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正在浏览:首页 > 职教文章 > 教育教学 > 广东民办高校体育品牌建设案例分析——以我校广东科技学院为例

广东民办高校体育品牌建设案例分析——以我校广东科技学院为例

日期: 2024/8/9 浏览: 2 来源: 学海网收集整理 作者: 喻俊莉

(广东科技学院 广东广州 523012)
   【摘要】本文以经济学的品牌理论为基点,结合目前我校广东科技学院品牌建设的初步探索,联系我校体育品牌建设的实际情况,对学校的体育课程和课余体育、训练队进行了观察,用最直接的方式,有目的的观察和记录学生和教师的活动。通过访谈法,对所获资料进行客观、全面的整理与分析,进行定性收集,获得了研究新思路。学校体育品牌如何定位?培育品牌如何塑造与传播?成立的品牌如何维护?如何制定一套系统的体育品牌建设管理方法?如何充分发挥体育人的作用?建设学校体育品牌的资源需求有哪些?是值得研究和关注的,希望能为如何建设学校体育品牌提供一些思考,因为学校以体育品牌为龙头,更好地推动群众性体育活动的开展开辟新思路。
   【关键词】体育品牌建设,民办高校,广东科技学院
  
   1 前言
   学校品牌代表了一个学校最人文的东西,代表了一种校园文化和学校的经营理念。所以学校可以根据自身的情况,选择合适的学科办出学校的特色,并把这种特色发展成为一种办学优势而最终成为品牌。
   学校体育品牌建设可以作为贯彻和落实国家政策的一条途径,打造学校体育品牌的过程也是不断升华学校教育质量的过程,不懈地发展学校教育内在的过程。《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明确提出“发展中国特色世界先进水平的优质教育”。作为成就优质教育的突破口,“品牌”往往成为积蓄学校发展的内在力量,有力推动每一个孩子享有“公平而又质量的教育”。从国外来看,学校品牌建设是全球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持续行动路径,许多国家涌现出颇具品牌特色的优质学校,如美国的“蓝带学校”“磁石学校”,澳大利亚的“未来学校”,英国的“示范学校计划”等 。
   2 结合我校广东科技学院来分析
   从我校广东科技学院校长梁瑞雄2021年11月份在广东省高等教育学会发表的《构建高质量育人体系 铸造民办高校品牌》中提到,民办高校品牌建设,就是要使学校的办学定位、办学条件、体制机制、师资力量、学科专业建设、教学科研实力、人才培养成效、学生就业质量以及校园文化等优于其他民办高校,拥有区别于其他学校的鲜明特色。我校定位是“应用创新型”大学,培养“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高素质人才。其品牌建设探索的特色有:五育并举模式,学科专业建设,分类培养实施,创新创业教育,大学文化培育。我认为要结合学校自身条件和外部环境来确定体育品牌建设的方向、层次、内容和重点,走好体育发展品牌建设之路。目前,我校的体育品牌建设还在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上进行探索,也有已经成立的体育品牌建设项目,分别是篮球、定向越野、田径、足球、排球这五大项目,为了能“多点开花”,学校还有大部分体育项目处在品牌建设的培育阶段。
   2.1 通过访谈在学校体育品牌建设方面得到一些启示
   结合我校体育品牌工作的发展前景,我通过采访篮球、排球、足球和定向越野及武术长短兵这五个项目的主教练,从访谈中这五位主教练讲述现阶段队伍发展的基本情况,队伍梯队发展存在的困难和常态化训练工作、本学年比赛任务安排。立足学校长远发展,五位项目主教练积极谋划未来发展计划,针对双校区体育品牌建设、品牌团队建设、团队成员配置与分工、团队成员课时补贴、器材场地等基础设施、资金预算等问题提出了安排和期望。
   通过采访我们学院体育工作助理和体育教研室主任,从而了解体育品牌建设的初衷,进一步明确了品牌发展定位,优化品牌发展制度以及就如何与学校“五育并举“的人才培养方案融合等方面提出了观点。就本学年的品牌建设工作进行了规划和展望:珍惜平台、团结一致、开拓进取、不负流年。体育品牌的工作目标是推行阳光体育,提升学生身体素质。体育品牌团队要开展三年一贯制体育教学改革,指导学生掌握1或2项体育技能;积极筹备并正式挂牌成立“学校体育研究中心”,寓科研、竞技体育、体育文化建设于一体;成立学生体质健康数据管理小组,为学生量身定制运动处方,为学生健康把脉;增加课程选项的门类,打造我校阳光体育新特色;选拔真正的优秀苗子,开展培育。
   2.2从我校的“招牌”男篮体育品牌建设来分析
   2.2.1体育文化“引领”打造广科男篮品牌建设
