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正在浏览:首页 > 职教文章 > 教育教学 > 体育技术化的哲学审视

体育技术化的哲学审视

日期: 2023/7/4 浏览: 3 来源: 学海网收集整理 作者: 罗强

(伊宁市职业技术学校 新疆伊宁 835000)
   作者简介:罗强,男,,中学高级教师,研究方向:职业教育、体育与艺术教学。
  
   摘要:体育技术化是指体育作为技术的一种形态,是体育与技术的相互融合、相互渗透和相互依存的过程。从哲学视角来审视,体育技术化在技术思维方式、技术文化内涵、技术主体地位等方面对人的本质和体育本体性本质造成了较大程度的扭曲和破坏。要正确认识和对待体育技术化,就必须在认识论上承认体育技术化的存在,在方法论上确立科学的技术观,在价值观上确立正确的价值观,为体育技术化在新世纪的发展提供正确的价值取向。
   关键词:体育技术化;哲学审视;技术理念
  
   体育技术化是指以体育为手段或工具的一种特殊的人类文化现象,它是伴随着社会发展的需要而产生和发展起来的。从技术哲学的视角审视体育技术化,既是体育存在与发展的必然要求,又是现代社会对体育提出的必然要求,更是实现体育本质和目的的重要途径。它可以使身体成为身体、使身体成为人、使人成为目的,使身体具有人的主体性和创造性。但是,在当代社会,由于技术与人、与社会、与自然之间矛盾的日益突出,对体育技术化必须给予足够的重视,必须正确地认识技术在体育运动中的地位和作用。只有这样才能使技术更好地服务于人类社会,促进人类自身更好地发展。
   一、体育技术化的含义
   体育技术化的含义:体育技术化是指体育的运动技术、设施和方法,即在体育实践中,有目的地将各种手段、方法和程序纳入相应的运动技术体系之中,并形成相应的运动技术程序。它是由体育教学过程的各个要素所构成的,具有特定的内涵和外延,并不是一个独立存在的运动项目。作为一种理念,体育技术化指的是以体育运动为基础,以提高人的身体素质和健康水平为目的,在体育运动中融入各种技术、方法和程序。在现代社会,技术、方法、程序已成为体育运动开展、发展以及改革、创新的重要支撑和有效保障。随着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当代体育运动发展速度惊人,技术、方法和程序不断更新。体育技术种类繁多、应用领域广泛[1]。
   二、体育技术化的影响
   体育是一种社会文化现象,其内涵与外延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变化,这一点已为世界各国所公认。然而,在体育发展的历史长河中,却有一个长期被忽视的现象:体育在不同历史时期总是表现出与技术的高度关联。例如,在古代体育中,对技巧性的强调不仅是技术本身发展的需要,也是满足人们对审美和健身娱乐的需要。在现代社会中,体育已经从单纯的竞技、健身发展为一个庞大的产业体系。技术化也成为体育发展中一个重要特征。同时,技术也成为衡量体育发展水平和水平高低的主要标准之一。因此,从历史上技术化与体育的关系出发,分析技术对体育发展的影响。
   (一)体育技术化的积极影响
   体育技术化是指体育活动与技术的结合,是指将技术引入体育之中,使体育活动中的人和物都有一定的技术含量,从而使体育成为一种生活方式。从现代意义上讲,技术化是体育发展的主要趋势之一。其发展历程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1895-1918年):这一时期,主要是将现代科学技术引入体育之中,使其成为一种生活方式。这一时期出现了奥运会和世界锦标赛,也就是竞技运动的雏形。
   第二阶段(1919-1949年):这一时期,竞技运动得到了进一步发展。运动员的训练条件也有所改善,现代科学在竞技运动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第三阶段(1949-):这一时期,体育与技术的联系更加紧密。运动员的训练由“单纯”训练转向“科学”训练,运动损伤、运动疲劳等问题也得到了解决。这一时期也出现了现代竞技运动的雏形:美国在洛杉矶奥运会上创造的“两点之间直线最短”的比赛规则、苏联在莫斯科奥运会上创造的“三级跳”等[2]。
   可以说,20世纪初期是体育技术化最具影响力和创造力的时期。它促进了竞技运动的发展,对提高人类健康水平起到了积极作用;同时也为竞技运动带来了一系列新的问题和挑战;促进了体育与技术的相互融合。而这一切都是技术所带来的积极影响。
