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正在浏览:首页 > 职教文章 > 职教论文 > 浅谈如何在数控实训中进行创造性技能(productive skill)的培养

浅谈如何在数控实训中进行创造性技能(productive skill)的培养

日期: 2009-12-6 14:00:14 浏览: 88 来源: 学海网收集整理 作者: 未知

论文摘要:本文从创造性技能的重要性出发,探索如何在数控实训教学中有效地利用“项目教学法”即具体案例进行创造性技能的培养,具体阐述了“项目教学法”实施流程。同时注重在数控实训中辩证地处理再生性技能培养与创造性技能培养的关系,最终指出如何让创造性技能培养在一定的机制框架规范实施。
关键词:再生性技能 创造性技能 项目教学法 创造性思维的机遇和意识
正文:创造教育是现今教育的重要课题、当前社会的发展更新,迫切需要才思敏捷富于想象力和创造力的人才,没有创造就没有社会的发展,而职业教育的对象是社会的直接劳动者,是推动地方经济发展的主要组成力量,培养他们创造性思维,提高他们的创造性技能能力意义尤为重大。
寓培养学生创造力在专业实训中,笔者结合职教数控加工制造专业学生的数控实训谈一下如何在实训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技能。
一、创造性技能的重要性:
技能一般分为智力技能(mental skill)和动作技能(motor skill)。英国教学理论家罗米索斯基(A.j.Romisowski)将技能从另一种角度,再分为再生性技能(reproductive skill)和创造性技能(productive skill)。再生性技能的特征是在技能活动中具有重复性质,当在各种情景中运用时没有较大变化,体现的是一种固定程序或运行方式如打字、刨平面、钎焊(低温焊接)等。创造性技能的特征是在技能活动中,要制定一定的计划并运用某种理论或策略做出决定,在执行任务过程时表现出相当的灵活性和变通性,如工艺流程设计、数控加工编程、控制系统调试等。
为了培养适应现代社会企业要求的技术工人,职业教育不仅注重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而且还特别强调关键能力的训练,即创造性技能。是指与纯粹的专门的职业技能和职业知识无直接关系,超出职业技能和职业知识范畴的能力。它是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的进一步发展,也是具体的专业能力的进一步抽象,它强调的是,当职业发生变更,或者当劳动组织发生变化时,劳动者所具有的这一能力依然存在,劳动者不会因为原有的专门知识和技能对新的生产过程及工作组织形式不适应而茫然不知所措,而是能够在变化了的环境中很快地重获得的职业技能和知识。
数控专业毕业生就业主要是针对高新技术设备的职业岗位。在这些岗位智能内涵的组成中,创造性智力技能占有较大的比重。包含创造主体的动手能力,操作能力,熟练掌握和运用创造技法的能力。创造技能也象其他技能一样,只有通过训练和实践才能真正获得。
二、辩证地处理再生性技能培养与创造性智力技能培养在数控实训中的关系:
在学校人才培养的实际操作过程中我们也应认识到,首先,再生性技能是创造性技能的基础,即“熟能生巧”;其次,熟练技能的培养从模仿开始,正确地模仿是关键;三是在强调创造性智力技能培养的同时也要辩证地处理好与再生性技能培养的关系。因此,辩证地处理再生性技能培养与创造性智力技能培养的关系也是整个实训过程的一个重要方面。
结合我校中技数控车工专业实训设置的实际情况,谈谈如何辩证地处理再生性技能培养与创造性智力技能培养的关系,我校数控车工专业实训划分为三个阶段即数控实训理论平台、再生性技能训练平台、创造性技能训练平台。按技工学校的教学大纲要求,设置数控车工专业的理论基础课程,包含数控专业公共类课程、人文社会科学基础课程、自然科学基础课程等,是整个专业发展的基础,是以后学生进行再生性技能训练的必须,为创造性技能训练提供必要理论指导。然后进行再生性技能训练,包括机械制造基础类课程、金工实习、普通车工实习及等级技能鉴定必须基本技能、数控专业课程、数控车一般难度编程、入门操作及工件训练等。掌握作为数控车专业所必须的基本操作、技能、基础工艺,能够胜任数控车工的一般难度工件的加工。再此基础上再进行数控中级工课题训练(重点)、适量的六和塔、酒杯等工艺品工件制作、数控技能比武相关工件(部分同学)等训练,力求寻找技能、工艺方法等的创新点。三个过程是相辅相成的过程,是一个由易及难递进的过程,是再生性技能培养与创造性智力技能培养在数控实训中辩证处理的过程。绘制图表如下:
创造性技能训练平台
数控中级工课题训练 如六和塔、酒杯等工艺品工件制作 数控技能比武相关工件。(部分同学)
再生性技能训练平台
机械制造基础类课程、金工实习、普通车工实习及等级技能鉴定必须基本技能、数控专业课程、数控车一般难度编程、入门操作及工件训练。
数控实训理论平台
数控专业公共类课程
人文社会科学基础课程、自然科学基础课程
三、采用行为驱动的项目教学法,增加学生在数控实训中的创造性思维的机遇和意识:
在行为驱动的项目教学法中,学习过程成为一个人人参与的创造实践活动,注重的不是最终的结果,而是完成项目的过程。在数控实训过程中,有效的利用行为驱动的“项目教学法”,让学生在探究中学习,增长技能;让学生在实践操作训练中,提高技能;让学生在对自己作品的自我评价中,享受技能给他带来的乐趣和成功感,从而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让学生在“项目教学法”项目真正实施过程中,认识数控生产第一线的真实性、先进性和复杂性。真正体现实践-理论教学一体化,从而培养了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意识。结合行为导向与项目教学法,有效的进行创造性技能培养,
