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正在浏览:首页 > 职教文章 > 教育教学 > 基于课程思政的高职数控专业课课改探索——以《数控设备管理与维护》为例

基于课程思政的高职数控专业课课改探索——以《数控设备管理与维护》为例

日期: 2021/2/12 浏览: 3 来源: 学海网收集整理 作者: 江苏安全技术职业学院 屈海军 吉强

摘要:以《数控设备管理与维护》课程教学为例,针对高职数控专业课对“课程思政”的理念和实施方案进行了初步的探索和实践。探讨思政在教学内容中的融入方式,教学方法和课程考核的改革。
   关键词:课程思政;设计方法;教学改革
   Based on The Curriculum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Higher Vocational Numerical Control Major Curriculum reform Exploration
   1 Qu Haijun 2 Ji Qiang
   (1 Jiangsu Institute of Safety Technology, 2 Jiangsu Institute of Safety Technology, Xuzhou,Jiangsu, 221011)
   Absrtact:Taking the teaching of numerical control equipment management and maintenance as an example, this paper makes a preliminary exploration and practice on the concept and implementation plan of "course thinking and politics" for the professional course of numerical control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reform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the teaching content, teaching methods and course assessment.
   Key words: Curriculum thinking and politics; Design method; The teaching reform
  
   1 课程思政与高职数控专业课课改
   课程思政指以构建全员、全程、全课程育人格局的形式将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的一种综合教育理念。
   专业课课改指改变专业课的学习方式和教学方式,改变专业课过于注重专业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专业知识与专业技能的过程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
   专业课“课程思政”改革就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思想为指导,坚持立德树人为根本,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为主线,以构建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的思政工作格局为目标导向,深入挖掘提炼专业课程蕴含的思政要素和德育功能,推动“课程教学”向“课程思政”转化、“专业教育”向“专业育人”转化,实现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与价值引领的有机统一,形成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同心同向的育人格局,思政教育与专业教育协同推进,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提升育人成效。
   2 基于课程思政的高职数控专业课课改实施路径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各类课程都要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在此背景下,本学期学院正式成立院系二级“课程思政研究中心”,本人所带的专业课《数控设备管理与维护》很荣幸成为学院“课程思政”改革试点课程,下面就开展 “课程思政”课改谈一下个人体会。
   2.1 “课程思政”的理论学习
   2.1.1 改变专业教师的教学观念
   在大思政的环境中,作为一名高职院教师来说需要改变教学观念,意识到无论是思政课教师还是专业课教师都要积极进行课程思政教学。尤其是专业教师可以从专业的角度渗透思政内容,避免了以往的单纯“说教”模式,活跃课堂气氛,提高综合素质,学生学习积极性会更高。
   2.1.2 提升专业教师的思政水平
   作为一名高职院专业教师不仅要求具有很高的专业学术能力,还需要具有较高的思政教育能力。要想开展好课程思政,专业教师要熟识马克思主义、习近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等理论,要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成果。因此学习充实自己,研究《大国重器》、《辉煌中国》、《厉害了,我的国》等纪录片,深入了解我国现代制造业最新的技术发展;调研现代制造业相关企业,了解《数控设备管理与维护》所对应的数控设备管理、维修维护等岗位的要求,了解各个岗位的职业素养。
   2.2 “课程思政”的培养目标
   《数控设备管理与维护》课程,是高职数控技术专业的一门专业课程,涉及数控设备的管理技术和维护技术,主要包括数控设备管理模式、机械部件维护保养、数控系统维护保养、电气系统维护保养等技术。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数控设备管理和维护保养的相关知识,具备生产一线数控设备管理和维护保养的初步能力,进一步提升学生的职业岗位综合能力和职业素养。以突出培育敬业精益、专注创新等方面的“工匠精神”为主线,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爱国、敬业”贯穿于整个教学环节,培养学生踏实严谨、吃苦耐劳等优秀品质,培养创新能力有时代担当的技术性人才。
   2.3 “课程思政”的课程内容
   2.3.1结合数控专业特点挖掘思政元素
   根据政府报告中的“中国制造2025”和 “制造业强国战略” 结合本专业特点,引导学生树立远大理想和爱国主义情怀,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勇敢地肩负起时代赋予的光荣使命,全面提高学生思想政治素质。
   通过《大国重器》、《辉煌中国》、《厉害了,我的国》等纪录片介绍数控设备机械部件国产化、先进化、智能化;尤其是高端数控设备的已经可以基于大数据采集、云计算等技术来实现实时监控和诊断。通过这些案例渗透爱国主义教育,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培养学生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让学生感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优越性。
   徐工技能大师毕可顺,徐工集团道路机械事业部副总工程师,先后荣获全国百强技师、全国技术能手、全国职工创新能手、全国五一劳动奖章、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等荣誉称号。68岁的毕可顺立足岗位,坚持自我提升,不断创新突破,先后完成技术革新和技术改造70多项,为企业的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毕可顺靠着“一根筋”的精神,认真学习数控加工中心维修技术,钻研数控机床电脑编程技术,他从一名初中毕业的普通工人,成长为从工装设计、电脑编程到数控机床方面样样精通的机电维修高级技师。成为了不折不扣的“土博士”。用他的话说:“创新就是贡献”、“多创新就是多贡献”。