   无论是在2016年首届大联赛的“魔鬼”主场,或是CUBA(阳光组)的全国赛场上,广东科技学院男篮都有盖不住的光芒。在院长王国健教授看来,篮球已经成为广科的品牌,而篮球文化,更好地推动了广科的品牌建设。首届东莞大联赛的开幕式和揭幕战是在广东科技学院举行的,可以说,作为全国“篮球城市”的东莞,有着深厚的篮球底蕴,高校大学生代表着“阳光、朝气、希望”,通过东莞大联赛,充分展示了东莞高校校园文化,尤其是体育文化,加强了高校之间的文化交流,也让大学生的篮球才华得以在更广阔平台施展。总体来说,首届大联赛就擦亮了东莞高校篮球文化品牌,是一次非常成功的赛事。广科男篮近几年一直有着不俗的成绩,先后获得过第二届CUBA(阳光组)广东冠军、全国季军,第三届CUBA(阳光组)广东亚军等成绩。首届东莞大联赛,广科夺得了季军, 学院被评为“优秀赛区”。可以说,东莞大联赛对于东莞高校校园文化,尤其是体育文化建设和传播有着非常重要的推动作用。现在,提起东莞高校,都知道有个“篮球联赛”能够把东莞高校紧密联系起来,通过篮球文化带动体育文化,从而带动校园文化的整体提升。
   2.2.2校企合作“发力”推动广科男篮品牌建设
   2016年,广科开始探索打造篮球品牌,希望能以学院数量庞大的篮球爱好者为基础,以学院男篮取得CUBA(阳光组)全国季军为契机,进一步推动广科篮球活动和体育教育事业的发展。回顾广科篮球的历史,从水花兄弟带领广科男篮连夺两届CUBA阳光组全国第三之后,篮球已然成为了广科的名片。而这张名片,让广科成为首家与十冠王广东宏远集团建立战略合作关系的高校。2017年1月,广科与广东宏远篮球俱乐部共同签署了合作协议,建立合作关系,这是广科品牌建设的一个有深远意义的突破。广东宏远篮球俱乐部将全力支持广科建设CUBA(阳光组)高水平球队,根据需要和工作安排适时提供训练指导和设施使用,充分利用场地和技术资源为广科提供良好的球队校外训练场所,并将根据广科的需求,推荐经验丰富的篮球技术顾问指导该院篮球队的训练,组织梯队球员参加该院社团和其它学生活动。同时,广东宏远篮球俱乐部也将为广科教练员的专业的培训实践提供便利。广科将2017年定为“品牌建设元年”,学院将围绕教育教学、师资队伍、科学研究、创新创业等多方面创立品牌,实现“创百年学府、育产业精英”的发展目标。
   2.2.3配置东莞高校最“豪华”团队教练组助力广科男篮品牌建设
   天时、地利、人和一直被认为是成功的三大因素。其中,"人和"是主观因素,就显得更为重要。在项目管理中"人"的因素也极为重要,因为项目中所有活动均是由人来完成的。如何充分发挥"人"的作用,对于项目的成败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项目人力资源管理中所涉及的内容就是如何发挥"人"的作用。如何最大限度的发挥“体育人”的作用呢?优化管理教练组之间的人力资源,分工合作,让男篮教练组的人力资源达到最大、最优化,从而为男篮品牌建设提供更好、更高、更完善的技术服务。
   东莞高校教练入选国家队,可以说是“东莞高校第一人”。但是,史荣可不仅仅是一个普通的翻译,在2019年加入广东科技学院教练团队之前,他曾在多家CBA俱乐部担任录像分析师。此前,国家男篮于2020年8月26日公布的集训队名单,史荣教练也名列其中。史荣教练于2010年至2018年,先后在上海东方篮球俱乐部、广东宏远篮球俱乐部任职。在2017-2018赛季,还跟随杜锋指导一同前往中国男篮队,担任球队技战术翻译兼录像分析师。2019年,史荣教练转身投入教育领域。他选择了东莞本土高校——广东科技学院,且与主教练彭俊峰、助理教练张启帆等共同组成广科男篮新的教练团队。随后,广科篮球队又引进了前国家U15女篮助理教练、前汕头大学高水平男篮助理教练高科,中国篮球协会E级教练员讲师、国家U15集训队中方教练员、全国U13男子篮球冠军教练黄琳,全国举重冠军兼体能教练的黄雄汉指导等人,从这时起,广科男篮教练组可以说是东莞高校最“豪华”的配置。
   2.2.4制定篮球特长高考生录取优惠政策保障广科男篮品牌梯队建设
   从2017年开始,广科专门针对新生制定了“招收高水平体育特长生并给予学费减免的方案”,针对高考达到我院最低录取分数线并被我院正式录取,在篮球等体育方面有特长的高考生,给予减免学费等优惠政策,以保障广科男篮队员梯队建设。
   2.2.5随处可见的篮球场地,为广科男篮品牌建设提供基础设施服务
   校园里面室外随处可见的篮球场,体育馆室内的篮球场地、力量房等,这些基础设施为广科男篮品牌建设的顺利推广提供了物质条件,创造了良好的篮球校园氛围,为品牌建设提供了物质保障。
   2.2.6 资金预算全力支持广科男篮品牌建设
