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正在浏览:首页 > 职教文章 > 教育教学 > 浅析擒敌术实战化训练研究

浅析擒敌术实战化训练研究

日期: 2016/10/5 浏览: 2 来源: 学海网收集整理 作者: 公安边防部队高等专科学校基础部军事体育教研室讲师 沙少波

摘 要:擒敌术是武警部队军事训练的主要内容之一,是武警官兵在执勤执法过程中经常运用的技战术。如何练好擒敌术,达到实战过程中“用得上”、“擒得住”,是摆在擒敌教学面前的重要课题。本文通过研究擒敌术的训练内容及实战应用,来探讨如何在实战背景下改革创新擒敌术的组训方法。
   关键词:擒敌术 实战 组训方法
  
   擒敌术是综合运用踢、打、摔、擒等动作制服违法犯罪分子的格斗技能,是武警部队官兵在日常执勤执法过程中经常运用的技战术,具有动作实用、简单易学、对抗性强等特点。但是,因受保安全、求稳定、以练为考、以练为看等错误思想的影响,导致了擒敌术训练以表演为主,脱离了擒敌术的实战化训练宗旨。针对这个问题,笔者结合多年擒敌术教学经验,浅述一下自己的教学观点,以期望对擒敌术组训方法的改革创新,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1 擒敌术在实战中的作用
   要学习和掌握擒敌术,首先要充分认识擒敌术在实战条件中的重要作用。说到擒敌术,多数人想到的就是格斗。其实,擒敌术源于武术,又高于武术,除具有武术的一般特点外,还有其自身的特点,具有自身的传统特点和文化背景。擒敌术因为拥有丰富的内涵和哲理,所以才能够演变出千变万化的擒敌招式。只有从内到外的理解其内涵,才能真正掌握擒敌术的精髓,练好擒敌术。
   擒敌术首先是把人类的生存本能意识,用肢体动作表现出来。实战中所有的动作,都是以人的本身防御本能为主,然后逐渐演变成一种主观信念,从消极防御发展为积极进攻,最后达到自动化的行为阶段。
   在实战中,首先要战胜的不是对手,而是自己。因为,无论在实战的过程中,技巧多么出神入化,首先都要克服肉体上的疼痛、疲劳,甚至是伤病。只有具有坚韧的精神才有可能克服自身意志软弱的表现。
   而在实战过程中,进攻与防守、力量使用技巧、形式的变换,则需要日积月累的经验和丰富的格斗体验以及理智的思维和灵活的反应。
   2 擒敌术实战化训练的内容
   与传统课堂单纯教授擒敌术的内容不同,笔者在此更想突出以下三个方面内容的教学。
   2.1擒敌术口诀的训练。口诀是一种既简单又准确的总结性语言,不但可以突出技术动作的主要环节,还可以加深学员对擒敌动作连贯性和过渡性的记忆,有利于提高学员对学习擒敌术的兴趣,加快学习速度,提高学习效果。口诀的使用,可以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灵活使用。对于简单易学的擒敌术动作,可以在动作示范、讲解要领的过程中,提出口诀,让学生边学边记,提高训练效率,并建立动作定型。对于动作复杂的擒敌术,一般是在教学过程后,进行总结性地提出口诀,使学员既了解动作的原理和要点,又能理解口诀的含义,全面、准确的掌握技术动作。
   2.2擒敌术方法的训练。擒敌术教学方法多种多样,如何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灵活准确地应用于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是每一个教员所面临的的问题。笔者认为,它山之石可以攻玉,教学过程中一定要突出“巧”字,灵活运用教学方法。
   在擒敌术正常授课过程中,教员可以结合正确的示范动作和准确的知识讲解后,让学员把动作在头脑中进行想象,像电影一样回放,增强大脑中视觉表象和身体动作之间的联系,加快擒敌术的记忆速度。
   在擒敌术复习过程中,由于以动作为主,肌肉占有充分的优势,而以想象为主的头脑活动受到限制。因此可以充分利用这一特点,让学员在练习之前,可在头脑中演练一遍,对于错误的动作或者是忘掉的动作,进行单独练习,形成正确的动作想象,达到思维定式,然后展开正确动作的练习,直至达到动作的精细和准确。