   徐工技能大师孟维,2001年进入徐工集团,成为了一名数控车床操作工。通过几年的不懈奋斗,从一名普通的工人成长为大国工匠。37岁的孟维曾先后荣获全国杰出青年岗位能手、全国技术能手、全国向上向善好青年、机械工业劳动模范、机械工业职工技术创新先进个人、江苏省技能大师工作室领办人、江苏省有突出贡献高级技师、江苏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江苏省五一劳动奖章、江苏省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培养对象等荣誉,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孟维技能大师工作室”被评定为“江苏省技能大师工作室”,他带领团队攻关研究众多难题均达到行业领先水平,被全集团、同行业广泛采纳应用。
   通过《大国工匠》纪录片和本地域徐工技能大师毕可顺、孟维等人物事迹的介绍,向学生介绍相关科技人才的事迹,引导学生树立远大理想和人生观,学习我国科技人才的奉献精神,勇敢地肩负起时代赋予的光荣使命,全面提高学生思想政治素质。
   2.3.2结合企业管理制度贯穿教学实践
   在教学实践环节中引入企业“6S”管理制度,按照“6S”管理中规定的“整理、整顿、清扫、清洁、素养、安全”进行严格管理。习总书记曾经说过“作为一名未来的技术人才,生产优质产品是多么重要。无论是什么专业的学生,这都将使他们受益终生”。 在教学实践环节中开展实践秩序管理、实践纪律管理、实践场地管理,进行实践安全教育、实践操作规范教育,引导学生强化安全意识、规范意识、纪律意识、文明意识,养成良好行为习惯。如要求学生实践中不迟到、不早退,参加班前会和班后会;实践场地卫生清洁、实践设备规范操作和整理整洁等。
   实训实践教学环节中,通过大国工匠和徐工技能大师等人物事迹介绍培养学生敬业精益、专注创新等方面的“工匠精神”,认真负责、吃苦耐劳的工作态度和踏实严谨、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要求学生严格执行实训室的管理规范,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和爱护公共财物的优秀品德。要经常以数控设备管理、操作、维护不当会给生产带来损失,尤其是严重的生产事故来教育警示学生,帮助学生养成规范操作、踏实严谨的习惯,从而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责任感和使命感。
   2.3.3.实践操作引导团队意识和标准意识
   在实践环节中分组教学,要求学生小组合作、互助友爱,以团队协作方式完对任务,小组进行互相点评,提出学生的优缺点,对于个人不足要勇于接纳并改正。通过学生分组讨论和实践操作合理分工、有效组织,培养学生团队合作意识。
   通过学习数控设备管理、操作、维护等行业标准和规章制度,让学生养成严格遵守标准规定的习惯,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增强遵守标准意识。
   2.3.4“课程思政”理念融入教学各个环节
   查找设计思政元素添加进教学内容设计、教学过程实施等各个环节,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职业观,实现专业知识和思政教育的有机统一。本课程共安排5个教学模块,16个教学任务。
   教学
   模块 教学任务 课程内容
   及教学要求 课程思政设计
   模块一
   数控设备管理技术基础 任务一 数控设备的管理模式 1.数控设备管理的企业岗位及职责;
   2.数控设备管理的内容;
   3.数控设备管理常用模式及其发展趋势;
   4.企业数控设备管理制度。 1.详述机械加工行业在国家GDP中的比重,培养学生树立远大理想和爱国主义情怀,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2.数控设备管理中“6S管理”直接体现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
   3.介绍相关的科技人才的事迹,学习我国科技人才的奉献精神,勇敢地肩负起时代赋予的光荣使命。
   模块二
   数控机床机械部件维护保养 任务一 数控机床机械部件维护保养基础 1.数控机床的使用环境与电源要求;
   2.数控机床的机械传动部件基本组成与结构;
   3.数控机床机械部件维护保养的基础知识与相关制度。
   4.数控机床精度的内容、检测方法与常用检测工具。 1.通过机械传动结构的详讲进一步培养学生机械识图的能力,培养学生一丝不苟的工匠精神;
   2.通过介绍机械部件维护保养的基础知识,让学生懂得严谨求实、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
   3.通过查找GB,培养学生严谨求实、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
   4.通过数控机床加工精度检测,培养学生敬业、严谨的“工匠”精神。
   5.通过分组操作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和安全意识。
   任务二 数控机床机械部件精度及其检验
   任务三 数控机床主传动系统的维护与保养
   任务四 数控机床进给传动系统维护与保养
   任务五 数控机床自动换刀装置维护与保养
   模块三
   数控系统的维护保养 任务一 数控系统的日常维护 1.数控系统的基本组成与结构连接;
   2.数控系统维护的基础知识;
   3.数控系统硬件的结构和软件的组成;
   4.数控系统常见硬件和软件故障显示与处理方法。
   5.数控系统电气线路的组成、检测和调试方法。 1.通过介绍国内外数控系统,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教育,提高学生的紧迫感;
   2.通过数控系统规范使用、保养、维修,让学生认识到职业素养的重要性;
   3.通过分组操作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和安全意识。
   4.培养良好的规范操作习惯和爱护数控设备、工具品德;
   任务二 数控系统常见硬件故障的处理
   任务三 数控系统常见软件故障的处理
   任务四 数控系统电气线路的维护技术
   模块四
   数控机床电气部分维护保养 任务一 伺服电动机的基础维护与常见故障处理 1.数控机床电气控制技术常识;
   2.数控机床伺服装置、主轴装置、辅助装置、换刀装置的电气控制原理;
   3. 伺服装置、主轴装置、辅助装置、换刀装置的电气部件的维护保养基础知识。 1. 通过识读数控机床伺服装置、主轴装置、辅助装置、换刀装置的电气原理图培养学生良好的规范操作习惯;;
   2.通过实践操作培养学生敬业、严谨的“工匠”精神;
   3.通过分组操作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和安全意识。
   任务二 主轴正反转电气控制线路常见故障处理
   任务三 辅助装置的电气控制线路常见故障处理
   任务四 刀架换刀的电气控制线路常见故障处理
   模块五
   数控机床气、液压系统的维护保养 任务一 数控机床液压、气压系统的日常维护技术训练 1.数控车床液压系统的工作原理;
   2.加工中心气压系统组成与工作原理;
   3.数控机床气、液压控制系统的维护保养常识。 1.通过识读气、液压原理图和分析加工中心刀库气压系统和数控车床卡盘液压系统工作原理培养学生一丝不苟的工匠精神;
   2.通过实践操作培养学生热爱专业、认真专注的工匠精神;
   3.通过分组操作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和安全意识。
   任务二 刀库气压控制回路常见故障处理
   任务三 卡盘液压控制回路常见故障处理
   我们通过思政元素把思政教学的内容、方法详细地设计编写进教案。在课前必须收集大量资料,找到思政切入点,并整理成教学内容,写进教案。在教学过程中准备以摘录网络新闻、视频、实物展示、图片展示等手段,介绍数控设备各个部件国产化、先进化、智能化;尤其是高端数控设备在大数据采集的基础上利用云计算技术,实现数控设备的实时监控和诊断。
  

