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工院校智能制造专业群建设与人才培养策略研究
江苏省扬州技师学院 江苏扬州 225003
作者简介:王劲锋(1976—),男,高级讲师,高级技师。籍贯:江苏姜堰,学历:大学,职称:高级讲师,研究方向:模具设计与制造技术
摘要:当前形势下我国职业教育发展速度的加快,对技工院校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要求。在此背景下,为了使技工院校能够处于良好的发展状态,本文将从智能制造专业群建设与人才培养方面的存在问题、培养策略探讨这两方面入手展开论述,以便为相关的研究工作开展提供参考信息。
关键词:技工院校;智能制造专业群;建设;人才;培养策略
根据技工院校的自身情况及智能制造专业群的建设要求,积极探索与之相关的建设与人才培养策略,有利于增强制造专业方面的建设及培养效果,更好地促进技工院校发展。因此,在细化技工院校智能制造专业群研究内容的过程中,需要对适用性良好的策略使用进行更多考虑,确保具体的建设与培养工作开展有效性,实现技工院校制造专业的长效发展。
一、技工院校智能制造专业群建设与人才培养方面的存在问题
(一)课程结构设置不够合理
部分技工院校在实践过程中由于对市场中的人才需求状况、形势变化等缺乏科学分析,未能根据实际情况对智能制造专业群课程结构进行合理设置,导致“工学结合”背景下的实践教学状况不佳,某些院校偏重了公共基础课,导致专业群建设水平有所下降,加大了人才培养问题发生的概率,阻碍着技工院校的长效发展,影响着学生的专业技能掌握及运用效果。
(二)专业群定位偏差较大
当前我国的技工院校较多,不同的院校在定位智能制造专业群时,有的将其视为物流方向,或者简单地将数控专业课程等同于智能制造专业群,从而出现了定位偏差较大的现象,影响了专业群的建设与人才培养效果,无形之中加大了相应的工作问题发生率。与此同时,受到专业群定位不清晰、课程体系不健全等因素的影响,使得智能制造专业群建设质量不够可靠,与之相关的人才培养工作开展未能达到预期效果,制约着技工院校可持续发展水平的提升,技能型人才培养效果、建设工作效率等均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
(三)其它方面的存在问题
通过对技工院校实际情况及发展要求的综合考虑,在对智能制造专业群进行深入研究时,也需要了解这些方面的存在问题:(1)由于既有的实训设备设施不够完善,实践教学中的网络化及数据处理等未能得到充分体现,使得智能制造专业群建设效果不显著,间接地降低了这方面的人才培养工作效率,会给技工院校发展中带来一定的阻碍作用;(2)由于对与时俱进的发展要求考虑少,未能重视切实有效的培养模式的构建与应用,加上人才培养主体作用发挥不充分的影响,也会使智能制造专业人才建设质量、培养效果等缺乏科学保障,给技工院校发展水平提升中带来了制约作用。
二、技工院校智能制造专业群建设与人才培养策略探讨
为了使技工院校能够处于可持续发展状态,高效地完成智能制造专业群建设与人才培养工作,则需要考虑相关的策略使用。具体包括以下方面:
(一)注重课程结构的合理设置
结合技工院校学生的自身情况及新时期的形势变化等,给予智能制造专业群课程结构的合理设置更多思考,确保具体的建设与培养工作开展有效性,提高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在此期间,需要做到:(1)注重公共基础课程与实践教学内容的有效配合,开展好与专业内容密切相关的实训教学活动,对智能制造专业群结构的合理设置进行深入思考,促使具体的建设与培养工作开展更具科学性,为技工院校发展水平提升打下坚实的基础,避免影响制造专业人才培养效果,高效地完成相应的建设工作;(2)当课程结构设置更具合理性后,能够使智能制造专业群课程建设思路更加清晰,高效率、高质量地完成好专业人才培养工作,为技工院校发展中带来更多的推动作用。
(二)注重专业群的科学定位
技工院校及教师在实践中需要保持高度的责任感,给予智能制造专业群的科学定位更多思考,并从课程内容的合理设置、培养工作的有效开展等方面入手,逐渐实现智能制造专业群的建设目标,为人才培养思路的拓宽及水平提升等提供更多的专业支持,确保技工院校发展中的技能型人才培养有效性。与此同时,当智能制造专业群定位目标确定好后,能够使与之相关的建设与培养工作开展更具针对性,可满足技工院校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可靠性要求。
(三)其它方面的策略
为了完成好智能制造专业群建设与人才培养工作,更好地促进技工院校发展,也需要考虑这些方面的策略使用:(1)注重实训设备设施的不断完善,为实践教学活动的高效开展创造有利的条件,增加学生的专业技能,全面提升智能制造专业群建设水平,完成好相应的培养工作;(2)通过对构建良好的培养模式、建设效果评估及人才培养主体作用充分发挥等方面的综合考虑,高效地完成智能制造专业群培养计划,实现技工院校的科学发展。同时,需要借助大数据技术的应用优势,及时采集市场中的人才需求信息,并在计算机网络的配合作用下,将丰富的信息资源整合应用于智能制造专业群建设及人才培养过程中,提升相关工作完成中的信息化水平,保持技工院校学生良好的培养状况。
结束语
综上所述,通过对不同策略科学使用的思考,有利于高效地完成智能制造专业群建设工作,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实现技工院校的可持续发展。因此,未来在提升技工院校建设及发展水平的过程中,需要对智能制造专业群有着更多的了解,找出符合实际要求的策略并加以使用,促使这类专业群建设效果更加显著,满足技能型人才科学培养要求。
参考文献
[1]彭海兰,李莉平.智能制造背景下高职院校自动化类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研究[J].产业科技创新,2020(16):111-112.
[2]李响初,高小庆.高职院校智能制造专业群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路径研究[J].科教导刊(上旬刊),2018(16):66-67.
[3]孙荣.技工院校智能制造专业新型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探析[J].东西南北,2018(11):1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