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X"模式下的中职智能新能源汽车运用与维修教学资源开发探究
(河南省洛阳经济学校,河南省洛阳市,473000)
摘要:伴随社会主义全新市场经济发展,汽车行业也在面临着改革转型,从而衍生出新能源汽车,其为汽车行业转型发展提供了极为有力的支撑,但是在这一过程中,专业人才缺乏、专业教育能力偏低等问题也逐渐显现。基于此,本文将主要针对中职新能源汽车运用与维修课程如何在1+X模式下有效开发展开相关探讨研究。
关键词:1+X;中职;教学资源
引言: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发展,为从源头上造就一大批符合当前机械制造业要求的高端技术人才,开展融合教育是十分必要的,汽车维修保养课程内容改革。归根结底,传统的教育教学方式不仅将学生的自学能力大大降低到了一定的水平,教育理论与课堂教学实践活动的分离也对学生的自学水平造成了极其恶劣的危害。文化教育与课堂教学的高效率,因此,有必要结合当前时期的发展趋势,贯彻“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对于学生的发展是十分必要的。
1研究背景
2015年以来,全球各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快速增长,上、中、下游产业链市场也随之快速扩张,但与此同时,我国智能新能源汽车维修的高职教育发展潜力不足,一份共98家公司的数据调查报告,包括各种新能源技术维护和维修业务流程,现阶段,从事新能源汽车维修的工人大多由传统汽车制造人员进行再培训,这些公司和维修中心有明显的招收新能源汽车维修技术专业学生的意向,以获得专业人才。其中,对中等职业学校文化教育及相关技术专业优秀人才的认可度最高,在进一步存在的市场前景推动下,全国中高职院校逐步开设新能源汽车维修与维修相关技术专业,配套设施高职教育发展趋势严重滞后,尤其是诊断与维修专业,各级优秀人才存在巨大的空缺。据相关数据调查报告显示,造成这一问题的主要因素包括新能源汽车高职教育课程未详细打造、市场缺乏优质的教学设计和设备资源、相关技术缺乏等,缺少相关专业实训室或实验室建设经验、高校对相关专业职教师资培养不足。
2 "1+X"证书制度
“1+X”资格证书机制是《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的重点内容之一,也是当今高职院校高校毕业生和社会发展工作者必备的专业技能水平,主要证据,其核心价值体现在其对专业能力和综合能力的重视,它的定义不是要求学生简单地获得多项资格证书来提高技能,也不是对过去确立的一些基础教育改革的“重述”。有专家学者认为,它是一种将文化教育内容毕业证书与岗位职业资格证书紧密结合起来的资格证书规章制度。双向教学与多元化专业技能选拔紧密结合,打造“具有关键专业能力的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在定义上,“1+X”资格证书规章制度有别于“活控模块、广义和基础”、“双证规章制度”等此前提到的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规则和制度。
3 1+X模式下教学资源的开发
3.1与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对接,开展校企合作办学
如今,环保意识存在于每一个中国公民的心中。这意味着新能源汽车要在汽车制造业发展,新能源汽车的发展离不开相关技术专业人才的应用,当今国情要求,加大新能源汽车开发专业人才的培养力度,中等职业学校应用与维修技术专业的学生必须接受与新能源汽车发展相关的学习和培训。其中,应用与维护技术专业的学生应进行适当的课堂教学和文化教育,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将与新能源汽车全产业链进行连接和协调紧密合作,为学生开展学习和培训。例如,中等职业学校不同于其他本科大学,普通本科院校学生主要培养基础理论和性别知识,职业本科院校文化艺术科目考试成绩相对高于中等职业院校。职业学校的学生一般都擅长某种技术,选择职业学是一种专业发展趋势,也是一种专业技能,面向职业学校车辆应用与维修技术专业的学生,是在校园内学习和培养与车辆产品研发相关的专业技能。在新能源汽车发展的情况下,中等职业学校可以选择与新能源汽车的生产过程紧密结合,培养学生真正的专业技能。例如,现在社会发展中的很多品牌汽车主要是推动新能源汽车的技术发展,比亚迪汽车等品牌汽车等品牌汽车都更加重视新能源汽车的发展,职业学校可以与此类公司合作,公司让日常生活校园的学生掌握新能源汽车在社会发展中的发展,同时让中职教师确立整体教学目标。此外,根据与公司的合作,方可品牌为中职学生提供了一个自我培训的场所,学院可以指派学生到相关企业进行实习,让学生真实体验岗位,让学生在校园内学习和培训新能源汽车。根据与新能源汽车开发公司的合作,中职学校进一步完善了校本教材开发规定,有利于能源汽车产品研发相关优秀人才的塑造和创造,促进我国汽车发展产业的发展。
