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正在浏览:首页 > 职教文章 > 教育教学 > “互联网+教育”背景下信息技术在中职“电工电子”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互联网+教育”背景下信息技术在中职“电工电子”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日期: 2019/10/8 浏览: 2 来源: 学海网收集整理 作者: 袁雪柔

【摘要】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信息化技术在教育教学当中的应用愈加广泛。在“互联网+教育”的背景下,信息技术的使用极大的改变了中职“电工电子”课程的教学方式,提升了教师的教学效率,使学生的综合能力得到发展。因此关于如何在中职“电工电子”课堂中使用信息技术,是中职教师必须要关注的重点问题。本文阐述了“互联网+教育”背景下信息技术对中职“电工电子”课程教学的影响,并给出“互联网+教育”背景下信息技术在中职电工电子课程教学中可供借鉴的实际应用策略。
   【关键词】“互联网+教育”;信息技术;中职;电工电子
  
   【中图分类号】G434;TM1-4;TN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0 引言
   随着国家对中职院校教师的信息化能力培养政策的落实,信息化技术在课堂或者教学中已经屡见不鲜,甚至信息化技术教学的普及已经是大势所趋。中职电工电子教学应当顺势而为,广泛使用信息化技术,提高自我创新意识,在“互联网+教育”的新形势下创新创造出具有自身特色的电子信息化教学。
   1 “互联网+教育”背景下信息技术对中职电工电子课程教学的影响
   中职院校电工电子教学应该根据社会与企业的需求,以帮助学生提高就业竞争力为目的,在教学课程中合理运用信息技术,提升学生的全面素质。近年来,电工电子行业对人才的需求也在不断更新,表1为电工电子技术人才需求调研表。据表可知,企业需求的人才是身兼多种技能的。因此中职院校的教学必须紧随时代发展步伐,合理使用多媒体技术来对学生的各方面能力进行全面培养。而信息技术对电工电子课程的教学产生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表1 电工电子技术人才需求调研表
   人才类型 可从事的职业岗位 工作位置
   白领 学术研究、产品设计和开发 高级管理、决策层
   蓝领 新品试制、技术服务、制定工艺、高级技工 一线管理、技术服务、生产关键岗位
   1.1 信息技术的应用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方式
   “互联网+教育”的引入,多媒体教学的兴起,极大的开阔了学生的眼界,信息化系统的研发,使学生随时随地都能进行知识的学习。各种教学视频的发展,不仅让学生学习变得更加高效,也容易吸引学生课堂学习的注意力,从而提高学习效率。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对教师也产生了影响。第一,对教师的信息技术实际应用能力提出挑战,教师除了会用传统方式授课之外,还需要熟练掌握各种多媒体设备的使用。第二,信息技术提高了教师的教学效率。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因其具有强大的资源整合能力,教师可以充分发挥信息技术教学的优势,使得备课变得更加快捷。
   1.2 信息技术的应用使教学内容不再单一
   传统教学中,大部分是由教师写板书或者画图来加深学生对一些概念的理解,但是画图的技术毕竟有限,不能将实际东西完完整整地展现在学生眼前。在信息技术下,学生可以通过真实的照片或者视频,近距离了解一些抽象的事物。尤其是电工电子课程中,学生可以通过视频与照片了解实际的电子设备结构和设备的真实工作情况。条件允许时,学生可以在电子实验室真实操作电子设备。可见,信息技术的引入将教学内容变得丰富有趣。
   3 信息技术在中职电工电子课程教学实际应用中的常见问题
   3.1 过度使用信息技术
   虽然将信息技术应用在中职电工电子教学中是一种先进的教学方式,但如果对信息技术过度使用,易让教学脱离教课内容。信息技术是辅助教学的一种手段,而不能代表全部教学内容。没有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而盲目使用信息技术,会适得其反降低学习效率。
   3.2 课件设计不合理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教学课件的制作开始变得多样。但是,中职电工电子课程本身偏重于逻辑,所以即便课件制作的多样化,如果没有将理论与实践真正结合,也并不能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3 “互联网+教育”背景下信息技术在中职电工电子课程教学中的实际应用策略
   3.1 信息技术与教学理念结合
   教师的教育理念要紧随时代发展而变化,真正重视信息化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把信息技术中的现代化理念与传统的教学观念结合,树立正确的信息技术使用观念,让信息技术真正做到为教育教学服务,而不是让它占主导作用。
   3.2 信息技术与教学资源整合
   信息技术可以对中职电工电子课堂教学的资源进行整合。信息技术的引进,让教学资源变得丰富。视频教学、模拟实验等都是先进的教学资源。在“互联网+教育”的形势下,要学会将这些资源整合起来,一是避免资源浪费,二是让多种资源进行任意搭配,提高学习效率。信息技术也在不断发展,除了将这些资源整合之外,教育工作者应该在资源整合过程中对其进行创造创新,根据教学的实际情况,将传统的电工电子教学资源进行创新使用,使其最大程度地发挥作用。而信息技术与教学资源整合具体表现在对信息教学平台的使用。
   信息教学平台是信息技术发展下的产物,是一种可在线教学、测试以及提问的学习平台。最开始受条件制约,它只能在计算机上使用。但是,随着手机APP的跨时代兴起,手机学习平台开始大规模出现,以下分别介绍两种。
   计算机网络学习平台。计算机网络学习平台就是只能在计算机上学习的平台,常见的有优学云、泛雅等。这些平台的系统功能大同小异,主要是提供学习资源和师生交流2种功能,附带有教学考勤、课堂作业以及学习测验等功能。计算机网络学习平台的构建,为教师与学生之间真切搭建了一个可沟通的渠道。
   手机网络学习平台。随着手机APP的兴起,网络平台不再局限于在计算机上使用。手机以其便捷的优势,迅速发展,并被各大院校运用于实际教学。比较常见的手机网络学习平台有蓝墨云班课、课堂派等,主要功能与计算网络学习平台相差不大,一是实现教学资源的共享,二是为学生与教师提供沟通平台。手机网络平台可以随时随地实现交流,且手机方便携带,学习问题能随时随地反馈。
   3.3 信息技术对教学课程课时的整合
   电工电子课程的教学在实际课程中将教学课程与课时进行整合。引进信息技术后,电工电子课程发展得短小精悍,将经典理论和观点凝练出来,避免了课程中学生在学习抽象理论上浪费太多时间,让他们有了更多自我理解、自我认知的时间,提高了学习效率。信息技术对课程课时的整合,是至关重要的应用策略。如表3所示,通过应用信息技术,让数字万用表电路设计变得简单明了。
   表3 设计课题:数字万用表电路设计
  

