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正在浏览:首页 > 职教文章 > 教育教学 > 浅议现代学徒制的实践与研究--以宝应中专机电技术应用专业现代学徒制试点项目为例

浅议现代学徒制的实践与研究--以宝应中专机电技术应用专业现代学徒制试点项目为例

日期: 2016/10/5 浏览: 5 来源: 学海网收集整理 作者: 江苏省宝应中等专业学校 顾建家 徐兆林

摘 要:现代学徒制有利于促进行业、企业参与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全过程,实现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毕业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职业教育与终身学习对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针对性。我校根据上级文件精神,在县委县政府及上级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的支持与推动下,开展现代学徒制的实践与研究,以下总结了实践与研究现代学徒制的背景、现状和主要发现。
   关键词:现代学徒制;实践;研究;发现
  
   为深入贯彻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精神、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相关要求,推动职业教育内涵发展,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水平,根据《教育部关于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的意见》的工作要求,结合我县经济社会发展实际,我县于2014年底出台《关于推进现代职业教育发展的意见》。意见要求“深化校企合作,推动县域内职业学校与本地企业协同发展,扎实推进现代学徒制,实现工学结合、知行合一、校企一体化育人目标”。现将我校与企业合作开展现代学徒制的经验、教训总结如下:
   一、现代学徒制实践现状及问题分析
   现代学徒制是传统学徒培训与现代学校教育相结合、企业与学校合作实施的职业教育制度,起源于联邦德国的职业培训,二战后逐步形成配套的国家制度。目前,大多数欧州国家都建立或正在探索建立适合新时期的现代学徒制系统。
   德国现代学徒制开展普遍,制度规范,企业参与度高,500人以上的大企业中,学徒制培训的参与率高达91%。瑞士学徒培训制度完善,学生在完成义务教育后,约有2/3的人进入职业教育体系,其中4/5参加学徒制培训,剩余1/5 进入全日制职业学校。英国把开展现代学徒制作为实施国家技能战略的重要途径,政府的教育战略报告《世界一流学徒制》宣布,要让学徒制学习成为16岁以上青年的主流选择。意大利建立了全球教育层次最高的学徒制,以法案形式规定学徒合同同样适用于博士研究生。
   在我国,一些地方和学校也对现代学徒制进行了不同形式的探索与实践,形成了具有一定代表性的经验和做法。
   无锡商院与北京华恩投资联合成立的爱亲学院,江西省新余市、广东清远职业技术学院、广东东莞机电工程学校等地,形成一定现代学徒特色的“爱亲学院”或“爱亲班”。南京金陵中等专业学校的宝马培训基地,奇瑞捷豹路虎汽车有限公司与常熟中等专业学校的现代学徒制试点,德企博世汽车部件有限公司在江苏苏州建立的学徒培训中心,都是对现代学徒制的大胆尝试。现在,现代学徒制正顺应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像雨后春笋一样,涌现在全国各地。
   但是,中国现代学徒制发展也存在诸多困局,普遍遇到的“学校热,企业冷”的情况让“现代学徒制”试点院校纠结挠头,甚至无能为力,因而积极性大减。由于存在上述问题,使“现代学徒制”服务于区域经济产业升级、服务企业发展的终极目标,显得飘渺而遥远。显而易见,中国推动现代学徒制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二、研究主要进展
   在教育部《关于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的通知》、省教育厅《关于做好现代学徒制试点项目申报工作的通知》的指引下,2015年1月,校企签订了“校企推进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意向协议书”,成立了“现代学徒制机电技术应用专业建设委员会”,为现代学徒制的试点指明方向、铺平道路。并以省级课题《现代学徒制的实践与研究----以机电技术应用专业现代学徒制试点项目为例》研究为引领,开展了现代学徒制实践与研究。
   1.2015年1月,为保证现代学徒制各项工作有序落实、稳步推进,校企共同研究制定并出台了《校企机电技术应用专业现代学徒制实施方案》,同时报教育局审批备案。