1、 确定项目任务、搜集信息
项目课题的选择是理论与实际相联系的一个桥梁,也是实训教学的起始环节,选题时要注意题目要适中、难度要适当、内容要适宜,注重创造性技能的培养和启发。传统的方法都是在资料中选择“死”课题,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从计算、绘图、测试从书本到工艺方案的确定,自始至终都在绘图室里“纸上谈兵”,“仿抄”性地“假题假做”,不能适应当前企业对人才实际工作能力的需求。为了更好地贴近社会,进一步提高专业理论教学的效果,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分析、解决生产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专业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即创造性技能的能力,在确定实训课题内容时要从加工工艺、工作技能、岗位需要等方面考虑。选题的形式上注重共性与个性的统一,采取集中选题和分散选题相结合。
2、 制定计划
学生必须根据学校现有的数控实训设备条件下,从刀具、工艺等不同角度,对同一个零件的几种不同方案进行比较,从而选出一种比较合理的方案进行加工, 通过讨论,寻找学生在不同的工艺方案比较、工艺流程确定过程中的创新点、创造点。在仿真软件校验程序过程中,学生可以从各自制定的方案的正确性中发现自己的不足,初步验证创新点的合理性,并适当改正,老师一方面引出问题,形成“台阶”,同时必须通过理论对创新点进行引证,逐步引导学生优化方案。并且学生在讨论过程中,也增长了团队合作精神和交往的能力。
3、 实施计划
在零件加工阶段,指导学生的重点在于培养学生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实现知识向能力转化的过程。在教师的引导和帮助下,学生按照计划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各阶段的任务,并提供明确的活动记录,包括加工路线、加工参数、程序单等,最终加工出零件。
通过这一教学环节,学生体会到从设计到加工,最后成为产品的喜悦,既保证了如装刀、对刀、模拟程序的基本的再生性技能的落实与熟练,同时针对不同的工件材料、工件形状、精度要求等,可在夹具的使用、刀具的选择、切削用量的选用等方面,在教师经验指导下寻找一些创新。 让学生有一种“成就感”,从而激发了进一步搞好实训的自信心、积极性。这样既培养了学生善于思考、勇于探索、敢于创新的精神,又为其今后上岗与社会“接轨”奠定了良好基础。
4、 成果展示、学习评价
在项目教学中,主要是根据每个学生在该项活动中的参与程度、所起的作用、合作能力、成果及创新点等进行评价,同时结合产品标准、时间标准、操作标准和安全标准进行全面、公正、客观的衡量。既要注重学生的再生性技能的掌握情况,又要特别注意引导、表扬学生的创新,肯定学生的创新精神。
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重点把握以能力(知识、技能和相应经验)培养为目标,以项目或案例为载体,每个项目都是一个具体的加工零件,都含有一些编程和加工的新知识和新技能,以项目带动教学,由浅入深地把知识和技能渗透到项目的实施过程中,创设生产实践情景,在教师适时引导和推动下,循序渐进地实施项目或案例,完成知识和技能的学习,积累工作经验。教师在整个课程中,起教学过程的“导航”作用,扶持、推动和矫正具体环节,起“引导”的作用。学生通过自主创造、探究和发展,解决一些“特殊问题”,从而认识“一般规律”,达到内化知识、技能和经验,既增加学生创造性的机遇,培养了创造力,又形成了良好的职业习惯和职业素质的目的。
四、以能力为本位,让学生创造性技能培养的途径规范在机制框架下。
在数控实训中,我们建立了一套完整的实训流程制度,充分体现创造性技能培养的途径规范,对学生和教师都提出了一定标准衡量,编制了数控实训指导书。流程中不仅从企业实际出发,按照企业5S管理规范,严格制定了实训车间机床操作规程、卫生管理制度、机床维修保养规范、学生考勤制度等。而且在每一个课题实施中,明确实训目的,实训要求,还要求工艺卡片、刀具卡片填写,程序编制,相关理论知识回顾(书写作业)。在每个课题结束后,要进行实训小结,其中有明确的技能创新点的总结,最后要求教师对实训效果、技能创新点等进行书面的点评。
强调技术型人才所应掌握的创造性智力技能,这不仅是要在技能培养过程中指导教师的简单认识,偶尔提及。而必须要在一定的规范机制下,沿着创造性技能培养的主线,坚持不懈的实践。学校和教师应充分认识到创造性技能培养是一种发展性教学,教学因为没有过分追求已知的知识,而是自觉腾出时空,充分解放学生的头脑、眼睛、耳朵、嘴巴、手脚,因此必然培养与训练出极具可持续发展性的认知与情意能力。如自信心、合作精神、交往能力、批判精神、判断能力与创造性思维等,这样的成果奠定了学生学会求知、做人、做事、创造的重要基础。
21世纪我们培养的人才必须适应将来社会的需要,同时也必须为他们终身着想,学生不可能在基础教育阶段“一劳永逸地得知识”,更需要继续不断地至始至终地努力,教育家叶圣陶曾说过:“教学的目的是为了不教。”所在在实训教学中更加注意创造力的培养,对学生的一生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