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正在浏览:首页 > 职教文章 > 职教论文 > 如何上好《机械基础》课

如何上好《机械基础》课

日期: 2006-3-13 16:55:49 浏览: 180 来源: 学海网收集整理 作者: 江苏煤电高级技校 程勇

内容摘要:本文通过列举《机械基础》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结合作者本人的教学实践提出了对于上好《机械基础》课的一些看法
关键字:存在问题结合实际创设情境多媒体
《机械基础》是技工学校机械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该课程涉及知识面较广,知识点较多,概念抽象,理论性较强。学生由于缺乏感性认识,普遍感到学来学去还是学不懂。结合本人的教学实践我认为主要存在以下一些问题:
一 学生的知识基础差
技校生基本是高中,中考的落榜生,文化基础较差。虽然技校所开设的课程已相对简化,但由于学生自身素质较低,物理课学习的内容过于简单,机械制图的基础差,工程力学学的糊里糊涂,加上学生缺乏基本的机械常识所以在机械基础的学习过程中,会感到很吃力。而一旦基础知识不够,对一些零件的结构想象不出,受力情况分析不透,就难以唤起对学习足够的兴趣。这给教师的教学工作也带来一定的困难。
二 教师自身实践知识不足
在《机械基础》课中,很多理论知识都来源并应用于生产实际。例如《机械基础》第五章介绍的平面连杆机构,其中曲柄摇杆机构及棘轮机构就应用于牛头刨床横向进给机构;而导杆机构则应用于牛头刨床的滑枕机构中。倘若教师不了解牛头刨床的大概机构,对它的工作特点和工艺要求不熟悉,那么在讲到此处时,就只能照书本依葫芦画瓢,无法进一步深入,就会直接影响教学效果。技校的很多理论课教师是本、专科毕业后直接进入技校教学,受到各种条件的限制对各种机械设备的实践知识缺乏深刻的认识,在教学上会造成一定的困难,难以深入。
三 有关机械基础的教学用具跟不上
在教学中使用教具、安排一定的实验环节,学生的学习兴趣会得到提高。很多技校的教具由于各种条件的限制可能会残缺不全,如我校的机械基础的教具仅限于一些简单的模型,且不太齐全,实验无法开出,使得课堂教学的效果大受影响。
针对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解决:
一针对学生的基础差的现实、教师应当加强修养,尽量做到深入浅出,结合实际进行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所谓教师之主导作用,盖在于引导启迪,促使学生自奋其力,自致其知,非所谓教师滔滔讲说,学生默默取受。”实践证明,教师滔滔讲说,虽然呕心沥血,但方法不当,结果只能是事倍功半。尤其是在机械基础这门枯燥、繁杂、且不系统的课程中,若照本宣科,不进行教学信息的双向交流,学生必然会学的无味,学的困难。凭心而论,当年我们在大学里学起来都不会“其乐无穷”的课程,怎能要求技校学生“乐在其中”呢?为唤起并始终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创造积极的学习气氛,可根据技校学生活跃、好动,爱讲的特点,创设情境,启迪思维,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要做到这样,教师必须做到厚积薄发,成竹在胸,即教师思路清晰,善于归纳和表达,能够吧复杂的内容转化为纲目了然、脉络分明、易于理解和掌握的知识。《机械基础》对于刚刚初中毕业的技校生来说,无疑是大难度的课程,容易出现两种极端:程度高一点的学生为了取得好成绩便“死记硬背”;程度低一些的学生,一旦无法战胜困难,便放弃了。针对这种情况,如何组织教学?作为教师必须由浅入深,结合实际。
首先是讲课时由形象引入。心理学的研究表明,人对于事物感知的印象是先入为主的,首次认知对后继的学习至关重要。课堂教学的有效导入可以控制学生的非智力因素,使学生把注意力较快地集中到学习上来。利用学生的好奇心理,结合具体教学内容,有针对性地选择引入方式,可体现教学的直观性原则。每当讲到一个新的机构时,我常常利用该机构的模型导入,让学生首先通过有动感、有色彩、形象逼真的模型接受信息。这种方式能够给学生以鲜明的感性认识,降低学生对机构的认识难度。在讲解“凸轮机构”时,我首先以“凸轮机构”的模型导入,然后边演示边讲解。随着机构的演示,学生的多种感观被调动起来参与教学。借助模型可以完成“凸轮机构”的组成、凸轮的形状、从动件的基本类型等内容的教学,最后再以补鞋匠的钉鞋机作为联系实际的内容,让学生感觉这些机构离我们并不遥远,而是就在我们身边。充分利用这一年龄段学生的好奇心理,凡事易凭兴趣,自我约束不强的特点,充分组织好每次课的教学导入,让学生再好奇、新鲜的兴奋中,无意识地学习某些知识,对教师是一种必不可少的教学手段。作为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学生的“无意识”引发其“有意识”,达到教与学的目的。
