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正在浏览:首页 > 职教文章 > 教育教学 > 关于“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一点思考

关于“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一点思考

日期: 2018/10/20 浏览: 2 来源: 学海网收集整理 作者: 淮安生物工程高等职业学校 邵春祥

摘要:“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是职业学校教育教学的的重要环节,是人才培养的根本保证。本文通过对“双师型”教师专业化内涵和培养现状的分析,探讨了“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机制构建。
   关键词:“双师型”教师、职业学校、机制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1]。教师教育是教育链条上极其重要的初始环节,只有培养一流的教师队伍,发挥教师在教学环节中的主作用,才能够保证人才培养的质量。在经济社会的发展中,职业教育起着很重要的作用。“双师型”教师的培养是职业学校生存和发展的迫切需要。
   一、“双师型”教师专业化内涵分析
   教师专业化主要包括两层含义, 一是把教师视为社会职业分层中的一个阶层, 争取专业的地位与权利及力求集体向上流动; 二是把教师视为提供教育教学服务的专业工作者, 发展教师教育教学的知识和技能,提高教育教学的水平。职业教育是现代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普通教育不同,它注重于理论知识的应用和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职业教育有着自身的特点,这样就对职业学校的老师提出了专门的要求。教师除了要掌握教育学、教育理论知识和相应的学科知识,还要具备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双师型”培养的现状分析
   作为教育的一种类型,,职业教育的师资队伍要求与普通学校有着很大的区别。“双师型”教师培养是职业学校师资队伍建设的重点,也是提高教学质量、显现职业教育特点的关键。“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培养一直是职业教育的一个难题: 有实际工作经验的且符合职业教育要求的人才不愿调入学校工作;采用短期下企业锻炼的方式只能解决一部分教师有下企业的经历,实际动手能力并没多大提高,到企业走马观花的教师根本无法理解企业文化的实质和内涵;通过所谓“双师”培训班出来的速成型“双师型”教师实际应用价值不大。培养适合职业教育的师资队伍,是目前职业教育面临的关键问题。
   三、做好制度建设,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提供政策保障
   至今,已颁发的“双师型”教师政策都是包容在其他的政策之中的,还没有专门针对“双师型”教师的政策和法规。这种专门的“双师型”教师政策法规以“双师型”教师专业发展、“双师型”教师管理、“双师型”教师评价、“双师型”教师评聘、“双师型”教师标准等为主要内容,关涉“双师型”教师发展的很多方面,可以在很大程度上规避当前因为解决的政策问题不同、不同政策所确立的目标不同而带来的标准不统一、说法不统一等杂乱现象。
   职业学校作为教师到企业实践工作的推进者,应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起到穿针引线的作用。教师到企业实践之前,应从教学能力、操作技能和综合素质等方面给予教师以全面且客观的评价,同实做好对教师素质结构的分析工作,应在了解师资队伍现状的基础之上,积极保持与企业之间的联系,有针对性地分派教师到企业进行实践锻炼。为提高“双师型”教师的素质训练、下企业锻炼和参加培训的积极性,应建立相应的制度,从制度上保证“双师型”教师培训的可行性,要使下企业锻炼的老师,收入不低于在职时的收入,同时在职称评定上也应提出相应的要求,让教师感受到参加了培训后与自己的切身利益有是息息相关的。
   四、加强校企合作,提高教师的实践能力
   建立长期且稳固的校企合作关系,对职业学校教师到企业实践工作的开展既是必要的,又是关键的。一方面,企业作为职业院校教师实践的平台,应充分认识到教师到企业实践长效合作机制的建立为自身所带来的价值。教师在为企业技术研究成果、新技术和新工艺的开发提供智力和技术支持的同时,亦可为提高企业员工的理论水平和文化素养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职业学校教师积极参与到企业实践活动,可凭借双方的品牌效应提高影响,获得社会的认可和赞赏。
   五、加强“双师型”教师政策执行的监测和评估
   从注重政策过程完整性的视角来看,当前关于“双师型”教师政策缺少对双师型”教师政策执行的监测和评估的缺失。一项政策的执行环节决定了其政策的效果,所以,加强对政策执行的监测与评估,不但可以保证实现政策的合法化,又可以提高政策执行的质量,从而促进既定政策目标的实现、提高政策效率。所以,加强对“双师型”教师政策执行的监测与评估,不仅是“双师型”教师政策科学化的需要,同时还是“双师型”教师发展的现实需要。
   职教教师专业化建设的根本措施之一在于通过“双师型”教师资格认定,提高职教教师入行标准, 体现职教教师职业的专业性、技术性和规范性。虽然职业资格证书制度是职业专业化的重要保证,但是由于对“双师型”教师认识的不统一,权威标准的缺失,“双师型” 教师的资格认定也无从谈起,究竟什么样的教师才能被称为是“双师型”教师,由学校领导说了算,由上级的文件规定说了算。而且由于政出多门,不同的评估、统计、检查评比体系对“双师型”教师的界定也是各有不同,把职业院校与教师指挥得团团转。为了应付这些政策, 教师一会儿要去考证, 一会儿要去考职业技能,一会儿又要去评职称,疲于应付,使我们很难了解职业院校“双师型”教师的真实状况,影响了师资队伍的良性建设,也给“双师型”教师的政策规划与制定带来了障碍。因此,要严格“双师型”教师资格证书制度,强化职教教师职业的专业性,提高社会对“双师型”教师的专业认可度。应根据“双师型”教师的专业标准,制定体现职业教育教师劳动特点的任职资格, 并建立相应的职业教育资格的认定机构,严把职教师资入口关。
   总之,在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基础上,要达到职业教育培养目标,需要大量的“双师型”教师。而“双师型”教师绝非仅指“双证书”教师,而是既要能胜任理论教学,又能指导学生实践“双能力论”的“双师型”教师。
  
   参考文献:
   [1]温家宝. 教育大计 教师为本4(09)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