使文秘专业课虚浮空洞,枯燥无味。学校应在教师学历层次达标的基础上,制定并实施教师的继续教育规划,进一步提高教师的学历层次,鼓励教师获取计算机、秘书等中高级专业技术职称,争取使专业教师成为有较强实践能力的“双师型”教师。并要积极组织教师进行教学科研和实践活动,全面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建设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良、勇于创新的教师队伍。
(三)深化课程改革,突出专业特色
课程是实现培养目标的最根本手段。设置什么样的课程,组织什么样的教学活动,都会影响到学生的知识、能力结构和素质各方面能力的形成。目前一些学校在专业课程设置上一般只有秘书基础、应用写作、公共关系、演讲与口才等基础性学科。基础课程不够宽厚,也缺乏对学生进行个性培养的课程,专业学习仅停于非常粗浅的表面。课程改革应贯穿于办学过程,其改革方向是“一调整二综合三强化”:“一调整”是指调整课时,对部分专业理论课进行课时和教学组织的调整,如减少“档案管理”的理论教学课时,把主要的教学形式调整为讲座和见习、实习。“二综合”的其一是指以大专业的框架设置综合课程,使学生前两年的学习具有比较宽广的专业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其二是指开发综合学科以提高理论学习的效益,强化专业技能,如把“文书基础”和“秘书基础”融合起来为“文秘基础”,避免教学内容的重复。“三强化”是指强化外语教学、强化信息技术教学、强化职业技能训练。强化职业技能训练的措施有:加强校内技能训练基地建设,将技能训练和理论教学结合起来,组织和参加各级技能竞赛,安排社会实践活动等等。
(四)加大学生实践环节的比重,提高其技能水平
目前一些学校存在偏重理论教育,忽视实践性教学等现象。学校缺乏专业专用实验室,缺少模拟训练手段,没有相应的实习基地,使学生的实践能力得不到有效的培养和发展。我们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体现“用理论指导实践,用实践再认识理论、发展理论”的基本思路。让学生深入到实践中去,实现理论在实践中升华的教学过程。学校应建立校内实习基地,为学生实践创造条件。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模拟小组、会议管理、工作实际操作、网络操作等形式,让学生把理论知识和实践尽可能的结合,多方面训练学生的实践能力。在课堂外,学校要立足当地用人市场,进一步密切市、乡镇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的关系,健全校外实训基地,创造更多的机会让学生走向社会,进行岗位实践锻炼。这些实践性的操练不但能加深学生对理论的理解,而且能有效地锻炼他们的协调、应变和组织能力等,能够增强他们的综合素质,也会为他们以后的就业奠定良好的基础。
胡{学}锦{海}涛在十六大报告中指出:“教育是发展科学技术和培养人才的基础,在现代化建设中具有先导性全局性作用,我们要全面推进素质教育,造就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在中等职业学校文秘教育中,培养实用型的高素质文秘人才这一目标对学校来讲是责无旁贷的,也是每个从事文秘教学的教师努力实践的方向。
参考文献:
[1]高海生.秘书基础[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2]姜大源.论职业教育专业设置的驱动模式[J].职教论坛,2002,(3).
[3]潘光.入世后农村职教的发展方向[N].中国教育报2002-06-10.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