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正在浏览:首页 > 职教文章 > 教育教学 > 科“智”点亮梦想 成就精彩人生

科“智”点亮梦想 成就精彩人生

日期: 2024/1/3 浏览: 3 来源: 学海网收集整理 作者: 王沪林

(江苏省泰州市苏陈实验小学 江苏泰州 225300)
  
   摘要:纵观国际大势,大国之间的竞争,本质上是生产力之争,其核心是科技创新能力之争。如何不让农村的孩子输在科技创新的起跑线上?近年来,我校以“智慧校园”建设为契机,以儿童科学素养发展为抓手,围绕科学知识、科学方法、科学精神三大关键要素,将其渗透进学校教学实践中,开设特色化、层级化课程,培养具有家国情怀、国际视野、全面发展、个性绽放的新时代少年!
   关键词:智慧校园、科技教育、课程、科学素养
  
   一、案例背景及问题提出
   我校是一所农村实验小学。随着城镇化的进程,学校目前学生维持在三至四轨的办学规模,而且留守儿童与外来务工子女居多。通过走访与问卷调查,我们发现学生在家接触和参与的科技类活动很少,科学知识与创新精神缺乏。
   为了解决这一现状,学校将“科‘智’点亮梦想,成就精彩人生”作为育人目标。通过发挥智慧校园优势,打造科技教育软硬件;加强师资培训,打造具有科学精神的团队;注重跨学科融合,形成科技教育课程体系;精选趣味活动,开设特色科技社团等举措落实“双减”政策。以境育人,以文化人,集软硬件环境之力,营造沉浸式科教氛围,助力学生发现科技之美、激发探究之趣、种下科创之梦,为学生提供科技创造、探究奇迹的可能。
   二、发挥智慧校园优势,打造科技教育软硬件
   1.建章立制
   学校领导高度重视科技教育,将“智慧校园”创建与科技教育纳入学校发展规划。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的“科‘智’”工作领导小组,校长室全面统筹,德育处、教导处等部门具体落实。每学期召开专题会议,因地制宜地制订实施计划,并严格抓落实情况,确保工作不走过场,每次活动过后及时总结,找出存在问题和改进方向。
   2.资金保障
   如何保证“科‘智’”工作顺利开展?加大硬件投入,完善硬件设施,高效营造科学教育氛围是基础保障。学校不断加大资金投入,每年从办公经费中拿出不少于8%的经费用于学校装备增补和更新,特别是科技设备。学校先后建成了科普馆1间、机器人教室1间、创客教室1间,校园气象站、科技阅览室等。
   三、重视师资建设,打造具有科学精神的团队
   1.优选师资
   一流的师资队伍保障一流的教学质量。学校从科学、信息等学科中选择了敬业精神强、信息素养高、创新能力足的教师组建了科技教育团队,其中高级职称教师3人,获省优秀科技辅导员称号的老师2名,获泰州市科技创新教育辅导奖1名。
   2.校内研修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优选的教师团队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教研,每周五上午为线上研讨,每月一次线下研讨。学期初确定本学期研讨主题和内容,团队教师固定时间按时开展研讨活动。每次教研的资料上传至学校资源平台,供教师随时学习使用。通过各学科教师共同努力,形成了“内容优、质量高”的资源库。
   3.名师引领
   学校采还用“走出去”“请进来”等形式,拿出专项经费安排辅导老师到南京、常州等地参加培训、学习,提升业务水平;同时与省内外的兄弟学校交流学习,邀请专家名师到校指导,培养本校的科技教育骨干,有力地推动了学校科技教育工作的发展。
   四、注重跨学科融合,形成科技教育课程体系
   1.创客课程
   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在一二年级开展“玩中学”科学教育,三四年级开展“做中学”科学教育,五六年级开展“创中学”科学教育。老师们还积极开发校本课程,围绕创客教育,开展了Moi 3D课程、“金钥匙”模型制作、科学幻想画等课程内容,涉及艺术设计、科学制作、科普演讲和数学教育等。
   2.机器人课程
   2020年学校购置了机器人套装,从此机器人便是学生最喜欢的课程之一。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在三四年级开设结构与力、动力机械、能源世界和机器人入门;五六年级开设机器人与生活、机器人竞赛课程。锻炼学生对机械结构、程序、传感器的认知及使用,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趣味编程课程
   趣味编程(Scratch图形化编程)是苏教版五年级信息技术教材中的内容,在充分考虑学生发展需要的基础上,他们对教材进行了拓展,将课程内容分为初级模块、高级模块和开源模块。在五年级开设初级模块和高级模块,要求掌握基础程序设计能力和多种常见的编程方法、策略等,能自主完成项目;在六年级结合开源模块,面向先进的前沿技术,要求学生能综合性地解决问题或完成项目。
   五、实施效果与取得的成绩
   1.学生对科技探索的兴趣浓厚
   在科技活动与课程开展过程中,学生参与的热情高涨,对科技探索的兴趣浓厚。我们对部分学生进行了匿名问卷调查,问卷依据小学生科学素养的三大关键要素进行设计,重点调查学生的科学知识、科学方法、科学思想以及利用科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等。数据显示,在“学生参与科技探索的兴趣”中,有72.16%的学生选择“非常喜欢”。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随着科技教育的不断推进,学生科技探索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越来越强,科技探索兴趣越来越浓厚。
   2.学生科学素养普遍提升
   校园“科技周”活动中,学生积极踊跃讲述科学家的故事,将自己喜欢的科学家介绍给同学;学生制作各种各样的飞机,完成飞行竞赛;美术教师带领学生完成科幻画的绘制与指导。创意和科技的种子在校园中生根发芽,整个科技节活动中教师与学生的科学素养逐步提高。
   3.科技竞赛硕果累累
   在科技教育这一思想的引领下,学校结合自身的地域、文化特点,通过努力,成为一所科教环境优良、师资力量雄厚、教育质量一流、教育特色鲜明的农村小学。近年来,学校有100多名同学在国家、省、市级创意编程比赛中获奖;有50多名学生在省、市机器人比赛中获奖;有30多名同学在市科学幻想画比赛中获奖;有20多名同学在泰州市“金钥匙”比赛中获奖。
   六、反思与总结
   在“科‘智’”的道路上,我校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也有不少困惑:如何以“科‘智’”教育带动所有学科高质量发展?如何让农村的家长更加重视“科‘智’”教育、支持“科‘智’”教育?所有这些都需要他们在实践中去进一步的探讨、研究和解决。
   今后他们将进一步弘扬科学精神,创新工作方法,以创建省“智慧校园”示范校为目标,助力“双减”落地生根,营造更加浓郁的“科学文化”氛围,成就孩子们更加精彩的人生!
  
   参考文献:
   (1) 张红光,姚宝峰,刘中良,纪常伟,夏国栋,吴斌-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期刊》 -2014-11-17
   (2) 阳春- 《 辽宁师范大学硕士论文 》 -2006-10-25
   (3) 王健- 《办公自动化期刊》 -2016-1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