   2015年5月起,校企共同推进,专业建设委员会起草、修订了《机电技术应用专业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方案》,梳理了项目企业的岗位技能,推进“岗位技能推磨训练”和“技能训练作业指导书”等工作。
   2.2015年7、8月,利用暑期教师到企业锻炼之的契机,促进教师深入企业岗位,了解岗位需求,学习企业方法,感受企业文化,并启动教师、师傅“互培互聘互用”工作,经校企双方培训、考核合格后由校企共同颁发教师(师傅)聘书,主要负责现代学徒制班的教学、实训、项目开发等工作。按照《机电技术应用专业现代学徒制班实施性教学计划》,开设了《电缆工艺》、《电缆材料》两门学科,并邀请企业两位高级工程师担任主教,学校两名教师担任助教,开始了相关课程的教学工作。
   围绕“形成校企互培互聘互用师资的机制”的课题研究目标,通过“行动研究法”,在教师下企业锻炼基础上,开展教师、师傅“互培互聘互用”实践,初步探索教师带着现代学徒制班级教学任务到企业学习、实践,聘用企业师傅承担现代学徒制班级教学的互聘机制,企业师傅教学、学校教师助教的互培互聘互用机制,为现代学徒制教学、实践奠定基础。
   3.根据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计划,校企落实协议条款,将现代学徒制班的招生(招工)100人,纳入学校2015年招生计划,并报教育局批准执行。10月14日,校企再次联合举办了“现代学徒制班校、企、生三方签约活动”。学校2015级宝胜现代学徒制班的学生及家长代表,13级、14级宝胜冠名班全体学生共同参加了活动,最终有91名学生及家长与学校、企业签订了现代学徒制班的三方协议,建立校企联合招生招工制度,为现代学徒制实践与研究提供保障。
   4.2015年10月,开展企业文化进校园活动。为了更好促进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的顺畅对接,使学生尽早接受企业文化教育,适应用人单位的需要,实现职业教育与就业教育更好的融合,10月18日,校企联合举办了“企业文化进校园活动”,为学生(学徒)尽快了解企业、融入企业搭建了平台,并为学生(学徒)专心学习文化知识和专业技能奠定了思想基础。
   2015年10月26、27日现代学徒制学生走进企业,亲身感受职业场景,企业文化的熏陶,了解企业生产工艺,树立实习就业的信心。现代学徒制班的学生满怀热情地参观了企业的展室、车间、部门、生产线等,并分成若干个小组——明确每6名学生为一小组,由1名企业师傅、1名学校老师、1名学校或企业管理人员共同组成学徒小组——开展师徒结队仪式,为更好地实施教学管理做好准备。
   5.通过个案研究法,将现代学徒制班与传统班级进行分析对比:
   2015年9月、10月和2016年1月,对教师教学满意度进行抽样调查,现代学徒制班级学生满意度超传统班级约5个百分点,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信心显著增强。
   2015年11月、2016年1月,在全校期中、期末统考中,班级整体成绩进步明显。
   2016年2月,第二学期开学报到情况统计分析,现代学徒制班级无流生,巩固率100%(系部平均巩固率95.4%,全校平均巩固率94.77%),位列高一年级各类班级巩固率之最。
   6.2016年1月,课题组对现代学徒制项目试点及课题研究工作开展阶段总结,提出了“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培养优质技术技能型人才”。
   近年来,学校在党和国家职业教育方针、政策指引下,注重学校与企业资源共享、信息共享的“双赢”模式,有针对性地为企业培养人才,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在此基础上,我校与县内重点企业宝胜集团进一步沟通对接,合作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翻开了校企合作的新篇章。通过现代学徒制的实践与研究,建立了校企合作新机制,呈现了现代学徒制新常态,特别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环境下,就要以校企“双赢”为目标,进一步探索和实践。在此过程中,学校要主动,关键在企业,政府是核心,只有政府从大局出发,出台相关法律法规并加大执行力度,调动企业这一重要主体开展校企合作的积极性,这样才能真正把校企合作(现代学徒制试点)、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做好。
   三、研究发现及建议
   按照“学生、学徒”合一的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总体思路,以“机电技术应用专业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方案”为统领,在县域实施现代学徒制实践试点,探索符合我县经济社会特点、企业和学校实际、人民和企业需求的,具有显著县情、企情、校情、民情的现代学徒制,形成校企共同制定招生招工方案、共同完善人才培养方案、“互聘互培”师资机制。
