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正在浏览:首页 > 职教文章 > 教育教学 > 技工院校工业机器人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技工院校工业机器人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日期: 2018/11/6 浏览: 2 来源: 学海网收集整理 作者: 泰州技师学院 刘涛

摘要:随着我国工业化的不断发展,工业产业的集群化效应在不断的扩展之中,同时工业机器人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工业革命解放了的低端劳动力,新技术不再让人们局限于简单的劳动之中。而工业生产的效率保证,极大部分落在了工业机器人的发展效率上,通过高度集成系统生产的工业机器人,不仅能够解放劳动力,同时还能降低生产成本。而本文主要就当前工业机器人的背景进行分析,其次阐述工业机器人相关专业人才的培养现状,最后提出合理的工业机器人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希望能为我国工业发展提供一些帮助。
   关键词;技工院校;工业机器人;人才培养
  
   技术产业的发展离不开人才的支持,通过技术人才以及研发人才的共同努力,一个产业才能有效发展。人才培养的目的是培训处专业技术过硬、管理能力过强、指导能力过关的全面人才,这类人才具有不可替代性,是时代发展的必需品。目前,各类技工院校的教学方式已着手更改,通过实践和理论相结合来培养更符合行业需求的人才。但在实际教学效果上,学生的实践能力还有待提高,企业之中的技术员工理论掌握能力不足。所以,要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必须从企业和学校的合作中入手。
   一、工业机器人的背景分析
   工业机器人是结合工业技术与信息技术的高科技产品,同时也是工业生产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一个国家的工业水平以及工业自动化水平的衡量标准,就是这个国家工业机器人的普及率。 当前,我国工业发展在不断进步中,工业机器人的发展也相对稳定,特别是在汽车行业、制造业、电子产业等行业中,工业机器人的普及率已达到70%所以,工业产业所带动的经济发展,是国家发展的重要基础。从工业发展史的角度来看,当前工业机器人在工业自动化生产领域起到了重要支撑作用,能够满足当代企业对自动化生产的需求,辅助本组织保质保量地完成生产与加工工作。而且,工业机器人能够辅助工作人员针对所有产品做好质量在线检测工作,严格控制生产流程,确保产品质量参数的精确度。顺应工业机器人在工业自动化生产领域的发展趋势,优化该系统的设计方法,工作人员应重视结合本企业的生产需求,在工作过程中,全面提高工业机器人的信息监控质量,这样方能对工业自动化生产实施集中性监控,确保企业细加工,推动企业生产自动化与信息化,辅助本组织研发新产品。
   二、工业机器人相关专业人才培养现状
   工业机器人专业的人才培养主要包括高等教育机构培养的研发型人才、技工院校培养的技能型人才、中职院校培养的技工型人才。首先第一类研发人才是研发团队的领头羊,同时也是技术未来发展方向的界定人。第二类技能型人才具备一定的理论基础,这类人才占企业人才的大部分。第三类技术人才的培养侧重于行业的不同,单论短期内培养效果而言,技工院校对于人才理论的培训更加全面。
   三、工业机器人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一)课程体系的确定
   技工院校的培训课程侧重于电气控制PLC、传感器技术、工业机器人基本技能操作等,这些课程随着时代的发展成为专业的基础课程和核心课程。除此以外,学生所取得的电工高级工证书是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的有效保障。学生在校期间,还可同时考取PLC系统设计师、工业机器人操作调整工、工业机器人编程员等证书。
   (二)教学模式的选择
   机电一体化专业是工业机器人专业的基础,其许多基础知识如机电一体化知识一样抽象难懂。所以,在课堂上,教师应向学生阐明这一问题,让学生明白课程学习的难度,从而保证学生有充足的精力投入到学习中。首先在教学实践中所注意的问题,应该是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的结合,并不能随意侧重于任何一方。另外,在教学中应用仿真教学,也能够培养学生对于机器的熟悉感,避免其走上工作岗位后犯错误。
   (三)师资队伍的建设
   技工院校师资队伍的建设应结合当前国家工业发展情况而定,首先,学校应提供给教师参观工业企业的机会,同时年资较高的职工应参与到探讨当中,从而提高教学水平,提高教师的理论知识以及业务水平。另外,定时聘请企业相关技术人员到校交流访问,使之成为学生们了解当前企业现状的桥梁。
   (四)考核体系的建立
   工业机器人专业的考核方式应结合工业现状而定,通过实践考核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避免侧重于笔试考核,通过笔试、面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考核,从而考察学生的综合能力。如上文提到的模拟仿真训练,教师在这门课程的教学上应注意观察学生的应用能力、动手能力以及分析能力,及时表扬具有创新能力的学生。
   结束语
   工业机器人的应用普及在当前不可轻视,其对于整个国家的工业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所以,工业机器人专业的专业教学以及人才培养也应该得到相应的重视,不管是企业员工,还是在校学生,都可赶上工业发展的大潮流,从而在工业发展中大有作为。当前社会环境复杂,人才竞争十分激烈,技工院校适时改进教学模式,可以避免学生无法适应工业发展的浪潮。当前我国工业化进程越来越缓茫,所以,技工院校的人才培养要从思想上入手,在教学改革上下功夫,一培养学生技能和职业应用能力为主,避免侧重于理论基础,帮助提高学生们的专业技能和综合能力,如此才能保证教学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王永宜.技工院校工业机器人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8(07):167.
   [2]温彦花.技工院校工业机器人专业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究[J].职业,2018(05):58.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