“互联网+教育”背景下信息技术在中职“电工电子”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微课则是信息技术对教学课程课时的整合的实际应用。
   在“互联网+教育”的新形势下,微课作为一种新的教学资源出现,核心是制作课堂教学视频,然后将视频剪辑制作,以供学生观看学习。其特点也是短小精悍、一针见血,因其时间有限,所以在视频中展现的都是教学的精华部分,也可以非常充分为学生解答提出的问题。制作微课的过程中,要用到信息技术下的视频制作软件,如Camtasia Studio软件,除了具有强大的影音捕捉功能,还能实现各种视频的剪贴。
   3.4 运用信息技术拓新教学手段
   中职电工电子课程最注重的是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所以信息技术教学需要拓展和创新。除了多媒体课件的制作外,教师应该根据实际的教学情况,利用信息技术中的模拟实验,让学生进行动手实践,然后在实践过程中分析理论知识,加深理解。合理地将多种信息技术结合,才是信息化教学的核心策略。
   运用信息技术拓新教学主要有课件制作和其他教学工具两种方式。
   其一,在中职电工电子课程教学中,多媒体课件的使用。信息技术在中职教育中演进出课件制作软件,应用最广泛的是Office中的PowerPoint,即PPT幻灯片软件。该软件的使用方法简单,易掌握,且可添加内容丰富,如图像、视频、音频以及超链接等,都可以在课件中添加,且可以在幻灯片放映过程中增加一些动画特效,使教学变得逻辑清楚且生动有趣。此外,它板式套用功能能大大节省课件制作时间。基于PowerPoint也衍生了一些交互式课件制作软件,如ArticuLate StoryLine、ArticuLate Studio等。它们可以实现情景模拟和屏幕录制等交互功能,使得PowerPoint的内容制作更加丰富,真正实现了教学的交流互动。
   其二,其他教学工具的使用。除了上述信息技术在中职电工电子课程教学中应用外,还有其他一些教学软件。这些软件的被开发,不仅提升了教师的教学资源制作效率,也让同学的获取变得简单快捷。这些信息化教学工具软件大部分可免费下载和使用,方便了教师学习。表2为不同软件在教学中的应用概览。
   表2 不同软件在教学中的应用概览
   类型 软件名称 教学中的应用
   课件制作软件 PPT美化大师、文档美化大师、PDF to PowerPoint Converter 制作课件、美化课件
   图形图像编辑处理软件 Adobe Photoshop、美图秀秀、光影魔术手 美化教学中用到的图像
   视频剪辑软件 电影魔方、会声会影、Adobe Premiere Pro CS3 微课剪辑、教学视频录制剪辑等
   5 结语
   “互联网+教育”为中职电工电子课程教学提供了新思路与方法,而信息技术在实践中的广泛应用,也丰富了电工电子课程的教学内容。只有将信息技术与教学理念结合,将电子课程教学的资源整合创新,建立科学合理的课程课时,把各种信息技术的手段结合使用,让其真正成为教育教学中的利器,从而真正为教育工作者服务。
  
   【参考文献】
   [1]杨楠.“互联网+教育”背景下信息技术在中职电工电子课程教学中的应用[J].西部素质教育,2019(11):127,129.
   [2]沈羽,李亮.“互联网+”背景下高职院校创可教育实践与发展策略[J].山东工业技术,2019(20):200-201.
   [3]田金鑫,王晓侃.“互联网+”背景下高职教育校企合作对策创新研究[J].汽车实用技术,2019(12):210-211.
   [4]张龙.“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研究[J].才智,2019(17):33.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