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工院校电子技术应用专业毕业设计课程实施探讨
摘要:电子技术应用专业在我国很多技工院校都有开设,其中毕业设计课程最能体现学生的技能水平,本文主要阐述了毕业设计过程中的一些具体做法及实施过程,对技工院校电子技术应用专业学生做好毕业设计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电子技术应用;毕业设计课程
为了提高学生的技能水平,提升教学质量,我校从09年开始在电子专业高级工毕业班开设了毕业设计的课程。对于技师学院的学生来说,经过4年理论与技能的学习以后,完全具备实施该课程的技术水平。通过几年的课程实施与不断改进后,该课程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既提升了学生的技能水平,同时也提高了指导教师的教学水平。以下是课程具体实施的6个过程:
1、课程的策划:我校毕业设计课程安排在高级工学习阶段的最后一个学期,安排的课时为每周6节课,采用小班化教学模式,即安排一位指导老师辅导不超过30名学生,以保证毕业设计作品的质量,并确保教师有足够的时间进行辅导。在指导教师的选择上我校会安排一些有企业工作经历与实践经验的双师型教师担任,以保证教学质量。毕业设计形式采用实物作品与论文相结合的2种方式,既考察了学生的技能水平,又能考察学生的理论知识水平,并且通过撰写毕业设计论文提高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与技术上的归纳总结能力。
2、课程实施场地与时间安排:在实施与指导的过程中,指导教师要安排好适当的场地与设备给学生,引导学生到学校图书馆或者上网查找资料。在教学实施的场地上,白天正常课程的6节课里面会安排每30人一个实训室给学生进行教学活动,同时在实训室里提供必要的工具与仪器设备,例如电烙铁、万用表、示波器、电脑等,也允许学生自带工具与笔记本电脑进实训室,尽量为学生提供良好便利的制作场地与条件。在教学时间的安排上,每周6节课的时间对于学生要完成毕业设计来说肯定是远远不够的。以此我们也把晚上的时间利用起来,在每周的晚自习时间里把实训室也开放给学生进行毕业设计,同时如果学生在设计与制作过程中遇到问题也可以利用其他课余时间来咨询指导老师,当然由于毕业设计课程的教学工作量要比其他课程要大,因此我校也会适当地提高指导教师的课酬,以提高教师的工作积极性。
3、分组与选题:在第一天的课程上先安排学生进行分组,以小组的形式进行选题,原则上规定每个小组不超过3人,分组以指导老师意见与学生自我组织相结合,最后得出分组名单。选题是实施毕业设计课程的一个重要环节,给学生安排好合适的课题,是保证毕业设计质量的关键,既要考虑学生的实际水平,难度要适中,又要有一定的实用性和趣味性,吸引学生去制作。我校一般会由指导教师提供20个左右的课题供学生进行选择,考虑到学生技能水平的参差不齐,因此在课题难度上会按照20%属于高难度、50%属于中难度,30%属于低难度来分配。
4、制作过程与教师指导:在学生分完组和选择好课题以后,就要开始设计方案了。毕业设计方案是整个毕业设计成功与否的关键所在,因此在该教学环节上是容不得半点马虎的。在每组学生完成了毕业设计方案后都要提交给指导教师进行审查,指导教师在审查以后再给出技术指导意见,然后把意见反馈给学生进行修改,学生修改后要再给回指导老师进行审阅,最后只有当设计方案通过了指导老师的审查以后,才能进行下一个阶段的工作。
当学生确定了设计方案以后,接着就要列出元器件材料清单与采购计划,一般来说一些常用的电子元器件与材料只要学校有的都会提供给学生,但是有些学校没有的材料就要学生自己到电子市场或者在网上进行采购。指导老师在学生制作与调试电路的过程中也会指导学生解决一些技术上的疑难问题,当然毕业设计的主体还是学生,必须要让学生自己去做,只有这样才能实现课程的教学目的,而教师在此过程中主要起到督促、技术指导的作用。在毕业论文写作方面,由于学生都没有写作论文的经验,因此指导老师也要对学生讲授论文写作的流程、格式与方法等知识,同时也可以给出几遍范文给学生进行参考。
5、作品演示与现场答辩:
到了课程实施的最后一周,就要进入作品演示与现场答辩的环节,该环节也是整个课程中比较精彩的地方,它不但充分地展示了学生所制作的作品,同时也锻炼了学生的表达能力,使到学生不单止会做项目,而且也能把技术要点说出来。该环节里我校组织包括指导老师在内的5名教师担任评委,对每组学生的作品进行打分并现场对学生进行提问。首先由每个小组的学生上台展示他们的作品,并由学生通过PPT来介绍作品的结构、工作原理、具体功能和收获感想等。然后就由评委对该组的学生进行现场的答辩,考察学生的技能和理论水平。在答辩现场也会安排本专业的其他学生进行旁听,从而起到公开示范的作用。
6、评价与反馈:
在作品演示与现场答辩环节结束以后,各评委会根据毕业设计作品的功能、技术难度、学生的答辩表现等给每组学生打分,然后由指导教师现场宣读分数并对每一个小组学生的表现和作品质量进行评价。
毕业设计课程的开设与实施可以有效地把理论教学与技能实践有机的结合起来,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观积极性,从而使学生由以前的“要我学,要我做”改变为“我要学,我要做“,并激发了学生的成就感,增强了学生对本专业的学习兴趣和信心,引导学生向更高端的技术领域进行探索,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同时也使技校生掌握工作任务所需要的综合职业能力,为即将踏进社会的他们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朱润华. 技工院校电子技术应用专业电子产品设计与制作教学初探[J]. 《职业》, 2014(30):33-33
[2] 汤光华,伍礼杰,曾春霞. 应用电子技术专业毕业设计"九步循环指导法"初探 [J]. 《中国电力教育》, 2009(6):157-158
[3] 杨碧石. 高职应用电子技术专业毕业设计作品化教学模式探讨[J].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2011, 30(7):204-206
[4] 郑雪娇,黄贻培,许艳英,焦键. 高职应用电子技术专业毕业设计的现状及对策[J]. 《科学咨询:科技•管理》, 2011(7):94-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