   (二)体育技术化的消极影响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体育技术化在给人们带来巨大物质财富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产生了负面影响。
   首先,技术对体育文化的冲击。由于体育运动项目本身的特殊性,体育与其他文化活动相比,具有更多的不确定性和不可预测性。体育运动具有广泛的参与性和国际性,它必然会受到各种文化因素和社会因素的影响。尤其是在技术至上的现代社会中,体育文化必然会受到冲击[3]。
   由于体育运动是人类在自然物质生活条件下为满足自身身心需要而进行的一种自然行为,因此它必然具有很强的人文色彩。技术所表现出来的快速、准确、高效和省力等特点与人类追求高效率、高速度、高强度和高效益的心理要求相矛盾。尤其是现代社会中体育商业化日益严重,体育竞赛频繁进行,各种商业利益与体育成绩紧密相连,这就不可避免地给体育人文精神带来冲击。
   再次,技术对运动员价值观念形成的冲击。随着体育运动项目和运动形式的变化,运动员从事某一体育项目的目的也会随之发生变化。现代社会中,技术越来越成为衡量人的价值和地位高低的标准之一。而在运动技术不断进步,运动员在比赛中表现越来越出色时,人们更注重运动员所创造出的成绩而忽视了他们所具有的人格价值。
   三、体育技术化的哲学审视
   (一)本体论视角:体育技术化是过程中的自然现象
   “技术”(technique)是一个从古希腊起就活跃在哲学、科学领域的概念,在西方哲学史上一直被视为哲学范畴或哲学基础,是哲学思考的核心和中心问题。它起源于古希腊的“技艺”(technique)概念,后来“技术”被引申为各种复杂的技术手段和技术方法。
   在我国,“技术”一词最早见于《周易》。在《周易》中,“技”是指制作和使用的技艺、技能;“术”是指应用技巧的方法。所谓“技”,即技艺、技能或手段,所谓“术”即技艺、技能或手段的方法。可见,在《周易》中,技术一词已经包含了对人的身体和精神能力的基本要求,包含了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基本模式。这一定义同样适用于对体育技术化现象的理解。
   在体育活动中,人们要遵循一定的规则,运用各种技术手段来完成活动过程。体育技术化就是指在体育活动中,为了达到一定目的而采用一系列技术手段所产生的结果。这种技术手段具有一定的目的性和指向性,这是因为,体育技术化是
   一个客观存在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必然会产生一定的结果。由于体育活动是人类实践活动中最复杂、最综合、最具系统性和整体性的一种实践活动,所以它不可能是一个孤立存在的过程。它必然会受到人与自然之间关系和人自身意志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和制约。所以我们不能简单地将体育技术化等同于人体运动技能、运动战术、运动技术等在体育实践活动中自然发生出来的结果。这种认识显然是片面和错误的。
   (二)认识论视角:体育技术化是一种手段、工具或条件
   体育技术化是在体育实践活动中,技术在体育实践活动中的广泛应用和全面渗透。它以体育实践活动为基础,以技术为手段,以目的为导向,以工具或条件为依托,通过对技术的充分利用来实现对体育实践活动的全面控制。在教学中,技术是教师使用的方法和手段,它包括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媒体以及教学过程中所使用的各种设施设备和器材等。这些技术是实现教师的教学目标的手段”。因此,可以将技术定义为:“技术是为了完成体育教学任务而使用的各种手段和工具”。从认识论角度看,“技术”在本质上具有二重属性:作为目的的一重属性是指它通过一种手段和工具来实现体育实践活动的目标;作为手段或工具的一重属性是指它通过一种条件或工具来实现对体育实践活动的控[4]。
   (三)价值论视角:体育技术化是一种工具、手段或条件
   技术对社会发展和人类文明进步的影响是不可替代的。体育技术化是体育实践活动顺利进行的条件之一,它为人类社会文明进步提供了物质基础、精神动力和技术支持。同时,体育技术化也是人的主体性与社会需要的一种反映。尽管人作为主体在一定程度上是可以脱离自然和社会而独立存在的,但这不能否认人在一定条件下必须与社会、自然相联系,而且这种联系不能是完全被动的、消极的。人只有通过与社会、自然相联系,才能实现自身价值,得到充分发展。正如马克思所说:“人通过自身生产来满足自身需要。”