基于课程思政的高职数控专业课课改探索——以《数控设备管理与维护》为例

   利用数控维修实训室设备进行实训实践操作训练;利用校园网查看数控设备管理与维护相关网络资源;利用院级课程资源库《数控设备管理与维护技术基础》网络资源自主学习;利用手机微信、QQ等多种自媒体软件进行互动教学。
  
基于课程思政的高职数控专业课课改探索——以《数控设备管理与维护》为例

   2.4 “课程思政”的课程考核方式
   课程思政的的课程考核,不仅要进行专业知识考核,还要反映出课程思政的效果。本学期准备使用过程考核和最终考核两者结合。过程考核环节中让学生自己收集有关我国先进数控设备管理和维护的资料,形成关于我国先进数控设备管理和维护现状的调查报告,并记入课程考核成绩,让学生感受我国先进数控设备的发展,让学生形成爱国主义的理念。
  
基于课程思政的高职数控专业课课改探索——以《数控设备管理与维护》为例

   结束语
   作为学院“课程思政”改革试点课程,我们将思政育人理念在每一堂专业课中向学生灌输,在专业知识技能传授的同时将工匠精神、奉献精神、爱国主义精神等潜移默化的渗透到专业课堂,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爱岗敬业、职业素养和安全意识,也为学院全面开展课程思政工作积累经验,推动提高课程思政水平。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讲话稿[N].新华社,2016,12-08.
   [2]高德毅、宗爱东,从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从战略高度构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体系[J].中国高等教育,2017(1):43-46.
   [3]李强华.高校专业课程思政的教学改革探讨--以“公共伦理学”课程为例[J].宁波教育学院学报,2018,20(5):51-54.
   [4]张新亮.高职“数控设备故障诊断与维修”课程改革研究与实践[J].职业.教育研究,2015(6):61-65.
   [5]王春生.基于课程思政的数控机床电气控制课改探索[J].现代职业教育,2018(23):44
   [6]王丽梅.《零件检测与质量分析》“课程思政”改革的探索与实践[J]. 现代经济信息,2018(34):433
   [7]王雁鸣.本科安全专业“课程思政”教育资源与教学模式设计[J].教育教学论坛,2018,31:175-176.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