   资金预算是企业管理的核心内容之一,它是企业协调的工具、控制的标准、考核的依据,是推行企业内部管理规范化和科学化的基础。有钱好办事,获得学校资金方面的支持,提供了一定的经济条件,使学校男篮品牌建设能够大胆而稳定运行。
   3结论与建议
   3.1结论
   从建设学校体育品牌项目需要的人力(全校师生共同参与)、基础设施(训练场地、器材等)、资金预算、技术等资源所进行的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等一系列活动进行优化,我们要充分发挥国家政策牵引作用,企业的主体作用,学校部门之间的协同作用。引领积极向上、风清气正的良好氛围。我校的篮球、足球、排球、田径和定向越野五大体育品牌项目从取得的成绩和对社会、学校的影响力上来看,虽存在一些问题和困难,但都迎难而上,稳步前行。其他处于培育阶段的品牌项目,也要不断总结经验,不要放弃,砥砺前行。
   学校体育品牌建设包括了品牌定位、品牌塑造、品牌传播、品牌维护和品牌评估等一系列活动。学校体育品牌建设不是一蹴而就,也不是搞“大跃进”,待遇不搞大锅饭平均主义。团队之间要加强合作,不搞“独狼孤行”。注重梯队建设(指导团队、参赛团队)每个项目组由主教练选拔教练组成员,明确分工,加强交流与合作。体育品牌建设应以深化开展体育教学改革为基础,争取申报省教育教学成果奖,实现重大突破。
   3.2建议
   3.2.1优化人才选拔机制,打造学校体育品牌
   为提升我院体育教师团队组织建设水平,全面落实我校“无体育,不大学”的体育学科建设宗旨,着力提升我校“阳光体育”及“体育品牌建设”,2021年9月展开的体育工作助理竞选模式,在学校人才选拔机制和用专业人才专办专事层面上开创了先河,尤其是在体育方面,更是进一步落实学校体育强校理念,通过选聘出业务能力强,有责任心的领头人,着力打造一支对党忠诚、勇于创新、教学有方、兴教有为、立德树人的高素质体育教师队伍。从而提升学校体育教学和体育品牌建设水平,提升学生体测达标率和优良率,达到重点提升,多项开花的工作成效,再创广科体育品牌佳绩。
   3.2.2我们要“明确定位,谋划布局”,为打造体育品牌建设工作做好积蓄动能。
   对学校体育品牌的定位,首先应考虑学生对项目的喜好与兴趣及学生的可接受度,其次应考虑体育教师的专项水平和场地器材,将学校教师资源、场地器材优化整合,最后应寻求与其他学校的差异性,突出学校体育品牌的个性。只有一切从实际出发,才能准确定位。
   3.2.3对于学校体育品牌的塑造和传播
   要建立完善的组织管理体制和相应的实际措施,还应充分利用课内外的实施途径,在体育课上打基础,课余体育中不断巩固,充分调动全校师生的力量进行塑造。将学生的体育践行情况纳入毕业要求,参考体育课成绩,课后锻炼跑步情况,课后参加体育运动锻炼的方式,参加体育社团活动,体育类比赛,体质测试,并利用展板、墙报、广播、举办阳光体育大赛及专家讲座等一切可利用的传播方式进行校内、校外传播,获得社会大众的认同。
   3.2.4对于学校体育品牌的维护和评估
   需要校长、二级院长等全体领导的重视,经常组织各种形式的检查、汇报、及时总结成绩,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还需要体育品牌负责人业务水平的不断提高,其他学科教师的积极参与,学校教育部门经常性的检查督促,学校体育品牌才得以维护;而学校体育品牌的评估则需要教育部门、学校、教师和学生的多方参与,采用多样化的评估形式,真实反映学校体育品牌建设的效果。
   3.2.5 处于培育阶段的学校体育品牌建设的有关建议
   招兵买马,按照体育专业用人需求选取人才。调动全体体育教师的积极性,把真正有责任心,业务能力强,敢于吃苦,乐于奉献精神的同志选拔出来。兵法云:兵马未动,粮草先行。训练场地基础设施上要有相应的支持,有些项目是必须要有室内场地的,训练场地都没有,谈何品牌建设?只有给予走出去的机会,才能有所对比,才能知道自身不足和需要努力、改进的方向。给予一定的资金预算,让培育项目的队伍多“走出去”,参加各类官方比赛。能够提供一定的后勤保障,比如:教练员的训练课时、队员训练及伙食补贴,交通补贴等等,争取品牌项目上“多项开花”。
  
   参考文献:
   【1】佘林茂,张新平.共治共享:学校品牌建设何以可能.中小学管理.2019年12期.
   【2】王娜.项目管理在高校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应用.科技经济市场.2019年02期.
   【3】许治.项目管理在体育赛事中的应用.青岛大学.硕士大学2018年.
   【4】佘林茂.教育高质量发展背景下学校品牌的社会构建.南京晓庄学院学报.2019年05期.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