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高中生数学阅读能力的成因分析
本文系甘肃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生数学阅读能力培养实践研究》阶段性研究成果,课题立项号GS[2018]GHB2379
相较于英语、语文等阅读教学而言,高中数学阅读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很多高中生并没有良好的阅读习惯,同时由于阅读技能的缺失,导致学生在解答问题的过程中理解与审题能力不足,学习效果不佳。本文以酒泉市实验中学高一年级学生为研究对象进行了调查分析,对现阶段影响高中生数学阅读能力因素进行了探讨,并结合现阶段高中数学教学特点,提出了几点提升高中生数学阅读能力措施。
一、高中学生阅读能力组成
高中学生阅读能力主要包括高中学生对数学材料的概括能力、联想记忆能力、阅读推理能力、数学语言理解应用能力等几个模块。
二、影响高中生数学阅读能力的主要成因
一方面,由于高中数学教师对数学阅读缺乏足够重视,导致其无法为高中学生数学阅读提供有效的指导。最终影响高中数学阅读能力。
另一方面,高中学生阅读能力薄弱。由于高中学生没有掌握必要的阅读方法,导致其无法了解数学阅读材料的真正含义。再加上高中学生缺乏良好的数学阅读习惯,导致其数学阅读能力始终处于低下水平[1]。
三、高中学生数学阅读能力提升措施
1、培养高中学生对数学材料的概括能力
在新课程改革进程中,高中数学新教材的编写应用,为高中学生数学阅读能力培养提供了依据。高中学生对数学材料的概括能力主要是高中学生对数学材料重新组合、调整的能力。依据现有数学教材内容,高中数学教师可以深入挖掘数学教材中阅读材料,在具体的例题中为班级学生讲解数学阅读题型解决技巧。同时引导班级学生根据阅读材料,反复思索阅读题目的其他解决方法,逐步提升高中学生数学阅读能力及自我探究能力。以正弦函数问题为例:求函数y=sin(1/2x+π/4),x∈[-3π,3π]的单调递增区间。教材规范要求利用正弦函数单调性进行相应函数单调区间的解答。而在后续数学材料阅读过程中,若选择上述例题解题思路进行问题解答,学生极易忽略“一个周期整体单调递增区间只有在一定区间内才适用于单调递增”这一信息。据此,高中数学教师可利用比较法,引导班级学生对新旧知识点及类似知识点进行比较分析。结合已讲过的正弦函数概念及勾股定理知识,将已概括的数学知识进行关联分析。并将其融入自身的数学活动中进行内化吸收,最终转化为自身的知识。高中学生对数学材料的概括能力的培养,可以帮助高中学生有选择性的进行数学知识记忆,促使其真正了解数学知识内涵。
2、培养高中学生联想记忆及阅读推理能力
为了培养高中学生良好的联想记忆及阅读推理能力,在常规教学过程中,高中数学教学人员应创设高中数学阅读教学情景,促使高中学生树立正确的阅读心理。首先,在课堂例题分析过程中,要求学生仔细阅读例题。并从问题文字叙述中提炼出全部已知条件及目标,同时进行问题重复叙述,必要情况下可进行图形及示意流程图的绘制。
其次,以宏观思维进行题目条件的联想记忆。同时逐步挖掘问题内涵及结构特征,明确探究目标与已知条件之间的联系。如在均值不等值问题解答过程中,高中数学教学人员应引导学生对两整数应用公式条件、不等式中等号条件之间联系进行重点推理探究。通过引导高中学生将数学资料与已有认知结构进行关联,可以促使高中学生主动寻求原有知识结构的相关信息。结合类比、记忆、联想,可以加快高中学生认知结构构件速度。
最后,根据原有题目内容,制作一些微课件。并要求高中学生在课堂教学结束之后进行信息加工。同时根据学习需求,鼓励高中学生在一定时间限制内进行信息提炼,避免部分高中学生在阅读推理中出现信息提炼不全的情况[2]。
3、培养高中学生数学语言理解应用能力
数学语言是数学知识的载体及数学思维工具,而高中学生在数学阅读过程中知识学习的过程,也是其对数学语言内化吸收的过程。因此,一方面,高中数学教师应以高中学生数学语言能力培养为要点,以数学题目关键词为教学重点,进行数学语言符号的适当转化。如在同类项知识教学过程中,其定义为:所含字母项目且相同字母次数也一致的项。高中数学教师可引导班级学生将对“每个单项式所含字母相同、相同字母指数相同”这一条件进行适当分析。并利用“6x与8x”、“5c与9c”、“110y与2y”、“4x与5y”、“5c与6ac”等具体案例,将文字语言转化为数学符号,为高中学生了解具体数学语言符号的含义提供帮助。利用数学语言中特有术语、符号、专有名词、图形等信息,促使高中学生对数学语言进行整体感知和理解。进而引导高中学生逐步分析同类项知识相关知识性质,为其进行后续代数值求解知识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另一方面,基于数学符号语言的简洁抽象性,高中数学教师可以数形结合思想为引导,加大直观的数学图形语言的利用。即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将数学符号与明了的图形进行关联分析。如:复数X满足X小于2.5,则复数X的最小值是多少?
上述问题的抽象性极易导致高中学生无法进行后续问题解答。此时,高中数学教师就可以引导班级学生依据复数的几何意义,进行具体图形的绘制。通过数形结合,促使班级学生了解数学知识学习中专用名词、术语及图形语言的应用特征,为其数学语言理解应用能力的提升提供有效的帮助。
总结:
综上所述,高中数学学科的理论性、逻辑性、抽象性较强,对高中数学学习人员阅读能力提出了更加严格的要求。因此针对现阶段高中数学课程中学生学习情况,高中数学教学人员可以典型数学例题为入手点,结合教材内容,全面培养高中学生对数学材料的概括能力、联想记忆及阅读推理能力、联想记忆及阅读推理能力,为高中学生数学学习能力的提升提供有效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