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正在浏览:首页 > 职教文章 > 教育教学 > 指点人生航向的领路人——基于心理健康教育的中职班主任工作

指点人生航向的领路人——基于心理健康教育的中职班主任工作

日期: 2018/11/6 浏览: 2 来源: 学海网收集整理 作者: 江苏省高淳中等专业学校 徐超

摘要:心理健康定义的核心内容是:生活在特定的社会环境中的不同个体,智力水平正常、情绪较稳定、行为比较适度,具有处理关系和适应不同环境的能力。在这基础上还要意识到的是,心理健康是一个波动的概念,人们随着事件的发生程度产生各种的心理情况,比如焦虑、后悔、嫉妒、紧张等情绪。平时需要迅速摆脱各种负面的心理状态,通过调节保持积极的心理状态。
   关键词:中职班主任;心理健康;心理学;心理健康
  
   中职生心理健康标准可概括为:一是智商正常,善于学习;二是能够认识自我,接纳自我。对自己的性格和能力进行清晰正确的认识。三是喜欢与人交往,人际关系处理和谐;四是性别的角色分化,性心理和身体发育同步。乐于承认自己的性别,在社会期望的性别角色中展现自己形象;五是社会环境的适应良好,敢于迎接挑战;六是情绪的积极稳定。愉快、开朗、豁达、乐观及充满爱的积极的情绪总是占生活的大多时间;七是人格结构的完整,包括气质、三观和理想、性格等各方面均衡发展。
   一、中职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
   当前中职学生大都存在的心理方面问题,经过长期教学观察,中职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的主要表现形式有:情绪极度不稳定,平时喜怒无常。在情绪喜悦时,学习生活中积极性高,与他人相处和谐;当其情绪低落时,学习积极性低,很难与别人友好相处,甚至会出现逃学、打架等现象。
   (一)社会的发展需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当下社会快速迅速,生活环境多元化在给人们带来更多的机会的同时,也带来了更多的压力与竞争,导致大多数人生活紧张,挫折情境大幅度增多,各种心理问题不断出现。有统计资料显示,大学生患心理疾病率达20.23%,中职生包含其中。上海精神卫生中心的一项专业调查指出,27%的中职生存在心理障碍。所以,在中职班主任的工作中开展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必要且重要的。更好帮助培养中职生形成良好合理的情绪反应、正常社会适应性、和谐正常的人际关系。
   (二)中国独生子女的独特性需要心理健康教育
   中职学生大多数是这样的处境:家庭结构显现倒金字塔型,他是惟一的孩子。家长们一方面给予了部分溺爱,另一方面又会提出了更高要求。使学生面临这样的情境:很少经受挫折的同时,却被长辈要求很高的目标。所以,家长的过分关爱和要求往往会成为孩子们心理成长道路上巨大的压力。从小就缺乏与兄弟姐妹间的交流又让孩子在人际交往上缺少一部分亲密的内容,大多数孩子能从同伴交往中获得补偿,而少部分孩子无法得到弥补。正是以上原因,使我们感到现在中职生一届比一届更娇气,经不起情感挫折。加强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必将现在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
   (三)中职生的心理特点需要心理健康教育的引导
   中职时期,是学生个性发展和求知的黄金时期,是自我意识形成,由不成熟向成熟的迈进过渡期。表现有:中职生平时注意自己的形象,也注重别人对自己各种的评价。情感内容丰富,情绪有很明显的两极性,热情又躁动;抽象思维能力有更多掌握性的同时,自尊心变强,意志力变薄弱,性格更加敏感,会为了讲义气或小事而丧失情智,办事不顾后果,遇到困难会无所适从,依赖别人的帮助。此时中职生,正处在身心发展激烈变化的时期,身心发育还未成熟、缺乏社会阅历,使得他们不能完善的处理学习中的各种心理冲突,从而诞生各种各样心理问题。另一方面,他们还必须面临着学业成绩低下、就业压力大、生活目标正确选择和各种复杂的社会生活问题,这些问题往往更加尖锐,给中职生的心理健康发育提出了很大的挑战,他们会出现更加多样复杂的心理困惑。中职生群体要在社会上能够立足,就必须不断增强自身综合素质,特别是不断提高自身的心理承受水平。这就要求我们中职班主任从学生的身心需要出发,有针对有目的地实施综合素质的心理教育,培养心理全面发展的实用型。
   二、中职心理健康教育与班主任工作的有效整合
   (一)了解中职生的内心世界会是前提