3.2教学实践设备开发
高职教育的总体目标之一是提高学生的实践技能考试水平,传统课堂教学的实践活动阶段多与基础课分开开展,即先开展基础理论课内容,然后统一开展设备实践活动,这种教学方式早已被证明存在比较大的问题,由于时间的推移,学生在实践活动阶段很难记住必要的知识点,最终,脱离基础课程。当代教学理念提倡外部经济学、理论、实践和虚拟课堂教学相结合,即在每个学时的知识中,学生需要在集中学习的基础上掌握专业知识,然后才能利用虚拟化技术模拟模拟练习过程,及早了解设备可能遇到的问题,最终会根据操作流程,将前两个阶段的专业知识和方法提升为实践能力。1+X注重将实践技能测试有效拆分为不同的控制模块和技能点,优化教学环节,在泛娱乐化实践活动的实际操作中实现突破。因此,在开发1+X课堂教学设备时,要注意设备的模块化设计和功能性设计方案,1+X课堂教学配套设施设备应能匹配每一个小知识进行操作培训,并能形象化当今基础课程学习培训内容与实践活动的关系。智能新能源汽车的电驱动电控系统具有非常明显的系统性,其常见故障场景多表现为综合性问题,因为在新能源汽车以新能源汽车为标志的电驱动模式中,车身的动能流和数据流分析都是密切相关的,某些设备的常见故障也会导致几项工作异常。因此,在课堂教学设备开发的全过程中,开发者应使设备具备全面的仿真模拟和操作功能,学生可以对测试设备的组网方案进行协同调整,模拟和模拟新机型的运行状态,提高学生的整体诊断工作能力。例如,在设计动力锂电池故障检测课堂教学实训设备和驱动电机故障检测课堂教学实训设备时,这两种设备都嵌入了统一的数据插座,并选用了标准化的CAN2.0和统一的通信协议。同时嵌入了兼容的电能传输插座,这样,动力锂电池训练设备就可以作为开关电源立即为电机控制系统训练设备供电,同时,运动控制训练设备还可以根据无线局域网操作其他训练设备并监督其运行。状态:当动力锂电池设备模拟常见故障时,学员可以从电机训练设备中查看匹配状态,或者从电机控制训练设备的通讯报文格式中加载常见故障代码,这将大大提高学生的综合工作能力和具体解决问题的能力,正确引导学生好奇、多方位地处理、解决困难,将基础课程学习和培训产生的知识点结合成数字化的专业知识。主线是正确引导学员从原有的工作经验出发,在训练设备和训练课程内容之间进行转换,构建岗位工作经验。
3.3其他教学资源开发
基础科学的发展已经推动了当代教育技术的长远发展趋势,教育信息化对教学成果的推动作用更加强大,在1+X评价法培养方案中,选择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教学,将合理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教学短视频无疑是一种极具发展潜力的教育资源方式,互联网小视频法可以将碎片化的知识点进行汇总,在培训环节前逐步呈现合适的实际操作。有效配备此类资源,如兼顾教材内容与二维码设备特殊部位的快速对接等,学生可以保证更高水平的自主探究学习训练。因此,在开发相关教材和培训设备时,可以考虑开发具有配套设施的互联网小视频资源,对接云教育平台资源等新颖的教学方式,形成不同于传统方式的全新升级的教育资源管理系统,此类辅助学习培训的课程内容资源可以存储在网络服务器的云空间中。针对每一个知识点,选择不同的小视频、3D建模方法和图文进行培养适应能力提升,将多种教育资源与诊断修复练习合二为一,运用专业的大数据技术,让学生即使摆脱课堂教学和实训室,可以将各种资源运用到比较高的实用性,进而倡导和推动以教育教学为核心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结语:
教育资源的完善和开发是推动1X智能新能源汽车应用与维护高职教育普及的关键步骤之一,文章基于早期示范点机构的反馈和教育资源开发工作经验,对其开发标准和核心概念进行研究,采用标准中职文化教1+X智能新能源汽车应用和维护教育资源开发的步骤,以获得合理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 李飞, 梁云霞, 夏福禄. 基于新能源汽车维护与保养一体化教学实施探究[J]. 内燃机与配件, 2020, No.321(21):225-226.
[2] 来君、黄凯华、雷冰. "1+X"证书制度下中职新能源汽车专业课程体系构建探究——以广西机电工程学校为例[J]. 广西教育, 2020, No.1154(26):44-49.
[3] 陆展. 中职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新能源汽车校本教材开发探讨[J]. 广西教育, 2019(14):3.
[4] 马铮, 龚福明. 1+X证书制度下高职院校课程体系重构探析——以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为例[J]. 2021(2019-4):51-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