其次就要联系实际进行教学,设计教学情境;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联系实际能够使学生产生明显的情感倾向。通过联系生活经验或具体实例来创设情境,可活跃课堂气氛,兴奋学生的思维。例如:讲到制动器时已接近这一次课的“尾声”,为了让学生保持学习的热情,唱好这个压轴戏,我引入了这样一个教学情境:让一个自行车赛的冠军在平地上快速骑车,然后刹车。请大家选择一个快速有效的刹车方式。A刹前闸B刹后闸C 先刹前闸,再刹后闸D先刹后闸,再刹前闸。课堂立刻活跃起来,这个情境使学生产生竞争的心理,大家立刻发表意见。因为他们太熟悉自行车了,也很有刹车的经验。结果大部分同学选择D ,而我的答案是C ,原因是自行车的前闸制动,后闸减速。同学们所以选择D ,是注重了减速,而问题是“制动”。接着便可以进入“制动器”的教学。制动器的形式有锥形、带状闸瓦式等等,可以结合学生的实际让他们说说自己所了解的制动器的实例。最后加以总结得出结论:各种形式的制动器都是依靠摩擦力的作用实现制动的。根据教学需要设计必要的教学情境,对于教学活动有水到渠成的效果。
二 加强理论课与实习课的联系,与实习教学相结合
作为机械专业的教师,应当不仅具有机械方面的理论知识,而且对于在生产中使用的各种加工方法、机床及设备的有关知识有一定程度的掌握与了解。只有这样,才能在教学中熟练地将理论与实践结合,上起课来才能得心应手。《机械基础》是各个工种的专业基础课,与各工种专业课联系紧密。教师应灵活处理教材,充分利用现有条件,在举例讲解时应尽可能使用见过甚至使用过的设备,如讲解带传动时可以利用柴油机上的皮带(V带)讲解,煤矿上普遍使用的皮带运输机(平带);讲解四杆机构时可以结合家用缝纫机的踏板机构,内燃机的气缸,矿用乳化液泵,采煤机的柱塞泵进行讲解;讲解链传动时可以利用自行车的链条给学生讲解。因为这些机构都是学生在平时生活中熟悉的机构,讲解时他们会有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从而引起学生的兴趣。如果可能的话,理论课教师应主动与实习教师联系,在实习教师带领学生去一些机械制造厂参观时与其一道参观并在学生参观时对其看到的设备的某个机构的工作原理进行针对性的讲解,告诉学生这个设备采用了那些机构,某个零件采用了什么结构,这样我们在上课时学生已经有了一个感性的认识,就不会觉得抽象,就会产生学习的兴趣,我们再因势利导让学生的感性认识上升为理论,教学效果就会大大提高。
三采用多媒体的方式解决模型、教具不足的问题
随着进行模式的改革和计算机的普及,现代教育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不但应该具备丰富的专业知识,还应当具备计算机操作、多媒体课件制作的知识和能力。制作多媒体课件可以使教学的具体化、形象化不再是梦想,可以把抽象的机构运动形象地展示出来。将课本中出现的各种机械机构,传动方式,加工方法通过摄像机拍摄出来,或利用动画软件将机构得运动做成动画,加上专业知识制作成多媒体课件在上课时使用,抽象的知识就可以变得形象、生动,学生的兴趣也会得以调动,学习效果会大大提高。多媒体课件可以将视频、音频、动画、图片、图表、实物投影等有机结合,大大增加了课堂的生动程度,使教学效果大大提高。我在讲解铰链四杆机构时便将所讲的曲柄摇杆机构,曲柄滑块机构的工作过程利用flash做成了动画加入到powerpoint做成的课件之中,机构的运动可以用按钮进行控制,在演示时非常方便,可以停留在任何位置,学生对机构的工作过程一目了然,对极限位置、死点、极位角等抽象的概念也有了一个明确的理解。而在过去通过画图或挂图展示和说明这些概念既抽象又费时费力,学生还不易理解。利用多媒体课件还可以节约时间,提高效率。利用课件可以讲重要的知识点做成幻灯片,节约书写板书的时间,利用动画展示机构的运动可以省去更换挂图的时间,使教学的效率大大提高。在讲解圆柱齿轮的啮合传动时如果要运用传统的教学方法,仅啮合过程就需要十几张挂图,教师一边讲解一边更换挂图,需要三、四节课才能讲完。而利用多媒体课件一次课就可以讲完,效率大大提高。这对于在中等职业学校扩招,而教师相对短缺,教学资源不足的情况下,提高教学效果和教学效率无疑是大有裨益的。
尽管《机械基础》这门课比较抽象,我们面对的又是基础较差的技校学生,如果我们能够结合他们的实际情况采取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我们就一定能够上好这门课,为他们的后续学习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