   不断拓宽沟通的渠道,建立心理档案。班主任要根据学生各种情绪变化不同行为举止推测其内心的变化。平常通过谈心的活动,打开学生心灵大门,做到有的放矢。充分更了解学生心理,班主任可建立学生心理档案。平时多关注心理问题突出的学生,进行记录调查研究。
   (二)撰写学生心理日记,解答心理疑惑
   学生心理疑惑得不到及时解决,可能影响制约学生的心理健康。并定期开展团体心理辅导。团体的辅导更符合中职生的心理发育规律,能更加有效改善人际交往能力、更好情绪控制,提高自信心。尊重包容每一个学生,引导学生尽可能地展现内心世界,这样有助于学生人格的健康发育。
   (三)开展多样的德育活动
   可以通过以下方式看展德育教育活动:(1)定期开展主题班会、诗歌朗诵会等,用感恩之情来感动学生内心,帮助将感恩化作充满爱的实际行动。开展责任意识教育,通过多种形式活动,帮助学生树立对家庭的责任感,并转化为行动,激励学生努力拼搏。(2)创设心理健康教育所需的环境,班主任辅助学校建立心理健康咨询室、心理信箱等,也可帮助学校建立校园心理网站,开设“在线心理咨询”的网上交流活动,让学生在遇到心理困惑时,可以找到行之有效倾诉咨询方式,提高心理教育效果。(3)创设新的人际环境,因为学校管理需要,容易形成强制的管教方式,使学生形成羞怯、过分服从和依赖等不良心理状态,或产生反抗、不信任、不合作等行为特征。班主任应努力构建有助于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人际环境,学生通过互帮互爱,形成和谐友爱的班集体。班主任也可指导学生写心理日记,为学生创造发泄苦闷、烦恼的方案,关注学生生成长中的心理问题,及时解答困惑,促进心理健康发育。班主任要做到学生生活的“贴心”、心灵上的“医护”、学习的“领路”。(4)加强成功激励,诱导健康发展。中职生经历了太多失败,从而表现出自卑、焦虑等心理困惑,需要班主任给予成功激励。班主任要面向全体的学生,通过“欣赏自我,培养成功的品质”、“抓住闪光点,提供成功的舞台”、“强弱合作,创设成功机会”,全方位地调动学生积极性和主动性,促进心理健康发育。(5)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实践活动是载体,辅导班主任与同学生朝夕相处,最容易发现存有心理困惑的特殊学生。充分掌握信息、分析出根本原因、理解与信任的基础上,采用“尊重理解法”、“爱的教育法”、“自我宣泄疏导法”等技巧,帮助学生跨过心理的难关,引导学会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困难,增强自信心,以积极的心理态度面对障碍,班主任平时以民主活泼的风格来组织班级生活,有利于全体学生的心理健康发育。同时在办黑板报、演讲会、辩论会等多样活动中融入心理健康内容,并善于将社会中的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资源整合起来,帮助学生磨练意志,锻炼自身能力,促进其良好性格发展、培养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优秀学生。
   结束语
   不断加强班主任心理健康知识的培训,班主任要提高对学生心理困惑的鉴别能力、心理危机的干预能力和心理健康知识素养,采取合适合理的心理健康教育形式,比如心理剧表演、心理知识竞赛、电影赏析等活动,寓教于乐,不断增强学生在生活中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帮助学生心理的积极向上、健康成长。增加和心理辅导老师合作交流。经常形的和心理辅导老师共同研讨在班里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方案,分析每一个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提供班会的大致框架与内容,帮助学生生活学习上更得心应手,师生关系更和谐融洽,整个班集体能够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我们将把心理健康教育和班主任工作整合作为突破口,帮助学生片构建健康快乐的心理空间,让他们更好发挥个性,充满自信心,敢于创新,更好迎接社会生活的各项挑战。
  
   参考文献
   [1]薛华.中职生心理健康问题的成因及对策[J].中国医药导报.2009(32)
   [2]杨文珍.中职生管理出现困境的原因分析及对策[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6(10)
   [3]张秀芬.浅谈如何调动中职生的学习积极性[J].吕梁教育学院学报.2014(04)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