   1.构建校企双元育人机制,形成三方教学主体。学校通过与企业签署校企联合培育协议,建立双元育人的培养机制。校企共担教育教学职责,学生的理论知识与基本技能由学校教师完成教授并组织考核;学生的职业岗位实际操作知识和技能由企业师傅传、帮、带,由企业与学校共同制订考核标准,并由企业师傅完成对学生的技能考核,从而实现学生与学徒、教育与培训、考试与考核的“双重培养”模式。建立校企联合招生招工制度,由学校与企业签署校企合作协议,再由企业与学生签署培养协议,形成学校、企业师傅、在校学生三个主体共同参与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方式。
   2.做好四个互相融合,确立五个育人环节。积极探索新的学时、学制与教学方式、方法,实现教室与岗位、教师与师傅、考试与考核、学历与证书之间的融合。学校与企业共同制订人才培养方案、共同开发理论课与岗位技能课教材、共同组织理论课与岗位技能课教学、共同制订学生评价与考核标准、共同做好“双师”(教师与师傅)教学与管理,以认真实现校企联合培养,把握现代学徒制的精髓,实现企业全程参与人才培养。
   3.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飞跃
   校企“互聘互培”为教师专业成长“搭台阶”:其一,教师了解并学会了相关技术技能,提升教师相关业务能力和技能水平;其二,为保证质量,提高效率,企业不断引入新设备、新工艺,教师便能学习到当前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其三,下企业锻炼的过程中,教师还能接触到像高凤林这样的“大国工匠”,体验他们的爱岗敬业的精神;其四,职校毕业生是否适应企业人才需求是衡量职业学校培养质量的主要标准,下企业锻炼有助于教师了解企业对人才的专业、技能、素养要求,以便适时调整教育教学方案,实现“学生”到“工人”的零距离对接。其五,企业为保证质量、提高效率、降低成本,有着先进管理方法,特别是近年来生产全球化,企业管理接近或达到世界水平,教师可以了解、学习企业先进管理理念、方法、手段。
   4.推进实践教学改革的深化
   在《现代学徒制的实践与研究》课题研究引领下,明晰了教师的教学方向,更新了教师的教学理念,丰富了教师的教学手段,将企业个性化需求渗透到教育教学过程中,在实践教学中引入“目视化”、“作业指导”等企业先进管理手段,提出并实施了“基于企业目视化作业指导,实施中职生岗位技能推磨训练”。
   为了培养企业作业规范的坚定执行者,需在“做”中突出作业化和目视化,即从作业流程、作业指导、作业规范、作业记录、作业评价、作业目视化来指导“怎么做”,学会“怎么做”,规范“怎么做”。推进作业流程化,实施岗位技能推磨训练,就像一颗颗珍珠只有被线串联起来,才能成为实用、漂亮的项链;推进作业规范化,养成良好职业素养,养成良好的职业素养,提升国民素质;推进作业目视化,促进专业文化与企业文化融合,从目视管理六工具即曝光、定置、颜色、红牌、透视和看板入手,来进一步完善作业指导书。
   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召开前夕,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就加快职业教育发展作重要指示,提出“要牢牢把握服务发展、促进就业的办学方向,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创新各层次各类型职业教育模式,坚持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坚持工学结合、知行合一,引导社会各界特别是行业企业积极支持职业教育,努力建设中国特色职业教育体系。”只有坚持多层次、全方位的校企合作,才能真正达到企业、学校、学生的三方共赢,才能真正增强职业学校的办学实力和服务功能,才能真正为地方经济培养更多适应企业需求、有技能肯吃苦的社会主义建设者,才能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坚实人才保障。
  
   本文系江苏省职业技术教育学会2015-2016年度职业教育研究立项课题“现代学徒制的实践与研究----以宝应中专与宝胜集团机电技术应用专业现代学徒制试点项目为例”(登记号XHJX2015065);扬州市“十二五”规划课题“运用企业先进生产管理理念指导中职校教学质量管理工作的实践研究”(登记号G/13/P/016)的研究成果之一。
  
   参考文献:
   1. 叶东、吴晓,《中国式“现代学徒制”》[N],中国产经新闻报
   2. 赵鹏飞; 陈秀虎,《赵鹏飞; 陈秀虎》[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3. 胡秀锦,《“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研究》[N],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4. 《教育部关于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的意见》教职成[2014]9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