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正在浏览:首页 > 职教文章 > 教育教学 > 一体化班级活动的探索与实践

一体化班级活动的探索与实践

日期: 2019/3/4 浏览: 1 来源: 学海网收集整理 作者: 江苏省常州技师学院 冷静燕

人们常说,生命在与运动,对于技工院校一体化班级而言,活动的意义犹如一个个生命体的生命运动,经过精心设计和策划组织的班级活动,是开发培养班级学生综合职业能力,同时也是班级体形成和发展的重要途径。
   一、一体化班级活动的内涵
   如果把班级里的每一个学生比作一个个独立的点,那么活动就可以把这些点连成线连成面,以及立体的系统,这就是班级活动。技工院校一体化教改的重要特征是以综合职业能力培养为目标,包括专业能力、方法能力、社会能力,三者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伴随着一体化教改的深入推进,伴随着职业成长阶段的不断提升,学生在团队中的融入度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对于技工院校学生来说,长期的应试教育以及中考的失败已经在不经意间磨去了学生应有的自信,甚至不少学生在进入技职校后就把自己列为被淘汰的或者被遗弃的人,放松了自己对学习的要求。这就需要班主任和一体化教师强强联手,积极设计开展以学生为中心,班主任为主导的丰富的一体化班级活动,充分挖掘学生的团队意识,培养学生的交往合作能力,激发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和成功的自信,使班级成为团结紧密而富有活力的集体,从而相辅相成的促进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
   二、一体化班级活动的特点
   为了落实“一体化教改”教学理念,确定能力为本的的技能人才培养目标,一体化班级活动的形式建议在传统的班队会活动,如学习活动、科普活动、文化体育活动、社会实践活动的基础上,充分考虑:(1)与企业的对接;(2)综合技能比武;(3)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4)注重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学习与活动的过程。以适应新经济发展模式下人力资源价值定位。
   三、一体化班级活动的组织流程
   借鉴学习任务的教学组织流程,一体化班级活动也可以策划为6步法:包括明确任务、制定计划,做出决定,实施计划,检查控制,评价反馈。
   1.明确任务:此步骤为形成一体化班级活动的关键。个人觉得还是比较好操作的,学期初,学院会对学生素质教育活动列出总的规划的参考意见,各班根据实际情况,适当调整即可。以某学年第一学期规划为例:9月,开学第一课与学习能力培养月;10月,生命在于运动暨体育节活动月;11月,消防演习与法制教育宣传月;12月,创新与元旦主题活动月。
   2.制定计划:此过程是学生能力培养的开始。建议在班主任指导下,小组讨论,初步列出整个学期的活动日程计划表。每月的班级活动以1-2次为宜,留出一定时间布置班级的常规注意事项,学校通知等。而班主任需要在此阶段根据每组成员的特点,对活动中的一些关键点,如活动内容是否贴近主题,是否在学生的能力范围等等加以分析判断,提出合理的建议,帮助学生寻找合适的修正方式,防止因计划不到位导致最终实施受阻。另外可建议第1-2次的主题班会由班干部组织,引导全班同学参考学习,力求计划的展开深入、有序、高效、并达到预期目的。
   3.做出决定:此阶段每组学生可在班主任的引导下,查找资料,精心设计活动形式和过程,最后形成并提交活动方案。活动方案应包括:(1)四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2)活动流程(过程安排);(3)活动要求;(4)活动分工;(5)活动预算等。需要注意:活动开展的前提条件是什么,目的是什么,本活动区别于其他活动的特点,后备方案,如何分工,是否有后续系列性活动等等。
   4.实施计划:此阶段是整个项目的核心环节,充分培养和展现学生自我管理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班主任要引导学生灵活地按照计划进行实施,除了要对整个项目实施过程能掌控全局,还要对参与到活动的全体学生进行全面观察,及时协调和处理各种突发问题以及制止各种错误行为,消除安全隐患。通过“说元件”、“好的学习方法——经验交流”、 “创新作品设计”等主题班会,使学生学会克服不良情绪对学习的影响,激发学习兴趣和激情;使学习成为学生的一种需要和享受,并能不断地得到持续和强化。通过“暑期社会实践PPT展示”主题班会、企业参观等一体化活动,让学生了解和现实感受各类职业的特点和所需的职业能力;让学生学会了分析自身特点,建立职业能力培养的方向和目标。与实际岗位的零距离接触,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有利于培养学生团队精神,职业意识和职业道德。有利于早发现人才,快培养人才,多储备人才。
   5.检查控制: 此阶段是每个活动的重要阶段,往往不被教师和学生所重视,但这恰恰是符合一体化班级活动的实施要求,不可或缺的。需要学生提交活动相关资料,如活动策划方案、课件、新闻报道,工器具使用表、活动费用支出清单等。此过程相关资料的提交可与学生本身的能力情况和目标能力相结合,难易程度直接关系到学生能否顺利完成任务。班主任要引导学生及时记录活动实施过程与决策结果的偏差,以便对下一次活动做出合理调整。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专业技能,方法能力,规范作业和数据处理的能力得到进一步升华。
   6.评价反馈: 此阶段建议通过自评、组评和教师评等评价方式,寻找在整个活动中出现的问题和解决方案,班主任应该积极参与此阶段活动,并带着赏识的目光去客观的评价,在每个活动中发现学生各方面的闪光点去加以鼓励,因为学生的闪光点,加以放大培养后,往往会成为班主任的得力助手。
   四、结束语
   以上是我对一体化班级活动设计的一些思考,将活动的主动权交给学生,也就给了学生锻炼的机会以及自我发挥、自我教育的平台。技工院校一体化教学改革任重而道远,让我们携手为更好地培养优秀的高技能人才而努力前行吧!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