   2.3擒敌术兴趣的训练。学员的训练效果与学习兴趣成正比关系,兴趣是学员学习擒敌术的重要因素,是学员保持学习活力的内在驱动力。培养学员的学习兴趣,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展开。一是利用擒敌术自身特点,擒敌技术是一门综合利用踢、打、摔、擒、夺等制服敌手的一门综合徒手格斗技术。其主要特点就是一招制敌。教练员应该在教学中突出这一特点,激发学员的学习兴趣,增强学员的内在动力,同时增强学员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在讲解要领的同时,结合动作,剖析攻防含义,使学员迅速掌握、理解擒敌术的动作技法。二是利用教员的自身特长,引起学员的兴趣。要拓展教学内容,不能拘泥于书本知识,教员可以在教学过程中用表演的形式,建立学员与擒敌术之间的兴趣,让学员感受到擒敌术不仅具有很强的实用性,而且具有很高的艺术欣赏感,激发学员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三是要加强课外辅导,巩固和发展学员的练习兴趣。
   3 擒敌术实战化训练方法的改革创新
   提高擒敌术训练效能,必须要注重训练成本和效益的统一。任何富有成效的教学,都取决于改革创新的方法。笔者结合实践经验,主要探讨以下三种方法。
   3.1模拟训练
   模拟训练是针对实战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情况或问题进行模拟实战过程。其作用是提高学员的格斗应激适应能力,通过实景、抗干扰模拟、语言、图像模拟等方式进行。前者主要是模拟实战环境,如一对一对抗练习。选择模拟的对象应该与对手的习惯、运动路线相似。同时,训练的氛围也要尽可能的达到实战氛围,以增强学员的自信心和抗干扰能力。后者则主要是运用语言或者图像,来模拟对战场景,通过对对手的行动轨迹、动作方式,来检验学员的应对能力及应对方式,主要锻炼受训者的反应能力和思维应变能力。在模拟训练的过程中,由于人物、动作是虚拟设置的,所以,教员要给与学员充分的肯定,让学员树立信心。模拟完成后,要及时指出学员的不足和错误,让学员及时修正。
   3.2“OSF”法则训练
   “OSF”法则是指运用最少的训练换取最大的进步,其含义是每个动作只做一组,并且在这组中达到完全力竭。其核心就是大重量递增原则。作为一种突破性的训练法则,“OSF”法则谨遵科学谋求效益。因为科学研究表明,肌肉的生长取决于对肌肉的最大刺激强度而非运动量,对肌肉的刺激程度越深,通过恢复,肌肉的生长速度就越快。所以,在充分热身后,每个练习都倾尽全力做一组,以最大的限度挖掘肌肉的生长潜力,将会实现训练效益的递增。运用“OSF”法则训练,首先要树立质量效能型观念。在擒敌术的训练中,给每个学员一组练习的机会,让学员从内心产生强烈的危机感,进而带动肾上腺素分泌,达到注意力高度集中,充分激发身心潜力,开启最佳战斗状态。如此训练,就会开启最大训练效益的闸门。“OSF”法则不仅可以挑战身心极限,获取持续的训练增益量。同时,也是一种以人为本,严格遵循人体本质和运动规律的训练法则。因为在一定范围内,训练过程消耗越剧烈,营养与休息安排越合理,超量恢复产生训练增益的效果才越明显。只有苦练而没有充分的给养,进步就会延缓,甚至倒退。
   3.3综合训练
   综合训练时擒敌术训练和实战的关键,因此要加强此方面的训练。
   3.3.1强化目标
   由于长期重复单个动作练习极易产生疲劳感,学员的兴趣也极易降低,因此要特别注重擒敌术的配套综合训练,要不断强化擒敌术的实战目标,保持学员的训练活力,激发内在潜力,帮助其掌握擒敌术的综合运用技能。
   3.3.2活动调节
   擒敌术的训练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完成的事情,需要反复练习和巩固,才能达到一招制胜的目的。在训练的过程中,要注重为学员开展其他与擒敌术练习有关的活动,一方面拓展学员练习擒敌术的知识面,另一方面可以延续学员学习的兴趣与注意力。
   3.3.3磨练意志
   意志训练也是学员练好擒敌拳的关键。格斗的胜负往往不一定取决于谁的技术更强、更全面,也是一种意志的比拼。在擒敌术的训练过程中,教员可以注重磨练学员的意志品质,例如强迫学员做自己不喜欢的事情,或枯燥、重复性的活动。如长跑、联系打沙袋采取计数法等,为自己规定极限数额,利用训练磨练意志。
   此外,擒敌术的训练方法还有很多,需要注意的是:(1)选择的方法要科学,要注意训练的效益;(2)要能培养引学员的练习兴趣,树立练好擒敌术的信心;(3)要在实战过程中,懂得自我心理暗示,能够针对实际环境,充分发挥自己的训练效果,提升自己的应变潜能。
  
   参考文献
   [1]郑国威,许兴华,钱炳祥.浅谈擒敌术实战中的心理训练[J].解放军体育学院学报.第21卷第2期.
   [2]付玉龙.擒敌术教学中的创新思维与创新方法[M].教育战线.
   [3]彭涛,杨学敏.运用“OSF”法则提高擒敌术训练效能探讨[J].现代商贸工业.2010年第13期.
   [4]孙科龙.擒敌术教学应在三个方面下功夫[J].课改前沿.2011年第1期.

返回顶部