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港澳大湾区背景下的中职电子商务专创融合途径浅谈——以佛山市顺德区李伟强职业技术学校为例
摘要:为了顺应国家提出的“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号召,更好地为各行各业培养创新创业型人才,学校也进行教育教学改革,进行创新创业教育研究。本文主要探讨粤港澳大湾区背景下,中职电子商务专业的创新创业融合的途径。
关键词:粤港澳 大湾区 电子商务 创新创业 专创融合
一、 专创融合的背景
李克强总理在2014年发表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讲话;而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也提出:现代职业教育要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型人才。因此,职业教育为了相应国家号召,不断在专业教学上探索专业与创新创业的融合(以下简称专创融合)教育。
二、 专创融合的环境
2020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庆祝大会上提出了新时代深圳经济特区建设的六项明确要求:
(一) 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
(二) 与时俱进全面深化改革。
(三) 锐意开拓全面扩大开放。
(四) 创新思路推动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五) 真抓实干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六) 积极作为深入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
这些要求是深圳经济特区和其它粤港澳大湾区成员 建设的方向,尤其第六条“积极作为深入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而佛山市作为粤港澳大湾区的成员,中职学校作为培养技术性人才的重要基地,也应积极响应习近平总书记的要求,在教学上进行创新,促进教育的融合,从而为大湾区建设提供精神动力、文化基础和智力支持。
三、 专创融合的途径
佛山市顺德区李伟强职业技术学校(以下简称李伟强职业学校)长期开展创新创业教育,致力于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合到专业教学过程中,特别是电子商务专业。因此,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大环境下,该校的电子商务专创融合教育也致力于探索与粤港澳大湾区融合的途径。
粤港澳大湾区教育融合,共同培养顶尖人才,政府已经在高等教育方面高度重视。2014年,教育部批准设立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加强在珠三角一带的教学协作。2017年依托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成立深圳高等金融研究院,共同培养拔尖的金融经济领域人才。2019年《香港经济日报》报道,香港科技大学拟于广州南沙区筹办分校。但在职业教育方面,融合的力度还比较小。有学者曾在生源及就业、本地产业支撑、国际办学声誉等方面进行研究,认为职业学校在交流与合作等方面的融合难度不大;但融合价值不大、融合空间很小。如表1所示:
但即使融合空间很小,李伟强职业学校也在努力探索着融合的途径,借助粤港澳大湾区的建设,积极推进电子商务专创融合教学。
(一) 教学交流学习。
由于制度、产业的不同,粤港澳不同地区,教育政策、课程设置、招生就业、等都会有所差别,参观交流,取长补短。2019年7月,新时代粤港澳大湾区职业教育产教融合论坛就在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举行,共话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李伟强职业学校组织电子商务专业的老师认真学习了论坛的精神,落实产教融合、校企合作重点任务,并在产教融合的基础上,借助企业、项目,渗透创新创业的思想,提升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2019年12月《粤港澳大湾区STEM教育论坛》在东莞市松山湖实验中学举行,李伟强职业学校臧敏老师代表学校做了“中职学校STEM教育与创新教育融合发展实施途径”的专题讲座。2020年11月,佛山市教育局主办《新形势下教师发展研讨会》,内地、香港、澳门三地教师同课异构。李伟强职业学校派了电子商务专业的骨干教师参与学习,探讨不同的教学方式、技巧和效果。通过参与政府、行业、教育行政部门、协会组织的各项交流活动,积累经验,促进专创融合的融合教育。
(二) 积极参加竞赛。
2019年,第七届澳门国际创新发明展在澳门举行,李伟强职业学校电商部老师带领学生展示了学校的作品和专业特色,和不同国家、地区的参赛者同台PK和交流,学习参赛者的优秀案例和经验,以赛促教。
(三) 进行课题研究。
专创融合是创新型社会对人才培养的新要求,是专业教学新的研究方向,可以通过课题立项进行研究。而粤港澳大湾区的融合发展,将会为教育合作提供前所未有的机会,如可以借助香港、澳门的先进创新创业理念和优秀的创新创业企业,共同探索专创融合的教育模式、课程设置和联合实习实训,将专创融合的教育推进一个新的台阶。2020年,广东省教育厅公布了《2020年度粤港澳大湾区教育专项课题指南》 ,其中关于职业教育的选题有6个,如表2所示。
在表2的6个课题当中,《粤港澳大湾区职业教育1+X证书制度研究》、《粤港澳大湾区现代学徒制研究》与专业建设息息相关。目前,李伟强职业学校电子商务专业老师大部分考取了《1+X网店运营推广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已经申请了1+X考点,也已经把1+X考证纳入了传统电商、跨境电商和动漫制作方向学生的课程设置。而在学校的课题研究当中,已经有《现代职业人视域下中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研究》、《中职生双创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和研究》等课题结题或立项。结合专业的研究基础,借助粤港澳大湾区教育专项课题,进行粤港澳大湾区背景下专创融合方向和途径的探讨。
四、 小结
粤港澳大湾区的建设不仅仅是政策议题,经济议题,也是学术命题,教育命题。因此,作为学校,作为教师要响应习总书记提出的要求,抓着建设粤港澳大湾区的机遇,加快推进专业的专创融合工作,为专业的改革,产业的升级,粤港澳大湾区的全面发展助力。
[参考文献]
1.方小慧.粤港澳大湾区教育融合发展的体制机制改革创新[J].课程教育研究.2018(35):264-266
2.茂泰坤.粤港澳大湾区的教育融合发展[EB/OL]. [2020-03-16]. https://wenku.baidu.com/view/647913a1dcccda38376baf1ffc4ffe473268fd4a.html
3.广东省教育厅. 广东省教育厅关于做好广东省教育 科学“十三五”规划2020年度中小学教师 教育科研能力提升计划项目有关工作的通知[EB/OL]. [2019-12-23].http://edu.gd.gov.cn/zwgk/gzxz/content/post_2900420.html
作者简介:吴丹丹,1984年12月,女,汉,广东廉江,电子商务讲师,硕士研究生, 电子商务专业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