   从这个意义上讲,体育技术化就是人通过体育实践活动满足自身需要的手段、条件。这也就说明,体育技术化并非指人对体育实践活动的选择或放弃,而是指人通过体育技术对自身需要进行满足。可见,体育技术化是人实现其价值和能力的工具、手段或条件,也是实现社会需要的条件。因此,我们认为,对体育技术化的研究不能离开其对人和社会产生的作用这一本质属性。
   (四)否定之否定辩证法:体育技术化是一种辩证的发展过程
   哲学上的辩证发展过程,是指对立统一规律在事物发展中的反映。而对立统一规律在事物发展中的反映,又是一种否定之否定规律,其表现形式是否定之否定。从一定意义上讲,辩证发展过程就是通过否定之否定来实现对事物发展过程的否定之否定的过程,这种过程表现在对立面的统一和斗争。体育技术化作为体育的一个基本特征,是对体育实践活动不断进行反思、批判和扬弃的结果,其本身也包含了矛盾运动[5]。“体育技术化既有作为一个范畴存在的客观必然性,又有作为一个范畴存在的主观性,还具有作为一个范畴存在的独立性。因此,它既是一个范畴,又是一种独立的存在。”
   在体育技术化的发展过程中,其内部既有对立和斗争,又有统一和斗争。体育技术化的内部是对立统一关系:一方面表现为体育技术与运动技术、技术与身体之间存在着“对立统一”关系;另一方面表现为体育技术与运动技术之间也存在着“对立统一”关系。由于运动技术是由一系列动作组成的,动作之间又有密切联系。因此,当人类需要解决某些动作时,就会寻求各种技术手段。而当人类对各种运动技术感到厌倦时,又会寻找新的手段以求解决问题。正是由于在这种反复出现的对立统一过程中运动技术不断得到完善和提高。
   (四)对体育技术化的认识和把握要坚持辩证的否定观
   体育技术是一种人类特有的社会实践活动,它总是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产生,又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发展。体育技术的产生与发展,总是以一定的物质资料和生产关系为基础,这是体育技术化产生的最基本的原因。但是,在具体的体育实践活动中,技术与体育活动之间并不是机械地对应关系,而是以一种辩证的否定之否定规律表现出来。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技术对体育活动具有积极影响和促进作用;在另一历史条件下,它也可能成为阻碍体育实践活动顺利进行的因素。所以,在对体育技术化进行审视时,既不能认为技术是“万能”的,也不能认为技术对体育实践活动没有任何作用[6]。
   一方面,对体育技术化应坚持辩证否定的否定观:任何技术都有其两面性和局限性,我们既不能完全否定技术,也不能完全肯定技术。另一方面,对于技术有积极作用和消极作用都要辩证地看待。既要看到技术对体育实践活动具有积极影响和促进作用的一面;又要看到技术对体育实践活动存在着消极影响和阻碍作用的一面。
   结语
   体育的本质在于身体活动,是人类自身的实践活动,人类对其进行认识和把握,目的是为了更好地满足自身需要,手段是为了更好地达到目的;体育的技术化则是体育的一种基本特征,其表现形式不仅是人类在实践中创造了各种体育技术,而且在人们的社会生活中还不断创造着各种新的体育技术。尽管体育技术化是一种客观存在,但由于对它的认识和把握存在着不同的视角和观点,导致了对体育技术化认识和把握上的诸多误区和矛盾。对此,我们应坚持辩证否定观,辩证地看待体育技术化,在实践中正确把握体育技术化这一基本特征。
  
   参考文献:
   [1]占雅男. 马克思主义技术思想的体育哲学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9.
   [2]李炜.体育技术哲学伦理学的困境与救赎[J].青春岁月,2015(19):225.
   [3]崔浩,翟一飞.体育技术形态形成的可能性研究[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13,32(03):49-52.
   [4]马艳辉.浅谈竞技体育之技术化生存[J].科技信息,2012(24):321-322.
   [5]王忠宝. 体育生态化探析[D].东北大学,2011.
   [6]王程,王治东.竞技体育不端行为的人性探究——以马克思生存论解读竞技体育技术化与功利化[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4(06):91-93.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